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交易模式下电力系统全环节碳排放核算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挺 党兆帅 +1 位作者 王旭东 王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51,I0004,共15页
随着电力市场交易体制的不断完善,交易模式更加多样化,呈现双边交易与联营交易共存的混合交易模式。而现有碳排放核算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交易模式,对于双边交易模式,尤其是绿色双边交易,“就近供电,比例共享”的分摊方法不满足“双边”... 随着电力市场交易体制的不断完善,交易模式更加多样化,呈现双边交易与联营交易共存的混合交易模式。而现有碳排放核算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交易模式,对于双边交易模式,尤其是绿色双边交易,“就近供电,比例共享”的分摊方法不满足“双边”特点,清洁能源电厂的低碳效益不能准确分配给与其签订双边交易的用户。该文通过分析不同电力交易模式下碳排放流特点,建立同时考虑双边交易和联营交易混合的全环节碳排放核算方法。首先,根据源侧燃煤和燃气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基于效率超过Transformer的长时序预测方法 Informer模型建立其动态碳排放因子模型;然后,基于电力潮流将双边交易建模为源-荷间最大碳流溯源问题,并基于最大流理论实现考虑输电损耗的碳流率核算和分摊;进而对于包含双边交易和联营交易的混合交易模式,构建图与补图关系,提出用户碳流率核算方法和网损碳流率分摊方法,实现电力系统全环节碳排放核算。最后,采用IEEE14节点系统算例证明,所提核算方法对考虑传输损耗的双边、联营混合交易模式具备合理性和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核算 碳溯源模型 动态碳排放因子 双边交易 绿色电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生物滞留设施碳排放核算及碳减排策略
2
作者 王建龙 苏笑冰 +1 位作者 王雪婷 秦昊辰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9-1126,共8页
近年来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生物滞留设施得到广泛应用,但关于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尚缺乏系统研究。以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中某建筑小区传统生物滞留设施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涵盖材料生产、运输、施工及运行维护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核算框... 近年来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生物滞留设施得到广泛应用,但关于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尚缺乏系统研究。以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中某建筑小区传统生物滞留设施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涵盖材料生产、运输、施工及运行维护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核算框架,并基于《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9年修订版)的碳排放因子法,量化评估了该小区内现状生物滞留设施运行寿命为30年的碳足迹。核算结果表明:在建设阶段,材料生产、材料运输、施工过程碳排放量分别为18699.81、10129.95和789.89 kg(以CO_(2)计,下同);在运行阶段,生物滞留设施通过排放温室气体产生的碳排放量为63100.42 kg/a,由于其对雨水径流总量、污染物削减作用及植物固碳作用,生物滞留设施碳汇量为82706.63 kg/a;全生命周期内生物滞留设施净碳排放因子为−3.43 kg/(m^(2)·a)。从填料选择方面考虑,相同运行条件下沸石填料生物滞留设施在全生命周期内净碳排放因子较小,为−4.53 kg/(m^(2)·a);从生物滞留设施构造方面考虑,倒置生物滞留设施在全生命周期内净碳排放因子较小,为−3.76 kg/(m^(2)·a)。进一步提出了通过选择低碳材料、优化植物和填料配置、改进生物滞留结构的生物滞留设施碳减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生物滞留设施 排放核算 生命周期评价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物化阶段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管理路径研究
3
作者 鲍学英 廖程涵 +1 位作者 李子龙 吕向茹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294,共11页
