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索涝渍连续抑制天数指标作为水稻排水标准的试验 被引量:7
1
作者 俞双恩 郭杰 +1 位作者 陈军 丁继辉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2-287,共6页
为探索涝渍连续抑制天数指标作为水稻排水标准,通过测坑模拟水稻抽穗开花期涝渍连续动态试验,构建了水稻涝渍连续抑制天数指标(Continuous Stress-Day Index of Water Logging,CSDI)的模型,提出了CSDI和涝害权重系数的求解方法,通过对... 为探索涝渍连续抑制天数指标作为水稻排水标准,通过测坑模拟水稻抽穗开花期涝渍连续动态试验,构建了水稻涝渍连续抑制天数指标(Continuous Stress-Day Index of Water Logging,CSDI)的模型,提出了CSDI和涝害权重系数的求解方法,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建立了水稻相对产量与CSDI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单纯受渍和涝渍连续灾害均会造成水稻不同程度的减产,但涝渍连续灾害减产程度比单纯受渍高;涝害权重系数是一个随涝渍状态变化而变化的状态变量;在涝渍连续情况下,水稻的相对产量与CSDI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涝渍连续抑制天数指标可作为水稻排水设计标准。利用文中CSDI的模型,可制定水稻控制排水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抽穗开花期 涝渍连续抑制天数指标 排水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作物受渍持续时间为基础的地下水排水标准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瑜芳 张蔚榛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4年第9期14-20,共7页
根据一次降雨后水位降落过程确定排水标准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为此,详细论述了以作物生长受抑制的天数为指标的排水标准的计算和试验研究方法,以及抑制天数指标在排水系统设计与管理中的应用,可为我国渍害低产田... 根据一次降雨后水位降落过程确定排水标准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为此,详细论述了以作物生长受抑制的天数为指标的排水标准的计算和试验研究方法,以及抑制天数指标在排水系统设计与管理中的应用,可为我国渍害低产田改造地区选定设计排水标准时应用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标准 抑制天数指标 排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破坏率下管网排水标准与水利排涝标准衔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泓诺 周俊 符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9-72,共4页
近年来,城市地区管网排水标准与水利排涝标准缺乏有效衔接已成为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有必要深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引入破坏率概念,以江苏省南京站、盐城站、无锡站为雨量代表站,采用年最大值选样方法,深入考虑河道水位顶托对管网排... 近年来,城市地区管网排水标准与水利排涝标准缺乏有效衔接已成为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有必要深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引入破坏率概念,以江苏省南京站、盐城站、无锡站为雨量代表站,采用年最大值选样方法,深入考虑河道水位顶托对管网排水的影响,研究管网排水与水利排涝之间的重现期衔接关系。结果表明,在破坏率影响下,管网排水设计标准2、3、5年分别对应河道排涝标准10、15、20年,在压力流下可适当提高。研究成果可为城市防洪排涝工作及市政排水管网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网排水标准 河道排涝标准 破坏率 标准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荒石滩地整治工程的农田排水标准及系统布设
4
作者 雷娜 《农技服务》 2019年第1期96-98,共3页
为提高荒石滩地新增耕地耕作层的稳定性,进而保证荒石滩地新增耕地的可持续利用,以陕西省荒石滩地整治工程中新增耕地的农田排水为研究对象,提出针对荒石滩地的农田排水标准及农田排水系统布设原则。
关键词 荒石滩地 排水标准 排水布设 土地整治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不同排水除涝标准衔接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婕 叶兴成 +4 位作者 王飞 朱程亮 刘俊 栾慕 袁艳梅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4期40-44,共5页
为了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需要对管道排水标准和河道排涝标准的合理衔接做进一步的探讨。破坏率分析法及相融性分析法都是现阶段管道排水标准与河道排涝标准衔接研究中较为常用的两种方法,选择江苏省宿迁市作为研究区域,运用这两种方... 为了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需要对管道排水标准和河道排涝标准的合理衔接做进一步的探讨。破坏率分析法及相融性分析法都是现阶段管道排水标准与河道排涝标准衔接研究中较为常用的两种方法,选择江苏省宿迁市作为研究区域,运用这两种方法从河道顶托和平衡降雨强度两个角度对宿迁市排水与排涝的重现期衔接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两种重现期分析方法得到的衔接结果总体相近,仅在管道重现期为2 a的低重现期下有一定偏差。建议两种重现期分析法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相互比对验证,为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的建设与完善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衔接 破坏率 相融性 排水标准 排涝标准 城市内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排水之问 被引量:14
6
作者 芮孝芳 蒋成煜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共5页
论述城市雨洪的形成、洪涝的基本类型以及城市排水系统的水文学和水力学基础。总结了中国城市排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城市发展快速、粗放;城市建设重地表轻地下;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偏低且升级困难;城市建设防汛意识淡薄,灾害预警能力不达标... 论述城市雨洪的形成、洪涝的基本类型以及城市排水系统的水文学和水力学基础。总结了中国城市排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城市发展快速、粗放;城市建设重地表轻地下;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偏低且升级困难;城市建设防汛意识淡薄,灾害预警能力不达标等。提出了若干解决中国城市排水问题的措施:从整体上规划布局地下排水管网建设;修订暴雨强度公式,提高排水设计标准;实施雨污分流,整治城市河道;改造不透水下垫面,增加渗透铺装、绿地和湿地面积;建立长效管理体制,加强灾害预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洪涝 城市排水系统 水文学 水力学 排水设计标准 低影响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城市排水系统——东京 被引量:1
7
《隧道建设》 2012年第4期440-440,共1页
日本是个台风多发国家。东京地区的地下排水系统主要是为避免受到台风雨水灾害的侵袭而建的。这一系统于1992年开工,2006年竣工,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其排水标准是"五至十年一遇",由一连串混凝土竖井构成,地下河深达60 ... 日本是个台风多发国家。东京地区的地下排水系统主要是为避免受到台风雨水灾害的侵袭而建的。这一系统于1992年开工,2006年竣工,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其排水标准是"五至十年一遇",由一连串混凝土竖井构成,地下河深达60 m。东京的雨水有两种渠道可以疏通:靠近河渠地域的雨水一般会通过各种建筑的排水管,以及路边的排水口直接流入雨水蓄积排放管道,最终通过大支流排入大海;其余地域的雨水,会随着每栋建筑的排水系统进入公共排雨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排水系统 东京 下水道系统 国外 地下排水系统 排放管道 排水标准 台风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流式暗管排水技术推广应用
