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制局部通风机停断电 减少排放瓦斯次数 被引量:1
1
作者 孙伯荣 王华北 刘磊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1年第z1期54-55,共2页
介绍了袁庄矿在煤巷、半煤巷掘进工作面施工中,采取双局部通风机、双电源、双三专、单路风筒供风等综合治理措施,较好地控制了局部通风机停断电现象,减少了排放次数。
关键词 控制 局部通风机停断电 排放瓦斯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北龙凤煤层水力压裂排放瓦斯 被引量:1
2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1年第6期8-13,62,共7页
在北龙凤煤层的4个地面钻孔内实行了水力压裂排放瓦斯试验,取得较好的瓦斯排放效果。
关键词 瓦斯浓度 煤层瓦斯 水力压裂 瓦斯排放 瓦斯涌出 地面钻孔 钻孔抽放 抽放效果 瓦斯 裂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透煤层瓦斯超前排放钻孔布置方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程磊 王鑫 +1 位作者 史浩镕 李正健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为有效解决低透气性煤层瓦斯突出问题,有效消除阵列布孔方式带来的瓦斯排放盲区以及对角圆相切布孔方式造成的钻孔数量增加、重复排放等问题。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在超前排放钻孔有效排放半径一定的情况下提出阵列菱形法优化超前排放... 目的为有效解决低透气性煤层瓦斯突出问题,有效消除阵列布孔方式带来的瓦斯排放盲区以及对角圆相切布孔方式造成的钻孔数量增加、重复排放等问题。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在超前排放钻孔有效排放半径一定的情况下提出阵列菱形法优化超前排放孔的布置方式(R为有效排放半径,煤层走向排放孔的间距为√3R),其钻孔数量约为对角圆相切法的3/4,重复排放面积减少至11%,减少了对角圆相切布孔方式的重复排放面积,减少了钻孔的数量。结果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对阵列菱形法布孔方式进行数值模拟运算,结果表明,阵列菱形法布孔方式排放20 d后,钻孔有效排放半径内整体瓦斯压力低于0.5 MPa,排放100 d后瓦斯压力低于0.30 MPa,卸压效果优于对角圆相切布孔方式的。将阵列法和对角圆相切法两种布孔方式排放100 d时钻孔周围的瓦斯压力分布情况与阵列菱形法布孔方式排放20 d时的分布情况交叉对比,发现阵列菱形法布孔方式卸压速率更快,卸压范围更广。结论提出阵列菱形法设计钻孔布孔方式,并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对3种钻孔布孔方式的卸压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运算,对比发现,阵列菱形法钻孔布孔方式比阵列法和对角圆相切法布孔方式更具优势,且在相同时间内卸压速率更快、卸压范围更广,对低透煤层预防瓦斯突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透煤层 瓦斯排放 超前排放钻孔 布置方式优化 阵列菱形布置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煤层钻孔与水力割缝瓦斯排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7
4
作者 段康廉 冯增朝 +2 位作者 赵阳升 胡耀青 杨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3,共4页
介绍了特大煤样采用水力割缝提高瓦斯渗透率的实验研究 .实验表明 ,割缝能提高瓦斯的排放量 ;当埋深 4 0 0m时 ,割缝较钻孔的瓦斯排放量提高 2 5 % ;相同埋深的煤层 ,割缝后 ,初期瓦斯排放速度急增 ,为钻孔的 2 0~ 2 5倍 .
