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用排水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对国槐和刺槐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天昱 唐胶 +2 位作者 彭祚登 冯天爽 刘春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0期79-86,89,共9页
[目的]探究城市排水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对国槐和刺槐播种育苗及林下自然更新的影响,为其在国槐和刺槐林人工培育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污泥制有机营养土产品与苗圃沙土按不同比例混合,加入蒸馏水浸泡不同天数后并制成浸提液,用... [目的]探究城市排水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对国槐和刺槐播种育苗及林下自然更新的影响,为其在国槐和刺槐林人工培育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污泥制有机营养土产品与苗圃沙土按不同比例混合,加入蒸馏水浸泡不同天数后并制成浸提液,用作种子发芽试验过程中的营养液,在实验室的人工气候箱中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结果]添加适量污泥浸提液对国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进程、发芽效率和萌发潜力都有促进作用,大多以污泥产品占比20%影响更为显著,污泥用量过多反而会抑制国槐种子的萌发,总体表现为添加少量污泥促进萌发、过量污泥抑制萌发的效果;与国槐种子的结果相似,当污泥产品占比为20%时,刺槐种子的大多数指标都表现为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但污泥施入对刺槐的发芽指数有抑制作用。并且浸提时间越长,对国槐和刺槐种子的萌发更加有益。[结论]城市排水污泥制有机营养土适量用作国槐和刺槐播种育苗的基肥和种肥是可取的,但仍需在实际生产中进行完善,充分考虑其合理用量并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污泥制有机营养土 种子萌发 国槐 刺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排水污泥制成的有机营养土对油松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天昱 彭祚登 +1 位作者 冯天爽 唐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29-33,共5页
为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使用高级厌氧消化技术处理城镇排水污泥,将其制成有机营养土,通过实验室种子萌发试验,将城镇排水污泥制成的有机营养土与取自北京市大兴区黄垡苗圃的表层沙土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后,用蒸馏水浸... 为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使用高级厌氧消化技术处理城镇排水污泥,将其制成有机营养土,通过实验室种子萌发试验,将城镇排水污泥制成的有机营养土与取自北京市大兴区黄垡苗圃的表层沙土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后,用蒸馏水浸提制成营养液,作为油松种子萌发的供给水分。结果表明:油松种子发芽率、日均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在污泥占比60%最高,发芽势、发芽值和发芽峰值在污泥占比80%时最高,平均发芽时间在污泥占比40%时最短,平均发芽系数在污泥占比20%时最高。整体来看,所有指标均随着污泥占比减少呈先促进萌发后抑制萌发的趋势,即添加适量的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对油松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因此,采用城镇排水污泥制成的有机营养土作为油松播种育苗的基肥和种肥是可取的,同时在油松林林下施用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对油松的实生天然更新具有促进作用,可以考虑其应用推广,但需要合理控制污泥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有机营养 油松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养分释放规律及对国槐的效应 被引量:2
3
作者 祁文俊 彭祚登 +3 位作者 王凯 孙昱 王海东 于凌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7-102,135,共7页
为探究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养分释放特征及其施用后对国槐的养分作用效果,以污泥制有机营养土为试验材料,采用尼龙网袋法,对土壤深度(h)为0<h≤20 cm和20 cm<h≤40 cm的2个土层取样,定期监测袋内物质及成分的变化。同时,以国槐人工... 为探究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养分释放特征及其施用后对国槐的养分作用效果,以污泥制有机营养土为试验材料,采用尼龙网袋法,对土壤深度(h)为0<h≤20 cm和20 cm<h≤40 cm的2个土层取样,定期监测袋内物质及成分的变化。同时,以国槐人工林为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设6个施用量水平(CK(0)、T1(15 kg·株^(-1))、T2(30 kg·株^(-1))、T3(45 kg·株^(-1))、T4(60 kg·株^(-1))、T5(75 kg·株^(-1))),监测国槐生长效果。结果表明: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在2个土层分解速率规律均为先快后慢,埋放在20 cm<h≤40 cm土层的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分解速率更快。0<h≤20 cm和20 cm<h≤40 cm土层的污泥制有机营养土有机质经过6个月的分解后,残留率分别为26.72%和23.53%。N元素在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埋放后的6个月内大量释放,释放规律为先快后慢;P元素残留率在最初的1.5个月大幅度上升,半年的生长期内P元素残留率均高于初始;K元素释放最为彻底,1.5个月时分解了约70.00%。T3、T4处理对国槐胸径、材积生长促进效果比较明显;T4、T5处理有利于国槐叶片叶绿素的合成。施用污泥制有机营养土1 a后,国槐叶片的氮、磷、钾元素质量分数没有明显上升,N元素和K元素质量分数甚至均低于对照。2个土层的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分解速率均为先快后慢,埋放在20 cm<h≤40 cm土层的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分解速率更快。适量施用污泥制有机营养土有利于国槐胸径、材积生长和叶绿素积累,但对叶片养分元素积累无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有机营养 养分释放 国槐 养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对沙地国槐榆树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文彬 王海东 +4 位作者 彭祚登 马富亮 孙昱 孙文彦 彭玉信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9-566,共8页