8
作者 宋建军 王海涛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52-54,共3页
自流式暗管排水具有快速降低地下水位、改土治碱、节约耕地等作用 ,经过对自流式暗管排水技术的试验应用研究 ,总结和提出了自流式暗管排水工程规划的原则、适宜条件及在北方黄土高原地区推广应用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自流式暗管排水技术 推广应用 排水标准 设计参数 管网布置 宁夏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琵琶湖污染源系统控制及其对我国湖泊治理的启示 被引量:7
9
作者 余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43-1250,共8页
琵琶湖富营养化全面有效的控制得益于对流域污染源的系统控制.琵琶湖流域污染源系统控制包括通过立法与监管严格控制工厂与企业的污水排放、城镇污水管网与大型污水处理设施的高度覆盖、农业集落污水处理设施的全覆盖三部分,流域污水处... 琵琶湖富营养化全面有效的控制得益于对流域污染源的系统控制.琵琶湖流域污染源系统控制包括通过立法与监管严格控制工厂与企业的污水排放、城镇污水管网与大型污水处理设施的高度覆盖、农业集落污水处理设施的全覆盖三部分,流域污水处理系统的全覆盖及高度处理技术的普及是其最为成功的经验之一.琵琶湖流域城镇下水道普及率达86.4%,主要污染物——TN、TP及CODMn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0.0%、98.7%及94.6%.琵琶湖流域同时实施了净化槽普及、设置农业集落排水处理设施、初期雨水净化处理及农田循环灌溉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面源治理对策.通过综合治理,琵琶湖主要入湖污染负荷明显减少,与1985年相比,2012年CODMn点源污染负荷减少了76.8%,TN减少了45.5%,TP减少了65.6%.与之比较,我国的湖泊治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有针对性的地方排放标准的缺失及执法力度的不足、城镇污水深度处理及运营管理技术上的差距、面源污染对策的严重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湖 下水道系统 超高度处理 排水标准 面源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大技术联动治理合成氨污水
10
作者 钱伯章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3-53,共1页
徐州水处理研究所开发的从源头一直到末端的十大系列污水治理新技术,在山东恒通(郯城)化工有限公司成功获得示范应用。合成氨装置出水COD(化学需氧量)低于60mg·L^-1,氨氮含量不超过15mg·L^-1,总氮低于30mg·L^-1,... 徐州水处理研究所开发的从源头一直到末端的十大系列污水治理新技术,在山东恒通(郯城)化工有限公司成功获得示范应用。合成氨装置出水COD(化学需氧量)低于60mg·L^-1,氨氮含量不超过15mg·L^-1,总氮低于30mg·L^-1,各项指标均达到和超过了大型氮肥企业排水标准。该系列技术推广后,有望使合成氨行业吨氨排水达到3~4m^3的先进水平。研究所凭借多年为合成氨企业提供水处理技术的经验,相继开发出8项源头治理技术和两项末端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氨装置 污水治理 技术推广 水处理技术 排水标准 氮肥企业 源头治理 化学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立强排新理念 推广强排新模式
11
作者 孙静霞 陈维哲 刘茂祥 《现代化农业》 2006年第8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强排 模式 农业生产 黑龙江省 提水灌溉 排水标准 科学技术 农业技术 动力机械 常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miting drainage criterion for groundwater of mountain tunnel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盼 赵炼恒 +2 位作者 李亮 邹金锋 罗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2期4660-4668,共9页
Large amount of groundwater discharging from tunnel is likely to cause de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vicinity of the tunnel, thus an appropriate drainage criter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balance t... Large amount of groundwater discharging from tunnel is likely to cause de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vicinity of the tunnel, thus an appropriate drainage criter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balance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and groundwater.To assess the related problems, an limiting drainage standard ranging from 0.5 to 2.0 m3/(m·d) was suggested for mountain tunnels based on survey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After that, for the purpose of verifying the rationality of the standard, a calculated formula for dewatering funnel volume caused by drainage was deduced on the basis of the groundwater dynamics and experience method.Furthermore, the equatio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discharge and drawdown of groundwater table was presented.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specific yield and groundwater table value were introduced, and then combined with the above equation, the drawdown of groundwater table under the proposed limiting drainage criterion was calculated. It is shown that the proposed drainage standard can reach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under the following two conditions. One is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ranges from 10-4 to 10-5 m/s and the specific yield ranges from 0.1 to 0.001. The other is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varies from 10-6 to 10-8 m/s and the specific yield varies from 0.1 to 0.01. In addition, a majority of common geotechnical layers are involved in the above ranges. Thus, the proposed limiting drainage standard which ranges from 0.5 to 2.0 m3/(m·d) for mountain tunnel is reason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untain tunnel groundwater dewatering funnel limiting drainage criterion drawdown of groundwater tab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treatment of hypersaline mustard wastewater with integrated bioreactor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强 张婷婷 +3 位作者 柴宏祥 杨士伟 周健 杜国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6期1673-1678,共6页
