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排放系数法的校园碳排放核算 被引量:8
1
作者 何东颖 李翀潇 +1 位作者 覃福雨 郑文亨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78-83,共6页
为定量分析高校校园碳排放,研究校园的碳排放特征和规律,用排放系数法对夏热冬冷地区某高校进行了碳排放核算。根据设定的该校组织边界,确定碳排放源;依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报告标准对碳排放源进行分类,并为其遴选最合适的碳排放因子;再... 为定量分析高校校园碳排放,研究校园的碳排放特征和规律,用排放系数法对夏热冬冷地区某高校进行了碳排放核算。根据设定的该校组织边界,确定碳排放源;依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报告标准对碳排放源进行分类,并为其遴选最合适的碳排放因子;再通过实地调研,采集相关碳排放源的活动数据分析计算,完成校园碳核算。结果表明:电力消耗是校园碳排放的主要贡献者,其产生的间接碳排放量至少占总碳排放量的83.43%;而交通车辆汽油和柴油消耗产生的直接碳排放量最多占总碳排放量的0.67%,对校园碳排放影响不显著;绿植固碳至少抵消了校园总碳排放量的30%,绿植碳吸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系数法 排放 碳核算 排放核算清单 排放因子 绿植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建设碳排放计算方法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46
2
作者 郭春 徐建峰 张佳鹏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40-1146,共7页
隧道建设消耗资源和能源,并向环境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为解决当前隧道碳排放计算的清单数据难以获取、隧道施工碳排放难以估计的难题,通过在隧道碳排放方面的长期探索,总结当前中国公路隧道碳排放计算、清单数据、影响机制和排放预测... 隧道建设消耗资源和能源,并向环境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为解决当前隧道碳排放计算的清单数据难以获取、隧道施工碳排放难以估计的难题,通过在隧道碳排放方面的长期探索,总结当前中国公路隧道碳排放计算、清单数据、影响机制和排放预测的研究进展。首先,通过调研国内外隧道碳排放计算的文献,介绍隧道建设碳排放计算方法;其次,结合算例阐明使用数据清单和排放系数评估隧道施工期碳排放的计算方法,明确不同施工工序和材料能源对碳排放的贡献;然后,基于大量隧道施工碳排放计算结果,使用统计分析方法探明隧道施工碳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并使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碳排放预测方程;最后,针对当前隧道碳排放计算中的2大难题,即难以获取隧道碳排放的基础清单数据、排放数据难以在不同部门和企业中流通,提出发展资源能源计量和区块链技术,促进隧道行业节能减排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施工 排放计算 清单数据 排放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中城市社区碳排放现状分析
3
作者 辛启迪 石玉琼 +1 位作者 杨秀云 武小钢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6-46,共11页
统计35个大中城市2016—2020年社区碳排放情况,分别从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结构3个方面分析排放现状。研究发现,城市层面的碳排放总量和净碳排放量都呈持续增长状态,2020年碳排放总量、净碳排放量最高的城市分别为重庆、北京,... 统计35个大中城市2016—2020年社区碳排放情况,分别从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结构3个方面分析排放现状。研究发现,城市层面的碳排放总量和净碳排放量都呈持续增长状态,2020年碳排放总量、净碳排放量最高的城市分别为重庆、北京,最低分别为乌鲁木齐、南昌;人均碳排放强度、地均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分别呈持续增长、先增后减再增、先减后增趋势,西安、郑州以北城市人均碳排放强度较高,长江、珠江三角洲城市碳排放强度普遍较低;碳排放结构以交通出行和电力消费为主,2020年分别占36.5%和36.0%,交通出行和电力消费碳排放占比最高的城市分别为昆明和福州,所占比例分别为52.0%和53.5%,结果为社区层面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碳排放 排放系数法 碳源碳汇 净碳排放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阶段碳排放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彭宇婷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4期183-186,共4页
高速公路服务区属于交通领域高耗能、高排放公共建筑。本文针对服务区碳排放最大的运营阶段,构建了碳排放测算模型和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依托浙江省30对服务区的调研数据,测算服务区运营阶段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并提出服务... 高速公路服务区属于交通领域高耗能、高排放公共建筑。本文针对服务区碳排放最大的运营阶段,构建了碳排放测算模型和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依托浙江省30对服务区的调研数据,测算服务区运营阶段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并提出服务区低碳运营的建议。结果显示:服务区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度按大小排序为:数字化水平>绿电使用量>绿地面积>组织管理情况,且均大于0.7,说明这些因素对服务区低碳运营具有较强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碳排放 高速公路服务区 排放系数法 灰色关联分析 低碳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物流中心运营碳排放计算分析
