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绝对精确时间的收发分体脉冲同步方法研究
1
作者 苗锡奎 赵威 +1 位作者 张恒伟 胡启立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现有收发分体脉冲同步方法面临着同步精度差,抗干扰能力弱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绝对精确时间的收发分体脉冲同步方法,首先利用北斗授时模块分别对发送端与接收端授时同步,两者可异步授时;然后发送端和接收端以当前绝对精确时刻为... 现有收发分体脉冲同步方法面临着同步精度差,抗干扰能力弱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绝对精确时间的收发分体脉冲同步方法,首先利用北斗授时模块分别对发送端与接收端授时同步,两者可异步授时;然后发送端和接收端以当前绝对精确时刻为参数,按照接收端与发送端相互约定的发/收时刻函数产生当前时刻脉冲发送时刻和脉冲接收时刻,使用高精度定时器分别在脉冲发送时刻和脉冲接收时刻发送脉冲和设置脉冲接收波门同步接收脉冲;最后对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同步精度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脉冲同步精度优于20ns。该脉冲同步方法最大特点是设计简单、易于实现,运算量小,接收端与发送端不需要握手就可实现高精度脉冲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发分体 脉冲同步 北斗授时同步 绝对精确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扩频技术在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国庆 王辉明 +2 位作者 李守才 宗遐龄 肖翌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年第3期224-227,共4页
地震数据采集要求在有限时间内收集所有地震道数据。接收道数的增加使瞬间传输的数据量巨大,超出了常规通信方式的能力范围。同时在野外生产时要求通讯部分具备较少的电缆,较低的功耗,较高的可靠性能等特点。常规数据传输方法不易解决... 地震数据采集要求在有限时间内收集所有地震道数据。接收道数的增加使瞬间传输的数据量巨大,超出了常规通信方式的能力范围。同时在野外生产时要求通讯部分具备较少的电缆,较低的功耗,较高的可靠性能等特点。常规数据传输方法不易解决数据传输的通道数和距离不易确定问题。采用有线与无线结合数据采集与传输机制的实验系统,解决了采集站定位问题,保证了每个数字检波器的采集信号同步,提供了一种无线地震数据传输的新方法。实验系统中无线扩频技术的应用使无线通讯方法在地震勘探中更趋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采集 无线扩频技术 GPS授时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控制脉冲间隔激光编码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苗锡奎 赵威 +1 位作者 张恒伟 杨伟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1-58,共8页
激光编码是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抵抗激光诱偏干扰的重要措施,现有激光编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很容易被干扰系统所识别破解,而使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受到威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绝对精确时间控制的激光脉冲激光编码方法。首先利用北斗授... 激光编码是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抵抗激光诱偏干扰的重要措施,现有激光编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很容易被干扰系统所识别破解,而使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受到威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绝对精确时间控制的激光脉冲激光编码方法。首先利用北斗授时系统对激光编码端授时,以此得到精确时刻,以绝对精确整秒时刻为参数,根据编码基频大小,按照编码函数一次产生当前时刻所需数量的脉冲时间间隔;然后在后续时刻利用定时器在预产生的时间间隔处产生脉冲信号,并控制脉冲宽度;最后对该编码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实验和实际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授时精度20 ns,脉冲编码精度优于30 ns。该编码最大的特点是各编码脉冲时间间隔各不相同,无任何规律和周期,是一种准随机分布编码,而且编码函数运算量小,易于实现,具有较强的抗解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控制脉冲间隔 脉冲编码 北斗授时同步 绝对精确时间 激光半主动制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