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气相色谱分离过程中排斥作用的讨论
1
作者 许国旺 梁喜武 +3 位作者 杨黎 张祥民 张玉奎 卢佩章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10-312,共3页
基于气相色谱保留值方程,对气相色谱分离过程中的排斥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固定相极性增加后,排斥作用在增加,总作用能在减少。
关键词 气相色谱 分离 排斥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离散度表现排斥和摩擦作用的人员疏散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夏子潮 王京齐 李营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4-767,共4页
为更真实地表现人员疏散过程中的排斥和摩擦作用,在分析表现人员疏散排斥和摩擦作用模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现有疏散模型在表现非接触排斥作用方面存在不足,并以元胞自动机高离散度地面场为基础,以取决于人员接触面积的摩擦强弱计算... 为更真实地表现人员疏散过程中的排斥和摩擦作用,在分析表现人员疏散排斥和摩擦作用模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现有疏散模型在表现非接触排斥作用方面存在不足,并以元胞自动机高离散度地面场为基础,以取决于人员接触面积的摩擦强弱计算方式表现摩擦作用,以排斥性玻色子表现人员疏散过程中的非接触排斥作用,构建了一种表现排斥和摩擦作用的人员疏散模型。通过MATLAB对人员行走超越、行人排斥对疏散时间影响和欲速则不达现象进行模拟仿真,验证排斥性玻色子的有效性,分析排斥与摩擦作用对疏散用时的关系,证明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员疏散 元胞自动机 地面场模型 排斥作用 摩擦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3 peptide对大鼠移植心脏慢性排斥反应抑制作用的透射电镜观察
3
作者 张雷 赵春芳 +2 位作者 张志敏 邵素霞 尹青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0-310,共1页
关键词 大鼠 心脏移植 冠状动脉硬化 EC-3蛋白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慢性排斥反应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斥型有效互作用下的超导电性
4
作者 裘新良 唐纯青 卢亚锋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3期30-32,共3页
分析了电子间在有效排斥互作用下的超导电性.发现当能带宽度W>Ec,o()时,存在电子对;当W<Ec,o时,电子对消失.从而认为在电子对消失的区域,描写超导电性的应该是某种准粒子对,而不是电子对.
关键词 电子对 准粒子对 排斥作用 超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斥萃取过程初探及其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邱学青 杨东杰 +1 位作者 杨卓如 陈焕钦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13,共3页
研究了向水中加入盐类形成的复合萃取剂对丙酮乙酸乙酯、乙醇水乙酸乙酯、水丁酮三组体系的萃取分离效果,并与水萃取剂的分离效果相比较,发现盐组分可以增大萃取剂对溶质的选择性系数26~1300倍,达到强化萃取的目的。... 研究了向水中加入盐类形成的复合萃取剂对丙酮乙酸乙酯、乙醇水乙酸乙酯、水丁酮三组体系的萃取分离效果,并与水萃取剂的分离效果相比较,发现盐组分可以增大萃取剂对溶质的选择性系数26~1300倍,达到强化萃取的目的。提出其强化萃取过程为排斥作用,并探讨排斥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排斥作用 节能 分离 萃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共价作用力对鱼明胶-果胶复合凝胶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梦楠 涂宗财 +1 位作者 胡月明 王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共7页
通过调节pH值(4、5、6、7、8、9)改变鱼明胶-果胶复合凝胶体系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状态,研究氢键、疏水相互作用和静电排斥作用对鱼明胶-果胶复合胶体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鱼明胶-果胶在pH 5时形成超大分子的复合聚集体,疏水相互作用... 通过调节pH值(4、5、6、7、8、9)改变鱼明胶-果胶复合凝胶体系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状态,研究氢键、疏水相互作用和静电排斥作用对鱼明胶-果胶复合胶体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鱼明胶-果胶在pH 5时形成超大分子的复合聚集体,疏水相互作用最强,且复合体之间也具有强烈的静电引力。鱼明胶-果胶在pH 7时氢键较强。鱼明胶-果胶在pH 9时静电斥力最强。以疏水相互作用主导的复合胶体稳定性较差,但鱼明胶-果胶复合胶体的胶融温度和凝胶温度均较高;而以静电排斥主导的复合胶体具有较高的凝胶强度和稳定性;以氢键主导的复合胶体具有更强的凝胶网络结构,体系更加稳定。因此,不同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对鱼明胶-果胶复合胶体的性质作用不同,这对建立蛋白质-多糖复合凝胶体系目标性质具有基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明胶 果胶 氢键 疏水相互作用 静电排斥作用 凝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曲杆菌与竞争排斥
