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隧道排水盲管堵塞引起的外侧水压及衬砌应力变化规律研究
1
作者 常凯 郭小雄 +2 位作者 马伟斌 赵鹏 罗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8,共9页
为探究隧道排水盲管堵塞引起的衬砌外部水压变化规律以及对其结构的影响,通过FLAC3D软件建立隧道三维数值模型,利用渗透系数折减法模拟排水盲管的不同堵塞程度,研究不同水位高度、排水盲管不同堵塞程度、连续不同堵塞长度以及非对称堵... 为探究隧道排水盲管堵塞引起的衬砌外部水压变化规律以及对其结构的影响,通过FLAC3D软件建立隧道三维数值模型,利用渗透系数折减法模拟排水盲管的不同堵塞程度,研究不同水位高度、排水盲管不同堵塞程度、连续不同堵塞长度以及非对称堵塞等工况下,隧道衬砌外侧水压及其主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水位高度下,隧道外围环向水压总体呈现出拱底最大、拱脚最小,隧道衬砌最大(小)主应力变化量随着水位的上升而增加,其中以拱脚处衬砌主应力变化最为显著。当排水盲管堵塞后,衬砌外侧不同部位水压均随之增加,以拱脚处水压增幅最大,当堵塞程度超过50%后,水压增速明显加快,并以拱脚处增速最为明显,可见排水盲管堵塞引发的不利影响并非随堵塞程度加深而线性增加。当隧道两侧排水盲管堵塞超过16 m后,其堵塞段拱顶衬砌外侧最大水压力达到连续堵塞40 m(即全堵塞)时的92%,因此建议在铁路隧道纵向排水盲管出水口处连续堵塞2个以上时,应及时对堵塞的排水管道进行疏通。隧道排水盲管在非对称堵塞后出现偏压现象,堵塞侧外部水压力和衬砌主应力与正常排水工况相比显著增大。研究成果可为隧道排水盲管服役状态评估和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排水盲管 堵塞模拟 衬砌水压 衬砌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排水盲管堵塞过流能力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
2
作者 叶振东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51,共9页
铁路隧道排水盲管堵塞问题日益严重,影响隧道结构安全和列车运行安全。为探讨排水盲管堵塞对过流能力的影响,通过ANSYS/Fluent数值仿真与模型试验,分析截面堵塞率、堵塞间隔和堵塞段长度对排水盲管过流能力的影响。采用灰狼算法优化的... 铁路隧道排水盲管堵塞问题日益严重,影响隧道结构安全和列车运行安全。为探讨排水盲管堵塞对过流能力的影响,通过ANSYS/Fluent数值仿真与模型试验,分析截面堵塞率、堵塞间隔和堵塞段长度对排水盲管过流能力的影响。采用灰狼算法优化的深度神经网络建立盲管过流能力预测模型,并提出智能模型两阶段训练策略。结果表明:排水盲管截面堵塞率和堵塞长度是影响过流能力的关键因素,盲管过流能力随着截面堵塞率和堵塞段长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当截面堵塞率小于50%,堵塞间隔对过流能力影响大于截面堵塞率;而当截面堵塞率大于50%,截面堵塞率对过流能力影响大于堵塞间隔。灰狼算法优化的深度神经网络可有效预测盲管的过流能力,验证该模型在盲管过流能力预测中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铁路隧道排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排水盲管 堵塞 过流特性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排水盲管结晶有机酸清洗剂溶解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蒋雅君 杜坤 +2 位作者 周睿 肖华荣 王萃娟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37-143,共7页
为有效溶解隧道排水盲管中的碳酸钙结晶,并对排水管道结晶清洗效果的关键因素进行探讨,选用一种复合型环保清洗剂,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3种不同的结晶溶解试验:初始饱和清洗剂溶液溶解试验、持续饱和清洗剂溶液溶解试验和初始饱和清洗剂... 为有效溶解隧道排水盲管中的碳酸钙结晶,并对排水管道结晶清洗效果的关键因素进行探讨,选用一种复合型环保清洗剂,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3种不同的结晶溶解试验:初始饱和清洗剂溶液溶解试验、持续饱和清洗剂溶液溶解试验和初始饱和清洗剂溶液循环冲刷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初始饱和清洗剂溶液通常在反应初期的溶解效率最高,当溶液p H值上升为4时,溶解速度开始降低;持续饱和清洗剂溶液对碳酸钙的溶解效果最好,每100 mL的持续饱和清洗剂溶液对钟乳石的溶解速度约为0.7 g/h。结合工程案例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高压清洗加循环清洗的工艺,能取得较为理想的管道结晶清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排水盲管 碳酸钙结晶 有机酸清洗剂 溶解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排水盲管施工质量现状及控制 被引量:8
