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2
1
作者 江志文 李展振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8期493-494,共2页
关键词 微型外固定支架 治疗 掌指骨粉碎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治疗波及关节面的掌指骨粉碎性骨折(附12例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符开俊 《浙江临床医学》 2009年第3期280-281,共2页
手部功能复杂、精细,是和人们的劳动、生活密切相关。手部骨骼体积小,关节多,肌肉、肌腱附着点多,功能复杂精细,骨折后较小的移位、成角都会影响手的功能,因此要求手部骨折应达到解剖复位和争取患手恢复到最佳功能。在实际操作中... 手部功能复杂、精细,是和人们的劳动、生活密切相关。手部骨骼体积小,关节多,肌肉、肌腱附着点多,功能复杂精细,骨折后较小的移位、成角都会影响手的功能,因此要求手部骨折应达到解剖复位和争取患手恢复到最佳功能。在实际操作中,波及关节面的掌骨指骨粉碎性骨折治疗比较困难。本院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运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波及关节面的掌指骨粉碎性骨折12例,经术后随访,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指骨粉碎性骨折 外固定支架治疗 关节面 手部功能 解剖复位 手部骨折 骨折治疗 术后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吕晓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8期54-55,共2页
目的分析讨论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结果。方法 72例掌指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固定克氏针术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分析讨论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结果。方法 72例掌指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固定克氏针术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后,骨折情况均基本愈合,而试验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患者关节能够活动时间、2个月后关节综合评价分值、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32.60±9.37)d、(7.30±1.75)d、(95.40±7.22)分、5.56%,均优于对照组的(43.70±10.55)d、(18.80±2.37)d、(81.60±14.77)分、30.5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掌指骨骨折愈合,更利于患者恢复,综合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微型外固定支架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掌、指骨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汪海涛 黄丛 欧阳增洪 《宜春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掌、指骨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82例掌、指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下...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掌、指骨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82例掌、指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指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有利于缩短手术耗时、加快术后恢复,且并发症少、出血量少,有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骨粉碎性骨折 3D打印技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