为探究城市排水污泥经厌氧消化后制成的有机营养土施入林地土壤后对其理化性质的影响。本文以北京平原沙地国槐和榆树生态林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0 kg/株(CK)、15 kg/株(T1)、30 kg/株(T2)、45 kg/株(T3)、60 kg/株(T4)... 为探究城市排水污泥经厌氧消化后制成的有机营养土施入林地土壤后对其理化性质的影响。本文以北京平原沙地国槐和榆树生态林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0 kg/株(CK)、15 kg/株(T1)、30 kg/株(T2)、45 kg/株(T3)、60 kg/株(T4)、75 kg/株(T5)6个施用量进行对比试验,分别测定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等理化性质指标的变化情况。与CK相比,T3-T5显著降低了榆树种植区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T5显著降低了榆树种植区20-4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T4、T5显著降低了国槐种植区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T4、T5显著增加了榆树种植区0-20 cm土层的土壤孔隙度,T5显著增加了榆树种植区0-20 cm土层和国槐种植区20-40 cm土层的土壤孔隙度;T5显著提高了榆树种植区0-20 cm土层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的含量,同时也提高了榆树种植区20-40 cm土层的速效钾含量。通过主成分分析表明,榆树种植区0-20 cm土层各个施用量下土壤肥力状况为T5>T4>T3>T1>T2>CK,20-40 cm土层为T5>T1>T2>T3>T4>CK,国槐种植区0-20 cm土层为T5>T4>T3>T1>T2>CK,20-40 cm土层为T2>T4>T3>T3>CK>T5。施用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可以改良北京平原沙地土壤的物理性质,使其容重显著减小,孔隙度显著上升,且均在60 kg/株或75 kg/株的高施用量下效果最好;施用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后国槐和榆树林地土壤电导率均在正常范围内,对林木生长不会产生负面效应。施用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对于国槐和榆树试验林地土壤pH值没有明显的影响;75 kg/株施用量会显著增加土壤中的阳离子交换量,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和保肥能力;施有机营养土对于北京平原沙地土壤养分积累有影响,施后土壤中有机质、速效钾及碱解氮含量有所增长,并且在单株施用量75 kg时达到最大。主分量分析表明,施用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可以提高北京平原沙地的土壤肥力状况,并且在60 kg/株或75 kg/株的高施用量下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有机营养 国槐 榆树 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对沙地苗圃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5
作者 孙文彦 彭祚登 +3 位作者 王海东 熊建军 贾清棋 彭玉信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97,共7页
采用磷脂脂肪酸标记法(PLFA),按照不同污泥制有机营养土施用量设置4个处理梯度,分别为0(CK)、3 kg·m^(-2)(T1)、6 kg·m^(-2)(T2)、9 kg·m^(-2)(T3),再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施用污泥... 采用磷脂脂肪酸标记法(PLFA),按照不同污泥制有机营养土施用量设置4个处理梯度,分别为0(CK)、3 kg·m^(-2)(T1)、6 kg·m^(-2)(T2)、9 kg·m^(-2)(T3),再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施用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可以增加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当有机营养土施用量为6~9 kg·m^(-2)时,最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存与繁衍。当施用量为9 kg·m^(-2)时,能显著提高土壤深度(h)为0<h≤20 cm土层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不同施用量对深层土壤微生物的生存与繁殖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有机营养 平原沙地 微生物数量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方格及营养团育苗法
6
作者 吴洪平 《农家科技》 2002年第2期23-23,共1页
(一)苗床建造 1.苗床的选择与制作。苗床是幼苗的暂居地,可选择桑园的空隙地或菜园地,苗床的宽度为1~1.3米,长随地形与育苗多少决定。四周作埂,埂高15厘米,埂宽30厘米,作紧夯实,开好排水沟。 2.土壤配方比例。7份沙壤土加3份有机肥(过... (一)苗床建造 1.苗床的选择与制作。苗床是幼苗的暂居地,可选择桑园的空隙地或菜园地,苗床的宽度为1~1.3米,长随地形与育苗多少决定。四周作埂,埂高15厘米,埂宽30厘米,作紧夯实,开好排水沟。 2.土壤配方比例。7份沙壤土加3份有机肥(过筛或很细的有机肥),再加适量的水拌和而成。一般可加少量的磷肥500~1000克,再加适量的杀虫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床 有机 营养 方格 幼苗 排水 薄膜 沙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