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江卫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8期75-77,共3页
目的探究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外固定支架组及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目的探究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外固定支架组及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一般情况、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外固定支架组患者Gartland-Werley评分低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桡骨短缩优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P<0.05);两组患者尺偏角、掌倾角、治疗满意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外固定支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χ2=0.283,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较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 掌侧锁定钢板 桡骨远端C型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侧锁定钢板结合背侧经皮克氏针翘拨治疗桡骨远端前后壁骨折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梁伟 马仲锋 王永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0-53,共4页
为探讨掌侧锁定钢板结合背侧经皮克氏针翘拨治疗桡骨远端前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从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入治疗的桡骨远端前后壁均骨折的患者;最终共收入43例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为(64. 39... 为探讨掌侧锁定钢板结合背侧经皮克氏针翘拨治疗桡骨远端前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从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入治疗的桡骨远端前后壁均骨折的患者;最终共收入43例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为(64. 39±4. 85)岁(范围51~74岁);其中32例患者为自行摔伤,11例患者为交通事故伤。记录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4周、12周、24周视觉模拟评分,以及患者并发症,测量患者术后24周X线尺偏角、掌倾角、双手握力、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及上肢功能评定标准(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结果表明手术时长平均为(82. 63±9. 2)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0. 47±15. 42) mL。术后4周VAS评分为(3. 98±0. 8)分,术后12周VAS评分为(3. 07±0. 88)分,术后24周VAS评分为(1. 93±1. 24)分,X线尺偏角为17. 23°±3. 54°,X线掌倾角为11. 83°±1. 35°,DASH评分为(7. 6±2. 32)分,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为(5. 22±1. 73)分。握力为健侧(38. 56±5. 96) kg,患侧34. 23°±6. 27°,掌屈患侧70. 34°±7. 49°,健侧79. 59°±6. 16°,背伸患侧65. 50°±7. 78°,健侧66. 36°±8. 02°,桡偏患侧16. 84°±3. 92°,健侧20. 60°±4. 28°,尺偏患侧22. 22°±6. 60°,健侧23. 47°±6. 64°,旋前患侧70. 75°±7. 97°,健侧74. 75°±8. 97°,旋后患侧63. 35°±9. 39°,健侧64. 57°±8. 54°。没有患者出现伤口感染、骨折复位丢失,以及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可见掌侧锁定钢板结合背侧经皮克氏针翘拨治疗桡骨远端前后壁骨折的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侧锁定钢板 结合背经皮克氏针 翘拨复位 桡骨远端前后壁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邓文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5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行背...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行背侧双钢板内固定,对照组患者行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桡骨掌倾角、桡骨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度、术后早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桡骨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度(旋前、旋后、屈曲、背伸)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早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总有效率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但术后早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钢板内固定 桡骨远端C型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