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排水竖井在垃圾填埋场滑移治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何海杰 兰吉武 +2 位作者 陈云敏 邱清文 史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3-821,共9页
垃圾填埋场滑移会造成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填埋场稳定控制和滑移的治理方法较为缺乏。在国内某失稳填埋场开展竖井排水滑移治理试验,监测治理前后的表面位移、深层位移、渗滤液水位和渗滤液导排量,评估滑移治理效果。并进一... 垃圾填埋场滑移会造成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填埋场稳定控制和滑移的治理方法较为缺乏。在国内某失稳填埋场开展竖井排水滑移治理试验,监测治理前后的表面位移、深层位移、渗滤液水位和渗滤液导排量,评估滑移治理效果。并进一步利用Geo-Studio软件评估排水竖井不同导排时间、导排流量及布置方式时的稳定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排水竖井使用后,填埋场最大滑移面积从监测总面积的68%降为17%,深层平均滑移速率从2.43 mm/d降为0.95 mm/d;10口排水竖井的最大导排流量279 m^3/d,平均导排流量为164 m^3/d;模拟分析表明,排水竖井工作时间越长,导排流量越大,堆体越快趋于稳定;在相同导排总量的条件下,布置3排竖井滑移治理效果优于布置1排和2排的效果,当布置2排时,排间距为10 m的效果优于排间距为20 m的效果。排水竖井滑移治理和稳定控制应用效果较好,可为填埋场堆体稳定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埋场 堆体滑移 稳定控制 排水竖井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生盐渍土暗管+竖井排水控盐技术模式筛选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2
作者 石磊 吕宁 +3 位作者 何帅 尹飞虎 高志建 谭荣欣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6-724,共9页
【目的】评价暗管、竖井工程在新疆南疆次生盐渍化土上的排盐效果,筛选出适宜的暗管布设间距。【方法】以新疆南疆垦区兵团第二师38团撂荒地次生盐渍化土为对象,于2016~2019年设置暗管+竖井田间排水控盐试验,选取3个相邻地块,暗管布设... 【目的】评价暗管、竖井工程在新疆南疆次生盐渍化土上的排盐效果,筛选出适宜的暗管布设间距。【方法】以新疆南疆垦区兵团第二师38团撂荒地次生盐渍化土为对象,于2016~2019年设置暗管+竖井田间排水控盐试验,选取3个相邻地块,暗管布设间距分别为6、8和10 m(依次记为T_(1)、T_(2)、T_(3)),每个地块暗管埋深1.2 m,竖井井深20 m、间距120 m。【结果】(1)各处理土壤盐分在排水2年后均显著降低,T_(1)、T_(2)、T_(3)根层土壤电导率较排盐前分别下降了31.83%、50.35%、46.09%;(2)垂直方向上土壤电导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各排盐处理0~0.8 m根层土壤电导率降低幅度显著高于深层土壤,水平方向上距离竖井越近脱盐效果越明显;(3)各处理排水矿化度在排盐1年后均升高,但在排盐2年后T_(1)、T_(2)、T_(3)处理分别下降了21.41%、33.24%、18.57%,排盐后地下水位深度平均降低了1.5 m;(4)脱盐2年后种植玉米,各处理平均籽粒单产达到329.70 kg/667m^(2),单产水平T_(2)>T_(1)>T_(3),降盐效果与玉米产量呈正相关。【结论】优选出布设间距8 m(T_(2))为试验区暗管排盐工程适宜参数。采用竖井+暗管排水控盐模式,通过降低地下水位和排水控盐共同作用,以维持南疆灌区盐渍土改良效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盐渍化土 暗管排水 竖井排水 脱盐效果 玉米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竖井排水效果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文焰 王云涛 《陕西机械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331-338,367,共8页
本文根据在盐碱地进行竖井排水改良的试验研究,得出了在含水层具有弱承压性的弱透水土层地区,竖井排水仍是防治土壤盐碱化的有效措施。它具有排水速度快,强度大及排水效果好等优点;并具有土壤脱盐率高,脱盐深度大及全剖面脱盐的效果。... 本文根据在盐碱地进行竖井排水改良的试验研究,得出了在含水层具有弱承压性的弱透水土层地区,竖井排水仍是防治土壤盐碱化的有效措施。它具有排水速度快,强度大及排水效果好等优点;并具有土壤脱盐率高,脱盐深度大及全剖面脱盐的效果。文中根据排水试验资料分析所得的计算式,可供同类地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竖井排水 土壤脱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尕海灌区竖井排水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学良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0-33,共4页