A full-scale experimental study of treating mustard wastewater by the integrated bioreactor with designed scale of 1 000 m3/d is conducted combined with a demonstration project. The systematical researches on the effi... A full-scale experimental study of treating mustard wastewater by the integrated bioreactor with designed scale of 1 000 m3/d is conducted combined with a demonstration project. The systematical researches on the efficiency of combined operation conditions of anaerobic-aerobic and anaerobic-aerobic-flocculation as well as chemical phosphorus removal of hypersaline mustard wastewater are conducted. The optimal operation condition and parameters in pretreatment of mustard wastewater in winter (the water temperature ranges 8-15 ~C) are determined: the anaerobic load is 3.0 kg (COD)/(m3.d), the average COD and phosphate concentration of the inflow are respectively 3 883 mg/L and 35.53 mg/L and the dosage of flocculent (PAC) is 400 mg/L. The anaerobic-aerobic-flocculation combined operation condition and postpositive phosphorous removal with ferrous sulfate are employed. After treatment, the COD of the effluent is 470 mg/L and the average phosphate concentration is 5.09 mg/L. The effluent could achieve the third-level of 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 (GB 8978--1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stard wastewater aerobic treatment anaerobic treatment integrated bioreactor chemical phosphorus remov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海上保安厅
14
作者 钟海洋 《国际展望》 2000年第18期46-48,共3页
日本海上保安厅成立于1948年5月,最初的任务相当简单。1970年开始大幅扩充编制,目前的任务分为3大类: 1.海上警备救难。 2.水文调查。 3.导航辅助服务。
关键词 标准排水 全长 双轴 柴油主机 保安 巡逻艇 辅助舰船 舰炮 舰用火炮 石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搁浅于历史深处的超级武器——幻想而终的航空母舰
15
作者 曹全保 《国际展望》 2001年第23期92-94,共3页
本文根据日本专家梅野和夫和《世界舰船》2001年3月号上发表的文章改编,回顾历史上未完成的航母逸事,仅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 航空母舰 舰载机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航母 标准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eatment of mine drainage generated by lead-zinc concentration plant
16
作者 曾科 覃文庆 +2 位作者 焦芬 何名飞 孔令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1453-1460,共8页
The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mine drainage generated by the mineral processing industry in Mengzi,Yunnan Project, China,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influences of the treated drainage on the miner... The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mine drainage generated by the mineral processing industry in Mengzi,Yunnan Project, China,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influences of the treated drainage on the mineral electrodes'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were tested.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polyacrylamide(PAM) and polymeric ferric sulfate(PFS) at different pH values were carried out, and the advanced purification by activated carbon(AC) was conducted. Compared with PFS, the better coagulant for removal efficiency is PAM,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the removals of Pb2+, Zn2+, Cu2+ and COD reduction from solution were 94.8%, 79.9%, 87.6% and 85%, respectively. In the advanced purification, the particle size of activated carbon and agitation time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he removal efficiency. Each pollute concentration could meet the emission standard of pollutants for lead and zinc industry(GB25466—2010). The wastewater without treatment affected galena and sphalerit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greatly, after treatment by the technology, the effects disappeared, which prove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technology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metal removal mine drainage coagulation-flocculation corrosive electrochemis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