关键词 低渗透煤层 水力割缝 钻孔 瓦斯渗透率 瓦斯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冲孔煤层瓦斯分区排放的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88
5
作者 王新新 石必明 穆朝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7-471,共5页
为了探究水力冲孔之后煤层中瓦斯的分布规律,基于潘三矿13-1煤层的赋存条件,介绍了水力冲孔后瓦斯压力考察的现场试验。并结合RFPA2D-Flow软件模拟水力冲孔后煤层裂隙发育的过程,研究了水力冲孔对煤层地应力和瓦斯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 为了探究水力冲孔之后煤层中瓦斯的分布规律,基于潘三矿13-1煤层的赋存条件,介绍了水力冲孔后瓦斯压力考察的现场试验。并结合RFPA2D-Flow软件模拟水力冲孔后煤层裂隙发育的过程,研究了水力冲孔对煤层地应力和瓦斯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力冲孔卸压增透就是在冲孔孔洞周围煤体重新构建不稳定平衡状态的过程;水力冲孔之后会在孔洞周围由近及远依次形成瓦斯充分排放区、瓦斯排放区、瓦斯压力过渡区和原始瓦斯压力区;在冲孔的卸压增透区域会经历应力升高、裂隙发育、应力快速释放和恢复平衡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冲孔 瓦斯分区排放 卸压增透 瓦斯抽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瓦斯排放的安全措施 被引量:7
6
作者 漆旺生 李华炜 李建堂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28,共3页
瓦斯排放是煤矿处理积聚瓦斯最常见的措施,我国不少煤矿曾在瓦斯排放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导致了恶性事故。就瓦斯排放的安全措施的编制、审查和实施等有关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瓦斯排放 安全措施 瓦斯浓度 参数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瓦斯钻孔排放有效半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曾勤 晏启祥 +2 位作者 周侣 杜彬 杨俊哲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3,共4页
以林(歹)织(金)铁路坪子上高瓦斯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COMSOL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了隧道瓦斯排放时间和钻孔深度对钻孔排放有效半径的影响,根据瓦斯钻孔排放有效半径确定合理的钻孔间距。研究发现:当钻孔半径和钻孔深度一定时,钻孔... 以林(歹)织(金)铁路坪子上高瓦斯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COMSOL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了隧道瓦斯排放时间和钻孔深度对钻孔排放有效半径的影响,根据瓦斯钻孔排放有效半径确定合理的钻孔间距。研究发现:当钻孔半径和钻孔深度一定时,钻孔排放有效半径随瓦斯排放时间的增大明显增大,影响区域也明显增大;当钻孔半径和瓦斯排放时间一定时,钻孔排放有效半径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影响区域也增大,但增加不明显。为了防止瓦斯抽放空白带的出现,给出了瓦斯排放合理钻孔间距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瓦斯排放 数值模拟 钻孔排放有效半径 瓦斯排放时间 钻孔深度 合理钻孔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前瓦斯排放钻孔有效排放半径的测定 被引量:21
8
作者 辛海会 曹新奇 +2 位作者 李文光 翟成 林柏泉 《工矿自动化》 2010年第2期77-79,共3页
介绍了煤层超前钻孔的防突机理,比较和分析了超前瓦斯排放钻孔有效排放半径的3种测定方法,选择钻屑量与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进行了现场应用。应用结果表明,使用钻屑量与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测定排放钻孔的有效排放半径简便易行,准确可靠。
关键词 矿井 瓦斯排放 超前钻孔 有效排放半径 钻孔瓦斯压力降低法 钻孔瓦斯流量法 钻屑量与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近煤层受采动影响瓦斯排放率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高峰 王怀玺 宋志敏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5-450,共6页
邻近煤层受采动影响瓦斯排放率与层间距的数值关系尚不明确,在预测和确定瓦斯排放率时,工作量大且精度难于保证。针对上述问题,根据邻近层瓦斯排放率与层间距的关系曲线,进行栅格化处理,得到了邻近煤层瓦斯排放率与层间距之间对应的原... 邻近煤层受采动影响瓦斯排放率与层间距的数值关系尚不明确,在预测和确定瓦斯排放率时,工作量大且精度难于保证。针对上述问题,根据邻近层瓦斯排放率与层间距的关系曲线,进行栅格化处理,得到了邻近煤层瓦斯排放率与层间距之间对应的原始数据。根据原始数据,对邻近煤层瓦斯排放率进行数值模拟,分别建立了上邻近层、缓倾斜煤层下邻近层和倾斜、急倾斜煤层下邻近层瓦斯排放率数学模型,并且对数学模型进行了误差分析和精度考察。研究表明,建立的邻近层瓦斯排放率预测数学模型精度高,可以为邻近层瓦斯涌出量预测、突出煤层开采保护层的条件选择和开采保护层的保护效果检验工程应用方面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层 瓦斯排放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瓦斯近零排放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7
