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暴雨作用下排土场平台—边坡系统土体养分流失特征
1
作者 赵蕴仪 曹小平 +1 位作者 刘媛 吕刚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4,104,共8页
[目的]探讨中国矿区排土场平台边坡系统土体养分流失的特征及过程,为排土场土壤养分流失防治等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矿排土场为研究对象,通过相似模拟原理建立排土场平台—边坡系统室内模型,采用人工模拟... [目的]探讨中国矿区排土场平台边坡系统土体养分流失的特征及过程,为排土场土壤养分流失防治等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矿排土场为研究对象,通过相似模拟原理建立排土场平台—边坡系统室内模型,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降雨强度(60,90,120 mm/h)条件下排土场平台—边坡系统土体养分流失的过程及特征。[结果](1)随着降雨强度的不断增大,排土场平台—边坡土壤氮、磷、钾养分浓度的变化状况均呈先降低,随后升高,又逐渐降低的趋势,总体趋势表现为:60 mm/h>90 mm/h>120 mm/h。(2)随着降雨强度的不断增大,排土场平台边坡土壤中各种径流养分流失量都增大,其中TN,TP,TK径流养分流失量均随雨强的增大而增大,而NO_(3)^(-)-N,NH_(4)^(+)-N,AP和AK径流养分流失量却随雨强的增大变化不明显。(3)排土场平台边坡土壤泥沙养分流失浓度均大于地表径流中的养分浓度;泥沙养分流失量均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4)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土壤泥沙中全氮、全钾的养分富集率也随之增大,表现为:TN>TP>TK。[结论]排土场平台—边坡系统土体形态特征复杂,其土壤养分流失浓度主要受降雨强度和土壤本身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土场平台—边坡系统 降雨强度 径流 泥沙 养分流失 富集率 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雨作用下排土场边坡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减流减沙效益
2
作者 张宇宁 吕刚 +1 位作者 张泰瑜 熊姝臻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22-2634,共13页
露天煤矿排土场具有坡度较陡、结构松散、稳定性较差等特点,在暴雨作用下水土流失强度较大,以往采用布设植物篱等的方法对控制边坡水土流失具有积极作用,但植被在未达到预期覆盖度前边坡的土壤侵蚀依然严重,而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相较... 露天煤矿排土场具有坡度较陡、结构松散、稳定性较差等特点,在暴雨作用下水土流失强度较大,以往采用布设植物篱等的方法对控制边坡水土流失具有积极作用,但植被在未达到预期覆盖度前边坡的土壤侵蚀依然严重,而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相较采取植物措施的施工时间短,且竣工后即可达到最大水土保持效益,进而达到快速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为探明不同雨强作用下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平沟、土工袋)对排土场边坡产流产沙的影响,以海州露天矿排土场边坡几何参数为基础构建排土场模型,并布设水土保持措施,基于阜新当地暴雨强度式计算值,以设计重现期50 a、降雨历时45 min为参数,设置降雨强度为60、90和120 mm/h,结合室内人工模拟降雨的方式,选取径流率、产沙量、减流效益和减沙效益等因子分析排土场工程措施控制侵蚀的效益。结果表明:①不同雨强下,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显著减弱了坡面径流的生成,增强了边坡的抗蚀能力,径流率相较对照组最多降低65.18%,产沙量相较对照组最多降低92.23%,低密度土工袋覆盖措施的减流减沙效果均优于其他工程措施。②以降雨强度为60 mm/h时的对照组产流率、平均产沙量为基准值,窄埂水平沟组、低密度土工袋覆盖组、高密度土工袋覆盖组的产流率、平均产沙量2项指标与雨强均呈等比例增长。③产沙量与径流功率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下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通过径流功率预测边坡产沙量更为合理。在无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宽埂水平沟处理下,径流率与产沙量的线性关系较强且成正比,这表明在没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或措施较弱的情况下,径流率的增加直接导致产沙量的增加;采取窄埂水平沟和不同密度土工袋覆盖的措施后,径流率与产沙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减弱,从而说明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实施有效地减弱了径流率对产沙量的直接影响。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后,边坡的水流动力学特性发生了变化,该措施影响了边坡水流的径流剪切力和径流功率,进而影响产沙量;而水平沟则通过分散水流和减缓流速,降低了边坡水流的径流剪切力和径流功率,从而降低了产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流产沙 模拟降雨 径流功率 径流剪切力 边坡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水作用下露天煤矿内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来贵 纪宇轩 赵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64,共8页
