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1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量化排尿训练联合术后盆底肌电刺激在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徐静 宋思霖 许露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 探讨术前量化排尿训练联合术后盆底肌电刺激对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南京市第一医院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拟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术前... 目的 探讨术前量化排尿训练联合术后盆底肌电刺激对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南京市第一医院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拟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术前常规护理与术后盆底肌电刺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前量化排尿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尿流动力学及排尿情况,并观察尿管拔除后24 h内及术后3个月排尿障碍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膀胱容量、膀胱逼尿肌压力、尿流率、排尿间隔时间、每次尿量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夜尿次数均少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管拔除后24 h内、术后3个月排尿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术前量化排尿训练联合术后盆底肌电刺激可改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提高排尿及控尿能力,降低排尿障碍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量化排尿训练 盆底肌电刺激 排尿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神经源性排尿障碍56例 被引量:3
2
作者 蒋琼 艾坤 +3 位作者 周璐 曾莉华 向玺 许斌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第4期26-27,共2页
排尿障碍也称为尿潴留,患者表现为膀胱充盈,小腹胀痛,不能自行排尿,其发生原因多样,大致可分为神经源性和非神经源性两大类[1]。神经源性排尿障碍临床上多因排尿中枢或其周围神经病变引起,是康复科收治患者的常见并发症。2014年以来,笔... 排尿障碍也称为尿潴留,患者表现为膀胱充盈,小腹胀痛,不能自行排尿,其发生原因多样,大致可分为神经源性和非神经源性两大类[1]。神经源性排尿障碍临床上多因排尿中枢或其周围神经病变引起,是康复科收治患者的常见并发症。2014年以来,笔者采用电针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神经源性排尿障碍患者56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相对照,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治疗 神经源性 排尿中枢 生物反馈 排尿障碍 自行排尿 膀胱充盈 膀胱功能 膀胱气化 四神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联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3
作者 徐立伟 刘辉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476-480,共5页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治疗脊髓损伤(SCI)诱发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膀胱功能、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某院收治的100例SCI诱发NB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单双数分配原则...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治疗脊髓损伤(SCI)诱发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膀胱功能、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某院收治的100例SCI诱发NB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单双数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视觉反馈排尿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低频电刺激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排尿情况、膀胱功能积分、尿动力学指标[尿流速率最大值(MUFR)、膀胱测压容积最大值(MBMV)、残余尿量(RUV)]、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疼痛介质[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及生活质量调查简表(SF-36)、自我感知的膀胱症状量表(PPBC-S)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每日排尿次数、尿失禁频次低于对照组,每日单次尿量、单次最大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膀胱功能积分、RUV分别为(1.46±0.18)分、(66.52±10.03)mL,低于对照组的(1.84±0.16)分、(86.67±11.45)mL,MUFR、MBMV分别为(15.63±2.11)mL/s、(256.67±30.03)mL,高于对照组的(11.20±2.17)mL/s、(209.82±31.16)mL(P<0.05);研究组血清PCT、TNF-α、5-HT、PGE2水平分别为(0.40±0.05)μg/L、(16.33±3.44)pg/mL、(102.25±22.08)ng/L、(170.05±33.68)ng/L,低于对照组的(0.61±0.07)μg/L、(26.01±4.67)pg/mL、(155.74±31.91)ng/L、(213.64±41.21)ng/L,血清IL-10、β-EP水平分别为(35.96±8.21)pg/mL、(244.85±31.61)ng/L,高于对照组的(26.45±6.17)pg/mL、(185.26±41.75)ng/L(P<0.05);研究组SF-36评分[(84.19±3.73)分]高于对照组[(73.26±3.27)分],PPBC-S评分[(2.43±0.11)分]低于对照组[(3.45±0.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治疗SCI诱发NB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膀胱功能,减轻疼痛程度,提升其生活质量,抑制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神经源性 脊髓损伤 低频电刺激 视觉反馈排尿训练 膀胱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对排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庄超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4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对排尿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2月一2022年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150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非留置导尿管患者54例,设为非留置导管组,留置1d导尿管患者53例...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对排尿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2月一2022年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150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非留置导尿管患者54例,设为非留置导管组,留置1d导尿管患者53例设为留置1d组,43例患者留置2d导尿管设为留置2d组,在相应时间进行拔管,对恢复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留置导管组尿潴留发生率高于留置1d组、留置2d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留置1d组、留置2d组(P<0.05)。非留置导管组与留置1d组、留置2d组重置导尿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留置导管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短于留置1d组、留置2d组,留置1d组上述各时间均低于留置2d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越长越容易引发感染等问题,因此在术后可尽早拔管,减少导尿对患者自主排尿的影响,提升术后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阴式子宫切除术 尿 留置时间 排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火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对产后尿潴留患者盆底肌力及排尿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晓芳 胡菊英 程美荃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6-58,共3页