5
作者 何琦 胡月琪 《铁道货运》 2024年第7期63-68,共6页
车站作为铁路碳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早日实现铁路物流中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助于促进铁路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铁路物流中心各作业区的设备功能多种多样,通过理清铁路物流中心碳排放特征从而建立计算公式,并分析铁路物流中心的碳... 车站作为铁路碳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早日实现铁路物流中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助于促进铁路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铁路物流中心各作业区的设备功能多种多样,通过理清铁路物流中心碳排放特征从而建立计算公式,并分析铁路物流中心的碳排放特点。首先,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划分铁路物流中心碳排放计算范围,其次,通过划分温室气体排放源种类,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对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与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进行计算。最后,汇总得到铁路物流中心碳排放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表明,燃油消耗成为影响铁路物流中心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从提高清洁能源运用比例和提升设备运营效率2个方面提出碳减排措施,为铁路物流中心的低碳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物流中心 生命周期 排放计算 排放系数法 减排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 被引量:1
6
作者 邹利林 刘佳玲 王建英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71-77,共7页
综合运用碳排放系数估算法与旅游剥离系数法,估算2011-2021年中国省级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零售邮电业与旅游活动的碳排放量,并运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LMDI)分解模型解析旅游碳排放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旅游业碳排放总体呈下降趋... 综合运用碳排放系数估算法与旅游剥离系数法,估算2011-2021年中国省级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零售邮电业与旅游活动的碳排放量,并运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LMDI)分解模型解析旅游碳排放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旅游业碳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上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特征;旅游交通碳排放与旅游活动碳排放是旅游碳排放主要来源;旅游消费水平与游客规模是旅游碳排放产生的主要因素;旅游能源结构与旅游能源强度对旅游碳排放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 旅游业 时空分布 因素分解 LMDI模型 排放系数估算 旅游剥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量核算及减碳潜力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馨 杨晓丹 +3 位作者 冯国会 周倩楠 左雨凝 林心童 《建筑技术》 2023年第9期1082-1087,共6页
公共建筑是节约能源资源的重要领域,对全社会的节能减排起着引领作用。选取寒冷地区一栋办公建筑,对其用能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对全寿命周期的碳排放量进行计算,全面解析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的构成,对建材生... 公共建筑是节约能源资源的重要领域,对全社会的节能减排起着引领作用。选取寒冷地区一栋办公建筑,对其用能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对全寿命周期的碳排放量进行计算,全面解析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的构成,对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建造阶段、运行阶段及拆除阶段进行减碳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当建筑废弃物回收比例提高1倍时,未来同体量建筑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的碳排放量减少0.28%;当建筑的使用年限从50年延长至100年时,碳排放强度减少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建筑 排放系数法 减碳潜力 废弃物回收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碳排放测算研究综述 被引量:66
8