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尕海灌区次生盐渍化严重,对农作物的生长危害甚大.利用竖井排水能排除由灌溉而形成的高矿化浅层潜水,使地下水位降至“临界深度”以下,为冲洗淋盐创造条件,而且,用井水灌溉,一井双用,灌排结合,既... 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尕海灌区次生盐渍化严重,对农作物的生长危害甚大.利用竖井排水能排除由灌溉而形成的高矿化浅层潜水,使地下水位降至“临界深度”以下,为冲洗淋盐创造条件,而且,用井水灌溉,一井双用,灌排结合,既可缓解灌区水资源短缺状况,又可节省兴建供水工程投资和井群运行管理费用.本文着重阐述了排水井的布置形式、井距、井深的设计;滤料的选择;群井抽水状况下地下水位、井涌水量等的动态变化以及竖井排水对盐渍土的改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 涌水量 地下水 井水灌溉 竖井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海地区竖井排盐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闫少锋 吴玉柏 +3 位作者 俞双恩 潘德峰 陈凤 代文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2-44,共3页
探讨在天然降雨条件下,通过竖井抽排水试验,研究地下水位动态以及土壤脱盐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竖井排水,研究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明显。布设竖井排水的区域土壤盐分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52%;未布设竖井排水的区域土壤表层出现返盐现... 探讨在天然降雨条件下,通过竖井抽排水试验,研究地下水位动态以及土壤脱盐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竖井排水,研究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明显。布设竖井排水的区域土壤盐分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52%;未布设竖井排水的区域土壤表层出现返盐现象,土壤盐分上升41%。可见竖井排水是一种有效的土壤脱盐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排水 土壤脱盐 地下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井排盐对南疆枣田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开祥 马宏秀 +1 位作者 孟春梅 王开勇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1-85,共5页
为明确竖井排水措施下的降盐效果,以及盐渍化枣田土壤盐分的迁移规律,从而完善井排措施治理盐渍化土壤的理论研究。选择新疆第十四师224团三连枣田作为研究区,采用对角线取样法,在距离竖井0、10、30、60、100、150 m处,分别取0~20、20~4... 为明确竖井排水措施下的降盐效果,以及盐渍化枣田土壤盐分的迁移规律,从而完善井排措施治理盐渍化土壤的理论研究。选择新疆第十四师224团三连枣田作为研究区,采用对角线取样法,在距离竖井0、10、30、60、100、150 m处,分别取0~20、20~40、40~60、60~80、80~100 cm土层的土样。通过测定土壤电导率、p H值及各盐基离子(K^+、Na^+、Ca^(2+)、Mg^(2+)、SO_4^(2-)、CO_3^(2-)、HCO_3^-、Cl^-)含量,并进一步计算土壤钠吸附比(SAR)和盐基离子当量比,分析井排措施对盐渍化枣田土壤盐分的影响。研究可得:在距离竖井60 m处盐分含量最低;此外,距离竖井60 m处土壤钠吸附比明显降低,盐基离子由Na^+、Cl^-型转化为Ca^(2+)、Mg^(2+)和SO_4^(2-)型,土壤盐害明显减轻。由此表明竖井排水降盐效果最佳的范围在60 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排水 盐碱地 盐基离子 盐分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井对新疆盐碱地新开垦枣田土壤盐分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玲 刘洪光 +1 位作者 阿尔娜古丽·艾买提 林恩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1-578,共8页
为研究竖井排水工程对极端干旱区新开垦盐碱地水盐运移的影响,本文在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新开垦枣树种植灌区布设2口井深30 m、直径250 mm、间距500 m的竖井进行田间试验,测定不同距井距离下各土层深度土壤含盐量,以两年田间实测资料为... 为研究竖井排水工程对极端干旱区新开垦盐碱地水盐运移的影响,本文在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新开垦枣树种植灌区布设2口井深30 m、直径250 mm、间距500 m的竖井进行田间试验,测定不同距井距离下各土层深度土壤含盐量,以两年田间实测资料为依据分析滴灌条件下竖井排盐效果。结果表明:在距离竖井0~250 m的土层深度0~100 cm内,果实成熟期相比于萌芽期在2016年、2017年土壤总盐分别减少52.11%、56.58%,两年累计减少59.34%,萌芽期、果实成熟期分别减少9.34%、14.42%;2016年、2017年在距离竖井100 m范围内平均脱盐率分别为66.41%、70.09%,1m土体脱盐率分别为51.28%、56.06%;生育期间在距离竖井0~100 m、土层深度0~100 cm内高效均匀脱盐,非生育期间在距井0~100 m范围内土壤表层0~20 cm内返盐显著,而2017年萌芽期比2016年萌芽期在距井0~100 m范围内土层0~100 cm脱盐率为15.77%,竖井工程明显降低年际间返盐程度并导致年内间土壤全剖面显著脱盐,试验期间竖井脱盐效果随运行时间增加有所增强,但基本保持稳定。因此,竖井排水降盐效果最优的范围在距井100m内,竖井对新疆新开垦林果种植灌区的盐碱化程度有明显改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排水 盐分运移 盐碱地 新开垦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水管路的全管焊接