4
作者 黄国富 陈觅杭 +3 位作者 汪淼 余扶遥 郭威 雷明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51-1756,共6页
针对当前隧道工程中排水盲管的设计方法、质量控制尚缺乏系统完善的规范标准的现状,从隧道纵向排水盲管的工作原理出发,系统总结分析其在设计方法、控制指标及施工质量方面的不足,指出:排水盲管的设计应紧密结合隧道工程地下水环境,根... 针对当前隧道工程中排水盲管的设计方法、质量控制尚缺乏系统完善的规范标准的现状,从隧道纵向排水盲管的工作原理出发,系统总结分析其在设计方法、控制指标及施工质量方面的不足,指出:排水盲管的设计应紧密结合隧道工程地下水环境,根据其实际渗水量和国家管材生产标准来计算确定,而不应盲目套用临近专业的规范规程;对于隧道排水盲管设计应统一确定为聚乙烯含量、环刚度、渗水能力和管径4个控制指标;排水盲管的安装应充分考虑其运营过程中的堵塞风险,提前预留足够的渗流通道。结合工程实践,从优化排水盲管的安装位置和采用管卡具代替定位钢筋2方面,给出排水盲管的施工优化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盲管 工作原理 设计方法 控制指标 安装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洮供水二期配套静宁县城乡供水县城工程调蓄水池排水盲管施工方案 被引量:2
5
作者 史光明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第2期97-99,102,共4页
本文分别就穿坝基DN90PVC-U管及FH80、FH50软式透水管从施工准备、资源配置、施工测量、土方开挖、管道埋设及包裹回填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调蓄水池施工方案,通过原材把控、资源投入及施工过程等控制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进度。
关键词 排水盲管 盲管埋设 土工布包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区隧道衬砌水压力分布特征及排水系统降压能力研究
6
作者 陈信朋 王朝熠 +5 位作者 卢锋 李林隆 赵飞龙 熊成 罗崇俊 马凯蒙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36,共12页
为研究富水区隧道排水系统的降压能力,以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来宾至都安段)凤凰二号隧道工程为依托,通过FLAC3D软件建立三维流固耦合数值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排水系统降压能力综合评价方法,探究了环向排水盲管间距、围岩与初支渗透系数... 为研究富水区隧道排水系统的降压能力,以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来宾至都安段)凤凰二号隧道工程为依托,通过FLAC3D软件建立三维流固耦合数值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排水系统降压能力综合评价方法,探究了环向排水盲管间距、围岩与初支渗透系数比和水头高度3种影响因素对降压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环向盲管对衬砌拱圈水压力有显著降低作用,衬砌拱圈、边墙部位水压力较大,仅次于仰拱;盲管间距在3~5 m范围内,衬砌拱顶水压沿隧道纵向变化特征呈现“M”型变化趋势,但盲管间距大于5 m时,盲管降压效果开始显著下降,水压沿隧道纵向变化特征转变为“平顶山”状;以综合受力指数、降压系数评价排水系统的降压能力,得到了排水系统降压能力预测公式,最大预测误差为8.25%,具有较高精度;3种因素对降压能力的影响大小顺序为环向盲管间距>围岩与初支渗透系数比>水头高度;若围岩与初支渗透系数比过大,排水系统降压效能将出现下降,可采取缩小盲管间距或对围岩进行注浆加固以增加排水系统降压效能;综合考虑多因素与降压能力变化规律、结构安全性与成本效益,将工程环向盲管间距设为5 m较为合适。所提排水系统降压能力综合评价方法适用性较好,可为富水区隧道工程防排水体系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富水隧道 环向排水盲管间距 渗透系数比 水头高度 降压能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施工中给排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被引量:5
7