7
作者 耿拓宇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7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肉鸡弯曲杆菌 竞争排斥作用 MCE 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受体抑制动物中的器官移植排斥现象
8
作者 王璋瑜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12期21-21,共1页
Immunex 进行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1(IL-1) 受体实验已表明该受体能显著减小动物免疫系统对移植器官的排斥.通过 IL-1 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sIL-1R)的结合,试验还表明 IL-1 参与了同种移植排斥作用,并证实了可溶性细胞激素受体的... Immunex 进行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1(IL-1) 受体实验已表明该受体能显著减小动物免疫系统对移植器官的排斥.通过 IL-1 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sIL-1R)的结合,试验还表明 IL-1 参与了同种移植排斥作用,并证实了可溶性细胞激素受体的体内生物学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排斥 IL-1受体 激素受体 可溶性细胞 同种移植 排斥作用 免疫应答 存活期 移植体 脾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性牵张诱导神经突起导向生长的Slit/Robo分子机制的研究
9
作者 肖宇辰 安子通 +5 位作者 阿如汗 程宇婧 白若妍 黄子阳 樊瑜波 刘美丽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91-92,共2页
目的神经元在发育过程中,轴突会在通过中线时受到不同的吸引或排斥信号,引起神经轴突延伸或回缩。而牵张可引起神经元与下端所支配神经元发生突触连接,其作用机制不明确。而探明Slit/Robo信号通路在牵张诱导轴突延伸中的调节机制是神经... 目的神经元在发育过程中,轴突会在通过中线时受到不同的吸引或排斥信号,引起神经轴突延伸或回缩。而牵张可引起神经元与下端所支配神经元发生突触连接,其作用机制不明确。而探明Slit/Robo信号通路在牵张诱导轴突延伸中的调节机制是神经再生的关键。方法采用静态性牵拉,对体外培养的DRG神经元分别进行2.5%、5%、7.5%和10%的张应变,探究不同加载时间4、8、12 h后DRG神经元生长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突起的偏转角度和延伸情况,并导向分子Slit2及其受体Robo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进行PCR和WB检测。结果在牵张张应变2.5%、4 h后DRG神经元生长良好,但是突起长度延伸不显著。随着张应变增加至5%时,其存活率和突起长度显著性增加,轴突顺应牵张力的方向生长。随着牵张加载至10%、12 h时,细胞存活率下降,活细胞数显著性减低,突起出现显著性断裂损伤,不利于神经细胞的生长。从FDA和CCK-8以及细胞突起长度和突起偏转方向等检测结果,牵张5%、4 h适合DRG神经元的生长。此外,牵张5%、4 h作用后细胞内Slit2和Robo2的m RNA和蛋白表达显著性下降,显著性促进了神经元的导向生长。提示牵张在5%、4 h后对神经突起的排斥作用减弱,有助于神经突起的延伸性生长。研究结果为今后牵拉用于神经再生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突起 神经再生 细胞突起 牵张 DRG神经元 张应变 排斥作用 断裂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株乳酸菌体外抑菌实验 被引量:31
10
作者 张辉华 曹永长 +2 位作者 毕英佐 胡文锋 方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8-10,共3页
关键词 乳酸菌 体外抑菌实验 抑菌物质 致病菌 拮抗作用 竞争排斥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蚜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曲爱军 魏志顺 +4 位作者 朱承美 王志武 孙绪艮 张卫光 陈子雷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3-367,370,共6页
本文用“Y”形嗅觉仪 (定向选择法 ) ,观测了棉蚜对不同植物材料、花椒 (ZanthoxylumbungeanumMaxum .)的不同部位、不同重量的花椒嫩梢及机械损伤后不同时间的花椒嫩梢的定向和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寄主植物的气味对棉蚜有明显的引诱作... 本文用“Y”形嗅觉仪 (定向选择法 ) ,观测了棉蚜对不同植物材料、花椒 (ZanthoxylumbungeanumMaxum .)的不同部位、不同重量的花椒嫩梢及机械损伤后不同时间的花椒嫩梢的定向和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寄主植物的气味对棉蚜有明显的引诱作用 ,而非寄主植物的气味对棉蚜无明显的引诱作用 ,甚至有排斥作用 ;而同一寄主植物的不同部位对棉蚜的引诱作用明显不同 ,甚至有的部位有排斥作用 ,而且气味源的重量对棉蚜也有一定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寄主植物 引诱作用 花椒 机械损伤 排斥作用 嫩梢 不同时间 部位 减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外延石墨烯相图非谐效应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君华 郑瑞伦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18-5123,共6页