为实现对铁路隧道物化阶段碳排放的准确核算与有效管理,首先,在碳排放核算时以过程分析法为基础,对于碳排放系数不明确的材料采用投入产出法进行补充,进而形成隧道物化阶段碳排放核算混合方法;然后,将隧道划分为具有不同功能的单位模块... 为实现对铁路隧道物化阶段碳排放的准确核算与有效管理,首先,在碳排放核算时以过程分析法为基础,对于碳排放系数不明确的材料采用投入产出法进行补充,进而形成隧道物化阶段碳排放核算混合方法;然后,将隧道划分为具有不同功能的单位模块,并据此建立基于模块化理论的铁路隧道物化阶段碳排放核算模型;接着,结合数据质量指标(data quality index,DQI)与蒙特卡洛模拟(Monte Carlo method,MCS)对碳排放核算时的清单数据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最后,采用K-means算法将施工工序分为5类管理项,并进一步结合碳排放量与不确定度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碳排放管理路径。结果表明:1)隧道每延米的碳排放总量为11.625 t,清单数据变异系数为6.13%,验证了核算结果的可靠性;2)在所有工序中,二次衬砌、初期支护及超前支护的碳排放贡献占总量的78.54%,属于“人材机”3因素管理项,应作为碳排放管理的关键工序。通过对各类材料的碳排放量和不确定度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除水泥与钢材外,砂石、减水剂、矿渣粉等也应作为关键材料进行重点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生命周期评价 排放核算 不确定性分析 管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变电工程关键电力设备与材料碳排放核算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可昀 张宁 +3 位作者 赵乐 赵成 李嘉宇 唐诚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3-204,共12页
在“双碳”战略目标下,核算输变电工程的碳排放水平可为电力工程的减碳工作提供重要数据参考。当前,输变电工程碳排放核算领域面临着标准缺失与研究基础薄弱的问题,亟待建立精细化方法和模型。面向输变电工程供应链上游减碳的应用场景,... 在“双碳”战略目标下,核算输变电工程的碳排放水平可为电力工程的减碳工作提供重要数据参考。当前,输变电工程碳排放核算领域面临着标准缺失与研究基础薄弱的问题,亟待建立精细化方法和模型。面向输变电工程供应链上游减碳的应用场景,首先,从研究对象和核算边界两方面界定了碳排放核算范围;其次,梳理了关键设备与材料在原材料获取与生产制造环节的碳排放活动,研究了工程前期数据受限情况下的活动量获取与转换方式,构建了输变电工程关键设备与材料的碳排放核算模型;最后,面向某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基于在初设阶段的有限数据源,核算了7种关键电力设备与材料在原材料获取与生产制造环节的碳排放。结果表明,导线、杆塔材料和变压器是输变电工程关键设备与材料的主要碳排放来源,应聚焦这3类设备在原材料与制造工艺方面的碳排放,推进电力设备与材料的降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排放 排放核算 输变电工程 排放因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碳排放核算标准对比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易俊 孙浩然 +3 位作者 林伟芳 苗博 邢颖 刘超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0-933,I0019,共15页
现阶段,对电力系统进行碳排放核算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工作之一。该文从电力系统的构成出发,从源、网、荷3个角度对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核算标准以及方法展开分析。在对国际国内碳排放核算标准按方法学进行分类对比的基础上,在源侧,... 现阶段,对电力系统进行碳排放核算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工作之一。该文从电力系统的构成出发,从源、网、荷3个角度对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核算标准以及方法展开分析。在对国际国内碳排放核算标准按方法学进行分类对比的基础上,在源侧,从核算边界、温室气体种类以及参数选取方面开展了各标准之间的对比分析;在网侧,对国内针对电网企业出台的碳排放核算标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荷侧,对电网排放因子的分类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碳轨迹追踪该类电力系统全流程碳排放追踪方法的原理和研究现状以及应用场景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整理。最后,对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核算进行了总结与展望。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我国电力系统碳排放核算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助力电力行业的降碳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源网荷 排放核算 电网排放因子 碳轨迹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烟草商业物流企业碳排放核算及碳减排措施分析
6
作者 梅运鹏 韩笑 +6 位作者 李荣国 靳晓曼 姜晓雪 张洁瑞 杨莉 陈爱侠 陈超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5-150,F0003,共7页
为推进烟草商业物流企业低碳发展和绿色转型,以陕西省烟草公司西安市公司的物流分公司为典型代表,构建了烟草商业物流企业的碳排放核算模型,在摸清碳排放水平和梳理碳减排措施的基础上,提出助力进一步减少碳排放的优选措施。结果表明:... 为推进烟草商业物流企业低碳发展和绿色转型,以陕西省烟草公司西安市公司的物流分公司为典型代表,构建了烟草商业物流企业的碳排放核算模型,在摸清碳排放水平和梳理碳减排措施的基础上,提出助力进一步减少碳排放的优选措施。结果表明:该物流分公司2018—2023年碳排放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消耗能源为净购入电力,占碳排放总量的74%以上。直接生产系统是碳排放的最主要生产系统,不同月份的碳排放量差异较大,主要受直接生产系统的影响。该物流分公司近年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碳减排措施,促进了碳排放水平降低,联合工房屋顶安装光伏发电装置可作为后续进一步碳减排的优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商业物流 排放核算 碳减排措施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装用纸行业多尺度碳排放核算评估及低碳转型策略分析
