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纱线排列结构对丝网印刷织物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蒋利红 洪虹 +1 位作者 胡吉永 晏雄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5,共8页
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在棉针织物、棉非织造布和不同纱线线密度的棉机织物表面印刷碳纳米管电极浆料以制备织物电极,通过测试织物电极的表面电阻、循环伏安曲线、恒流充放电曲线和交流阻抗谱,分析织物基材的纤维/纱线排列形态和结构参数对... 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在棉针织物、棉非织造布和不同纱线线密度的棉机织物表面印刷碳纳米管电极浆料以制备织物电极,通过测试织物电极的表面电阻、循环伏安曲线、恒流充放电曲线和交流阻抗谱,分析织物基材的纤维/纱线排列形态和结构参数对丝网印刷织物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相对平整的棉机织物电极具有更低的表面电阻和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其中纱线线密度为11.66 tex的棉机织物电极的面积比电容可达27.910 mF/cm^(2),比棉针织物电极和棉非织造布电极高1.6~4.4倍,并且棉机织物电极的电极过程动力学参数如电荷转移电阻、韦伯阻抗均小于棉针织物电极和棉非织造布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电极 纤维/纱线排列结构 电化学 丝网印刷 表面电阻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坐标特征矩阵的多类对象排列结构描述方法
2
作者 陈国杰 尤波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5-65,共11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极坐标特征矩阵的多类对象排列结构检测方法。极坐标特征矩阵由极径矩阵和极角矩阵构成,它描述了多类对象排列结构中所包含的距离信息和方向信息。该方法在汽车保险盒检测应用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针对于汽车保险盒检测...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极坐标特征矩阵的多类对象排列结构检测方法。极坐标特征矩阵由极径矩阵和极角矩阵构成,它描述了多类对象排列结构中所包含的距离信息和方向信息。该方法在汽车保险盒检测应用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针对于汽车保险盒检测,首先使用CCD工业相机采集保险盒图像,通过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对汽车保险片的标识码进行表征,并结合支持向量机实现对图像中的保险片的定位与识别。然后依据定位和识别结果计算极坐标特征矩阵对汽车保险盒内汽车保险片的排列结构进行描述。最后以极坐标特征矩阵相似度为判断依据实现对汽车保险盒的检测。实验证明,依据极坐标特征矩阵相似度对汽车保险盒的检测准确率达9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坐标特征矩阵 多类对象排列结构 方向梯度直方图 支持向量机 汽车保险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超材料”结构不同周期性排列方式特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元忠 李玮祥 +2 位作者 马凤珍 张向阳 田子建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31,共5页
以低频"超材料"的矩形双层螺旋体单元胞为建模基础,在HFSS软件中仿真研究了该模型的周期性平铺排列结构、周期性平行排列结构、周期性十字交叉排列结构的S参数,并采用S参数提取法提取了等效电磁参数,分析了3种排列方式在低频... 以低频"超材料"的矩形双层螺旋体单元胞为建模基础,在HFSS软件中仿真研究了该模型的周期性平铺排列结构、周期性平行排列结构、周期性十字交叉排列结构的S参数,并采用S参数提取法提取了等效电磁参数,分析了3种排列方式在低频频域内呈现出的不同"超材料"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周期性平铺排列结构可将入射波完全反射回去,周期性平行排列结构为低频磁负"超材料",周期性十字交叉排列结构为低频左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材料 左手材料 极度亚波长 周期性排列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的结构及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小康 王海东 +1 位作者 万巍 郭慧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7-131,共5页
以共沉淀法、喷雾干燥法制备了三元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应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与实验制备的LiNi_(1/3)Co_(1/3)Mn_(1/3)O_2进行对比,对3种不同的预想结构模型(堆叠结构、随机排列结构、超晶格结... 以共沉淀法、喷雾干燥法制备了三元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应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与实验制备的LiNi_(1/3)Co_(1/3)Mn_(1/3)O_2进行对比,对3种不同的预想结构模型(堆叠结构、随机排列结构、超晶格结构)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三元材料都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其中共沉淀法制备的层状结构更加明显,而喷雾干燥法制备的材料中过渡金属元素比更接近LiNi_(1/3)Co_(1/3)Mn_(1/3)O_2的化学计量比。计算结果表明,随机排列的结构模型能量最低、最稳定,与实验制备的三元正极材料结构最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LINI1/3CO1/3MN1/3O2 第一性原理 随机排列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模组热失控传播的结构因素影响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骞 李顶根 +1 位作者 李卫 徐鹏 《新能源进展》 2019年第4期295-301,共7页
