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2.5D有限元的高密度电法不同装置勘探效果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赵荣春
吕玉增
+2 位作者
张智
韦柳椰
潘泓序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136,共9页
高密度电法是一种适用性广泛的电阻率勘探方法,拥有多种电极排列装置选择。不同装置由于电极分布方式的差异,在针对不同地质目标和测区环境时往往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探测能力。为探究各排列装置的特点及其适用情况,推导了2.5D电位的变分问...
高密度电法是一种适用性广泛的电阻率勘探方法,拥有多种电极排列装置选择。不同装置由于电极分布方式的差异,在针对不同地质目标和测区环境时往往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探测能力。为探究各排列装置的特点及其适用情况,推导了2.5D电位的变分问题,采用Delaunay三角化算法实现了非结构化网格剖分,进而实现了有限元正演模拟。结合实践,对常见地质情况进行建模,分别使用温纳α、温纳β、施伦贝谢尔、偶极-偶极4种装置开展正反演对比研究。研究发现:(1)在探测未知区域单个异常体时,温纳β、施伦贝谢尔2种排列的效果更好;(2)在探测相邻较近的多个异常体时,应优先采用具有更高水平分辨率的施伦贝谢尔和偶极-偶极排列;(3)对于低阻破碎带的勘探,温纳β和偶极-偶极排列更为适用;(4)当地层具有较好分层界限时,4种排列均可体现良好的分层效果。因此,高密度电法勘探实践中应综合考虑不同排列装置的特点,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多种排列方式进行测量,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以获得更为准确的解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非结构化网格
有限单元法
排列装置
正反演计算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机器视觉红枣缺陷检测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
4
2
作者
马博
李传峰
+4 位作者
段纪发
陶思宇
杨乔楠
高华兴
吴明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5-140,共6页
基于机器视觉的红枣缺陷检测研究中,普遍采用单相机采像,由于相机位置固定,加之红枣通常由普通传送带运送,红枣间易产生堆积、黏连造成红枣之间相互遮挡和红枣自身遮挡,导致红枣表面完整图像无法被采集,即使改用多相机采相也存在盲区,...
基于机器视觉的红枣缺陷检测研究中,普遍采用单相机采像,由于相机位置固定,加之红枣通常由普通传送带运送,红枣间易产生堆积、黏连造成红枣之间相互遮挡和红枣自身遮挡,导致红枣表面完整图像无法被采集,即使改用多相机采相也存在盲区,仍无法解决采集的图像不完整,导致检测准确率降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红枣缺陷检测装置,主要包括刮板上料机、分料挡板、V型传送带、排列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吹除装置和回流装置。该装置可将红枣等距排成一列,且使红枣旋转,图像采集装置连续采集3张旋转前进的红枣图片,避免盲区得到较为完整的红枣表面图像。此设备可以与红枣干燥流水线连接,实现全程自动化无需人工参与。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机器视觉红枣缺陷检测装置可明显提高红枣缺陷检测效率和准确率,增加了红枣缺陷检测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有助于红枣加工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缺陷检测
红枣上料
排列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2.5D有限元的高密度电法不同装置勘探效果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赵荣春
吕玉增
张智
韦柳椰
潘泓序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13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274182)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GXNSFDA026055)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2KY0251)。
文摘
高密度电法是一种适用性广泛的电阻率勘探方法,拥有多种电极排列装置选择。不同装置由于电极分布方式的差异,在针对不同地质目标和测区环境时往往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探测能力。为探究各排列装置的特点及其适用情况,推导了2.5D电位的变分问题,采用Delaunay三角化算法实现了非结构化网格剖分,进而实现了有限元正演模拟。结合实践,对常见地质情况进行建模,分别使用温纳α、温纳β、施伦贝谢尔、偶极-偶极4种装置开展正反演对比研究。研究发现:(1)在探测未知区域单个异常体时,温纳β、施伦贝谢尔2种排列的效果更好;(2)在探测相邻较近的多个异常体时,应优先采用具有更高水平分辨率的施伦贝谢尔和偶极-偶极排列;(3)对于低阻破碎带的勘探,温纳β和偶极-偶极排列更为适用;(4)当地层具有较好分层界限时,4种排列均可体现良好的分层效果。因此,高密度电法勘探实践中应综合考虑不同排列装置的特点,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多种排列方式进行测量,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以获得更为准确的解释结果。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非结构化网格
有限单元法
排列装置
正反演计算
电阻率
Keywords
Multi-electrode resistivity method
unstructured grid
finite element method
array configuration
geophysical forward and inversion calculations
resistivity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机器视觉红枣缺陷检测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
4
2
作者
马博
李传峰
段纪发
陶思宇
杨乔楠
高华兴
吴明清
机构
南疆特色果树高效优质栽培与深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现代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5-14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479)
新疆特色果树优质栽培与深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项目(FE201904)。
文摘
基于机器视觉的红枣缺陷检测研究中,普遍采用单相机采像,由于相机位置固定,加之红枣通常由普通传送带运送,红枣间易产生堆积、黏连造成红枣之间相互遮挡和红枣自身遮挡,导致红枣表面完整图像无法被采集,即使改用多相机采相也存在盲区,仍无法解决采集的图像不完整,导致检测准确率降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红枣缺陷检测装置,主要包括刮板上料机、分料挡板、V型传送带、排列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吹除装置和回流装置。该装置可将红枣等距排成一列,且使红枣旋转,图像采集装置连续采集3张旋转前进的红枣图片,避免盲区得到较为完整的红枣表面图像。此设备可以与红枣干燥流水线连接,实现全程自动化无需人工参与。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机器视觉红枣缺陷检测装置可明显提高红枣缺陷检测效率和准确率,增加了红枣缺陷检测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有助于红枣加工产业发展。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缺陷检测
红枣上料
排列装置
Keywords
machine vision
defect detection
jujube feeding
arrangement device
分类号
S225.93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2.5D有限元的高密度电法不同装置勘探效果研究
赵荣春
吕玉增
张智
韦柳椰
潘泓序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机器视觉红枣缺陷检测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马博
李传峰
段纪发
陶思宇
杨乔楠
高华兴
吴明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