为分析废弃矿坑改造成蓄水湖时充水高度对内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室内相似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水位高度下内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充水高度的增加,浸润线运移速度、边坡最大位移、孔隙... 为分析废弃矿坑改造成蓄水湖时充水高度对内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室内相似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水位高度下内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充水高度的增加,浸润线运移速度、边坡最大位移、孔隙水压力和边坡土体受到的压力整体呈增长趋势。充水高度越大,边坡倾角越大,边坡稳定系数越低。研究结论为露天煤矿改造成蓄水湖或蓄能水电站项目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条分法 浸润线 孔隙水压 充水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雨作用下排土场平台-边坡系统土壤侵蚀过程模拟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吕刚 李叶鑫 +2 位作者 宁宝宽 魏忠平 王道涵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63-1476,共14页
煤炭开采过程中会形成平台岩土紧实、边坡高陡松散的排土场,是露天煤矿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区域。排土场紧实平台的汇流作用是坡面径流侵蚀的主要动力,平台前缘出现的土体裂缝更是为地表径流涌入排土场提供优先路径,极大程度地增加排土... 煤炭开采过程中会形成平台岩土紧实、边坡高陡松散的排土场,是露天煤矿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区域。排土场紧实平台的汇流作用是坡面径流侵蚀的主要动力,平台前缘出现的土体裂缝更是为地表径流涌入排土场提供优先路径,极大程度地增加排土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水土流失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研究降雨和微地形对排土场平台-边坡系统土壤侵蚀的作用机制可为露天煤矿排土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内蒙古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南排土场为研究对象,利用相似模拟原理和土体裂缝等效模型建立排土场平台-边坡室内模型,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降雨强度(90,120,150 mm/h)和土体裂缝深度(5,10,15,20 cm)条件下排土场平台-边坡系统土壤侵蚀演变过程、产流产沙特征和侵蚀沟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排土场平台-边坡系统土壤侵蚀演变过程分为土壤溅蚀与面蚀、裂缝充水与坍塌、细沟侵蚀、裂缝贯穿、坡肩垮塌和稳定阶段6个阶段,土壤侵蚀过程是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当裂缝深度为5,10,15,20 cm时,排土场径流量依次为23.41,58.70,35.24,75.95 L,侵蚀量依次为3.79,19.66,23.01,34.57 kg;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径流量和侵蚀量均增大;当降雨强度为90 mm/h、裂缝深度为10 cm时,排土场在侵蚀前期形成泥流,其含沙量高达1.03 kg/L。排土场平台-边坡系统径流量和侵蚀量是土体裂缝和降雨强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交互作用与径流量和侵蚀量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不同降雨强度和裂缝深度条件下,各时段土壤侵蚀量依次为对照的1.94~4.56,2.07~63.19,4.98~34.54,5.84~53.98,6.31~74.64,38.78~176.25倍,呈现多峰多谷的变化规律。随着降雨强度和裂缝深度的增大,排土场侵蚀沟数量减少,侵蚀沟长度、宽度和深度增大,溯源侵蚀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壤侵蚀 平台-边坡系统 极端降雨 体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移变形监测和FLAC^(2D)南大沟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付宪吕 吴涛 +2 位作者 杨泽 李超相 王梦柯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7-142,共6页