为优化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结构设计,通过热失控数值分析,结合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搭建了圆柱电池模组的三维热失控传播模型,研究不同排列结构和电池间隙下的热失控传播特性。结果表明:插排结构能有效降低热失控传播速率;增加模组中电... 为优化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结构设计,通过热失控数值分析,结合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搭建了圆柱电池模组的三维热失控传播模型,研究不同排列结构和电池间隙下的热失控传播特性。结果表明:插排结构能有效降低热失控传播速率;增加模组中电池间隙,电池的热失控触发时间后移;在模组热失控后期,扩散速率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模组 热失控 排列结构 电池间隙 传播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隙排列非均质PV面板在建筑顶部采光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边宇 马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6-101,共6页
间隙排列PV结构兼具遮阳、采光、发电等性能,宜用作建筑顶部采光设施.文中针对广州地区的气候条件,对4种不同参数的PV结构进行对比研究,综合考虑采光性能与发电能力,选出了PV面板安装的最优方案,即PV面板与水平面之间呈60°倾角,以... 间隙排列PV结构兼具遮阳、采光、发电等性能,宜用作建筑顶部采光设施.文中针对广州地区的气候条件,对4种不同参数的PV结构进行对比研究,综合考虑采光性能与发电能力,选出了PV面板安装的最优方案,即PV面板与水平面之间呈60°倾角,以此在保证较高采光能力的同时提供良好的发电能力;通过在设计案例中的应用对间隙排列PV结构的采光及发电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间隙型PV结构具有良好的遮阳效果,其下方10 m处地面的平均采光系数为4.9%,年度累计发电能力为61.8 k W·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排列PV结构 采光性能 发电能力 顶部采光构件 平均采光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口褐煤萃取后微晶结构的XRD与HRTEM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小东 孔令菲 +1 位作者 秦勇 张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25-1030,共6页
为了获取褐煤的基本结构单元(BSU)组成信息,采用不同溶剂对龙口褐煤进行分级萃取,借助于x射线衍射仪(XRD)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比研究了褐煤大分子骨架结构的排列方式及其萃取前后微晶结构参数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随... 为了获取褐煤的基本结构单元(BSU)组成信息,采用不同溶剂对龙口褐煤进行分级萃取,借助于x射线衍射仪(XRD)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比研究了褐煤大分子骨架结构的排列方式及其萃取前后微晶结构参数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随着萃取程度的增加,芳香层间距减小,而芳香层片的长度和宽度略有加大,但不同微晶结构,其参数值变化的机理不同;原煤的TEM图像比较清晰,芳香层结构及其排列方式较为均一,随着萃取级数的增加,高像清晰度降低;褐煤的大分子骨架主要以2~3个芳香碳网层片定向排列为主,局部单个层片散布,呈挠曲状、蠕虫状或交叉状;褐煤的超微孔主要是BSU之间的间隙或同一BSU间碳网层的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口褐煤 分级萃取 微晶结构参数 大分子结构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蜂窝结构的冲击响应特性
8
作者 李成兵 张吉涛 +3 位作者 叶强 李锐 李仁富 杨兰英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5-203,共9页
在传统六角形蜂窝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用负泊松比结构替代部分原六角形蜂窝结构的胞元层,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复合蜂窝结构模型。利用显示动力学有限元方法,研究了不同冲击速度作用下,复合蜂窝的结构排列和相对密度对变形模式、动态冲击应力... 在传统六角形蜂窝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用负泊松比结构替代部分原六角形蜂窝结构的胞元层,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复合蜂窝结构模型。利用显示动力学有限元方法,研究了不同冲击速度作用下,复合蜂窝的结构排列和相对密度对变形模式、动态冲击应力、冲击载荷效率和比吸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低速冲击作用下,复合蜂窝比六角形蜂窝的变形模式更复杂;除了冲击速度和结构排列,复合蜂窝的名义应力还取决于相对密度;复合蜂窝表现出负泊松比效应,具有更好的平台应力;在相同的冲击速度作用下,较弱层的复合蜂窝的峰值应力明显较低,表现出更好的冲击载荷效率;合理选择复合蜂窝结构的排列方式可以明显提高蜂窝结构的能量吸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元层 复合蜂窝 冲击速度 结构排列 能量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脂肪球膜上蛋白质排列模型被提出
9
