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雨对江底凹形纵坡隧道排水池区段的影响及排水报警方法
1
作者 袁立刚 冷伍明 +3 位作者 姜涌 朱铁环 安永林 岳健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69-1382,共14页
内陆地区的城市越江道路隧道如果采用凹形大纵坡,又未在两洞之间设置联络通道时,排走洞内积水依赖于设在凹形纵坡最低处衬砌环内的行车道板之下的排水池。为了探明降雨对江底隧道排水池区段结构的影响规律以及预防事故的发生,首先,针对... 内陆地区的城市越江道路隧道如果采用凹形大纵坡,又未在两洞之间设置联络通道时,排走洞内积水依赖于设在凹形纵坡最低处衬砌环内的行车道板之下的排水池。为了探明降雨对江底隧道排水池区段结构的影响规律以及预防事故的发生,首先,针对所研究隧道进行了5年的现场调查研究,获得了降雨影响下的隧道上方江水位的变化特性;然后,基于现场调查研究成果建立三维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降雨对江底凹形纵坡隧道排水池区段的衬砌结构与内置排水池结构的受力性状的影响;最后,在现场调查与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通过编制程序与模型试验研究相应的排水报警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导致江水位上涨使排水池池壁沿纵向的轴力增大,主要是因为凹形纵坡最低处的排水池池壁受到了两边斜坡段结构的偏心夹持;如果降雨导致衬砌结构漏水,会牵连影响到内置的排水池结构,使排水池池壁局部的内力明显增大;如果降雨导致排水池充满水,虽然会使衬砌环的最大压应力有所减小,但会使排水池池壁顶部的弯矩明显增大;在排水池内安装水位自动传感器,当排水池内的水位达到低水位报警水位、高水位报警水位、关闭隧道报警水位时都能够自动报警,编制了相应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程序以实现上述功能;并通过排水报警模型试验,验证了所编制的PLC程序是有效的。研究成果可为隧道的健康服役及其雨灾智能防控利用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江底隧道 凹形纵坡 排水池区段 力学影响 水报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