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椰壳纤维长度分布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王威
黄故
-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
-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12,共4页
-
基金
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041401)
-
文摘
为了进一步拓展椰壳纤维的开发应用领域,用单根纤维长度测量法测量椰壳纤维的长度,实验表明椰壳纤维的长度范围为8~337 mm;用计算机模拟椰壳纤维的排列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椰壳纤维长度排列分布是连续的,并具有天然纤维长度分布的显著特征;采用分组测量分析法研究椰壳纤维的长度根数分布、长度质量分布、长度线密度分布等情况,计算出椰壳纤维的平均线密度为27.89 tex,线密度范围为18.265~70.442 tex。
-
关键词
椰壳纤维
长度排列
长度分布
线密度分布
-
Keywords
coconut fiber
length-arrange
length-distribution
linear-density distribution
-
分类号
TS102.219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
-
题名牦牛绒纤维长度分布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吴娟
谢春萍
杨艳春
刘新金
-
机构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
出处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1102072)
纺织服装产业河南省协同创新(项目编号:hnfz14002)
+4 种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BK2012254)
江苏省产学研项目(项目编号:BY2012065
BY2014023-13
BY2012051
BY2013015-24)
-
文摘
为了进一步拓展牦牛绒纤维的应用领域,用单根纤维长度测量法分别对2种牦牛绒纤维棕牛绒和紫牛绒的长度进行测试,实验表明:紫牛绒纤维的长度范围5~130 mm;棕牛绒纤维的长度范围5~132 mm;用计算机模拟牦牛绒纤维的排列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牦牛绒纤维长度排列分布是连续的,并具有天然纤维长度分布的显著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分组测量分析法研究牦牛绒纤维的长度根数分布、长度质量分布、长度线密度分布等情况,计算出紫牛绒纤维的平均线密度为5.41 dtex,线密度范围3.734~8.058 dtex;棕牛绒纤维的平均线密度为4.23 dtex,线密度范围3.291~8.000 dtex。
-
关键词
牦牛绒纤维
长度分布
长度排列
质量分布
线密度分布
-
Keywords
yak hair fiber
length distribution
length arrange
length weight distribution
length linear density distribution
-
分类号
TS102.31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
-
题名基于正反波场对比的逆时偏移假象分析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张大洲
魏石磊
熊章强
-
机构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7-522,545,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4047和41274123)联合资助
-
文摘
本文从逆时偏移成像原理出发,利用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求解波动方程实现正、反向波场外推。对不同接收方向、不同排列长度及不同道间距所接收的地震数据做反向外推后与正向波场进行对比,分析正、反向波场存在差异的原因,进一步分析不同方向接收的地震数据逆时偏移假象的成因。通过对模型数据结果的分析认为:在逆时偏移过程中由于接收数据的不完整使得反向外推过程中产生新的波场,从而在偏移剖面中形成假象,这类假象可通过多炮叠加来消除;排列长度对逆时偏移成像的影响远大于道间距。
-
关键词
逆时偏移
接收方向
排列长度
道间距
假象
-
Keywords
reverse time migration,receiving direction,spread length,receiver interval,artifacts
-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琼东南深水坡折带地震采集炮检距特征分析
被引量:5
- 4
-
-
作者
刘伟
尹成
赵虎
王建花
-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海油研究总院
-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5-865,1016+847,共11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219403)资助
-
文摘
中国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前景光明。但该区广泛分布的深水坡折带和崎岖海底导致其地震资料信噪比低,侧面波发育,深部构造成像质量差。本文根据琼东南盆地深水陆坡区典型的地质剖面建立正演模型,采用高斯射线束照明模拟法分析、对比深部凹陷及复杂构造目的层不同炮检距的照明能量分布特征,得知对深部目的层成像最有效的排列长度是7000~9000m、最优叠加炮检距范围是4000~5000m。这对海上深水陆坡区地震勘探数据采集观测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地震数据采集
观测系统
炮检距
排列长度
高斯射线束
深水陆坡区
琼东南盆地
-
Keywords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geometry,offset,cable length,Gaussian ray beam,deepwater slope area,Qiongdongnan Basin
-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速度横向变化对地震成像的影响
被引量:11
- 5
-
-
作者
王卫华
-
机构
河北省涿州市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0-726,共7页
-
文摘
纵波反射波法多次覆盖技术基于水平层状均匀介质的假设条件与实际情况相差太大,是影响山地资料地震成像效果并造成勘探失利的主要原因。本文针对山地资料地震成像出现的问题,通过简单模型计算,分析了速度横向变化对地震成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CMP和CRP点两边相应射线路径不对称或CRP点的发散。文中对在复杂山地用超长地震排列观测和选排列段叠加的做法提出质疑,并提出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复杂山地山前带地震采集和处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关键词
山地地震勘探
速度横向变化
地震成像
排列长度
选排列段叠加
-
Keywords
mountainous exploration,lateral velocity variation,seismic imaging,spread length,selecting spread segment for stack
-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