露天矿排土场作为矿山废土石的收容所,其稳定性直接关系着矿山生产安全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是矿山安全管理的重点。为了研究南大沟排土场高边坡的稳定性和确保排土场后期安全运营,本文深入分析了该排土场工程地质资料,结合现场调查和堆... 露天矿排土场作为矿山废土石的收容所,其稳定性直接关系着矿山生产安全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是矿山安全管理的重点。为了研究南大沟排土场高边坡的稳定性和确保排土场后期安全运营,本文深入分析了该排土场工程地质资料,结合现场调查和堆排现状图,建立了典型边坡剖面的数值计算模型,创新性采用FLAC^(2D)数值分析软件定量评价和位移变形监测相结合的手段对南大沟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再现了边坡潜在破坏的演化过程。通过分析稳定性计算结果和位移监测数据可以得到:其边坡破坏模式为顶部平台拉裂,下部以圆弧形剪出;经定性评价、定量计算后,三种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系数高于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达到了安全等级一级的要求,排土场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证明了现有排土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位移监测数据结果表明排土场一年多内累计变形都维持在预警值范围以内,有较强的自稳能力。数值模拟与变形监测手段相结合的综合分析评价方法准确且合理,为矿山开采和废石堆排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也为排土场稳定性分析提供了技术指导。该综合分析方法为其他矿山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安全系数 强度折减法(FLAC^(2D))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排土场的粒径分级及其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67
6
作者 王光进 杨春和 +3 位作者 张超 马洪岭 孔祥云 侯克鹏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05-913,921,共10页
明显的粒径分级是超高排土场区别于土质边坡的最重要特征。针对西源岭413台阶排土场,结合开发的HHC-CA模型和现场散体粒径分布情况的调查,建立了考虑超高排土场粒径分级特征的边坡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借助FLAC3D软件分析了现状边坡... 明显的粒径分级是超高排土场区别于土质边坡的最重要特征。针对西源岭413台阶排土场,结合开发的HHC-CA模型和现场散体粒径分布情况的调查,建立了考虑超高排土场粒径分级特征的边坡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借助FLAC3D软件分析了现状边坡和各种堆排模式下的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西源岭413台阶排土场现状边坡上部位移矢量表现为下沉,其下沉方向与坡面保持同向,中部位移矢量表现为剪切,下部位移矢量略有反抬升的趋势。其边坡破坏模式为顶部平台拉裂,中部以圆弧形剪出;此排土场的现状边坡处于暂时性稳定阶段。而采用全覆盖式多台阶排土的边坡上部位移矢量表现为下沉,在排土场底部过渡到水平方向;破坏模式为顶部平台拉裂,下部以圆弧形剪出。仅考虑堆积散体的材料强度对排土场稳定性影响时,超高排土场的粒径分级有利于排土场边坡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 散体粒径分级 元胞自动机 模式 边坡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庙儿沟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颜荣贵 曹文贵 +1 位作者 刘文献 曹永权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19,共5页
对常年流水庙儿沟建成底部渗水排土场进行稳定性分析。在渗流分析、动态规划法确定潜在滑面基础上,开展全方位、多途径测试和分析,并进行弹塑性有限元与极限平衡研究,据此作出了稳坡决策。
关键词 渗流 金属矿 边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大山排土场边坡参数优化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瑞 王永增 陆占国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43,共3页
以鞍钢集团齐大山铁矿排土场为工程背景,针对齐大山铁矿排土场容量不足的情况,在分析了排土场所处工程地质环境的基础上,对排土场的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排土场的边坡参数方案,使排土场的受容能力增加,提高露天矿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边坡 稳定性分析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地形和人工沙棘风障对排土场平台植被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贾宏宇 台培东 +5 位作者 孙铁珩 李培军 常士俊 李文杰 张淑琴 李淑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4-76,80,共4页
以霍林河露天煤矿为例 ,通过对排土场不同地段植被的观察、野外小区实验和室内分析的方法 ,调查研究了天然地形风障以及人工沙棘风障对半干旱地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平台植被恢复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地形与人工沙棘风障不仅起到防风... 以霍林河露天煤矿为例 ,通过对排土场不同地段植被的观察、野外小区实验和室内分析的方法 ,调查研究了天然地形风障以及人工沙棘风障对半干旱地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平台植被恢复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地形与人工沙棘风障不仅起到防风作用 ,还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促进其它植物的生长 ,防治水土流失 ,加速排土场的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障 平台 植被恢复 矿山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土场边坡土壤抗冲性空间变异性特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吕刚 黄龙 王洪禄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42,共8页