《中国乳业》 2012年第6期58-58,共1页
比利时科学家近日从牛乳中分离乳脂肪球膜,用特异性胰蛋白酶和非特异性链霉蛋白酶水解,以研究脂肪球膜上蛋白质的不对称排列结构。学者利用二维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鉴定脂肪球膜经胰蛋白酶酶解后的产物。
关键词 排列结构 脂肪球 蛋白质 飞行时间质谱法 模型 非特异性 胰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线圈的磁聚焦仿真 被引量:8
10
作者 何亚伟 李阳 +5 位作者 杨庆新 张献 倪卫涛 刘维娜 张雅希 杨晓博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5-79,共5页
为通过磁聚焦技术提高无线电能传输效率,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的磁场分布特性进行分析,并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软件,对不同类型线圈、不同线圈排列结构的磁场聚焦特性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5线圈结构通... 为通过磁聚焦技术提高无线电能传输效率,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的磁场分布特性进行分析,并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软件,对不同类型线圈、不同线圈排列结构的磁场聚焦特性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5线圈结构通过角度、距离、尺寸的逐级优化,其磁场聚焦特性不断增强,最终得到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线圈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磁场聚焦 线圈类型 排列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听觉中枢的fMRI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夏爽 祁吉 +1 位作者 尹建忠 薛永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12-1316,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与正常听力者的听皮质频率敏感性排列结构的差异;双侧听皮质中枢半球优势的变化;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皮层下区听觉传导通路的变化。方法20例正常志愿者和20例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分别采集T1WI、GR... 目的探讨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与正常听力者的听皮质频率敏感性排列结构的差异;双侧听皮质中枢半球优势的变化;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皮层下区听觉传导通路的变化。方法20例正常志愿者和20例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分别采集T1WI、GREEPI及3DGRET1WI影像。采用组块式方法分别随机给予500Hz,4000Hz两种纯音刺激,每种刺激重复2次。所有图像均经AFNI进行后处理,统计阈值概率设定为P<10-5,激活范围阈值设定为半径5mm,体积300mm3的连续激活区域考虑为有意义激活区。结果正常听力者和单侧耳聋病人给予单耳500Hz,4000Hz刺激时,二者对于听皮质激活容积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听力者给予单耳刺激表现为对侧半球优势,半球激活容积比分别为7.56,6.02(右耳刺激);2.56,5.11(左耳刺激)。而单侧耳聋病人则表现为同侧半球优势,半球激活容积比分别为0.62,0.69(左侧耳聋,右耳刺激);0.96,0.83(右侧耳聋,左耳刺激)。结论正常听力者对500Hz和4000Hz的频率刺激激活区的位置存在差别。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失去了听觉中枢的频率敏感性空间排列结构。单侧耳聋病人表现为同侧半球优势。500Hz对正常听力者和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的听皮质激活范围明显大于4000Hz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耳聋 听皮质 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 半球优势 频率敏感性空间排列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CCD原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亮 谷勇霞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7,10,共4页
超级CCD像素单元旋转45°蜂窝状排列以提高分辨力,采用八角形光电二极管以提高光吸收效率,水平跳跃读出以获得高质量视频输出,单一电子快门以提高像素数据传输速度和准确度,配合专门信号处理器,使超级CCD性能较传统CCD有显著改善。... 超级CCD像素单元旋转45°蜂窝状排列以提高分辨力,采用八角形光电二极管以提高光吸收效率,水平跳跃读出以获得高质量视频输出,单一电子快门以提高像素数据传输速度和准确度,配合专门信号处理器,使超级CCD性能较传统CCD有显著改善。主要介绍超级CCD原理,包括其技术关键,色彩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CCD 电荷耦合器件 分辨力 信噪比 动态范围 像素排列结构 八角形二极管 色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矿物的离子探针分析:二次离子质谱特征
13
作者 林卓然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1981年第1期70-75,共6页
