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排导槽进口渐变段泥石流运动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1
作者 宋哲源 刘建康 +4 位作者 张恒翔 韩晓兰 刘健勋 易婷 周林均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6,共10页
进口渐变段作为排导槽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不当易引发泥石流堵塞、爬高等问题,致使防治工程失效。文中采用ANSYS CFX软件,探究了不同极限剪应力、收缩角度和槽身宽度下泥石流在排导槽进口渐变段运动特征的影响关系。研... 进口渐变段作为排导槽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不当易引发泥石流堵塞、爬高等问题,致使防治工程失效。文中采用ANSYS CFX软件,探究了不同极限剪应力、收缩角度和槽身宽度下泥石流在排导槽进口渐变段运动特征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泥石流流速与极限剪应力、收缩角度和槽宽均呈负相关关系;泥石流泥痕高度与极限剪应力、收缩角度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槽宽呈正相关关系。基于推导的无量纲理论公式计算结果发现:泥石流流速变化率受收缩角度的影响最大,受槽宽的影响最小;泥石流泥痕高度变化率受极限剪应力的影响最大,受槽宽的影响最小。文中研究成果为排导槽设计提供了思路和参考,对实现更高排导效率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排导 进口渐变段 运动特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燃压中型运载火箭发射地面低高度排导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劲松 张国栋 +2 位作者 王帅 葛立新 宋征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0,共9页
综合高燃压中型运载火箭高密度发射燃气流地面排导需求及烧蚀风险分析,提出基于地面双面导流装置与高位挡流墙结合的地面低高度排导技术方案。利用火箭发射燃气动力学研究总结的燃气流膨胀特性以及导流型面设计方法,解决了地面低高度排... 综合高燃压中型运载火箭高密度发射燃气流地面排导需求及烧蚀风险分析,提出基于地面双面导流装置与高位挡流墙结合的地面低高度排导技术方案。利用火箭发射燃气动力学研究总结的燃气流膨胀特性以及导流型面设计方法,解决了地面低高度排导技术涉及的地面导流装置导流型面气动设计以及尺度控制两个关键问题。地面低高度排导技术方案设计与燃气流场瞬态仿真多轮叠代,实现了燃气流排导烧蚀范围合理控制,避免了燃气流低高度排导烧蚀反溅影响箭体。地面低高度排导技术采用专利支撑的喷水冷却防护方案实现高燃压中型运载火箭发射燃气流强烧蚀环境发射系统、发射设施综合防护。基于喷流缩比试验相似性控制方法研制了1∶10比例喷流缩比试验系统,通过喷流缩比试验验证确认高燃压中型运载火箭发射燃气流能够实现地面低高度安全、顺畅排导,同时与发射台、导流装置结构融合的阵列喷水方案能够行之有效解决高燃压中型运载火箭地面低高度排导强烧蚀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燃压运载火箭 地面排导 低高度排导 燃气流场 喷水防护 喷流缩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排导槽混凝土材料磨蚀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栗帅 方鑫 +4 位作者 陈晓清 陈剑刚 赵万玉 陈华勇 吴帆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36-1545,共10页
我国泥石流灾害频发多发,危害十分严重。排导槽在防治泥石流的实践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出现了很多冲磨破坏的情况,极大地影响排导槽安全功能及运行寿命。排导槽的冲刷磨蚀问题是泥石流减灾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针对排... 我国泥石流灾害频发多发,危害十分严重。排导槽在防治泥石流的实践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出现了很多冲磨破坏的情况,极大地影响排导槽安全功能及运行寿命。排导槽的冲刷磨蚀问题是泥石流减灾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针对排导槽工程中混凝土过流表面的冲磨破坏现象,本文通过向混凝土中复掺不同材料(纳米二氧化硅、微硅粉、聚丙烯纤维和引气剂)和涂抹聚脲保护层两种途径,提高混凝土的抗冲耐磨性能。为此,采取水下钢球法的磨蚀实验方法,研究两种混凝土试件的抗冲磨强度、磨损率、磨损系数和平均磨蚀深度等参数指标,综合比较其抗冲耐磨性能。