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解析烟台市污染源的排放贡献率 被引量:10
1
作者 胥晓瑜 马永亮 +2 位作者 傅立新 周中平 高占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62-264,共3页
根据烟台地区污染排放特点 ,应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 ( CMB8)进行污染源解析分析 ,得出每个污染源对于受体地区颗粒物体样本的排放贡献率。最终的模型结果显示 ,建筑尘和居民燃煤锅炉排放 ,海洋尘和冶炼厂排放对于大气环境污染也有一定的... 根据烟台地区污染排放特点 ,应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 ( CMB8)进行污染源解析分析 ,得出每个污染源对于受体地区颗粒物体样本的排放贡献率。最终的模型结果显示 ,建筑尘和居民燃煤锅炉排放 ,海洋尘和冶炼厂排放对于大气环境污染也有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质量平衡模型 CMB8模型 污染源解析 烟台市 污染源 排放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转型时空演变及其碳排放效应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范清瑶 夏卫生 +1 位作者 莫成鑫 周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83-2193,共11页
随着城市功能和产业形态的不断变迁,国土空间格局变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频发,“三生空间”格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对碳中和的实现愈发重要,探究“三生空间”转型变化与碳排放时空变化之间的关系,对解决中国式韧性城市建设、国土空... 随着城市功能和产业形态的不断变迁,国土空间格局变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频发,“三生空间”格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对碳中和的实现愈发重要,探究“三生空间”转型变化与碳排放时空变化之间的关系,对解决中国式韧性城市建设、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为例,基于“三生空间”动态度、“三生空间”动态转移矩阵,在确定2005-2020年福建省“三生空间”时空变化的基础上,选取多期碳排放相关经济社会数据确定福建省碳排放系数,利用“三生空间”碳排放贡献率,揭示福建省“三生空间”转型对碳排放的作用程度。结果表明,(1)2005-2020年,福建省“三生空间”空间类型表现为林地生态空间占据主体地位,农业生产空间、林地生态空间减少,其他空间类型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展。(2)福建省“三生空间”转型由急剧增加向逐步减缓发展,其中以工业生产空间、林地生态空间、农业生产空间之间的相互转换规模较大。“三生空间”转换的空间分布前期集中在东南部,中期向中西部延伸,后期中心重新聚集在东南部。(3)基于“三生空间”的变换,福建省2005-2020年间的碳排量呈不断增长趋势,但增长率渐缓,15年间累积碳排放共增加5.84×10^(11)t,近5年增加量最大,达到2.41×10^(11)t,增长幅度下降27.3%。农业生产空间、林地生态空间向工业生产空间的转入成为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贡献率达到28.1%、18.3%。因此,福建省国土空间优化、碳中和的实现应依托于“三生空间”转型规律、不同空间类型碳排放效应特征,积极实施国土空间分区调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碳中和 排放 排放贡献率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