考虑到原子的非简谐振动,建立了物理模型,应用固体物理理论和方法,研究了金属基外延石墨烯电子系统的可能状态和相图,并以钨基底上的外延石墨烯为例,探讨了原子非谐振动和电子排斥作用对相图的影响。结果表明,(1)金属基外延石墨烯电子... 考虑到原子的非简谐振动,建立了物理模型,应用固体物理理论和方法,研究了金属基外延石墨烯电子系统的可能状态和相图,并以钨基底上的外延石墨烯为例,探讨了原子非谐振动和电子排斥作用对相图的影响。结果表明,(1)金属基外延石墨烯电子系统有3种可能相:自旋波状态(BC)的反铁磁相、电荷密度态(BZ)的顺磁相和半金属态(PM)的半金属相;(2)外延石墨烯呈现的相,取决于石墨烯中原子内部电子关联U和原子间电子关联G的变化。对钨基外延石墨烯而言,当U=0.33284 eV和G=0.11904 eV时,会出现半金属相、反铁磁相、顺磁相三相共存;(3)原子的非简谐振动对金属基外延石墨烯的相图有重要的影响。不考虑原子非简谐振动时,外延石墨烯的相变曲线与温度无关;而考虑原子非简谐振动后,相变曲线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对发生相变的条件要求更高:原子内部电子关联U要更强。温度愈高,发生半金属-反铁磁-顺磁相变愈难,原子非简谐振动效应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外延石墨烯 相图 非谐效应 电子-电子排斥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氧化赖氨酸应用于改变碳表面荷电状态
13
作者 姚继开 许兵 邵会波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50-953,共4页
采用电化学氧化技术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备了稳定的赖氨酸单层膜。利用电化学活性探针Fe(CN)63-结合电化学循环伏安技术,研究了在溶液不同pH值及不同浓度、不同电荷的阳离子的条件下该单层膜对带负电荷活性探针的静电排斥作用。实验... 采用电化学氧化技术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备了稳定的赖氨酸单层膜。利用电化学活性探针Fe(CN)63-结合电化学循环伏安技术,研究了在溶液不同pH值及不同浓度、不同电荷的阳离子的条件下该单层膜对带负电荷活性探针的静电排斥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H值从1.5增大到9.7,赖氨酸单层膜的静电排斥能力不断下降,Ca2+或A l3+的加入也会减弱其静电排斥能力,并且其静电排斥能力随Ca2+加入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表明通过用电化学氧化技术将赖氨酸键合到碳表面,改变碳的表面荷电状态使其对带负电荷物质具有静电排斥作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玻碳 赖氨酸单层膜 循环伏安 静电排斥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论方法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昌黎 《企业经济》 1986年第10期59-62,共4页
(一)理论根据学科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本体型,是以研究对家来划分的,如半导体物理学、工业经济学等。二是方法型,是根据采用的方法来划分的,如经济控制论、数量经济学等。本文谈的经济场论,即属于方法型学科。方法型学科之所以能成立,在... (一)理论根据学科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本体型,是以研究对家来划分的,如半导体物理学、工业经济学等。二是方法型,是根据采用的方法来划分的,如经济控制论、数量经济学等。本文谈的经济场论,即属于方法型学科。方法型学科之所以能成立,在于这一学科领域能够应用一种特定的方法。控制论、数学方法可以广泛应用,经济领域存在控制和数量问题,可以应用此两种方法,故经济控制论和数量经济学可以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场 相互作用 经济领域 吸引力 数量经济学 经济控制论 场论 排斥作用 非实体性 理论根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治疗触发免疫反应
15
作者 孙雷心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6年第5期28-29,共2页
改造细胞的排斥作用是基因疗法中的一个大问题,这是在95年对囊纤维化(CF)基因疗法研究的结果。在研究中,最高剂量组CF缺陷病人由于对输送CFTR基因的病毒载体产生局部免疫排斥而患粘膜性炎症。在以前的试验中也有这种情况发生,只是程度... 改造细胞的排斥作用是基因疗法中的一个大问题,这是在95年对囊纤维化(CF)基因疗法研究的结果。在研究中,最高剂量组CF缺陷病人由于对输送CFTR基因的病毒载体产生局部免疫排斥而患粘膜性炎症。在以前的试验中也有这种情况发生,只是程度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基因疗法 病毒载体 免疫系统 免疫排斥 排斥作用 基因转移 造细胞 研究人员 基因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键并不都是稳定的
16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8-45,共2页
