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排刺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唐文龙 张仁义 +4 位作者 程孝顶 郭小川 曲善忠 王晓旭 严旭洪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1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排刺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排刺疗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1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 目的:观察排刺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排刺疗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1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以及即刻止痛时间,评估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30/35),高于对照组的71.43%(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AI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即刻止痛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后4周,观察组未见复发,对照组复发1例,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刺疗法治疗PHN疗效确切,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各类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刺疗法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视觉模拟评分法 阿森斯失眠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刺法结合远端选穴对太阳经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及下肢循经温度的影响
2
作者 祁万梅 屈韶 +1 位作者 严兴科 窦婷婷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40-145,共6页
目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排刺法结合远端选穴对太阳经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部及下肢循经温度的影响。方法纳入受试者54例,其中太阳经型LDH患者34例、健康受试者20例。患者采用腰部排刺法及循经远端选穴针刺,留针30min,隔日1次... 目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排刺法结合远端选穴对太阳经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部及下肢循经温度的影响。方法纳入受试者54例,其中太阳经型LDH患者34例、健康受试者20例。患者采用腰部排刺法及循经远端选穴针刺,留针30min,隔日1次,每周3次,共4周;健康受试者不予治疗。采集健康受试者、患者治疗前后腰部及下肢循经红外热成像,并选取该条经脉循行经过的4个区域(患侧腰肌区、大腿后侧、腘窝及小腿后侧),进行体表温度测量与记录。比较分析患者治疗前与健康受试者及治疗后循经温度差异;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量表(SF-MPQ)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太阳经型LDH患者腰部及下肢循经温度异常,与健康受试者相比,腰部及下肢循经区域可见异常低温区(P<0.05)。经治疗后该循经区域温度回升,SF-MPQ评分及ODI评分明显降低(P<0.05),总有效率为97.06%(33/34)。结论腰部排刺法结合远端选穴可显著改善太阳经型LDH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对腰部及下肢循经温度改变有显著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经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排刺 远端选穴 红外热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筋排刺法治疗髂胫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下肢关节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吴强 潘畅 +5 位作者 张锦华 吴和熙 杨家富 李琴 陈崇亮 张红梅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8期47-51,共5页
目的:观察经筋排刺法对髂胫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下肢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髂胫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经筋排刺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治疗14... 目的:观察经筋排刺法对髂胫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下肢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髂胫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经筋排刺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治疗14d。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及下肢功能量表(LEFS)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和下肢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34/35),高于对照组的77.14%(27/35),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EFS和KSS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筋排刺法治疗髂胫束综合征的疗效及下肢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胫束综合征 筋痹 经筋排刺 治疗 膝关节 视觉模拟评分法 膝关节协会评分 下肢功能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24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4
作者 侯利军 韩淑凯 +3 位作者 高伟娜 许玉娜 杨新伟 杨伟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4期107-110,共4页
目的:评价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3年3月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望都县中医医院、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保定市第一中医院收治的488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 目的:评价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3年3月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望都县中医医院、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保定市第一中医院收治的488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4例。在必要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后评定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痉挛程度、上肢关节运动状况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排刺 皮肤针疗法 痉挛 上肢 脑卒中 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筋排刺加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瘫5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刘红梅 《甘肃中医》 2002年第6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中医疗法 经筋排刺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刺阳明经配合辨证取穴治疗痿证 被引量:5
6
作者 宋登丽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5期45-47,共3页
痿证属于中医的常见病症之一,是指筋骨痿软,肌肉瘦削,皮肤麻木,手足不用的一类疾患,总病机为肺胃肝肾等脏腑精气受损,肢体筋脉失养,临床上以两足痿软、不能随意运动者较多见。排刺针法配合辨证取穴在治疗痿证,取阳明经穴位,可以使气血... 痿证属于中医的常见病症之一,是指筋骨痿软,肌肉瘦削,皮肤麻木,手足不用的一类疾患,总病机为肺胃肝肾等脏腑精气受损,肢体筋脉失养,临床上以两足痿软、不能随意运动者较多见。排刺针法配合辨证取穴在治疗痿证,取阳明经穴位,可以使气血精微充沛,输布四肢百骸濡养经脉,筋脉得养,则肢体运动自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痿证 痿辟 排刺 阳明经 辨证取穴 黄帝内经 李东垣医学全书 儒门事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刺法配合放血法治疗痉挛性斜颈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芳 金宏柱 《江西中医药》 2008年第1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排刺 放血疗法 痉挛性斜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脊排刺配合分期异治治疗带状疱疹96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平 张淑忆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第3期12-13,共2页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带状疱疹是由水痘-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关键词 带状疱疹 治疗 分期 排刺 夹脊 神经分布 常见病 病毒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刺配合排刺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案 被引量:5
9
作者 蒋珊珊 初晓辉 杨佃会 《江西中医药》 2015年第5期55-55,共1页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以"激痛点"为标志性特点的慢性软组织源性疼痛的病症。激痛点是形成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病理因素,同时亦是其病理产物,常累及肌肉、筋膜、肌腱等部位,表现为颈部、肩部、腰背部肌肉固定压痛、牵涉痛、抽搐反应甚至...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以"激痛点"为标志性特点的慢性软组织源性疼痛的病症。激痛点是形成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病理因素,同时亦是其病理产物,常累及肌肉、筋膜、肌腱等部位,表现为颈部、肩部、腰背部肌肉固定压痛、牵涉痛、抽搐反应甚至导致运动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刺 颈肩肌筋膜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刺法联合经筋排刺法治疗难治性面瘫的经验 被引量:18
10
作者 邓越 王宇航 +1 位作者 毛雪文 王世广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9期134-137,共4页
角刺法是王世广主任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临床中采用角刺法联合经筋排刺法治疗难治性面瘫。将难治性面瘫患者的面部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运用角刺法(包括平角透刺法)、经筋排刺法等特色手法分区域联合施治。角刺法可扩大单个穴位的作用... 角刺法是王世广主任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临床中采用角刺法联合经筋排刺法治疗难治性面瘫。将难治性面瘫患者的面部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运用角刺法(包括平角透刺法)、经筋排刺法等特色手法分区域联合施治。角刺法可扩大单个穴位的作用半径,疏通本经及多经气血;经筋排刺法可调畅气血,改善神经肌肉功能。本法安全性高,最终可达到改善面部板滞、恢复萎缩肌肉功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排刺 难治性面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刺加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苟娟平 《现代中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54-56,共3页