为了深入研究排土场坡面侵蚀过程机理,加快矿山废弃地土地复垦进程,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以海州露天矿排土场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的原状土水槽冲刷法,研究了排土场土石混合边坡土壤抗冲性的空间变异性特征及砾石... 为了深入研究排土场坡面侵蚀过程机理,加快矿山废弃地土地复垦进程,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以海州露天矿排土场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的原状土水槽冲刷法,研究了排土场土石混合边坡土壤抗冲性的空间变异性特征及砾石对其影响.结果表明:砾石含量沿排土场坡面在6.55%~38.55%之间,不同坡位间差异不显著,砾石含量与土壤抗冲性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关系;土壤抗冲性指数的变异系数为25.63%,属于中等变异性;土壤抗冲指数的理论模型为高斯模型,块金系数Co/(Co+C)为34.2%,在变程为16.85m内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土壤抗冲指数的空间分布表现为沿坡长方向,从坡顶到坡底脚,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最大值位于坡顶处,最小值以"岛状"位于坡面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壤抗冲性 空间变异性 边坡 砾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界滑动场技术在排土场边坡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韦寒波 孙世国 +1 位作者 高谦 高振林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278-282,共5页
边坡临界滑动场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它能准确快速确定多层介质、多台阶边坡任意形状的临界滑动面,全面评价边坡整体和局部稳定性。文章首先应用临界滑动场技术对原设计15°坡角时的龙桥排土场边坡进行临... 边坡临界滑动场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它能准确快速确定多层介质、多台阶边坡任意形状的临界滑动面,全面评价边坡整体和局部稳定性。文章首先应用临界滑动场技术对原设计15°坡角时的龙桥排土场边坡进行临界滑动面搜寻,确定边坡整体安全系数为1.42,证明原设计的15°坡角取值过于保守。然后再应用临界滑动场技术的扩展方法进行反向分析,在给定安全系数为1.30的条件下,求得最佳设计坡角为17°。研究成果为将来矿山的排土工作提供指导,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设计 边坡稳定性 滑动面 临界滑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本植物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提升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向峰 郝国亮 +2 位作者 张怡斌 向丽 王来贵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3-108,共6页
为了研究草本植物对排土场边坡加固能力,通过对排土场碱蓬和早熟禾根系生长情况进行调查,量化植物根随深度的分布关系,与此同时,采集2种草本植物根,通过根的抗拉试验,采用纤维束模型量化2种草本植物根黏聚力,采用FLAC^(3D)分析边坡稳定... 为了研究草本植物对排土场边坡加固能力,通过对排土场碱蓬和早熟禾根系生长情况进行调查,量化植物根随深度的分布关系,与此同时,采集2种草本植物根,通过根的抗拉试验,采用纤维束模型量化2种草本植物根黏聚力,采用FLAC^(3D)分析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2种草本植物根的抗拉力与直径呈现幂律关系,根的抗拉力存在显著性差异。2种草本植物根面积比和根黏聚力均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比根黏聚力,碱蓬的根黏聚力大于早熟禾。草本植物加固后边坡安全系数提高,裸露边坡的安全系数为2.08,早熟禾与碱蓬加固的边坡的安全系数分别为2.09和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固坡 边坡稳定性 根黏聚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遗传算法的排土场边坡几何参数优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晓龙 胡军 赵天毅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19,共4页