8
作者 刘兴汉 《煤炭工程》 1981年第11期26-27,15,共3页
多年来,井筒排水管路一直沿用法兰盘连接.但随着新井开采深度的加大和老矿的水平延深,排水扬程相应增高,水量也有所增大.因而连接管路用的法兰盘结构型式也相应地改变.据统计,深度超过400米的竖井排水管路,如用法兰连接,附件(法兰盘、... 多年来,井筒排水管路一直沿用法兰盘连接.但随着新井开采深度的加大和老矿的水平延深,排水扬程相应增高,水量也有所增大.因而连接管路用的法兰盘结构型式也相应地改变.据统计,深度超过400米的竖井排水管路,如用法兰连接,附件(法兰盘、紧固件、占口等)重量约为管材重量的25%;费用约占40%.此外,法兰盘的外径约为管径的2倍,往往影响井筒装备的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路 结构型式 竖井排水 法兰连接 紧固件 罐道梁 井下水 延深 线性变形 焊缝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载预压处理软土的次固结特征及沉降计算 被引量:9
9
作者 陈立国 吴昊天 +1 位作者 陈晓斌 贺建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8-145,共8页
为了研究超载预压软土的次固结特征,分析超载预压处理软土地基的工后沉降,文章考虑应力历史对软土结构性的影响,模拟现场工况,对重塑洞庭湖软土试样进行超载预压后再压缩的一维固结蠕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超载预压的软土卸荷后再... 为了研究超载预压软土的次固结特征,分析超载预压处理软土地基的工后沉降,文章考虑应力历史对软土结构性的影响,模拟现场工况,对重塑洞庭湖软土试样进行超载预压后再压缩的一维固结蠕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超载预压的软土卸荷后再进行加载,压缩变形过程中主固结时间明显缩短,约为未经超载预压处理软土主固结时间的1/3,打设排水竖井对软土主固结时间几乎没影响;预压荷载越大,次固结系数越小,超载预压有利于消除软土的次固结沉降;随着建(构)筑物荷载的增加,次固结系数增大;打设排水竖井,未经预压处理软土的次固结系数略有增加,经过超载预压处理软土的次固结系数略有减小,但影响效果不是很明显。考虑应力历史,引入超载增量比,发现次固结系数与超载增量比呈线性递减关系,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提出了次固结沉降计算公式。试验及分析结果对预压处理地基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载预压 软土 次固结系数 排水竖井 超载增量比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平原水库防治土壤盐渍化渗流计算 被引量:5
10
作者 毛海涛 侍克斌 +1 位作者 李建华 马铁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5-117,共3页
西北干旱地区平原水库周围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成因是地下水位升高到了"临界深度"以上。为了控制水库区域地下水位,对上游采用坝基水平铺盖防渗、下游深挖竖井和排水渠的水库大坝进行渗流计算和分析时,可采用保角变换的方法... 西北干旱地区平原水库周围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成因是地下水位升高到了"临界深度"以上。为了控制水库区域地下水位,对上游采用坝基水平铺盖防渗、下游深挖竖井和排水渠的水库大坝进行渗流计算和分析时,可采用保角变换的方法,将水平铺盖计算和下游的排水井群的计算联合起来,确定水平铺盖长度与地下水临界深度的关系。实例计算表明:坝基采用水平铺盖防渗,坝体的透水性越差水头损失值越大,坝基承受的渗流量就越大,相应的水平铺盖长度就越长;当坝体的浸润线位置确定时,坝基水平铺盖长度会随着地下水临界深度的增大而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限深透水地基 平原水库 水平铺盖 竖井排水 盐渍化 西北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高寒地区建设大型沼气工程探讨
11
作者 马虎 《可再生能源》 CAS 2008年第4期113-115,共3页
高地下水位和较低的气温对沼气池施工及沼气发酵会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克服这一技术难题,是高寒、高地下水位地区建设大型沼气工程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探讨宁夏平吉堡奶牛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中采用竖井排水、地下池体保温、料液自动循环... 高地下水位和较低的气温对沼气池施工及沼气发酵会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克服这一技术难题,是高寒、高地下水位地区建设大型沼气工程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探讨宁夏平吉堡奶牛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中采用竖井排水、地下池体保温、料液自动循环、太阳能加热升温自动循环以及自动化监控系统等技术的成功经验,为西北高寒、高地下水位地区建设大型沼气工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沼气工程 竖井排水 高寒地下水位 料液自动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