10
作者 林柏泉 李庆钊 +1 位作者 原德胜 李继昌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5-48,共4页
为解决煤矿不同浓度瓦斯难以高效利用的难题,根据低浓度瓦斯的特点,系统分析了矿区瓦斯资源利用的技术关键,研究了以不同浓度瓦斯阶梯式利用为基础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工艺,建立了以瓦斯浓度与能量品位为因素的矿区瓦斯双效阶梯式利用的新... 为解决煤矿不同浓度瓦斯难以高效利用的难题,根据低浓度瓦斯的特点,系统分析了矿区瓦斯资源利用的技术关键,研究了以不同浓度瓦斯阶梯式利用为基础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工艺,建立了以瓦斯浓度与能量品位为因素的矿区瓦斯双效阶梯式利用的新模式。在彬长矿区大佛寺煤矿投建了总装机容量13 000 kW低浓度瓦斯发电集群和10台6万m3/h风排瓦斯氧化发电系统,能量利用效率约为70%。2009年至今,累积发电量2.0×108kWh,累计减排当量二氧化碳6.3×105t,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及环保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瓦斯 阶梯式利用 瓦斯排放 分布式能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井揭煤瓦斯排放钻孔布置设计程序 被引量:4
11
作者 余忠林 夏抗生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2-43,52,共3页
提出了立井揭煤瓦斯排放钻孔的矩形布置方式和去孔法则,依此建立钻孔设计参数的数学模型,并完成了整个排放钻孔设计的计算机程序,使排放钻孔设计达到简便、快速与规范,大大提高了设计质量和实用性。
关键词 立井揭煤 瓦斯排放 钻孔 设计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赋权在瓦斯排放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淑芳 杨智勇 李一男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5-629,共5页
为了解决煤矿井下掘进巷道瓦斯排放问题,对瓦斯排放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建立了常规四输入单输出常规双模模糊控制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方法分别计算四个输入之间的权值,利用组合赋权综合主观分析和客观计算的优点。组... 为了解决煤矿井下掘进巷道瓦斯排放问题,对瓦斯排放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建立了常规四输入单输出常规双模模糊控制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方法分别计算四个输入之间的权值,利用组合赋权综合主观分析和客观计算的优点。组建了基于TI公司TMS320LF2407DSP与IPM相结合的瓦斯排放系统实验平台,实验结果以及现场测试表明:显示该控制系统具有现场适应能力强,调速性能好、便于维护、节能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排放 层次分析 神经网络 模糊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瓦斯排放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淑芳 王剑波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3期1905-1906,共2页
基于煤矿掘进巷道瓦斯排放系统的通风需求,本文设计了双模4输入单输出模糊控制模型以完成掘进巷道内的正常通风和瓦斯超限排放任务,并详细论述了模糊控制策略的制定方法。组建了基于DSP与智能功率模块(1PM)相结合的试验平台。实验结果显... 基于煤矿掘进巷道瓦斯排放系统的通风需求,本文设计了双模4输入单输出模糊控制模型以完成掘进巷道内的正常通风和瓦斯超限排放任务,并详细论述了模糊控制策略的制定方法。组建了基于DSP与智能功率模块(1PM)相结合的试验平台。实验结果显示,该控制策略能满足掘进巷道的通风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排放 掘进巷道 模糊控制模型 D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AutoCAD Map拓扑功能圈定瓦斯排放影响范围研究
14
作者 宫良伟 王强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0-122,共3页