在保证矿山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为发挥排土场最大经济效益,提出了基于BP-遗传算法的排土场边坡几何参数优化方法。以弓长岭大阳沟排土场为例,借助极限平衡法获取研究所需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边坡坡角、单段台阶高度及相应的安全系数... 在保证矿山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为发挥排土场最大经济效益,提出了基于BP-遗传算法的排土场边坡几何参数优化方法。以弓长岭大阳沟排土场为例,借助极限平衡法获取研究所需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边坡坡角、单段台阶高度及相应的安全系数间的非线性关系,并以此关系式为边界约束条件,建立了优化边坡几何参数的数学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和传统优化算法进行寻优。结果表明,与传统优化算法相比,BP-遗传算法的优化结果更加精确、可靠,有效避免了传统优化算法在寻优时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简单、精确、可靠的排土场边坡几何参数优化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传统优化算法 安全系数 几何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城市排土场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金福喜 钱毅 袁权威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2期222-226,共5页
针对湖南某城市排土场在强降雨作用下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问题,设计了4种降雨类型,利用ANSYS软件建模功能,生成排土场稳定性计算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非饱和土流固耦合分析,将4种类型的降雨分别施加在排土场上,同时考虑... 针对湖南某城市排土场在强降雨作用下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问题,设计了4种降雨类型,利用ANSYS软件建模功能,生成排土场稳定性计算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非饱和土流固耦合分析,将4种类型的降雨分别施加在排土场上,同时考虑土体的渗透系数受土的孔隙比和含水率的影响。通过监测有限元模型特征部位位移是否发生突增及塑形变形区是否贯通来判断排土场是否发生破坏,以数值计算是否收敛求解排土场的稳定性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若当地降雨强度大于30.72 mm/h且持续时间超过30min时,排土场就有发生滑坡危险的可能,需要提前做好灾害评估和险情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流固耦合 ABAQUS软件 边坡稳定性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台阶覆盖式排土场边坡结构参数的确定 被引量:8
15
作者 毛权生 乐陶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58,共3页
针对白马铁矿排土场场地地形较陡,高差大,属于多台阶覆盖式排土场的具体实际情况,为确保排土场边坡的稳定,运用极限平衡分析法中的余推力法,计算了不同台阶高度和不同平台宽度时台阶边坡和整体边坡的稳定性,并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了安全... 针对白马铁矿排土场场地地形较陡,高差大,属于多台阶覆盖式排土场的具体实际情况,为确保排土场边坡的稳定,运用极限平衡分析法中的余推力法,计算了不同台阶高度和不同平台宽度时台阶边坡和整体边坡的稳定性,并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了安全系数为允许安全系数时所对应的台阶高度(40 m)和平台宽度(5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台阶覆盖式 余推力法 最小二乘法 边坡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地形重塑对大型排土场平台水沙及植被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田秀民 马春霞 +2 位作者 鲁旭东 郭建英 张铁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4-82,共9页
针对大型排土场平台治理短板,探究控制水土流失的有效办法,改善地表微环境。以大型排土场平台不同微地形改造加植物措施为研究对象,利用径流小区观测设施对研究对象次降雨产流产沙过程开展了连续观测,并进行了植物群落学特征调查。结果... 针对大型排土场平台治理短板,探究控制水土流失的有效办法,改善地表微环境。以大型排土场平台不同微地形改造加植物措施为研究对象,利用径流小区观测设施对研究对象次降雨产流产沙过程开展了连续观测,并进行了植物群落学特征调查。结果表明:大型排土场平台实施微地形组合加植物措施的削流、减蚀、生物多样性方面明显强于单一覆土种植措施;实施微地形改造方法的小区年径流量及泥沙量呈逐年减少趋势,组合微地形改造方法加植物措施的削流率和减蚀率最高,分别达到62.03%和88.81%;且对小雨强时产流和产沙的控制效果最好,与单一的覆土种植措施相比,径流量减少72.6%,泥沙量减少90.4%;组合微地形改造加植物措施防护效果最优,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最高,分别为2.35,0.87,1.94;合理的微地形组合方法加植物措施能使植被的恢复效果充分发挥,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塑造出不同的微生境,是治理大型排土场平台"顽疾"的有效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 微地形重塑 产流产沙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技术 被引量:50
17
作者 李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7-40,5,共5页