7
作者 张婷婷 满奕 韩育林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6,141,共10页
造纸工业各产品门类中,包装用纸生产规模较大,其行业整体碳排放量也较高,在“双碳”目标及“碳排放配额”等政策要求下,面临更大的碳减排压力。此外,包装用纸行业具有较为复杂的产业链结构,兼具“碳源”和“碳汇”双重特性,将常用的碳... 造纸工业各产品门类中,包装用纸生产规模较大,其行业整体碳排放量也较高,在“双碳”目标及“碳排放配额”等政策要求下,面临更大的碳减排压力。此外,包装用纸行业具有较为复杂的产业链结构,兼具“碳源”和“碳汇”双重特性,将常用的碳排放评估方法应用于包装用纸行业中往往存在结果不可比、时效性低的问题。本课题在行星边界框架理论和过程到行星分析框架基础上,针对造纸工业的实际特点,将评估框架拓展到环境系统,基于包装用纸的不同定量和原料构成设计了12种情景,并利用拓展到环境系统的多尺度碳排放核算模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包装用纸的制造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废纸浆在原料中的占比越高,其净碳排放越高,单纯增加原生木浆在原料中的占比对降低净碳排放的作用有限,而提高秸秆浆占比可有效降低净碳排放量;在保证纸种性能的前提下适当减少纸种定量,可减少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不同的研究边界会影响碳排放评估的结果,研究边界较小会得到偏颇的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排放核算 节能减排 包装用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典型井工煤矿碳排放核算与减排路径研究
8
作者 陈梦圆 张凯 +3 位作者 黄瑞舒 何勇 李梦琪 陈湘宇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共13页
井工煤矿既是碳基能源的供应方也是消耗方,其碳排放核算在“双碳”背景下备受关注。《中国煤炭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指导和规范了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但其适用性与对企业降碳工作的指导性仍... 井工煤矿既是碳基能源的供应方也是消耗方,其碳排放核算在“双碳”背景下备受关注。《中国煤炭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指导和规范了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但其适用性与对企业降碳工作的指导性仍存在争议。选取我国西北地区典型井工煤矿(含选煤厂)为研究对象,在关键监测点位布设CH_(4)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及多参数传感器,进行为期8个月的实时监测,获取煤矿区CH_(4)排放量,依据《指南》识别该煤矿温室气体排放源项和核算范围,核算了各排放源碳排放量及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煤矿开采及选煤工艺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有主要有6项,占比大小排列为矿后CH_(4)逃逸排放(43.9%~44.9%)>净购入电力隐含的CO_(2)排放(24.3%~28.0%)>井工开采CH_(4)逃逸排放(14.5%~16.8%)>净购入热力隐含的CO_(2)排放(7.2%~7.9%)>化石燃料燃烧CO_(2)排放(3.5%~7.0%)>井工开采CO_(2)逃逸排放(0.8%~0.9%);化石燃料的燃烧、井工开采和矿后活动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及其三者之间均具有强正相关关系,是实施碳减排的重点对象;针对矿后CH_(4)逃逸核算与实际排放差距大的问题,提出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电力矿后CH_(4)逃逸核算方法;指出西北地区地下煤矿应实施联合减排技术,结合实地考察为矿区设计综合性的碳减排路径和方案,为我国西北地区井工煤矿的碳排放核算和碳减排方案设计提供数据基础与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工煤矿 排放核算 机器学习模型 联合减排技术 碳减排路径 矿后CH_(4)逃逸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园碳排放核算与减排策略:国际案例研究
9
作者 罗富予 董楠楠 《绿色科技》 2025年第3期169-176,183,共9页
在全球气候危机背景下,动物园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教育的重要枢纽,其碳排放管理逐渐成为关注重点。全球各大动物园先后开展低碳管理探索。本研究通过国际案例分析探讨了动物园在碳排放核算与减排策略方面的实践与成效,为我国动物... 在全球气候危机背景下,动物园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教育的重要枢纽,其碳排放管理逐渐成为关注重点。全球各大动物园先后开展低碳管理探索。本研究通过国际案例分析探讨了动物园在碳排放核算与减排策略方面的实践与成效,为我国动物园的低碳转型提供参考。选取4个国际知名动物园的碳排放报告,分析了其碳排放核算方法及水平,并对8个动物园的减排措施进行了归纳研究。结果表明:在碳排放核算方面,国际上动物园主要依据《温室气体核算体系》进行碳排放分类,排放数值因背景和运营模式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各动物园实施低碳管理后碳排放水平均有所下降,降幅达70%,且减排措施重点在范围2和范围3,其中范围2通过能源自给可实现零碳排放。