作者 胡永浩 张昆扬 +1 位作者 胡南燕 武拉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3-176,共14页
碳排放精准测算是“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在进行农业碳排放测算时,作物类型、生产方式、地理区位等因素均会对碳排放产生影响,因此,虽然诸多学者尝试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农业碳排放展开测度,但在估计方式、样本选取和测算结果等方面... 碳排放精准测算是“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在进行农业碳排放测算时,作物类型、生产方式、地理区位等因素均会对碳排放产生影响,因此,虽然诸多学者尝试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农业碳排放展开测度,但在估计方式、样本选取和测算结果等方面仍未形成一致的有效结论。本研究首先介绍了中国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核算方法,包括排放系数法、模型模拟法和实地测量法;其次,从投入产出、生产过程、碳汇以及碳足迹4个方面对现有农业碳排放核算方式进行梳理;再次,对农业碳排放的核算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分析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未来农业碳排放核算研究进行了展望。研究发现:现有研究在农业碳排放测算时,存在遗漏排放源、排放系数使用不科学以及研究视角过多集中于宏观层面等不足。建议未来从构建科学全面的农业碳排放核算体系、完善排放系数以及加强农户等微观层次研究等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排放测算 排放系数法 碳汇 排放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工业碳排放时空分异及减排策略 被引量:11
9
作者 陆佳勤 甘信华 《资源与产业》 2022年第4期150-156,共7页
研究工业碳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对于制定碳减排策略、促进工业低碳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0—2019年江苏省各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焦炭、天然气、汽油、煤油、柴油和燃料油等主要能源消费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核算13个地级市... 研究工业碳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对于制定碳减排策略、促进工业低碳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0—2019年江苏省各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焦炭、天然气、汽油、煤油、柴油和燃料油等主要能源消费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核算13个地级市工业碳排放量,利用ArcGis软件绘制工业碳排放时空分布图;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并利用Geoda软件计算工业碳排放的全局Moran’s I指数,分析其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为测度工业碳排放局部空间聚类情况,利用Geoda软件绘制LISA聚类图;采用空间重心模型画出2010—2019年碳排放重心转移轨迹图,对碳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进一步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碳减排策略。结果表明:(1)10年间,江苏省工业碳排放总量稳中有降,单位工业生产总值碳排放量下降趋势明显,碳减排效果显著;(2)工业碳排放各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较高值区和较低值区占主体,且南北差异大,总体上呈南高北低,因此各市在制定碳减排措施时应避免“一刀切”,将苏南地区作为碳减排重点控制区域;(3)江苏省工业碳排放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碳排放在空间上呈现聚集性,苏南地区为高-高聚集区,苏北地区(徐州市除外)为低-低聚集区,大部分市域工业碳排放局部空间集聚性不显著;(4)碳排放重心整体变化不大,10年间重心点均位于扬州市内,表明江苏省工业碳排放南高北低的局面未被打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碳排放 排放系数法 能源消耗 空间自相关 空间重心模型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斜井开挖支护碳排放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建峰 徐忠林 +6 位作者 郭春 袁坤 董海疆 杨小兵 杨永鹏 田野 陈昱圻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46-1152,共7页
为解决公路隧道斜井施工关键排放源和影响因素不清晰的问题,基于依托工程Ⅳ级和Ⅴ级围岩斜井支护设计,结合《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和《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明确斜井施工投入的材料及能源清单数据,采用排放系数方法,计算不同工序... 为解决公路隧道斜井施工关键排放源和影响因素不清晰的问题,基于依托工程Ⅳ级和Ⅴ级围岩斜井支护设计,结合《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和《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明确斜井施工投入的材料及能源清单数据,采用排放系数方法,计算不同工序材料、能源的碳排放,分析斜井坡度和长度改变对开挖和出渣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1)Ⅳ级和Ⅴ级围岩每延米斜井施工碳排放分别为17.95 t CO_(2eq)和27.00 t CO_(2eq)。2)随着围岩级别上升,喷射混凝土和钢支撑碳排放快速增长。3)当斜井长度超过1500 m,长度每增加100 m,开挖和出渣的碳排放增加0.15~0.2 t CO_(2eq)。4)在坡度为7°、9°、12°和25°时,每延米斜井出渣碳排放为0.37~0.69 t CO_(2eq);在斜井坡度超过12°时,采用有轨运输方式出渣较汽车运输更加低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斜井 排放 排放系数法 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导向的市政道路特殊路基处理碳排放计算与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施政 杨科炜 《工程与建设》 2023年第6期1710-1714,共5页