目的观察排刺加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排刺加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30例只采用针刺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 目的观察排刺加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排刺加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30例只采用针刺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排刺加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刺 络拔罐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挛三针配合经筋排刺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叶伟斌 植昌嘉 +7 位作者 陈钦培 陈浦 谢丽华 康智 江玲 曾沁 陈明娇 文丽娜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年第1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挛三针配合经筋排刺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中风合并上肢痉挛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研究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实验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行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行挛三针配合经筋排刺治疗... 目的:探讨挛三针配合经筋排刺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中风合并上肢痉挛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研究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实验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行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行挛三针配合经筋排刺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MAS、CSI评级、FMA评分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实验组85.00%。治疗后2组MAS、CSI分级、FMA评分与治疗前相较均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MAS、CSI分级、FMA评分与实验组相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挛三针配合经筋排刺可有效减轻中风患者上肢痉挛症状,改善患者肌张力和上肢运动功能,疗效确切,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挛三针 经筋排刺 中风 上肢痉挛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筋排刺配合走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72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军 张崇耀 《中国民间疗法》 2005年第4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腰背肌筋膜炎 走罐治疗 经筋排刺 2001-2003年 常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筋排刺法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中老年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梦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14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经筋排刺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中老年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8例中老年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经筋排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 目的:观察经筋排刺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中老年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8例中老年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经筋排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28/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1%(2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结合经筋排刺法可改善肩周炎患者肩关节运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中老年 经筋排刺 体外冲击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火灸结合电针排刺法治疗寒凝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奕奕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22期33-36,共4页
目的:观察雷火灸结合电针排刺法治疗寒凝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凝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电针排刺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雷火灸结合电针排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患... 目的:观察雷火灸结合电针排刺法治疗寒凝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凝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电针排刺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雷火灸结合电针排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下腰痛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JOA下腰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为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雷火灸结合电针排刺法治疗寒凝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能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寒凝血瘀型 雷火灸 电针排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经排针刺法治疗神经性皮炎60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勇 姜文 《中国民间疗法》 2003年第3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循环 神经性皮炎 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用排针刺法与超短波治疗仪治疗颈肩痛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常悦松 于璐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23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联用排针刺法与超短波治疗仪治疗颈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颈肩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110例患者分为治疗仪组(55例)和联合组(55例).对治疗仪组患... 目的:探讨联用排针刺法与超短波治疗仪治疗颈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颈肩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110例患者分为治疗仪组(55例)和联合组(55例).对治疗仪组患者使用超短波治疗仪进行治疗,对联合组患者联用排针刺法与超短波治疗仪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及其VAS的评分和FMA的评分.结果:与治疗仪组患者相比,联合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更高,其VAS的评分更低,其FMA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排针刺法与超短波治疗仪治疗颈肩痛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缓解患者颈肩痛的症状,提高其上肢的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用 超短波治疗仪 颈肩痛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经筋刺法理论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伟 魏丹 李澎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3期95-97,共3页
经筋刺法理论是石学敏院士在传统经筋刺法的基础上,结合经筋病的临床特点将经筋刺法进行了丰富及创新,提出的经筋透刺法、经筋排刺法等多种刺法。经筋刺法临床应用广泛,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该文分享应用经筋刺法理论治疗周围性面... 经筋刺法理论是石学敏院士在传统经筋刺法的基础上,结合经筋病的临床特点将经筋刺法进行了丰富及创新,提出的经筋透刺法、经筋排刺法等多种刺法。经筋刺法临床应用广泛,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该文分享应用经筋刺法理论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2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 排刺 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神经炎 口僻 吊线风 石学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笔针刺血排脓法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20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立新 刘晓丽 《中国民间疗法》 2003年第2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笔针 脓法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火针排针浅刺联合拔罐治疗妊娠期急性带状疱疹的经验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博伟 郭玉峰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3期23-26,共4页
妊娠期是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时期,孕妇感染带状疱疹后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会对母婴结局产生不良影响,而西药在临床上应用受限。该文分析妊娠期急性带状疱疹的病因病机,以及毫火针排针浅刺联合拔罐治疗妊娠期急性带状疱疹的作用机... 妊娠期是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时期,孕妇感染带状疱疹后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会对母婴结局产生不良影响,而西药在临床上应用受限。该文分析妊娠期急性带状疱疹的病因病机,以及毫火针排针浅刺联合拔罐治疗妊娠期急性带状疱疹的作用机制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急性带状疱疹 毫火针针浅 拔罐 蛇串疮 缠腰火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