本文介绍用我国研制的LT-1型离子探针对四种不同SiO_4四面体结构类型和不同成份特微的硅酸盐矿物石英、橄榄石辉石和云母作了二次离子质谱分析试验。在^(16)O^-轰击的条件下测得的正二次离子质谱表明:①主原子离子能反映主元素成分;②... 本文介绍用我国研制的LT-1型离子探针对四种不同SiO_4四面体结构类型和不同成份特微的硅酸盐矿物石英、橄榄石辉石和云母作了二次离子质谱分析试验。在^(16)O^-轰击的条件下测得的正二次离子质谱表明:①主原子离子能反映主元素成分;②主元素原子与氧结成一系列有规律组合的二元、三元、四元……等多元离子;③这些多元离子的强度关系表现多样复杂性,其中尤以(Si_2O)^+>(SiO_2)^+及(Al_2O)^+>(AlO_2)^+为有趣,值得进一步工作;④这些氧化物多元离子并不与矿物原来的结构特微相连系。根据这些多元离子的出现规律可以基本估计主元素对痕元素的质量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矿物 离子探针 质谱图 四面体结构 元素原子 排列结构 主元素 离子能 链状结构 分子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开放性屈腱断裂的综合治疗技术
14
作者 吴红 汪公明 《畜牧兽医杂志》 2015年第4期111-111,114,共2页
屈腱断裂包括指(趾)浅、指(趾)深、悬韧带和跟腱的断裂。由于屈腱腱束的纵向排列结构特点以及腱对机体的强力支持作用,致使腱断裂之后很难将两断端缝合连接,患畜多以废役淘汰处理。近年来,们对开放性屈腱断裂采用腱两断端皮外接结... 屈腱断裂包括指(趾)浅、指(趾)深、悬韧带和跟腱的断裂。由于屈腱腱束的纵向排列结构特点以及腱对机体的强力支持作用,致使腱断裂之后很难将两断端缝合连接,患畜多以废役淘汰处理。近年来,们对开放性屈腱断裂采用腱两断端皮外接结缝合、有效的夹板绷带固定和合理的全身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技术,取得满意疗效。2014年,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兽医门诊部共收治屈腱断裂3例,其中骡1例,驴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术学院 屈腱断裂 综合治疗 畜牧工程 排列结构 全身治疗 门诊部 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纳米团簇内核的调控及对光学/电化学能隙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金荣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5-246,共2页
近年来原子精确的金属纳米团簇引起广泛关注,对其结构的调控也成为研究热点1–10。金属纳米团簇结构的调控至少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团簇整体结构、团簇局部结构、团簇在晶体中的排列结构。着眼于团簇的组成不变而改变结构,可获得金属纳米... 近年来原子精确的金属纳米团簇引起广泛关注,对其结构的调控也成为研究热点1–10。金属纳米团簇结构的调控至少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团簇整体结构、团簇局部结构、团簇在晶体中的排列结构。着眼于团簇的组成不变而改变结构,可获得金属纳米团簇的构造同分异构体1;着眼于团簇在晶体中的排列结构调控,近来一种新的最密排列方式6HLH 排列被发现2。由于金属纳米团簇可看作由内核(kernel)和外壳保护性长钉(staples)两部分组成(见图a 示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团簇 结构调控 双金属 内核 电化学 能隙 光学 排列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姓名及其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许爱军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5期71-77,共7页
汉英姓名作为各自文化中最基本的现象之一,承载着各自文化中大量的历史、地理、语言和传统习俗等方面的信息。汉英姓名的数量、结构排列和取名方式都有着很多相通和相异之处,反映着各自文化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对汉英姓名的对比研... 汉英姓名作为各自文化中最基本的现象之一,承载着各自文化中大量的历史、地理、语言和传统习俗等方面的信息。汉英姓名的数量、结构排列和取名方式都有着很多相通和相异之处,反映着各自文化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对汉英姓名的对比研究有助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提高文化敏感性,从而在对外交往中达到更好的沟通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姓名 名数量 结构排列 取名方式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热系数最低的新型无机材料研制成功
17
作者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4-114,共1页
由英国利物浦大学领导的一个合作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有史以来导热系数最低的新无机材料。这一发现代表了材料设计在原子尺度上控制热流的新突破,这将促进废热转化为电能和有效利用燃料的新型热电材料的加速开发,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找... 由英国利物浦大学领导的一个合作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有史以来导热系数最低的新无机材料。这一发现代表了材料设计在原子尺度上控制热流的新突破,这将促进废热转化为电能和有效利用燃料的新型热电材料的加速开发,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找到新路。原子有2种不同的排列结构,这种新材料结合了这两种结构。两结构中每种原子的排列方式都能减缓原子在固体结构中的热运动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系数 排列结构 加速开发 固体结构 原子尺度 可持续发展社会 新型无机材料 热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号溶剂含硫量对浸出桐油异构化影响的研究
18
作者 冉启才 《中国油脂》 CAS 1984年第S1期165-168,共4页