目的:分析雷火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对产后尿潴留患者盆底肌力及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9月—2022年9月浮梁县人民医院108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使用神经... 目的:分析雷火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对产后尿潴留患者盆底肌力及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9月—2022年9月浮梁县人民医院108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使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观察组采用雷火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观察比较2组盆底肌力及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组盆底肌力均增长,且观察组增长更明显,2组盆底肌肌力疲劳程度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1周后,2组膀胱尿量均增加,且观察组增加更明显,2组残余尿量均减少,且观察组减少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应用于产后尿潴留患者中,能提升临床疗效,促进盆底肌力恢复,改善患者排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尿潴留 雷火灸 神经肌肉电刺激 盆底肌力 排尿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肾脑相济”理论探讨神经源性排尿困难
6
作者 王新月 景凯丽 +2 位作者 唐明学 赵铭铭 李志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7期90-93,共4页
神经源性排尿困难属于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的范畴,是由于神经病变引起的一系列下尿路功能障碍,表现为排尿困难,重者出现尿潴留,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中医学中神经源性排尿困难属于“癃闭”范畴,其病位在膀胱。肾与膀... 神经源性排尿困难属于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的范畴,是由于神经病变引起的一系列下尿路功能障碍,表现为排尿困难,重者出现尿潴留,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中医学中神经源性排尿困难属于“癃闭”范畴,其病位在膀胱。肾与膀胱互为表里,尿液的排泄需要肾的气化与膀胱的固摄共同配合。随着肾脑理论的不断完善,二者在物质与经络等方面的密切联系在临床中的应用也愈加丰富。文章基于“肾脑相济”理论探讨神经源性排尿困难发病机制及治疗,揭示脑、肾、膀胱之间的联系,为临床上认识及治疗神经源性排尿困难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脑相济 神经源性膀胱 排尿困难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宣教结合促排尿护理在行脑血管造影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范丽 童晶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8期88-90,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媒体宣教结合促排尿护理在行脑血管造影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于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脑血管造影术后发生尿潴留的86例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其... 目的 探讨多媒体宣教结合促排尿护理在行脑血管造影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于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脑血管造影术后发生尿潴留的86例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予以多媒体宣教结合促排尿护理。比较2组的术后排尿状况、排尿功能、尿潴留发生情况、疼痛程度、舒适度及焦虑情绪。结果 组间比较术后排尿状况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均为观察组更优(P均<0.05)。术后即刻、术后12 h和出院时,观察组的疼痛数字评分法评分及舒适状况量表评分均比同期对照组更优(P均<0.05)。与术前相比,2组在术后12 h和出院时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更低,且观察组均比同期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多媒体宣教结合促排尿护理可明显改善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术后舒适度,缩短康复时间,降低术后穿刺部位疼痛程度及术后尿潴留的发生风险,缓解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术 尿潴留 多媒体宣教 排尿护理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尿中断训练对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训练依从性及尿失禁发生率的影响
8
作者 王静 贾秀云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3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排尿中断训练对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训练依从性及尿失禁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于江苏省东海县人民医院接受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2组患者在... 目的探讨排尿中断训练对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训练依从性及尿失禁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于江苏省东海县人民医院接受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2组患者在术后均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照组加用Kegel运动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排尿中断训练,均训练8周。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结果术后2周、4周和8周,观察组的尿失禁发生率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且2组组内或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训练完成后,观察组的训练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BPHQLS)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2组均高于训练前(P均<0.05)。结论在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康复中应用排尿中断训练,能改善其前列腺症状,提升其训练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并降低术后尿失禁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电切术 排尿中断训练 训练依从性 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尿时间和排尿体位对产后尿潴留的影响 被引量:44
9