为了掌握阴湾排土场边坡变形破坏规律,基于边坡地质资料和现场地表GPS位移监测结果,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阴湾排土场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在滑坡区域继续排土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对2种排土压脚方案下边... 为了掌握阴湾排土场边坡变形破坏规律,基于边坡地质资料和现场地表GPS位移监测结果,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阴湾排土场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在滑坡区域继续排土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对2种排土压脚方案下边坡稳定性进行极限平衡分析,提出阴湾排土场滑坡治理措施及后续排土方案,治理后的阴湾排土场2个典型剖面的稳定性系数分别达到1.24、1.38,满足稳定性储备要求。结果表明:结合稳定性分析及工程实际综合考虑后的排土压脚方案对边坡的治理效果较好,对于指导后期排土工作和同类型矿山排土场边坡稳定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边坡稳定性 滑坡治理 压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歪头山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蒋福兴 王永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8期109-111,共3页
研究表明,由于边坡地质体的复杂性、非线性、开放性等特点,边坡的稳定与不稳定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同时,反映边坡稳定性的定性因素特征值的取值和定量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也是模糊的。基于这两点,通过利用边坡中的一些不确定性信息... 研究表明,由于边坡地质体的复杂性、非线性、开放性等特点,边坡的稳定与不稳定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同时,反映边坡稳定性的定性因素特征值的取值和定量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也是模糊的。基于这两点,通过利用边坡中的一些不确定性信息,采用黄崇福等(1995)介绍的一维信息分配方法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建立边坡稳定性与各个特征参数的模糊关系;并将其用于歪头山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中,计算结果符合实际,证明了其可信性、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歪头山矿 边坡稳定性 模糊数学 一维信息分配方法 滑坡体 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情况下排土场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何玉红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47,共4页
排土场边坡不同于一般边坡,排土体为松散介质,降雨入渗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为了定量研究降雨对排土场边坡的稳定性影响,以及防水和排水措施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建立降雨情况下排土场渗流数值模型,分析排土场内部渗流场;然... 排土场边坡不同于一般边坡,排土体为松散介质,降雨入渗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为了定量研究降雨对排土场边坡的稳定性影响,以及防水和排水措施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建立降雨情况下排土场渗流数值模型,分析排土场内部渗流场;然后对排土场边坡进行水土耦合分析,通过水土耦合分析发现降雨情况下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大大降低。为了服务于工程和科学研究,进一步对防渗和排水情况下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进行定量研究。研究发现:在排土场台阶底部设置排水管道或者在排土场顶部设置防水层可以大大提高降雨情况下边坡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正确评价和治理该类边坡的稳定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渗流 降雨强度 边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太堡露天矿排土场增高扩容边坡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丁鑫品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4,共4页
以安太堡露天矿排土场为例,采用基底承载力分析与极限平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背斜构造影响下增高扩容方案的可行性。通过优化分析,排土场一般平盘宽度进一步缩小至65m,总体边坡角进一步增大至17°,剩余排土空间增加至33480万m... 以安太堡露天矿排土场为例,采用基底承载力分析与极限平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背斜构造影响下增高扩容方案的可行性。通过优化分析,排土场一般平盘宽度进一步缩小至65m,总体边坡角进一步增大至17°,剩余排土空间增加至33480万m^3,有效缓解了安太堡矿过背斜期间内排不能及时跟进、排土空间严重不足等问题,保证了超前剥离工作的正常进行,研究方法与成果可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太堡露天矿 基底承载力 背斜构造 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