由于生产矿井的实际原因,井下瓦斯集聚是难以避免的,矿井在进行排放瓦斯前都要制定严密的安全措施,并确定瓦斯排放影响范围,以便停电、撤人和安排专人警戒。文章介绍了AutoCAD Map的拓扑功能,提出了利用AutoCAD Map的网络拓扑的连通跟... 由于生产矿井的实际原因,井下瓦斯集聚是难以避免的,矿井在进行排放瓦斯前都要制定严密的安全措施,并确定瓦斯排放影响范围,以便停电、撤人和安排专人警戒。文章介绍了AutoCAD Map的拓扑功能,提出了利用AutoCAD Map的网络拓扑的连通跟踪功能圈定排放瓦斯影响范围的新方法。该方法在李村煤矿进行了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集聚 瓦斯排放 影响范围 AUTOCAD MAP 网络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瓦斯煤矿模块化分风控尘方法及其排瓦斯规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海明 叶宇希 +4 位作者 程卫民 杨先航 解森 程煜 董慧 《煤炭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970-980,共11页
随着煤矿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粉尘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对矿工职业健康和矿井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提出了一种模块化、轻量化的风幕生成器,形成了综掘工作面模块化分风控尘技术,并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随着煤矿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粉尘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对矿工职业健康和矿井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提出了一种模块化、轻量化的风幕生成器,形成了综掘工作面模块化分风控尘技术,并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综掘工作面风流-粉尘-瓦斯耦合扩散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到了轴向压风口与掘进工作面距离对粉尘和瓦斯扩散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不同轴向压风口与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对风流场结构及粉尘扩散结果影响较大,当距离小于12m时风流未形成螺旋风直接流向掘进工作面,对粉尘控制效果弱,呼吸道高度粉尘质量浓度较高;当距离为12~18m时巷道内逐渐形成螺旋状风流,在距掘进工作面5~8m形成了方向指向前方的控尘风幕,呼吸道高度粉尘质量浓度在距离掘进工作面6m后方区域低于20mg/m^(3),而此时巷道中部出现“漏尘”现象,质量浓度接近0mg/m^(3)的粉尘扩散距离增加。不同轴向压风口与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下巷道瓦斯体积分数基本保持在安全水平内,但当距离为7m及15m时,巷道内部分区域瓦斯体积分数升高至0.81%以上。经现场验证,模拟结果相对误差最高为11.09%,通过相似模拟实验发现应用模块化分风技术后,粉尘扩散距离显著降低,高质量浓度粉尘区被控制在距掘进工作面6.24m范围内,与模拟结果相比相对误差低于7.37%,为高瓦斯环境中的综掘工作面粉尘和瓦斯防治工作提供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掘工作面 模块化分风技术 风幕控尘 粉尘污染 瓦斯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关磁阻电机智能瓦斯排放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霍红义 李雷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0-603,共4页
应用Fluent软件对掘进巷道内瓦斯运移机理以及浓度分布规律进行模拟.基于DSP,将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与开关磁阻电机引入智能瓦斯排放系统,充分利用开关磁阻电机优良的调速性能,实现智能瓦斯排放脉动通风,达到安全、高效、智能排放瓦斯的... 应用Fluent软件对掘进巷道内瓦斯运移机理以及浓度分布规律进行模拟.基于DSP,将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与开关磁阻电机引入智能瓦斯排放系统,充分利用开关磁阻电机优良的调速性能,实现智能瓦斯排放脉动通风,达到安全、高效、智能排放瓦斯的目的.与普通局部通风机现场应用对比,有效风量增加19%,年单台节电约16.9万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机 瓦斯排放 Fluent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排放过程中煤体有效应力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范家文 冯增朝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7-399,403,共4页