结果表明,两者都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冲耐磨性,聚脲的抗冲磨强度比复掺材料混凝土提高了约5~18倍,磨损率和磨损系数均降低约78%~98%,平均磨蚀深度减小了一个数量级,并且弹性聚脲抗冲磨性能远大于刚性聚脲。分析其抗冲磨机制,认为复掺材料主要通过增加集料与水泥石的接触面积、改善混凝土内微结构、增强黏结性等来增强抗冲耐磨性能。聚脲材料则依靠自身大量氢键的断裂-新生循环、强活动性链段的松弛型变、以及自由基团氧化反应的胶黏层显著提高耐磨性。因此,建议在泥石流排导槽磨损修复加固措施中,优先考虑涂抹聚脲保护层来延长排导槽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排导 混凝土磨损 水下钢球法 抗冲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心筒自力发射燃气排导优化设计 被引量:12
4
作者 傅德彬 姜毅 +1 位作者 陈建伟 刘琦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45,共4页
文中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影响同心筒自力发射排气效果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内外筒间隙是燃气流排导的关键;利用发射筒底部的内筒收缩段可以有效改善燃气排导效果;采用发射筒头部导流结构... 文中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影响同心筒自力发射排气效果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内外筒间隙是燃气流排导的关键;利用发射筒底部的内筒收缩段可以有效改善燃气排导效果;采用发射筒头部导流结构可以有效改善抽吸作用对导弹发射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心筒 燃气流 优化设计 排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共燃气排导结构的共架发射系统武器选择与布局方法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方 辜健 +1 位作者 邱志明 王书满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3-56,共4页
公共燃气排导结构和同心筒结构的共架发射系统由于燃气排导机理不同,其对武器发射的影响及在武器选择、布局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针对公共燃气排导结构的共架发射系统分析了公共燃气排导对武器发射的影响,提出了武器选择与布局方法,... 公共燃气排导结构和同心筒结构的共架发射系统由于燃气排导机理不同,其对武器发射的影响及在武器选择、布局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针对公共燃气排导结构的共架发射系统分析了公共燃气排导对武器发射的影响,提出了武器选择与布局方法,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并得出结论:公共燃气排导结构的共架发射系统武器布局上应采取分散布局,武器选择上应优先选择"无发射活动、对应武器数量较多、烧蚀值较小"的模块,且按照模块编号依次交替在不同模块进行武器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架发射 公共燃气排导 武器选择 武器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主要泥石流排导槽的比较 被引量:19
6
作者 陈晓清 王士革 +1 位作者 李德基 崔鹏 《灾害学》 CSCD 2001年第3期12-16,共5页
通过大量的实例工程的考察 ,对两种主要泥石流排导槽——东川槽和 V型槽的设计、投资及运行现状进行比较 ,分析总结出两种排导槽各自的优缺点 ,以供以后设计时参考 ,优化设计 ,更有效防治泥石流 ,节约投资 ,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 泥石流 排导 优化设计 东川槽 V型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型排导槽内泥石流流速横向分布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磊 徐林荣 +2 位作者 苏志满 陈鹏飞 韩征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2-115,共4页
