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三角典型城镇灰色雨水排水系统运维期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魏源源 丁超 冯骞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60,共8页
梳理了长三角典型城镇南京居民区和商业区的灰色雨水排水系统的碳排放边界,采用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核算了灰色雨水排水系统运维期的碳排放量,探讨了不同降雨重现期下功能区类型、排放模式、调蓄模式等要素对运维期碳排放... 梳理了长三角典型城镇南京居民区和商业区的灰色雨水排水系统的碳排放边界,采用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核算了灰色雨水排水系统运维期的碳排放量,探讨了不同降雨重现期下功能区类型、排放模式、调蓄模式等要素对运维期碳排放特征的影响规律,并计算了全生命周期中运维期碳排放的占比。结果表明:初雨径流产生的碳排放是灰色雨水排水系统运维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商业区灰色雨水排水系统初雨径流平均碳排放量为3.76 t/hm^(2)(以二氧化碳当量计),为居民区(1.93 t/hm^(2))的1.95倍;强排模式下运维期碳排放量为自排模式的2.27~3.47倍,调蓄模式可通过控制初雨径流降低28.76%的运维期碳排放;灰色雨水排水系统全生命周期中,不同功能区类型、排放模式、调蓄模式下,运维期的碳排放占比为15.98%~31.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雨水排水系统 碳排放 全生命周期 运维期 初雨径流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分流制排水系统初期雨水污染特征与控制对策 被引量:11
2
作者 高雅弘 林炳权 +4 位作者 刘宇轩 王振北 胡潜 齐飞 孙德智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3-985,共13页
由于我国城镇防洪和排涝及城镇面源污染控制的需求,分流制排水系统在城市中占比不断提升,由其带来的初期雨水污染问题已成为城镇水体污染的主要成因之一。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国内外在分流制排水系统初期雨水... 由于我国城镇防洪和排涝及城镇面源污染控制的需求,分流制排水系统在城市中占比不断提升,由其带来的初期雨水污染问题已成为城镇水体污染的主要成因之一。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国内外在分流制排水系统初期雨水污染方面的研究热点,对城镇分流制排水系统初期雨水污染的来源、污染特征、不同控制措施及其削减效能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分流制排水系统普遍存在管道沉积问题,城市下垫面及管道沉积物中的污染物是初期雨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源头和管道沉积物冲刷是影响初期雨水水质变化特征的主要原因;此外,初期雨水污染还受降雨特征、下垫面类型、雨前晴天数、大气污染状况等多个因素的影响。根据初期雨水的污染来源及特征,应将工程性控制措施和非工程性控制措施相结合,从源头、过程、末端及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控制,以减少城镇分流制排水系统初期雨水带来的污染,提升城镇水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制排水系统 文献计量学 初期雨水污染来源 初期雨水污染特征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动力模型的高铁车站周边排水(雨水)防涝系统优化设计——以长沙高铁南站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蒋祺 郑伯红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46-1153,共8页
针对我国城市普遍存在的洪涝问题,高铁站作为交通枢纽和城市门户,必须构建良好的排水(雨水)防涝系统。从传统经验公式法向模型模拟转变,通过水动力模型MIKE FLOOD对高铁站周边模拟评估内涝风险,针对性提出“改”(对现有的可利用排水收... 针对我国城市普遍存在的洪涝问题,高铁站作为交通枢纽和城市门户,必须构建良好的排水(雨水)防涝系统。从传统经验公式法向模型模拟转变,通过水动力模型MIKE FLOOD对高铁站周边模拟评估内涝风险,针对性提出“改”(对现有的可利用排水收集设施进行改造);“建”(新建部分排水设施,建立一个独立的高铁站排水系统);“蓄”(适当的位置建立调蓄水池,排、蓄结合,提高高铁站御极端天气的能力)相结合的排水(雨水)防涝系统优化方案。以期对我国高铁站应对极端恶劣天气,提升防灾抗灾水平提供经验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模型 高铁车站 排水(雨水)防涝系统 MIKE FLO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水径流污染与城镇排水系统规划 被引量:15
4
作者 姜文超 管继玲 +1 位作者 吕念南 杨政成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9-41,54,共4页
随着生活污水污染逐步得到控制,城镇雨水径流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对城镇雨水径流的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将其污染效应与截流式合流制溢流水污染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城镇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必要性。指出城镇排水系统是随着环境、生态... 随着生活污水污染逐步得到控制,城镇雨水径流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对城镇雨水径流的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将其污染效应与截流式合流制溢流水污染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城镇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必要性。指出城镇排水系统是随着环境、生态、社会、经济条件和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演化的,未来城镇排水系统规划应将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排水系统方案整合考虑,并对相应的控制措施和设施及其对排水系统的影响做出适应性的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雨水径流污染 初期雨水 排水体制 排水系统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MM模型在城市排水防涝系统能力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符锐 罗龙洪 +1 位作者 刘俊 赵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3-105,109,共4页