以潞安矿区3号煤层煤为样本,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瓦斯排放过程中煤体孔隙压力、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煤体孔隙压力、有效应力以及等效孔隙压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煤体的有效应力与瓦斯排放时间服从对数规律,即iσ... 以潞安矿区3号煤层煤为样本,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瓦斯排放过程中煤体孔隙压力、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煤体孔隙压力、有效应力以及等效孔隙压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煤体的有效应力与瓦斯排放时间服从对数规律,即iσ=ailn(t)+iσ0;煤体的等效孔隙压系数与瓦斯排放时间服从对数规律,即α=0α-cln(t),并且在此过程中,煤体的等效孔隙压系数值是瓦斯排放时间的函数。实验结果对研究煤层中瓦斯的流动规律以及煤层气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体瓦斯 瓦斯排放 有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频调速技术在煤矿井下瓦斯排放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尚三军 宋建成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48,共4页
瓦斯排放是高瓦斯矿井瓦斯超限后所必须采取的有效措施。文章在分析传统排放方法所存在的缺陷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变频调速技术的闭环型瓦斯排放系统,并介绍了其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该系统以排放出的瓦斯浓度为参量,通过PID算法调... 瓦斯排放是高瓦斯矿井瓦斯超限后所必须采取的有效措施。文章在分析传统排放方法所存在的缺陷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变频调速技术的闭环型瓦斯排放系统,并介绍了其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该系统以排放出的瓦斯浓度为参量,通过PID算法调节局部通风机转速,实现了掘进工作面瓦斯的安全排放,保证了煤矿井下的生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 瓦斯排放 变频调速 PI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瓦斯矿井实现瓦斯“零排放”途径的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文义 郭俊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3-64,共2页
高瓦斯矿井瓦斯涌出量大,瓦斯超限、瓦斯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另外大量的煤矿瓦斯由于得不到有效利用而排放到空气中,环境污染问题也在不断加重。瓦斯"零排放"作为一种理念,越来越引起煤炭行业的关... 高瓦斯矿井瓦斯涌出量大,瓦斯超限、瓦斯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另外大量的煤矿瓦斯由于得不到有效利用而排放到空气中,环境污染问题也在不断加重。瓦斯"零排放"作为一种理念,越来越引起煤炭行业的关注。文章根据高瓦斯矿井瓦斯抽采利用的有关经验,全面探索地面、井下抽采利用和乏风瓦斯综合利用的可行性,为高瓦斯矿井实现瓦斯"零排放"探索绿色、安全开采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零排放 地面抽采 井下抽采 瓦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矿区煤矿瓦斯排放现状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曾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04-107,共4页
为获得新疆矿区当前生产规模对应的瓦斯排放基量,调查了研究矿区生产矿井的瓦斯排放现状。根据各矿区2004—2006年生产矿井的开采煤层、生产水平、生产规模和瓦斯排放等参数,对不同矿区和煤田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了新疆矿区当前生产规... 为获得新疆矿区当前生产规模对应的瓦斯排放基量,调查了研究矿区生产矿井的瓦斯排放现状。根据各矿区2004—2006年生产矿井的开采煤层、生产水平、生产规模和瓦斯排放等参数,对不同矿区和煤田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了新疆矿区当前生产规模对应的瓦斯排放总量,同时对重点瓦斯防治矿区和一般瓦斯防治矿区进行了分类。调查结果表明,新疆矿区煤矿平均吨煤相对瓦斯涌出量由2004年的2.82m3/t增加到2006年的3.09m3/t,呈逐年递增趋势;新疆矿区2004—2006年的年平均瓦斯(CH4)排放量为1.05×108m3/a;准南煤田(I)和塔北煤田(VI)的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分别占全疆绝对瓦斯涌出总量的64.82%和15.19%,为相对瓦斯富集区,也是当前瓦斯防治的重点区域。按照矿区3年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0m3/min)或平均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5m3/t)将新疆矿区分为重点瓦斯防治矿区和一般瓦斯防治矿区,并提出了瓦斯分类治理的具体建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结合调查数据分别求解了新疆矿区原煤产量与绝对瓦斯涌出量的GM[1,1]预测模型。本研究为新疆煤炭资源后续规模开发过程中的相关环境决策和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管理学 新疆矿区 瓦斯排放现状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