作者 雷明 唐富琴 张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排尿时间和排尿体位对产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协助733例平产后产妇在产后2 h、3 h、4 h分别采用半蹲式体位进行排尿,以观察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733例产妇全部排尿成功,无一例发生尿潴留。结论在产后2 h、3 h、4 h分别采用半... 目的探讨排尿时间和排尿体位对产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协助733例平产后产妇在产后2 h、3 h、4 h分别采用半蹲式体位进行排尿,以观察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733例产妇全部排尿成功,无一例发生尿潴留。结论在产后2 h、3 h、4 h分别采用半蹲式体位排尿能有效预防尿潴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尿时间 排尿体位 产后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护士排尿行为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万小娟 张瑜 +2 位作者 刘妍 吴臣 王克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女护士排尿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修订版女性排尿行为量表和女性排尿行为信念量表,对济南市3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401名临床女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憋尿和排尿地点选择倾向是女护士排尿行为问题最大的... 目的探讨女护士排尿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修订版女性排尿行为量表和女性排尿行为信念量表,对济南市3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401名临床女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憋尿和排尿地点选择倾向是女护士排尿行为问题最大的两个方面,评分分别为2.99±0.79、2.90±0.85。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月经状况、工作年限和排尿行为信念是女护士排尿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相关影响因素分别可解释排尿地点选择倾向、无尿意排尿、憋尿、用力排尿和排尿姿势变异量的12.5%、9.3%、20.9%、11.3%和10.3%。结论女护士的排尿行为存在问题,可以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护士群体的排尿行为进行健康教育,通过提高女护士排尿行为信念来改善排尿行为。健康教育应特别针对年龄大、已婚、月经不规律和低年资护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女性 排尿行为 排尿行为信念 现况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卧位排尿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排尿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贺立新 孙小晶 +2 位作者 蒋珍凤 彭典 李淑俊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448-1449,共2页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平卧位排尿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排尿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05例择期手术的住院患者按住院时间的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行为干预平卧位排尿)和对照组50例(常规术前宣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排尿方式(自行排尿、...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平卧位排尿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排尿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05例择期手术的住院患者按住院时间的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行为干预平卧位排尿)和对照组50例(常规术前宣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排尿方式(自行排尿、诱导排尿或导尿)及首次排尿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均能自行排尿,排尿方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第1次排尿时间分别为(1.67±1.36)min和(8.32±5.23)min,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行为干预平卧位排尿训练,可以促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顺利自行排尿,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干预 腰椎间盘突出症 排尿方式 排尿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对一排尿训练对肾穿刺术后患者排尿方式和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黄静 曹翠明 王慧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4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术前一对一排尿训练对肾活检术后患者排尿方式和舒适程度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住院肾穿刺患者1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99例(术前进行一对一排尿训练)和对照组91例(常规术前宣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排尿方式(自行排尿、... 目的观察术前一对一排尿训练对肾活检术后患者排尿方式和舒适程度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住院肾穿刺患者1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99例(术前进行一对一排尿训练)和对照组91例(常规术前宣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排尿方式(自行排尿、诱导排尿或导尿)和舒适度。结果术前一对一排尿训练组患者术后自行排尿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舒适度分别为(6.42±2.12)分和(5.62±2.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P<0.05)。结论术前进行一对一的排尿训练可以促进术后卧床患者顺利排尿,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穿刺术 排尿方式 舒适度 排尿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排尿训练方法对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陈玉梅 刘莉 +2 位作者 康玉闻 刘凡 颜玲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22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三种排尿训练方式在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40例,分别使用留置尿管导尿(留置尿管组)、间歇性清洁导尿(清洁导尿组)和间歇性无菌导尿(无菌导尿组)并辅以排尿训练,比较三... 目的探讨三种排尿训练方式在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40例,分别使用留置尿管导尿(留置尿管组)、间歇性清洁导尿(清洁导尿组)和间歇性无菌导尿(无菌导尿组)并辅以排尿训练,比较三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以及泌尿系感染的情况。结果三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及泌尿系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留置尿管组效果最差;而清洁导尿和无菌导尿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和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125)。结论间歇性清洁导尿和间歇性无菌导尿训练方式帮助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效果较好,但由于间歇性清洁导尿耗材便宜、住院期间或出院后可由患者或其家属实施,更容易在临床实施和在社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排尿功能障碍 排尿训练 留置尿 间歇性清洁导尿 间歇性无菌导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降低肾穿活检术后床上排尿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樊晓智 李永辉 乔婕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3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讨通过护理干预(完善术前护理宣教模式)对降低肾穿刺活检术后床上排尿障碍的作用。方法通过采取前瞻性分析的方法,观察肾穿刺术后排尿障碍的发生率,并与护理干预之前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对481例肾穿刺活检术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干预组... 