V型排导槽内泥石流流速的横向分布是一个与设计密切相连的非线性分布,直接关系到排导槽横断面各位置泥石流冲击力、磨蚀力等特征参数的定量计算。但目前流速公式多针对矩形槽,规范中没有关于该流速横向分布相应条款,因而导致部分已建V... V型排导槽内泥石流流速的横向分布是一个与设计密切相连的非线性分布,直接关系到排导槽横断面各位置泥石流冲击力、磨蚀力等特征参数的定量计算。但目前流速公式多针对矩形槽,规范中没有关于该流速横向分布相应条款,因而导致部分已建V型排导槽因磨蚀或淤积而防治失效。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合理假设,推导出泥石流流速横向分布计算公式,并以在建雅(安)泸(沽)高速公路沿线的某沟泥石流防治为工程背景,验证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可供相关研究与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流速 横向分布 V型排导 磨蚀 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V型排导槽防淤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韩征 徐林荣 +1 位作者 苏志满 陈舒阳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23,共5页
排导槽是泥石流治理常用的工程措施,泥石流若在槽内淤积,将极大影响排导槽防治效果。目前国内现行规范中没有关于排导槽淤积情况计算的相关条款,导致排导槽被泥石流淤埋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鉴于此,分析了排导槽淤堵的常见原因,对现有... 排导槽是泥石流治理常用的工程措施,泥石流若在槽内淤积,将极大影响排导槽防治效果。目前国内现行规范中没有关于排导槽淤积情况计算的相关条款,导致排导槽被泥石流淤埋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鉴于此,分析了排导槽淤堵的常见原因,对现有的一些排导槽淤积验算公式进行了分析和整理,提出了一套基于槽宽验算、槽内泥深及流速验算等公式的排导槽防淤设计验算方法。该方法在雅(安)泸(沽)高速公路沿线某泥石流沟V型排导槽淤埋事故的处理中进行了应用,重建的排导槽经受了2011年6月17日特大暴雨形成的泥石流的考验,说明该方法实施效果良好,可供相关研究与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排导 淤积验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排导槽磨蚀行为特征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杨东旭 游勇 +1 位作者 陈晓清 黄海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53,共6页
磨蚀损坏是泥石流排导槽失效的重要诱因之一。对排导槽底面受泥石流冲刷而产生磨蚀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基于摩擦磨损理论分析排导槽的磨蚀系统特征,以期促进泥石流排导槽磨蚀损坏的机理研究及抗磨蚀结构的研发应用。通过泥石流排导槽... 磨蚀损坏是泥石流排导槽失效的重要诱因之一。对排导槽底面受泥石流冲刷而产生磨蚀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基于摩擦磨损理论分析排导槽的磨蚀系统特征,以期促进泥石流排导槽磨蚀损坏的机理研究及抗磨蚀结构的研发应用。通过泥石流排导槽磨蚀的野外现象考察和理论分析,总结了磨蚀系统构成、磨蚀影响因素、磨蚀形貌和磨蚀行为特征。结果表明,泥石流排导槽磨蚀面是一个复杂的多相系统,涉及因子众多,符合系统依赖性、时间依赖性和多学科交叉耦合的摩擦学系统特征;磨蚀影响因素分为泥石流自身磨蚀能力因素和排导槽抗磨蚀能力因素两大类,包括泥石流容重、流速、颗粒组分、泥深、流变参数、流态参数、过流持续时间和排导槽结构断面型式、衬砌材料的强度、骨料级配和硬度等;磨蚀形貌可归纳为层状剥落、犁沟状切槽、“壶穴状”磨蚀坑和肋槛顶部磨蚀共四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排导 冲刷磨蚀 摩擦磨损 结构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潭结构型泥石流排导槽消能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昊 赵万玉 +2 位作者 游勇 陈晓清 陈剑刚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2-140,共9页
梯-潭结构型排导槽是一种适用于大比降沟床条件下的泥石流排导工程措施,因其良好的防治功效和工程价值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选取泥石流容重、规模和潭深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水槽试验模拟泥石流在梯-潭结构型排导槽中的运动过程。结果... 梯-潭结构型排导槽是一种适用于大比降沟床条件下的泥石流排导工程措施,因其良好的防治功效和工程价值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选取泥石流容重、规模和潭深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水槽试验模拟泥石流在梯-潭结构型排导槽中的运动过程。