以SWMM模型为模拟平台,建立研究区城市排水防涝系统联合评价体系。以基础信息平台为基础,结合不同重现期降雨过程对研究区排水防涝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分析在不同重现期设计暴雨下,排水管网的承载能力、积水面积、易积水点、积水深度及积... 以SWMM模型为模拟平台,建立研究区城市排水防涝系统联合评价体系。以基础信息平台为基础,结合不同重现期降雨过程对研究区排水防涝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分析在不同重现期设计暴雨下,排水管网的承载能力、积水面积、易积水点、积水深度及积水时间等,并给出内涝易发区缓解措施,以期对制定防汛抢险预案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中所使用的模拟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供其他城市排水防涝系统能力评估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城市排水防涝系统 能力评估 防汛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双排水系统理论对城市下穿隧道进行雨水内涝模拟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兆斌 王彬 +2 位作者 吕梅 鲜志斌 王庆国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7-130,共4页
城市下穿隧道是城市防涝的重点部位。传统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只考虑雨水沿地下雨水管网汇流,而忽略了超设计标准雨水的排水出路。双排水理论考虑城市道路雨水漫流和地下管网协同排水的方式,可以模拟在强降雨条件下雨水的真实汇流路径... 城市下穿隧道是城市防涝的重点部位。传统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只考虑雨水沿地下雨水管网汇流,而忽略了超设计标准雨水的排水出路。双排水理论考虑城市道路雨水漫流和地下管网协同排水的方式,可以模拟在强降雨条件下雨水的真实汇流路径。本文以2011年7月3日某下穿隧道内涝灾害为例,在SWMM软件平台上运用双排水理论对该隧道的排水系统建模分析,模拟结果与当时观察到的积水情况吻合较好,并分析出隧道积水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系统 雨水内涝 城市排水 下穿隧道 SW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KE FLOOD的典型滨湖城市排水防涝系统规划 被引量:9
7
作者 李虎成 王天宇 +2 位作者 王灵华 刘兴坡 贾仁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7-80,85,共5页
为了评估巢湖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风险状况,应用MIKE FLOOD软件对巢湖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现状进行计算机建模。结合巢湖市排水防涝系统具体的现状资料提出了适宜的一维管网和二维耦合建模技术路线,应用积水点宏观校准方法进行了模型验证... 为了评估巢湖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风险状况,应用MIKE FLOOD软件对巢湖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现状进行计算机建模。结合巢湖市排水防涝系统具体的现状资料提出了适宜的一维管网和二维耦合建模技术路线,应用积水点宏观校准方法进行了模型验证,采用短历时和长历时设计降雨对内涝风险进行了评估,可为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市 排水防涝系统 MIKE FLOOD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及优化雨洪潮遭遇下城市水系排水防涝系统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海燕 叶桂洪 +1 位作者 周广宇 孙广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71-277,共7页
以福建省沿海城市P的北洋区域作为研究区域,利用SWMM模型模拟30年一遇最不利24h降雨遭遇洪潮时,区域现状城市水系排水能力以及内涝分布情况;并通过模拟的结果,对区域本底水系进行调整。通过优化水系排水方向、重构排水防涝河网以及改造... 以福建省沿海城市P的北洋区域作为研究区域,利用SWMM模型模拟30年一遇最不利24h降雨遭遇洪潮时,区域现状城市水系排水能力以及内涝分布情况;并通过模拟的结果,对区域本底水系进行调整。通过优化水系排水方向、重构排水防涝河网以及改造新增蓄涝区来完成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的优化。优化后的排水防涝系统可将现状南北向排水调整为东西向排水,减弱潮汐顶托作用,并以最佳主干河道规模和新开排放口数量,提升水系调蓄和排水能力;最后确定蓄涝区位置与调蓄容积,收纳剩余因潮汐顶托而产生的涝水量。结果表明优化的排水防涝系统有效的解决了现状4195.42万m^3的涝水量,并将洪水排放水量提升了2.25倍,水系排水能力得到了较大加强,P城市北洋区域排水防涝问题被有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系 排水能力 排水防涝系统 潮汐顶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优越性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祝健 李鹏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4-297,共4页
通过对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和重力式雨水排水系统的比较,指出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的优越性;并结合安徽省某市商场的屋面排水系统的选用,分析了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要点,指出了该系统在工程应用中的技术特性和技术优势。