目的探讨通过护理干预(完善术前护理宣教模式)对降低肾穿刺活检术后床上排尿障碍的作用。方法通过采取前瞻性分析的方法,观察肾穿刺术后排尿障碍的发生率,并与护理干预之前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对481例肾穿刺活检术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干预组为2008年1月至12月间行肾穿刺活检术患者245例,采用改善后的护理宣教模式进行术前指导;对照组为2007年1月至12月间行肾穿刺活检术患者236例,采用以往的口头护理宣教模式进行术前指导。结果两组间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肾穿刺活检术后24h内床上排尿障碍的发生率为5.51%(13/236);干预组的发生率为2.45%(6/245),两组间排尿障碍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P<0.05)。结论提示经过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准确、规范和具体的护理宣教,并认真检查患者的实施,能降低肾穿刺活检术后24h内床上排尿障碍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穿刺活检 排尿障碍 排尿训练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排尿训练在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忠艳 卢华君 饶素玉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3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排尿训练在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46例脊髓损伤患者均采用间歇性排尿训练(观察组),并与32例采用常规长期留置导尿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通过间歇性排尿训练,42例患者成功建立了反射... 目的探讨间歇性排尿训练在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46例脊髓损伤患者均采用间歇性排尿训练(观察组),并与32例采用常规长期留置导尿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通过间歇性排尿训练,42例患者成功建立了反射性膀胱,有效率和尿路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间歇性排尿训练对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具有重要的康复治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排尿障碍 间歇性排尿训练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平卧排尿训练对冠脉介入患者术后排尿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齐英 陀莲芳 《现代医院》 2006年第9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前进行平卧排尿训练对预防和减少术后排尿困难、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8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实验组在术前1d以一侧肢体制动的姿势在床上练习平卧位排尿训练至少3次,至患者感到排尿自然...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前进行平卧排尿训练对预防和减少术后排尿困难、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8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实验组在术前1d以一侧肢体制动的姿势在床上练习平卧位排尿训练至少3次,至患者感到排尿自然顺畅为止。对照组在术前仅做常规准备。结果实验组有38例术后可自行排尿,对照组仅有17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1次排尿时间,实验组(2.65±1.06)h;对照组(3.85±1.36)h,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平卧排尿训练,可减少术后排尿困难,降低尿潴留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尿困难 排尿训练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性诊断治疗病人训练床上排尿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俞申妹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3期208-209,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性放射学 排尿 诊断 治疗 床上排尿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排尿训练对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长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12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平卧位排尿训练对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排尿困难、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术前1天进行平卧位排尿训练至少2次,至患者感到排尿自然顺畅为止;对照组给予术前常规指导。结果干预组术前... 目的探讨术前平卧位排尿训练对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排尿困难、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术前1天进行平卧位排尿训练至少2次,至患者感到排尿自然顺畅为止;对照组给予术前常规指导。结果干预组术前训练平卧位排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第1次排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平卧位排尿训练可有效减少术后排尿困难,并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穿刺活检 排尿困难 尿潴留 排尿训练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分析
19
作者 俞海涛 刘晓峰 +1 位作者 魏秀举 李海潮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52-253,共2页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 (BPH)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 32例BPH术后排尿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尿道狭窄 19例 ,腺体残留 8例 ,其他原因 5例。结论 BPH术后膀胱颈挛缩、尿道狭窄、腺体残留等是BPH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 (BPH)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 32例BPH术后排尿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尿道狭窄 19例 ,腺体残留 8例 ,其他原因 5例。结论 BPH术后膀胱颈挛缩、尿道狭窄、腺体残留等是BPH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我们应在今后的BPH开放手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术后 排尿困难 原因分析 前列腺切除术 排尿障碍 尿道狭窄 膀胱颈挛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排尿训练对痔科病人手术后排尿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妍妍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10期1099-1100,共2页
麻醉术后病人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现象,一般都采用膀胱区按摩、热敷、听水流声诱导或针刺三阴穴、足三里、中极、关元等穴位来进行排尿,虽有效果但仍有部分病人需要行导尿术。留置导尿易引起尿路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40... 麻醉术后病人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现象,一般都采用膀胱区按摩、热敷、听水流声诱导或针刺三阴穴、足三里、中极、关元等穴位来进行排尿,虽有效果但仍有部分病人需要行导尿术。留置导尿易引起尿路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40%为尿路感染。日本广岛大学医学部附院报告561例院内感染中83%是尿路感染,其中93%是因留置尿管引起。为了降低院内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排尿 术前排尿训练 痔科病 医院获得性感染 院内感染率 尿路感染 膀胱区按摩 排尿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