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DRAINMOD模型模拟水田旱地排水径流过程 被引量:2
1
作者 韦松婷 胡铁松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9-162,211,共5页
为了掌握水稻田在调洪滞涝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以湖北省汉川市的洪西垸径流区为例,分析了水田旱地的排水径流特点,利用DRAINMOD模型对水田旱地的排水径流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的排水径流量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且旱地的模... 为了掌握水稻田在调洪滞涝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以湖北省汉川市的洪西垸径流区为例,分析了水田旱地的排水径流特点,利用DRAINMOD模型对水田旱地的排水径流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的排水径流量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且旱地的模拟效果优于水田;在汛期即水田旱地作物生长期内,水田区的排水径流量小于旱地区,水稻田可较好地起到拦蓄径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旱地 排水径流 DRAINMOD 调洪滞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与管网组合排水特征对不同降雨条件的响应规律分析
2
作者 孙佳辉 侯精明 +3 位作者 薛树红 王添 马萌华 张维纳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4-211,共8页
针对城市内涝治理建设中管网排水能力评估依据不足的情况,基于GAST-SWMM二维水动力耦合模型,以西安沣西新城为研究区域,模拟分析了在不同累计降雨情况下管网与地表径流排水的占比和流量变化规律,以定量分析管网排水能力变化。结果表明:... 针对城市内涝治理建设中管网排水能力评估依据不足的情况,基于GAST-SWMM二维水动力耦合模型,以西安沣西新城为研究区域,模拟分析了在不同累计降雨情况下管网与地表径流排水的占比和流量变化规律,以定量分析管网排水能力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累计降雨下管网与地表径流的排放比值有明显差异,随着累计降雨的增大,该比值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累计降雨为10 mm时达最小值0.543,在累计降雨80 mm时取得最大值2.241,之后呈下降趋势;管网与地表径流的排放比值对雨峰系数不敏感,在累计降雨较小时最大差异率为12.96%,在累计降雨较大时最大差异率只有3.98%;雨峰系数的增大会使各部分排水的峰值流量增大;在累计降雨为100 mm,雨峰系数为0.2、0.5、0.8时管网排水最大流量分别为6.26、7.45、9.40 m^(3)/s,地表径流排水最大流量分别为3.19、3.90、4.84 m^(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模型 雨峰系数 排水特征 城市内涝 地表径流排水 管网排水 累计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山引水渠区间径流引排水处理办法分析
3
作者 李栋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252-254,共3页
吴厝水电站西源引水渠溢流渠的建设标准低、引水能力弱,渠道经常受塌方堵塞、淤积、渗漏等的影响。根据溢流渠现状的损坏程度、溢流渠的坡度、挡墙破损等情况,结合工程设计要求,通过改建引水渠溢流渠段、新建急流槽、新建混凝土护面等,... 吴厝水电站西源引水渠溢流渠的建设标准低、引水能力弱,渠道经常受塌方堵塞、淤积、渗漏等的影响。根据溢流渠现状的损坏程度、溢流渠的坡度、挡墙破损等情况,结合工程设计要求,通过改建引水渠溢流渠段、新建急流槽、新建混凝土护面等,实现引水流量3.5~5.5 m^(3)/s和年均可引水量3374.6万m3的目标。通过制定急流槽施工方案,优化施工步骤和改善施工条件,分析干渠区间来水和引水现状,以及干渠区间排洪和泄沙设施运行状况,以优化整个施工过程、提升整体施工效率,降低项目施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山引水渠 溢流渠段 急流槽 挡墙 径流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