关键词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优越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实验装置的研制与实践
10
作者 付四立 张晓红 +1 位作者 何恩科 任拥政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0-52,共3页
研制了一种可以实现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雨水排放的静态实验和动态模拟过程。记述了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的实验原理,提出了可以开展的4种实验,为学生掌握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的原理和技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雨水 排水系统 虹吸实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法的雨水排水系统灾害损失不确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高原 李星 +1 位作者 金菊良 刘丽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3-127,共5页
快速城市化进程和全球气候变化加重了排水系统压力,导致城市内涝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社会经济发展和公众生命安全。为有效评估现有排水系统灾害损失,充分考虑各种不确定性因子对评估结果的影响,采用蒙特卡洛法随机生成致灾因子集,并基于S... 快速城市化进程和全球气候变化加重了排水系统压力,导致城市内涝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社会经济发展和公众生命安全。为有效评估现有排水系统灾害损失,充分考虑各种不确定性因子对评估结果的影响,采用蒙特卡洛法随机生成致灾因子集,并基于SWMM模型计算其对应的灾害损失,结合最大熵法得到最小无偏概率估计的特征,构建灾害损失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对安徽省合肥市某区域雨水排水系统进行灾害损失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随机模拟的收敛速度,计算结果客观合理,在城市排水系统灾害损失及风险分析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熵法 随机模拟 灾害风险 雨水排水系统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油厂小包装车间及成品库房屋面的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敏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1-73,共3页
对植物油厂小包装车间及成品库房屋面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做了扼要介绍。对于大屋面的雨水排放,传统的排水方式雨水立管数量多,管径大,浪费空间,而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则弥补了传统雨水排水系统在此方面的不足。
关键词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植物油厂 小包装车间 成品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穿铁路立交桥雨水排水系统设计探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骆培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28,共3页
对目前下穿铁路立交桥雨水排水系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杭州市萧山区金城路下穿铁路立交桥雨水泵站设计,提出立交桥雨水泵站设计标准与规模应适当提高重现期和集水时间,在水泵和格栅选型时尽量选择自动化程度高、安装简单、易维护的型... 对目前下穿铁路立交桥雨水排水系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杭州市萧山区金城路下穿铁路立交桥雨水泵站设计,提出立交桥雨水泵站设计标准与规模应适当提高重现期和集水时间,在水泵和格栅选型时尽量选择自动化程度高、安装简单、易维护的型号,缩小集水池容积降低工程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立交桥 雨水排水系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城市排水系统——德国慕尼黑:把雨水存起来
14
作者 本刊记者 《隧道建设》 2013年第6期480-480,共1页
在德国慕尼黑2434km的排水管网中,布置着13个地下储水库。这些水库就好像是13个缓冲用的阀门,充当暴雨进入地下管道的中转站。当暴雨不期而至时,地下储水库有706000m3的容量,暂时将暴雨的雨水存贮起来,然后将雨水慢慢地释放至地下... 在德国慕尼黑2434km的排水管网中,布置着13个地下储水库。这些水库就好像是13个缓冲用的阀门,充当暴雨进入地下管道的中转站。当暴雨不期而至时,地下储水库有706000m3的容量,暂时将暴雨的雨水存贮起来,然后将雨水慢慢地释放至地下排水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排水系统 慕尼黑 雨水 德国 国外 地下排水管道 排水管网 地下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雨水收集系统解决景观用水问题 被引量:53
15
作者 刘滨谊 许珊 《中国园林》 2007年第2期54-56,共3页
普遍硬质化的市政设施使得降雨快速流过城市,来不及向下渗透,补充地下水,因而导致了地下水位降低、地面下沉、海水入侵等诸多问题的产生,改变了城市局部乃至整体的自然水文循环。通过对中国古代以及国外雨水收集系统理论和实践的介绍和... 普遍硬质化的市政设施使得降雨快速流过城市,来不及向下渗透,补充地下水,因而导致了地下水位降低、地面下沉、海水入侵等诸多问题的产生,改变了城市局部乃至整体的自然水文循环。通过对中国古代以及国外雨水收集系统理论和实践的介绍和分析,认为有必要从城市规划选址与城市水系统相结合、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利用雨水以及利用生态植物群落蓄积净化雨水这3个方面,综合解决园林景观用水问题,从而有助于实现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雨水利用 研究 城市排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排水系统的困局与重构 被引量:18