江西省万载中学林惠德认为:N≡N键、C≡C键都是多重键,键能大,键长短,它们的稳定性却差别很大。N≡N键稳定,与氢气、氯气等难发生加成反应,C≡C键却不稳定,与氢气、氯气等易发生加成反应。为什么同是多重键,稳定性却不相同呢?笔者试从... 江西省万载中学林惠德认为:N≡N键、C≡C键都是多重键,键能大,键长短,它们的稳定性却差别很大。N≡N键稳定,与氢气、氯气等难发生加成反应,C≡C键却不稳定,与氢气、氯气等易发生加成反应。为什么同是多重键,稳定性却不相同呢?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释,不当之处请多指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能 孤对电子 分子轨道 价键 成键电子 学林 排斥作用 子间 碳元素 氮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爱因斯坦重力论中引入宇宙因子项的几点考虑
17
作者 刘辽 肖兴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79年第2期7-10,共4页
如所周知,Einstein 重力场方程Rμν-1/2Rgμν-Λgμν=-kTμν (1)中的宇宙因子Λ是 Einstein 为了保持一个物质密度不为零的静态宇宙而首先引入的。以后Friedmann 模型的成功,特别是 Hubble 定律的发现,使 Einstein 一再宣布基于&#... 如所周知,Einstein 重力场方程Rμν-1/2Rgμν-Λgμν=-kTμν (1)中的宇宙因子Λ是 Einstein 为了保持一个物质密度不为零的静态宇宙而首先引入的。以后Friedmann 模型的成功,特别是 Hubble 定律的发现,使 Einstein 一再宣布基于'逻辑上的简单性'考虑应取消Λ项,此后相当长时期内,在重力场方程中引入Λ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nstein 真空场 场方程 重力势 能量动量张量 度规 惯性质量 物理本质 排斥作用 重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用“新名称”练习字母的发音和拼音
18
作者 傅国通 《语文建设》 1959年第14期6-,共1页
最近,我在一个部队里教拼音字母。在这次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试用“新名称”练习发音和拼音。教学进行得十分顺利。在这之前,我跟许多老师一样,一直沿用注音字母名称(下叫旧名称)来教拼音字母。在初教拼音字母的阶段,沿用一下老办法,对学... 最近,我在一个部队里教拼音字母。在这次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试用“新名称”练习发音和拼音。教学进行得十分顺利。在这之前,我跟许多老师一样,一直沿用注音字母名称(下叫旧名称)来教拼音字母。在初教拼音字母的阶段,沿用一下老办法,对学过注音字母的人来说,虽然有一定的便利,但是,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种很不合理的现象,那就是,同时存在新旧两套名称,而实际上旧的对新的又起着排斥作用。这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在教学中,虽然开始时教了新名称,但是,往往迁就老习惯,立即就换用旧名称(bo,po,mo,fo)来指说声母,并在较长的发音、拼音的教学中,都使用这套名称。就这样,新名称成了“无地用武之英雄”。于是教师也好,学员也好,都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学了字母表没有用,新名称不能练习拼音。有些效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这样 排斥作用 本音 成阻 子指 时用 明字 地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源有机质对纳米塑料胶体稳定性的影响
19
作者 高鑫平 王琳 +3 位作者 彭茹娜 叶圣滢 王丽静 唐颖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9期163-177,共15页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水体富营养化及藻华暴发现象日益严重。然而,藻类释放的溶解性有机质对水环境中纳米塑料团聚行为的影响规律及微观机制却鲜有研究。选取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Ns)为研究对象,利用动态光散射技术研究了NaCl和CaCl2体系...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水体富营养化及藻华暴发现象日益严重。然而,藻类释放的溶解性有机质对水环境中纳米塑料团聚行为的影响规律及微观机制却鲜有研究。选取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Ns)为研究对象,利用动态光散射技术研究了NaCl和CaCl2体系下添加不同浓度藻源溶解性胞内有机质(IOM)对PNs凝聚动力学的影响规律,并结合DLVO/EDLVO理论以及荧光和红外光谱分析等表征手段探讨了其凝聚机制。结果表明:在单纯PNs体系中,Ca^(2+)具有更强的降低PNs颗粒间静电排斥能垒的作用,其引起PNs胶体凝聚的临界聚沉浓度(25.0mmol/L)仅是Na^(+)体系下(722.5mmol/L)的约1/30倍;向PNs胶体中加入IOM,PNs-IOM混合胶体的凝聚受到体系电解质浓度、类型和IOM质量浓度的共同影响,由静电排斥作用和空间位阻效应共同调控。其中,低浓度Na^(+)(<500mmol/L)和Ca^(2+)(<20mmol/L)的添加能促进IOM来源的C3组分(微生物代谢副产物)和PNs来源的C2组分(类色氨酸或酪氨酸)与PNs表面羟基或芳香环结构发生相互作用而吸附在PNs表面,进而可能通过降低混合胶体悬液的表面电位和胶体颗粒间的静电排斥作用能,促进PNs-IOM胶体快速凝聚形成290~430nm的疏松凝聚体。然而,随着外加阳离子浓度进一步升高,更多PNs来源的C2组分吸附在PNs表面形成强烈的空间位阻效应,显著抑制PNs-IOM胶体颗粒间的进一步凝聚。此外,与Na^(+)相比,Ca^(2+)能够通过架桥作用促进吸附在纳米塑料表面的有机质相互靠近,一定程度上促进高质量浓度IOM(20mg/L)添加条件下PNs-IOM混合胶体的凝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塑料 水体富营养化 胶体稳定性 静电排斥作用 空间位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