市政道路特殊路基处理主要涉及软基的挖除换填和复合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并造成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温室效应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在设计环节对特殊路基处理碳排放进行计算和预估,对节能减排和指导优化设计具... 市政道路特殊路基处理主要涉及软基的挖除换填和复合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并造成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温室效应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在设计环节对特殊路基处理碳排放进行计算和预估,对节能减排和指导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成都市东部新区福田初中周边道路及环境提升工程为例,研究不同方案下特殊路基处理环节的碳排放量,以期达到在设计阶段对不同方案碳排放进行对比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道路工程 排放计算 清单数据 排放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排放的隧道辅助施工措施优化研究
12
作者 王清州 《工程技术研究》 2023年第18期12-14,共3页
文章利用隧道碳排放计算模型,依托万荣隧道,分析了隧道辅助施工措施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节约材料和缩短工期两方面进行辅助措施优化,提出了用三台阶临时横撑法代替CD法施工。根据工期和监控量测,优化方案较原方案工期缩短了5 d,拱... 文章利用隧道碳排放计算模型,依托万荣隧道,分析了隧道辅助施工措施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节约材料和缩短工期两方面进行辅助措施优化,提出了用三台阶临时横撑法代替CD法施工。根据工期和监控量测,优化方案较原方案工期缩短了5 d,拱顶沉降量和收敛值均未达到预警安全值,满足初期支护施工安全要求。使用碳排放系数法分析优化前后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三台阶临时横撑法的总碳排放量较CD法有明显减少,对类似工况下辅助施工措施的绿色环保优化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排放 辅助措施 排放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校建筑碳中和为目标的碳收支核算研究
13
作者 毛开颖 扈勤 +3 位作者 濮励杰 伍杰 何笑 韩俊康 《山西建筑》 2024年第8期19-24,共6页
碳收支核算是实现校园建筑碳中和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以南京工程学院主校区建筑为例,采用排放系数法对校园建筑碳收支进行核算。根据高校建筑能源消耗特点,将校园碳收支结构划分为建筑碳排和生活碳排。研究结果显示,近5年来,该校校园年... 碳收支核算是实现校园建筑碳中和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以南京工程学院主校区建筑为例,采用排放系数法对校园建筑碳收支进行核算。根据高校建筑能源消耗特点,将校园碳收支结构划分为建筑碳排和生活碳排。研究结果显示,近5年来,该校校园年均碳排放总量为34365 t,人均碳排放量为1.18 t/a,且近年来碳排放量变化不明显。电力碳排放是建筑碳排放的主要贡献因素。与国内外校园碳排放量进行对比后发现,该校校园整体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最后提出了实现该校园建筑碳中和的路径,包括绿色建筑发展、建筑光伏发电以及碳交易市场等三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排放核算 排放系数法 排放核算清单 碳中和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硅酸盐水泥生产的碳足迹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白文琦 杜强 +2 位作者 吕晶 彭程志 刘开平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72-476,共5页