16
作者 郝天文 孔彦鸿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3-107,共5页
现有雨量计算方法的超范围应用、排水系统内管网设计标准与排水能力不匹配是造成城市排水问题的主要原因。全面提高雨水管网设计标准不仅不能彻底解决城市道路积水问题,还会明显增加排水工程的投资规模。结合排水工程基本特征和排水管... 现有雨量计算方法的超范围应用、排水系统内管网设计标准与排水能力不匹配是造成城市排水问题的主要原因。全面提高雨水管网设计标准不仅不能彻底解决城市道路积水问题,还会明显增加排水工程的投资规模。结合排水工程基本特征和排水管网建设现状,为有效应对城市排水问题,需要严格限定雨量计算方法的应用范围,合理配置排水系统不同设施的建设标准,确保城市排水系统的整体排水能力满足设计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管道 排水系统:设计重现期 暴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雨水管网系统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10
17
作者 龙浩 李翠梅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3-599,共7页
分析当前城市雨水系统现状,介绍城市雨水系统脆弱性的概念,对影响城市雨水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因素进行多层次分析,构建了城市雨水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结合脆弱度、重现期和积水深度,建立了城市雨水系统脆弱性(安全性)评价体系.以武汉和长... 分析当前城市雨水系统现状,介绍城市雨水系统脆弱性的概念,对影响城市雨水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因素进行多层次分析,构建了城市雨水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结合脆弱度、重现期和积水深度,建立了城市雨水系统脆弱性(安全性)评价体系.以武汉和长沙的雨水系统为例展开应用研究,测得这两座城市雨水系统的脆弱度分别为0.410和0.460,雨水系统脆弱度中等,系统安全性一般,当遇到重现期P≥10年的暴雨时,城市会发生严重内涝.所建立的雨水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与方法,可用于城市雨水脆弱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工程 城市雨水管网 城市雨水系统安全评价 层次分析 评价指标 评价模型 脆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雨水管道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荣敏 雷延锋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59-62,共4页
建立了一个雨水管道系统优化设计模型,并应用遗传算法求解管网投资最小的最优设计方案.该方法以管段设计流速为决策变量,采用浮点数编码方式将优化问题的解表达为染色体,设计了相应的适应度函数、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 建立了一个雨水管道系统优化设计模型,并应用遗传算法求解管网投资最小的最优设计方案.该方法以管段设计流速为决策变量,采用浮点数编码方式将优化问题的解表达为染色体,设计了相应的适应度函数、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遗传算法所得到的最优设计方案可比原设计方案节约投资19.38%.研究表明,应用GA进行城市雨水管道系统优化设计是一种可行且非常有效的新方法,不仅可以找到最优设计方案,而且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多种优化设计方案,为进行方案评价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雨水管道系统 交叉算子 变异算子 适应度函数 城市排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冲式排水模式管道系统的设计与安全性评价
19
作者 周永潮 李田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9-73,共5页
通过建立缓冲式排水模式管道、河网耦合水力模型,在运用推理公式法初步确定管道系统设计参数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试验对缓冲式排水模式管道系统的设计、应用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确保了缓冲式排水模式合理性和安全性.并以上海某地区为例,在... 通过建立缓冲式排水模式管道、河网耦合水力模型,在运用推理公式法初步确定管道系统设计参数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试验对缓冲式排水模式管道系统的设计、应用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确保了缓冲式排水模式合理性和安全性.并以上海某地区为例,在2种典型工况下对缓冲式排水模式的应用条件进行了计算,同时以洪灾频率为指标对缓冲式排水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这为不同河网条件圩区的缓冲式排水模式的设计和安全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模型 排水系统 雨水管道 设计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城市排水系统——荷兰鹿特丹:地上“水广场”
20
作者 本刊记者 《隧道建设》 2013年第6期509-509,共1页
荷兰鹿特丹开创了其独有的“水广场”防涝及雨水利用系统。水广场顺地势而建,由形状、大小和高度各不相同的水池组成,水池间有渠相连。平时是市民娱乐体闲的广场。暴雨来临,就变成一个防涝系统。由于雨水流向地势更低洼的水广场,街... 荷兰鹿特丹开创了其独有的“水广场”防涝及雨水利用系统。水广场顺地势而建,由形状、大小和高度各不相同的水池组成,水池间有渠相连。平时是市民娱乐体闲的广场。暴雨来临,就变成一个防涝系统。由于雨水流向地势更低洼的水广场,街道上就不会有积水。雨水不仅可在水池问循环流动,还能被抽取储存为淡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排水系统 鹿特丹 广场 荷兰 雨水利用系统 地上 国外 循环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