在减排策略方面,各动物园通过能源、建筑、运营和教育等领域措施,有效减少碳排放。研究表明,各动物园根据自身碳排放核算结果实施了不同的低碳发展策略。该研究为未来动物园低碳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推动其在全球碳减排中的作用。同时指出研究存在数据收集难、案例代表性有限、短期评估局限等问题,未来可探索能源利用率提升、大数据监测及强化政策引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园 低碳管理 排放核算 碳减排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风光储联合发电站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
10
作者 谢平平 陆秋瑜 +3 位作者 王雪林 陈玥 杨迎 钟海旺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共10页
针对风光储联合发电站开展碳排放核算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联合碳足迹理论,构建了计及风光储联合运行影响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提出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渐进式碳排放核算方法,明确核算原理、边界及公式... 针对风光储联合发电站开展碳排放核算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联合碳足迹理论,构建了计及风光储联合运行影响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提出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渐进式碳排放核算方法,明确核算原理、边界及公式。实例测算表明,风光储联合发电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呈现显著阶段性特征,材料生产阶段(占比90.78%)和电站建设阶段(占比59.9%)是碳排放主要来源。研究发现,电站碳排放强度与利用小时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过配置储能可使碳排放强度降低约1.18 g CO_(2)e/kWh,减排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可为新能源场站制定碳减排措施及量化碳减排价值提供科学依据,对推动新型电力系统低碳转型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不同发展阶段 风光储联合发电站 排放核算 全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排放核算评估的乡村生活空间环境整治策略
11
作者 胡轩 李进 《现代园艺》 2025年第3期151-156,共6页
低碳乡村建设是乡村实现碳中和与完成乡村振兴工作的完美结合,以长沙胜和村为例,构建乡村碳排放核算模型,分析场地碳排放组成,提出切实可行的低碳建设策略。结果表明,胜和村主要碳排区域为农业生产,其次是建筑能耗和废弃物处理,根据分... 低碳乡村建设是乡村实现碳中和与完成乡村振兴工作的完美结合,以长沙胜和村为例,构建乡村碳排放核算模型,分析场地碳排放组成,提出切实可行的低碳建设策略。结果表明,胜和村主要碳排区域为农业生产,其次是建筑能耗和废弃物处理,根据分析结果,从低碳建筑、低碳基础设施及低碳景观3个部分提出生活空间的环境整治策略,为其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乡村 环境整治 策略 排放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农业碳排放核算与预测方法综述
12
作者 杨恺斯 高斌 金政翰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50-53,共4页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区域性农业碳排放的精准核算与预测有利于碳减排措施的制定。本文系统梳理了农业碳排放核算与预测方法的技术体系,将碳排放核算方法分类为模型估算法、样地清查法以及遥感估算法,将碳排放预测方法分为系统建模法...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区域性农业碳排放的精准核算与预测有利于碳减排措施的制定。本文系统梳理了农业碳排放核算与预测方法的技术体系,将碳排放核算方法分类为模型估算法、样地清查法以及遥感估算法,将碳排放预测方法分为系统建模法、灰色系统预测法、机器学习法。此外,本文还对不同方法的适用场景与局限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核算 排放预测 农业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A的山岭隧道碳排放核算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13
作者 宋战平 刘世昊 +3 位作者 孙引浩 成涛 张玉伟 王军保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3-951,共9页