从产品碳足迹的角度出发,应用排放系数法,依据国家现行水泥标准及相关能耗标准研究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通用硅酸盐水泥中,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品种碳排放量较小.混合材料掺量越多,碳排放量越少.各品种水泥生产的碳排... 从产品碳足迹的角度出发,应用排放系数法,依据国家现行水泥标准及相关能耗标准研究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通用硅酸盐水泥中,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品种碳排放量较小.混合材料掺量越多,碳排放量越少.各品种水泥生产的碳排放次序大小为:P.I>P.II>P.O>(P.P,P.F)>(P.S.A,P.C)>P.S.B.水泥生产各部分碳排放中,碳酸盐矿物分解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比例最大,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次之,电力消耗引起的碳排放最小.减少水泥生产碳排放的措施有: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掺混合材料的通用硅酸盐水泥品种;发展长寿命的水泥混凝土工程;在有条件的地方尽量使用无熟料水泥或少熟料水泥;发展新型低碳胶凝材料,如石膏胶凝材料、镁质胶凝材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硅酸盐水泥 碳足迹 生命周期评价 排放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武农场非点源污染特征分析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2
15
作者 付少杰 田嘉宁 +2 位作者 邢君杰 齐学斌 何晓斌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年第3期157-160,共4页
农田污染是农业非点源污染重最主要的污染源,而土地利用方式又是影响非点源污染的关键因素。本文分别对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农田地表径流、水稻田排水、村镇地表径流和渔业养殖等6种非点源污染,采用等标污染排放法,并选取COD、NH3-H、T... 农田污染是农业非点源污染重最主要的污染源,而土地利用方式又是影响非点源污染的关键因素。本文分别对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农田地表径流、水稻田排水、村镇地表径流和渔业养殖等6种非点源污染,采用等标污染排放法,并选取COD、NH3-H、TN和TP作为评价因子,对宁夏灵武农场的污染源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灵武农场各种污染物日排放量达到169万kg,其中COD的排放量占84.1%,6种污染源中地表径流占45.26%;TN和TP是主要污染因子,占60%以上,其中畜禽养殖污染源的TP达82.09%;若按照国标Ⅳ类水质要求,日等标总排放率将达3.28亿m3。根据灵武农场污染特点,提出了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和推进科学养殖等防治对策,实现无污染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污染负荷 等标污染排放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碳减排的隧道水封爆破优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贤舜 张学民 +3 位作者 武朝光 胡涛 陈鑫磊 段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96-1007,共12页
为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在隧道建设中,优化炮孔装药结构是钻爆法隧道实现绿色降碳的有效途径。通过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比研究水封爆破相对于常规爆破的降碳效果,并在工程实践中量化分析二者在碳排放评价上的优劣。首先,分析... 为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在隧道建设中,优化炮孔装药结构是钻爆法隧道实现绿色降碳的有效途径。通过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比研究水封爆破相对于常规爆破的降碳效果,并在工程实践中量化分析二者在碳排放评价上的优劣。首先,分析隧道爆破施工全过程的3个主要碳排放源,包括乳化炸药用量、风钻钻孔与炸药运输消耗的油品和通风降尘消耗的电力,并建立基于生产过程的隧道爆破碳排放计算模型。其次,通过有限元软件LS-DYNA分别建立空气、水与炸药轴向耦合爆破的数值分析模型,进一步探讨水封爆破破岩机理,由于水介质良好的低压缩性和更优的传能效率,水与炸药耦合装药结构加强了应力波正相作用时程和应力波峰值。因此,应力波叠加效应对岩体造成的损伤区域更大,岩体深部裂缝更加均匀。最后,依托贵州省董当特长隧道Ⅲ级围岩试验段,根据隧道爆破碳排放计算模型核算了水封爆破和常规爆破的碳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炮孔内水垫层雾化降低了烟尘浓度从而通风时间仅需15 min左右,施工通风消耗的电力能源是爆破开挖碳排放的主要贡献源,而水封爆破节省的炸药用量次之。本案例中,水封爆破每循环进尺减少碳排放量约63.065 kgCO_(2 eq)。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相应隧道工程的绿色低碳减排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水封爆破 低碳减排 排放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物流业低碳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全春光 程晓娟 +1 位作者 戴恩勇 娄水芝 《物流技术》 2019年第11期1-6,共6页
运用排放系数IPCC方法对我国2000-2016年物流业碳排放总量进行测算,并计算物流业碳排放强度,对其变化特点及趋势进行分析,最后从物流始端、中端和末端三个方面提出物流业低碳发展对策:在始端,政府方面建立长效的低碳物流体制,市场方面... 运用排放系数IPCC方法对我国2000-2016年物流业碳排放总量进行测算,并计算物流业碳排放强度,对其变化特点及趋势进行分析,最后从物流始端、中端和末端三个方面提出物流业低碳发展对策:在始端,政府方面建立长效的低碳物流体制,市场方面积极探索碳权交易市场,企业方面优化能源结构;在中端,优化自身的物流运输系统,加强信息化建设,采用VMI、CPFR等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式,对低碳物流园区合理布局;在终端,发展逆向物流,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业 低碳物流 排放系数IP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