结果表明,潭内表层铺填的砾石在泥石流浆体强烈的紊动和大颗粒冲击碰撞下发生明显的物质交换现象,且排导过渡性泥石流时物质交换现象最为强烈,稀性泥石流次之,粘性泥石流则相对较弱;梯-潭结构型排导槽的消能主要体现在泥石流通过梯-潭结构时泥深变化和加剧紊流两个方面;梯-潭结构的消能效率与潭深呈正相关关系,且消能率基本大于20%,最大消能率可达73.93%。当潭深过大时,梯-潭结构对泥石流表现出明显的拦截作用,虽消能效果明显,但与排导宗旨相悖。而泥石流规模对梯-潭结构消能的影响相对较小,整体呈现规模越小消能率越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潭结构 泥石流排导 消能特征 水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型排导槽横纵比降对泥石流流速的差异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建康 杨顺 +1 位作者 杨东旭 石胜伟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1-146,共6页
V型排导槽是一种有利于泥石流固体物质排泄的速流结构形式,可解决泥石流在槽内发生淤积堵塞的难题,因而被广泛应用。但是,因V型排导槽流速计算中水力坡度采用相同权重横纵坡矢量合成的综合比降,导致排导槽流速计算结果不准确而仍发生泥... V型排导槽是一种有利于泥石流固体物质排泄的速流结构形式,可解决泥石流在槽内发生淤积堵塞的难题,因而被广泛应用。但是,因V型排导槽流速计算中水力坡度采用相同权重横纵坡矢量合成的综合比降,导致排导槽流速计算结果不准确而仍发生泥石流淤积的现象,不能充分发挥V型排导槽的速流优势。为了揭示V型排导槽横纵比降对泥石流流速的差异影响,设计完成了25组室内模型实验,分析了不同横纵比降组合条件下泥石流流速的差异及原因,查明横纵比降均与泥石流流速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横比降对泥石流流速的影响低于纵比降;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泥石流流速关系式,得到横比降和纵比降在V型排导槽泥石流流速中的权重分别为0.75和1.30,验证了横比降在V型排导槽综合比降中的权重影响低于纵比降,为V型排导槽过流能力计算的优化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排导 泥石流流速 横纵比降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排导槽槛后侵蚀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曙亮 游勇 +2 位作者 柳金峰 赵海鑫 孙昊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8-333,共6页
通过排导槽室内实验,探究了泥石流重度分别为13、15、17、19 kN/m^3,坡度分别为7°、10°、12°、15°、17°,肋槛间距分别为40、50、60、70、80 cm的情况下排导槽肋槛后部冲刷坑的纵横剖面形态、最大冲刷深度及其... 通过排导槽室内实验,探究了泥石流重度分别为13、15、17、19 kN/m^3,坡度分别为7°、10°、12°、15°、17°,肋槛间距分别为40、50、60、70、80 cm的情况下排导槽肋槛后部冲刷坑的纵横剖面形态、最大冲刷深度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排导槽槛后冲刷坑的深度随泥石流重度的增大而减少,随排导槽坡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肋槛间距的增大而增大,且冲刷坑深度随重度、沟床坡度、肋槛间距变化的关系分别为二项式关系、线性关系、对数关系.肋槛后部侵蚀坑纵剖面可分为槛后冲刷区、冲淤平衡区和槛前回淤区3个部分,侵蚀坑横剖面具有凹形横剖面、震荡型横剖面、平缓型横剖面3种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排导 侵蚀剖面 侵蚀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齿槛型泥石流排导槽研究初探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全 陈晓清 黄凯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3-88,共6页
排导槽是一种常见的泥石流防治措施,提出了交错齿槛槽定义,即该类槽是指由两束流侧墙及置于其间交错排列的梯级齿槛群构成的一种新型泥石流排导槽,根据流域面积与沟床纵比降可分为3种类型;详细分析了交错槽的结构特征,并根据泥石流的不... 排导槽是一种常见的泥石流防治措施,提出了交错齿槛槽定义,即该类槽是指由两束流侧墙及置于其间交错排列的梯级齿槛群构成的一种新型泥石流排导槽,根据流域面积与沟床纵比降可分为3种类型;详细分析了交错槽的结构特征,并根据泥石流的不同阶段阐述了泥石流在交错槽中的流态形式;最后从消能机制、冲刷磨蚀、生态效益等方面将交错槽与东川槽等常规阶梯深潭系统做了比较,指出交错齿槛槽具有明显的优势,为进一步研究泥石流与交错齿槛的作用机制、泥石流在其中的排导特征等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排导 交错齿槛槽 阶梯深潭系统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潭”型泥石流排导槽研究初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云 陈晓清 +1 位作者 游勇 王飞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3-175,共3页