作者 蒋再明 《南方农业》 2016年第3期84-85,共2页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园林的建筑速度及建设质量也在不断提高。通关城市园林的修建,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环境,保护了城市的生态平衡。但在现阶段的园林施工中,给排水的问题依然突出。以下就园林工程施工中存在的排水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园林的建筑速度及建设质量也在不断提高。通关城市园林的修建,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环境,保护了城市的生态平衡。但在现阶段的园林施工中,给排水的问题依然突出。以下就园林工程施工中存在的排水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相关问题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尤其是在排水盲管以及软式透水管的应用方面做重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施工 排水 排水盲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粉细砂岩地层隧道排堵水措施的适应性 被引量:3
8
作者 弯晓林 兰庆男 张志强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1-105,共5页
以云南玉磨(玉溪—磨憨)铁路安定隧道为工程依托,通过分析既有文献和室内试验结果总结粉细砂岩地层工程特性,建立4种隧道堵排水措施下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模型,研究围岩渗流场分布特征、隧道及周边水压力分布规律,通过比较不同堵排水措施... 以云南玉磨(玉溪—磨憨)铁路安定隧道为工程依托,通过分析既有文献和室内试验结果总结粉细砂岩地层工程特性,建立4种隧道堵排水措施下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模型,研究围岩渗流场分布特征、隧道及周边水压力分布规律,通过比较不同堵排水措施下衬砌结构水压力和排水量,探究各种措施对高水压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仅采取排水措施时排水量较大,且局部水压力超过0.6 MPa限值;采取注浆(加固圈厚2 m)+排水(环向盲管间距10 m)的排堵水措施时,虽然排水量可控制在8 m^(3)/(d·m)左右,但局部水压力仍超过限值;加固圈厚度不变,将环向盲管间距减小至5 m时,可将水压力控制在限值以内、排水量控制在10 m^(3)/(d·m)左右,不仅达到了堵水限排目标,而且有利于隧道衬砌结构长期稳定和保护地下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隧道 地下水影响 数值模拟 排堵措施 粉细砂岩 流固耦合 注浆堵水 盲管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载和冲击荷载作用下直立式柔性加筋生态护岸结构模型试验
9
作者 彭承鉴 舒实 +3 位作者 李晓璇 吴珣 花全 曹岚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4期401-411,共11页
本研究针对内河深水航道,提出一种新型柔性加筋土挡墙生态护岸结构,并通过1∶3缩尺模型试验,深入分析该结构在竖向静载和水平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和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竖向静载的逐步增加,护岸结构顶部的竖向土压力显著增长,... 本研究针对内河深水航道,提出一种新型柔性加筋土挡墙生态护岸结构,并通过1∶3缩尺模型试验,深入分析该结构在竖向静载和水平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和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竖向静载的逐步增加,护岸结构顶部的竖向土压力显著增长,尤其当荷载增至15 kPa时,相比未施加荷载时,增幅最大可达3.5倍。在H=1.6 m(H为墙高)处,随着与墙面距离的增大,土工格棚变形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其他层的变形峰值则主要集中在排水盲管面板后方,最大变形发生在0.5 H处,为2.15 mm。在整体变形方面,护岸结构面板水平位移呈现出“S”形分布特征,最大位移为58.95 mm,位于0.5 H处;而模型顶部的竖向平均沉降量达到25.0 mm。在水平冲击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水平向和竖向土压力在冲击范围内显著增大,尤其在撞击点高度处,距离墙面0.4 m的水平向土压力可达232.2 kPa;同时,土工格栅和面板的最大变形均集中在撞击点附近,竖向变形主要发生在靠近面板区域的土体,并随着与撞击点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至0。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内河深水航道直立式生态护岸结构的设计、施工及安全运营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航道整治 生态护岸 排水盲管 土工格栅 模型试验 竖向静载 水平冲击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