首先,梳理山岭隧道碳排放核算研究的进展并进行探讨,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life cycle assessment,LCA)与排放因子法,结合山岭隧道特点对其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排放来源进行分析,着重探讨施工与运营阶段的计算边界;其次,强调碳排放... 首先,梳理山岭隧道碳排放核算研究的进展并进行探讨,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life cycle assessment,LCA)与排放因子法,结合山岭隧道特点对其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碳排放来源进行分析,着重探讨施工与运营阶段的计算边界;其次,强调碳排放核算过程中清单分析涉及到的碳排放因子与活动数据的获取方式与应用条件;然后,对核算结果的应用、不确定分析与碳排放预测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最后,指出当前山岭隧道碳排放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隧道 排放核算 生命周期评价 排放因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城镇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俊奇 王泓洁 李惠民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3,共11页
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核算对象、核算范围、核算方法及排放因子等方面,对现有城镇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研究情况进行了系统回顾。结果表明:现有研究基本明确了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公式,为开展多尺度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奠定了方法基础;现有研... 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核算对象、核算范围、核算方法及排放因子等方面,对现有城镇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研究情况进行了系统回顾。结果表明:现有研究基本明确了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公式,为开展多尺度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奠定了方法基础;现有研究核算了部分雨水设施部分阶段的碳排放因子,但存在核算范围不一致、方法不统一、排放因子不透明等问题,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可比性较差,核算结果具有很大不确定性;雨水设施碳排放因子完整性较差,与形成统一规范的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体系存在一定的差距。为规范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体系,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截留式排水体制下雨水系统核算边界划分、直接碳排放精准测度和水能利用的碳抵消效应,逐步构建适用于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的综合因子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雨水系统 排放核算 碳抵消效应 排放因子法 内容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的我国畜禽养殖业碳排放核算 被引量:10
15
作者 马于清 曹丁戈 +3 位作者 罗文海 李国学 张卫峰 李扬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99-2810,共12页
针对我国畜禽养殖业目前碳排放核算方法学的研究相对缺乏,难以满足核算实践需求的问题,参考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以及生命周期评价(LCA)的相关核算方法,结合国内畜禽养殖业文献调研Meta分析数据和E... 针对我国畜禽养殖业目前碳排放核算方法学的研究相对缺乏,难以满足核算实践需求的问题,参考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以及生命周期评价(LCA)的相关核算方法,结合国内畜禽养殖业文献调研Meta分析数据和Ecoinvent数据库中相关数据,对排放因子等重新确定缺省值或者参考值,构建出从畜禽“饲养-清粪-存储-粪污处理”全生命周期的养殖业碳排放核算方法.结果表明,畜禽养殖业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粪污处理及能源消耗环节,对于反刍动物来说,饲喂环节肠道发酵产生的排放为最主要来源.通过误差传递方程分析该方法不确定性较低,该方法可实现对我国畜禽养殖业碳足迹进行科学的估算,并为减排技术的筛选及减排潜力评估进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业 生命周期评价 排放核算 排放因子 不确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滤液处理过程碳排放核算及减碳路径探索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清雯 陈惠鑫 +2 位作者 石磊 程荣 郑祥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44-2452,共9页
