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涡扇发动机菊花型排气混合器的初步选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邵万仁 吴寿生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24,共10页
在常压、低速排气引射条件下,以环型混合器为基准,对五个不同的菊花型混合器进行了冷态对比试验,研究了菊花瓣出口角度、菊花瓣穿透率、相对混合长度和内外涵气流速度比等对菊花型混合器气动性能(包括排气噪声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虽... 在常压、低速排气引射条件下,以环型混合器为基准,对五个不同的菊花型混合器进行了冷态对比试验,研究了菊花瓣出口角度、菊花瓣穿透率、相对混合长度和内外涵气流速度比等对菊花型混合器气动性能(包括排气噪声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虽然不能对实际发动机菊花型排气混合器的气动性能给出确切的定量数据,但是能定性地判断各个混合器的优劣,即菊花型排气混合器排气的综合气动性能明显优于环型混合器,12个菊花瓣、穿透率为0.76、菊花瓣出口角α/β=15°/25°的菊花型混合器在0.8左右的相对混合长度下应是初选的最佳结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菊花型 排气混合器 强化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发动机排气混合器掺混漏斗面积与耗油率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许勇刚 周芹生 《航空发动机》 2007年第z1期147-150,共4页
对中国和英国生产的航空发动机排气混合器串装性能进行了对比,介绍了2种混合器掺混漏斗面积特征尺寸的对比检测结果、流场计算结果及其定性分析,以及控制混合器面积畸变的技术措施等.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排气混合器 掺混漏斗 耗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混合器混合排气系统气动形面的优化设计
3
作者 谢翌 刘坤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07-1612,共6页
以B样条曲线为基础、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并结合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了一套环形混合排气系统喷管型线与环形混合器径向位置的一体化优化设计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某型使用中的环形混合器混合排气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 以B样条曲线为基础、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并结合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了一套环形混合排气系统喷管型线与环形混合器径向位置的一体化优化设计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某型使用中的环形混合器混合排气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较之原始模型,优化后的环形混合器混合排气系统在流量分配方面与设计值更为接近,涵道比的误差为2.8%.气动性能方面,设计条件下,优化模型推力为原始模型的1.061倍,总压恢复系数则提升至0.995;在非设计条件下,优化模型的总压恢复系数较原始模型提高了0.7%和0.4%,推力较原始模型提高了1.2%和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混合器混合排气系统 B样条曲线 环形混合器位置 喷管形状 气动性能 涵道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涵道S弯喷管内/外流场的温度分布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孙鹏 周莉 +1 位作者 王占学 史经纬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31-1339,共9页
为了明晰基于真实排气混合器构型的双涵道S弯喷管的壁面温度分布及尾焰特征,数值模拟研究了双S弯收敛喷管内/外流场的温度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排气混合器结构与S形圆转方构型共同影响着S弯喷管的壁面“热斑”分布及出口下游的尾焰特征。... 为了明晰基于真实排气混合器构型的双涵道S弯喷管的壁面温度分布及尾焰特征,数值模拟研究了双S弯收敛喷管内/外流场的温度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排气混合器结构与S形圆转方构型共同影响着S弯喷管的壁面“热斑”分布及出口下游的尾焰特征。S弯喷管的壁面“热斑”呈带状分布,且主要存在于第二弯通道及出口区域的上、下壁面中间区域。喷管下壁面的温度峰值为867 K,相比喷管上壁面增加25.1%;但喷管下壁面的平均温度仅比上壁面高出7.1%。喷管出口截面的“鲸鱼尾形”高温核心区导致出口下游的高温核心区表现为2股较宽的高温喷流。由于流向涡的横向运动,尾焰核心区两侧出现温度较低的热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气混合器 双S弯收敛喷管 热斑 尾焰核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宽高比对双涵道S弯喷管流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孙鹏 周莉 王占学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7-127,共11页
为了明晰出口宽高比对基于真实排气混合器构型的S弯喷管流动特性的影响机制,数值模拟了不同出口宽高比下的双S弯喷管内/外流特性。结果表明:出口宽高比对排气混合器附近的流场特征影响较小,但增加出口宽高比导致喷管下游纵向转弯处的涡... 为了明晰出口宽高比对基于真实排气混合器构型的S弯喷管流动特性的影响机制,数值模拟了不同出口宽高比下的双S弯喷管内/外流特性。结果表明:出口宽高比对排气混合器附近的流场特征影响较小,但增加出口宽高比导致喷管下游纵向转弯处的涡量减小,而涡的横向运动更加剧烈,由此带来的涡损失及内/外涵掺混损失沿纵向有所减小,沿横向持续增大。随着出口宽高比的增加,纵向两弯处及等直段区域的壁面剪切应力减小,相应的摩擦损失和局部损失降低;而上、下壁面极限流线的扩张-汇聚程度增强使得该区域的摩擦损失增大。宽高比的增加导致喷管出口附近气流的轴向速度逐渐增大,出口下游的尾喷流速度核心区长度逐渐缩短。不同出口宽高比条件下,喷管几何构型与排气混合器相互作用产生的多种流动损失的变化趋势相反,综合起来对S弯喷管的气动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S弯喷管 流动特性 排气混合器 宽高比 气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