针对物源剧增、狭陡沟道、小流域泥石流沟泥石流防治,提出一种具有强力消能作用的梯-潭型泥石流排导槽;介绍了梯-潭型泥石流排导槽的结构特征;分析了梯-潭型泥石流排导槽的排导原理,指出梯-潭槽在震后泥石流治理工程应用中的防止磨蚀和... 针对物源剧增、狭陡沟道、小流域泥石流沟泥石流防治,提出一种具有强力消能作用的梯-潭型泥石流排导槽;介绍了梯-潭型泥石流排导槽的结构特征;分析了梯-潭型泥石流排导槽的排导原理,指出梯-潭槽在震后泥石流治理工程应用中的防止磨蚀和冲刷的优势,为进一步研究泥石流在排导槽中的运动特征,泥石流与梯-潭段的相互作用机制,关键设计参数的确定与优化打下基础,对于提高泥石流防治技术水平及新型排导槽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狭陡沟道 阶梯-深潭系统 泥石流排导 梯-潭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排导槽最小不淤纵坡初步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游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6-38,共3页
纵坡是泥石流排导槽设计重要参数之一。通过试验研究 ,对 2组粒径级配 ,8种不同容重的泥石流在排导槽内运动最小纵坡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1)粒径小于 0 .0 5 mm的泥流可以在很小排导坡度下流动 ;同一容重、级配的泥石流 ,随排导槽纵坡... 纵坡是泥石流排导槽设计重要参数之一。通过试验研究 ,对 2组粒径级配 ,8种不同容重的泥石流在排导槽内运动最小纵坡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1)粒径小于 0 .0 5 mm的泥流可以在很小排导坡度下流动 ;同一容重、级配的泥石流 ,随排导槽纵坡减小 ,槽内运动速度逐渐减缓 ,泥深增大 ;(2 )随泥石流容重的增大 ,排泄其所需纵坡将增加 ;泥石流最小不淤纵坡除与容重有关外 ,还与固体物质粒径大小、细颗粒含量等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导 最小不淤纵坡 泥石流 容重 固体物质粒经大小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排导结构耦合磨损随机过程建模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永胜 朱彦鹏 金培豪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56-1562,共7页
泥石流排导结构对于减轻泥石流对周围建筑物的损毁起到了显著作用,但目前大多数排导结构难以抵御泥石流的强烈侵蚀磨损和周围环境恶劣时伴随产生的腐蚀磨损。首先,通过分析泥石流排导结构侵蚀和腐蚀磨损机理,应用相关磨损量计算公式,提... 泥石流排导结构对于减轻泥石流对周围建筑物的损毁起到了显著作用,但目前大多数排导结构难以抵御泥石流的强烈侵蚀磨损和周围环境恶劣时伴随产生的腐蚀磨损。首先,通过分析泥石流排导结构侵蚀和腐蚀磨损机理,应用相关磨损量计算公式,提出了考虑侵蚀和腐蚀的泥石流排导结构耦合磨损计算公式。然后,以此为基础,针对磨损过程的动态性和随机性,建立了泥石流排导结构耦合磨损随机过程模型,推导了任意时刻磨损量的分布函数,实现了评估泥石流排导结构的动态可靠性和概率失效时间。最后,通过具体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可为今后泥石流排导结构的磨损定量评估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排导结构 耦合磨损 随机过程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弹库泄压排导技术研究
17
作者 周永存 张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7-140,共4页
通过对弹药发生爆炸时的内部压力流场进行分析,并分别针对弹药爆炸及导弹意外点火时产生的爆压进行探讨,提出安全有效的泄压排导措施;对泄压排导装置工作时的壳体强度、压盘受力情况进行研究,并给出具体的计算与校核方法,为弹库泄压排... 通过对弹药发生爆炸时的内部压力流场进行分析,并分别针对弹药爆炸及导弹意外点火时产生的爆压进行探讨,提出安全有效的泄压排导措施;对泄压排导装置工作时的壳体强度、压盘受力情况进行研究,并给出具体的计算与校核方法,为弹库泄压排导设计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压排导 舰载弹库 爆炸流场 弹库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消力墩”型排导槽调控泥石流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栗帅 陈晓清 +3 位作者 陈剑刚 游勇 陈华勇 赵万玉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76,共9页