随着生活垃圾处理量逐年上升,垃圾渗滤液作为一种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高有机负荷、高氨氮废水,处理过程能够产生大量碳排放。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排放因子法,构建了适合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碳排放的核算方法体系,以充实生活垃圾处理... 随着生活垃圾处理量逐年上升,垃圾渗滤液作为一种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高有机负荷、高氨氮废水,处理过程能够产生大量碳排放。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排放因子法,构建了适合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碳排放的核算方法体系,以充实生活垃圾处理领域对渗滤液处理过程碳核算的研究,并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该方法体系核算了渗滤液处理过程中CH_(4)和N_(2)O的直接排放以及由药耗和电耗带来的间接CO_(2)排放。基于该体系,本研究选择了8个典型渗滤液处理工程,核算并分析了3种渗滤液(焚烧渗滤液、低龄填埋渗滤液和老龄填埋渗滤液)处理过程产生的碳排放结构特征。核算结果表明:①垃圾焚烧渗滤液和低龄填埋渗滤液的碳排放特征相似,相比老龄填埋渗滤液,碳排放强度更高;焚烧渗滤液和低龄填埋渗滤液碳排放以直接排放为主,CH_(4)和N_(2)O直接排放占比高达80%;老龄填埋渗滤液碳排放以间接排放为主,电耗造成的间接排放占比达到37%。②垃圾渗滤液处理去除单位COD、TN造成的碳排放量与市政污水相近,其中渗滤液去除单位TN产生的碳排放量略高于市政污水,因此需要提高相关处理系统的碳排放效率。③相关性分析显示,吨水碳排放量与直接排放占比、单位TN碳排放强度、进水COD浓度、进水TN浓度等均呈显著正相关。研究显示,垃圾渗滤液的碳排放特征与市政污水相比存在差异,CH_(4)回收、提高能效和使用新型膜材料是渗滤液处理减排的可行路径,本核算结果可为其他垃圾渗滤液处理碳核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排放核算 排放因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污水处理运行阶段碳排放核算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媛媛 袁岗 傅宏佳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5-1222,共8页
在我国“双碳”战略背景下,污水处理系统作为城市高碳排放源之一,在碳减排工作中不容忽视。其中,医疗污水处理是城市污水系统的重要一环,然而其碳核算研究却鲜有提及。为探明医疗污水处理运行阶段的碳排放特征,以成都某医院污水处理站... 在我国“双碳”战略背景下,污水处理系统作为城市高碳排放源之一,在碳减排工作中不容忽视。其中,医疗污水处理是城市污水系统的重要一环,然而其碳核算研究却鲜有提及。为探明医疗污水处理运行阶段的碳排放特征,以成都某医院污水处理站为研究对象,采用IPCC和国内发布的水业碳核算指南中的排放因子法,对该污水处理站在运营过程中的全流程碳排放进行核算。结果表明:①成都某医院污水处理站全年运行阶段产生的碳排放总量达到189.74 t,处理单位污水碳排放强度为0.53 kg/m^(3),其全年碳排放情况与季节无明显相关性。②电力消耗间接碳排放(82 t)贡献最大,占总碳排量的43.2%,其中鼓风机占比最多,占总碳排量的22.3%。③药剂消耗间接碳排放(61.6 t)贡献为32.5%,其高碳排放是由于医疗污水处理需达到严格的出水标准。④碳减排的关键在于对高能耗设备节能改造以及优化污水处理运行措施。研究显示,医院污水处理站的碳排放特征与城市污水处理厂相比存在差异,该研究的核算结果能够为其他医院污水处理站的碳核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污水 温室气体 全流程 排放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源非CO_(2)温室气体排放核算 被引量:3
18
作者 秦硕璞 李婷 +6 位作者 张雅京 杨淼 郝一涵 汪明明 马欣悦 王辰星 严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536-7551,共16页
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高消耗、高投入、高需求的农业发展模式推动着中国农业非CO_(2)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持续增长。农业源非CO_(2)气体以极具增温潜势的CH_(4)和N_(2)O为主,控制农业源非CO_(2)温室气体排放是我国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 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高消耗、高投入、高需求的农业发展模式推动着中国农业非CO_(2)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持续增长。农业源非CO_(2)气体以极具增温潜势的CH_(4)和N_(2)O为主,控制农业源非CO_(2)温室气体排放是我国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的重要环节。我国农业系统非CO_(2)温室气体核算尚处于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之中,在估算方法、模型参数等方面还未形成一套完整和公认的体系。研究参考IPCC分类法建立了适用于中国农业系统的,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农业废弃物的农业非CO_(2)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以2020年为基准对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进行了核算。结果显示,我国农业系统非CO_(2)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62801.68万t CO_(2)-e,CH_(4)是农业系统排放贡献最大的温室气体。我国农业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类型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西北、华北、西南以畜牧业温室气体为主导,华东、华南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导,东北、华中地区较为特殊,主导类型相对复杂;农业废弃物排放主要分布在东北、华东地区。