用浸出法从桐油饼中制取桐油,从六十年代开始到现在,在川东产桐区逐步推广应用.但浸出桐油在品质上同压榨法制取的桐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用压榨法制取的桐油,在常温下呈橙黄色——淡黄色的液体,为α——型桐酸结构的桐油.而用浸出法制... 用浸出法从桐油饼中制取桐油,从六十年代开始到现在,在川东产桐区逐步推广应用.但浸出桐油在品质上同压榨法制取的桐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用压榨法制取的桐油,在常温下呈橙黄色——淡黄色的液体,为α——型桐酸结构的桐油.而用浸出法制取的桐油,常温下一般呈白色固体,为β——型桐酸结构的桐油.这种桐油商业上称为变质油,外贸出口禁忌.因而阻碍了桐籽制工艺向预压浸出以至直接浸出等更先进的工艺发展.β——型桐油的形成原因,国内外不乏报导,主要一致的认为是因α——型桐酸受到硫及硫化物、碘、硒、紫外线等作用,改变了空间的排列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出法 桐酸 直接浸出 白色固体 排列结构 溶剂比 中制 工艺发展 制油工艺 在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如何开始融化
19
《新疆农垦科技》 2014年第3期65-65,共1页
冰是水在自然界中的固体形态,在常压环境下,温度高于零摄氏度时冰就开始融化.变为液态水。那么冰是如何开始融化的呢?冰的结晶是水分子,呈六角形规则排列结构.冰开始融化的时候.首先是以结晶内的一个水分子开始脱离结晶为契机开... 冰是水在自然界中的固体形态,在常压环境下,温度高于零摄氏度时冰就开始融化.变为液态水。那么冰是如何开始融化的呢?冰的结晶是水分子,呈六角形规则排列结构.冰开始融化的时候.首先是以结晶内的一个水分子开始脱离结晶为契机开始自由运动.而这个水分子并不会回到原来的位置,从而导致结晶出现歪曲。而结晶一旦出现歪曲.就会逐渐扩大.最终整个结晶分崩离析.变为液体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化 水分子 自由运动 排列结构 液态水 结晶 自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copic failure process of exemplary argillaceous interlayer from east China 被引量:1
20
作者 SUN Shao-rui LIU Yong +5 位作者 HAO She-feng HE Wei HE Xun WEI Ji-hong YU Yong-xiang SONG Jing-l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973-1986,共14页
The landslide disaster caused by the argillaceous interlayer not only destroys buildings,cultivated land,and roads but also seriously endangers human life and safety.This study concerns the mineral composition of sele... The landslide disaster caused by the argillaceous interlayer not only destroys buildings,cultivated land,and roads but also seriously endangers human life and safety.This study concerns the mineral composition of selected argillaceous interlayer and their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To study the mineral composition of argillaceous interlayers,8 kinds of samples in the southern Jiangsu region of China were analyzed utilizing X-ray diffraction(XRD).The repeated direct shear strength tests(RDST)were carried out on the undisturbed specimens of the argillaceous interlay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rgillaceous interlayer with high content of kaolinite shows ductile failure mode,which means that there is no obvious residual strength in the shear process.The arrangement of mineral particles on the shear surface of the specimens after different shear displacements was observed under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It was observed that mineral particles on the shear surface showed a more directional arrangement with the increase of shear displacement.Furthermore,the influence of shear direction on the argillaceous interlayer with completely oriented mineral particles was studied through numerical experiments with four shear strength mechanisms proposition proposed.The influence of the mineral arrangement on the action occasion and magnitude of dilatancy component of shear strength is clarified in the shear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illaceous interlayer microcosmic structure strength component directional arrangement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LANDSLID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