排导槽在泥石流减灾防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以往的排导槽难以解决近些年出现的大坡降沟道泥石流灾害治理难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阶梯+消力墩"排导槽以期解决这一难题。通过水槽试验,从泥石流流态、密度、颗粒粒径、泥深、速... 排导槽在泥石流减灾防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以往的排导槽难以解决近些年出现的大坡降沟道泥石流灾害治理难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阶梯+消力墩"排导槽以期解决这一难题。通过水槽试验,从泥石流流态、密度、颗粒粒径、泥深、速度和冲击力等方面评估3种消力墩体型(正方形、梯形和三角形)排导槽调控泥石流的效果。结果表明:泥石流在排导槽内呈现波状流态,消力墩把泥石流挑向空中,对泥深产生了放大效应,且正方形消力墩放大效果最明显,梯形消力墩放大效应最弱,可以显著降低泥石流流速;泥石流经过"阶梯+消力墩"结构的调控后,在出口处的密度有所降低,固相颗粒粒径减小,且梯形消力墩表现出最强的拦粗排细能力;梯形消力墩上承受的冲击压强大于三角形消力墩上的冲击压强,第1个消力墩上冲击压强最大的体型为正方形消力墩体型,第2、3个消力墩上冲击压强最大的体型为梯形消力墩体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导 泥石流 水槽试验 调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龙江中游泥石流排导槽运行现状及防治建议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文兵 柳金峰 +2 位作者 袁东 孙昊 刘道川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8-346,共9页
以白龙江中游泥石流排导槽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了该地区泥石流排导槽的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分析出现排导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研究区20条泥石流沟的调查,研究发现该地区排导槽存在因槽体结构或尺寸设计不合理等原因而引起泥石流的... 以白龙江中游泥石流排导槽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了该地区泥石流排导槽的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分析出现排导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研究区20条泥石流沟的调查,研究发现该地区排导槽存在因槽体结构或尺寸设计不合理等原因而引起泥石流的漫溢、淤积、槽底侵蚀以及在泥石流的冲刷作用下引起的排导槽基础掏蚀、侧墙侵蚀破坏等问题。对该地区泥石流沟出现的排导问题进行分类发现,泥石流排导槽的排导问题与泥石流沟流域面积有一定关系,淤积情况一般多发生于面积较小的泥石流沟中,而冲刷侵蚀情况则较多发生于面积较大的泥石流沟中。结合实地情况及泥石流排导槽出现的排导问题特点,提出相应的工程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中游 泥石流排导 运行现状 防治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V型排导槽计算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晓勇 陈洪凯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2-146,共5页
排导工程在防治泥石流灾害中是使用最广泛的工程措施,特别是V型排导槽在排泄泥石流固体物质时有着显著的作用。基于V型排导槽的受荷模式及边界条件,分别运用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弹性地基梁计算理论建立了排导槽侧墙和槽底的计算方法。并以... 排导工程在防治泥石流灾害中是使用最广泛的工程措施,特别是V型排导槽在排泄泥石流固体物质时有着显著的作用。基于V型排导槽的受荷模式及边界条件,分别运用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弹性地基梁计算理论建立了排导槽侧墙和槽底的计算方法。并以成昆铁路三滩泥石流和枝柳线平寮站泥石流防治工程为例,主要进行了V型槽底的位移、地基反力及内力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V型排导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