研究所构建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可充分体现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体现各省域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结构,有利于各区域制定有针对性的农业规划政策,可为降低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核算研究中的不确定性、为碳中和实现过程中明确农业系统的温室气体贡献提供方法支持与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CO_(2)温室气体 农业系统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市场合约的企业电力碳排放核算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维 张宁 康重庆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15-4124,I0049,共11页
企业电力使用所产生的碳排放核算是企业碳排放核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电能替代技术的发展,企业用电所导致的间接碳排放将变得更加突出。对我国当前电力市场和碳市场发展以及相关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了我国企业电力碳... 企业电力使用所产生的碳排放核算是企业碳排放核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电能替代技术的发展,企业用电所导致的间接碳排放将变得更加突出。对我国当前电力市场和碳市场发展以及相关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了我国企业电力碳排放核算面临的挑战。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基于电力市场合约的电力碳排放核算方法,该方法的关键在于区域电力碳排放因子和剩余混合电力碳排放因子的计算。采用某省份用电企业样本数据进行试验和分析,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表明该方法能够提升企业电力碳排放核算精度,体现电力市场的减碳作用,避免绿电的重复扣减。最后,对剩余混合因子计算的改进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碳排放核算 区域电力碳排放因子 剩余混合因子 电碳市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大数据的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核算模型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卫青 杨俊琦 +4 位作者 宁亮 吴华成 薄宇 张强 田贺忠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9-307,共9页
近年来,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与国家电网公司积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促进电力大数据在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本研究通过梳理电力大数据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应用,以唐山市钢铁行业为例构建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大气污染物高时间精度排放核... 近年来,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与国家电网公司积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促进电力大数据在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本研究通过梳理电力大数据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应用,以唐山市钢铁行业为例构建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大气污染物高时间精度排放核算模型,进一步挖掘电力大数据在大气污染排放控制中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①模型核算的2019年唐山市17家钢铁企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2019年唐山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简称“城市清单”)结果一致性较好,SO_(2)、NOx和PM_(2.5)排放量分别为1017.90、2047.75、1141.81t,误差介于-0.46%~4.27%之间.②基于工序而言,以PM_(2.5)为例,模型预测结果与城市清单结果的相对误差在-17.34%~10.60%之间.③唐山某钢铁企业2022年SO_(2)、NOx、PM_(2.5)月排放量受钢铁市场价格影响较大,1月和6月分别为最高和最低污染物排放月,而其日排放受行业特征影响较为平稳,小时排放可能受电价波动影响较大.研究显示,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大气污染物核算模型阐明了电力大数据和污染排放的动态响应关系,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排放核算的时间精细度,实证了基于电力大数据核算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研究意义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大数据 应用现状 大气污染物排放核算模型 高时间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