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捷联相控阵雷达导引头隔离度寄生回路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嘉鑫 林德福 +1 位作者 祁载康 程振轩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24-1129,共6页
针对全捷联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的隔离度问题,分析了造成隔离度误差的主要原因,建立了隔离度寄生回路模型,通过量纲一化分析了隔离度寄生回路的稳定性和频率特性,利用伴随函数法研究了隔离度寄生回路对比例导引制导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导... 针对全捷联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的隔离度问题,分析了造成隔离度误差的主要原因,建立了隔离度寄生回路模型,通过量纲一化分析了隔离度寄生回路的稳定性和频率特性,利用伴随函数法研究了隔离度寄生回路对比例导引制导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导引头的不完全解耦和测角误差是产生隔离度问题的主要原因;相比负反馈,正反馈时寄生回路的稳定性对隔离度更敏感,临界失稳频率更接近控制系统频率;隔离度寄生回路将改变比例导引制导系统的性能参数,影响制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 相控阵雷达 隔离度 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捷联相控阵雷达导引头视线角速率估计技术
2
作者 韩旭东 张鹏飞 +2 位作者 张意 齐竹昌 柴劲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2-116,共5页
捷联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直接固联于弹体,仅能为制导系统提供目标体视线角,采取传统比例导引的末制导弹药应用捷联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时,还需结合弹体姿态信息提取视线角速率,以形成末制导指令。针对该问题,基于导引头提供的目标体视线角、... 捷联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直接固联于弹体,仅能为制导系统提供目标体视线角,采取传统比例导引的末制导弹药应用捷联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时,还需结合弹体姿态信息提取视线角速率,以形成末制导指令。针对该问题,基于导引头提供的目标体视线角、弹目相对距离、相对接近速度等信息,利用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提出了一种捷联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的视线角速率估计技术。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视线角速率的估计效果优于工程中常用的α-β微分滤波器,且具有更高的命中精度;基于某高性能微处理器对该算法完成了嵌入式实现,可看出其单次运行时间大于α-β微分滤波器,但在工程中仍满足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相控阵雷达导引头 末制 视线角速率估计 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掠射角下幅相极化特征融合雷达导引头舰船检测方法
3
作者 韩静雯 杨勇 +1 位作者 连静 王威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7-1135,共9页
大掠射角下海面目标信号往往淹没在强海杂波中,给雷达导引头目标检测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改善大掠射角下雷达检测微弱目标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海面目标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大掠射角下雷达导引头实测数据,发现海杂波和舰... 大掠射角下海面目标信号往往淹没在强海杂波中,给雷达导引头目标检测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改善大掠射角下雷达检测微弱目标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海面目标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大掠射角下雷达导引头实测数据,发现海杂波和舰船在展开相位差均值、同极化比相位均值和极差、同极化幅均比4个幅相极化特征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次,结合支持向量机方法,与已有特征集对比,验证了海杂波与舰船目标+海杂波在该四维特征空间可分性更高。进而,对分类器加以虚警控制,提出一种幅相特征融合的海面目标检测方法。最后,利用实验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可以在大掠射角下实现雷达对海面目标的有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海杂波 大掠射角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和模糊综合评价的雷达导引头评估
4
作者 郭国强 常冠男 +4 位作者 牛智奇 王家东 刘晓菲 张鹏 陈文喜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5-214,共10页
针对当前雷达导引头评估领域缺乏科学有效方法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博弈论融合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用于在研制初期对导引头方案进行合理准确的评估。以某对海型雷达导引头方案决策为例,分析并提出了7个准则、34个技术指标的层次结构评... 针对当前雷达导引头评估领域缺乏科学有效方法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博弈论融合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用于在研制初期对导引头方案进行合理准确的评估。以某对海型雷达导引头方案决策为例,分析并提出了7个准则、34个技术指标的层次结构评价模型,并构建了基于博弈论融合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博弈论方法对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得到的权重系数进行了优化,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4种雷达导引头方案进行了量化评估,得到该对海型雷达导引头的最优方案为Ku波段相控阵雷达,评估结果准确可信。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评估模型可以解决雷达导引头方案及性能评估问题,可以为雷达导引头总体方案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性能评估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博弈论 权重融合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捷联波束稳定算法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琪 付书堂 《航空兵器》 2011年第6期3-5,共3页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是空空导弹导引头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相控阵天线与弹体固连,捷联波束稳定是其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分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捷联波束稳定的方案,利用弹目视线在惯性空间不变的原理,推导并...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是空空导弹导引头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相控阵天线与弹体固连,捷联波束稳定是其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分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捷联波束稳定的方案,利用弹目视线在惯性空间不变的原理,推导并得出适应于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的捷联波束稳定算法,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空 相控阵雷达 捷联波束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掠射角对海雷达导引头实测回波特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连静 杨勇 +1 位作者 谢晓霞 王雪松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35-1543,共9页
大掠射角下,对海雷达导引头观测到的海杂波强度激增,舰船目标检测困难。本文结合全极化雷达导引头挂飞实测数据,分析了回波幅度和相位特性。首先,采用典型分布对回波幅度分布进行拟合,并利用拟合优度对拟合效果作出评估;然后,分析了平... 大掠射角下,对海雷达导引头观测到的海杂波强度激增,舰船目标检测困难。本文结合全极化雷达导引头挂飞实测数据,分析了回波幅度和相位特性。首先,采用典型分布对回波幅度分布进行拟合,并利用拟合优度对拟合效果作出评估;然后,分析了平均相位变化量。结果表明:在大掠射角条件下,雷达导引头各极化通道海杂波幅度服从K分布;海杂波与舰船回波幅度在同极化通道服从K分布,在交叉极化通道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交叉极化通道回波信杂比高于同极化通道;海杂波与舰船回波相位平均变化量小于海杂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海杂波 大掠射角 幅度分布 相位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化与距离像特征融合的雷达导引头角反射器鉴别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韩静雯 杨勇 +2 位作者 连静 吴国庆 王雪松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58-3670,共13页
角反射器形成的强假目标干扰给反舰导弹雷达导引头目标识别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提高反舰导弹雷达导引头抗冲淡式角反射器干扰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极化与高分辨距离像(high resolution range profile,HRRP)多特征融合的角反射器鉴别方法... 角反射器形成的强假目标干扰给反舰导弹雷达导引头目标识别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提高反舰导弹雷达导引头抗冲淡式角反射器干扰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极化与高分辨距离像(high resolution range profile,HRRP)多特征融合的角反射器鉴别方法。结合3种场景下的实验数据,首先从海杂波中提取雷达导引头目标回波信号;其次,分析了角反和舰船回波的峰值个数、径向尺寸等5个距离像特征,以及极化相关系数均值等3个极化特征。实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舰船与单个角反特征差异明显,与阵列角反特征差异减小;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基于实验数据设计5组测试,分别检验了单特征和多特征融合的鉴别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单特征鉴别方法性能不稳定,而所提出的三特征融合鉴别方法更具稳健性,在5组测试中鉴别准确率均达到92.8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角反射器 目标鉴别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共形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波束形成 被引量:7
8
作者 齐飞林 刘峥 +1 位作者 杨明磊 张守宏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74-1877,1948,共5页
针对毫米波圆锥台共形相控阵天线阵列低副瓣波束形成,提出了基于最优非均匀子阵划分及最优子阵激励的低副瓣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利用多目标进化算法,先通过对整个扫描波束空间进行空间采样并形成空间采样点的天线辐射方向图,然后引入... 针对毫米波圆锥台共形相控阵天线阵列低副瓣波束形成,提出了基于最优非均匀子阵划分及最优子阵激励的低副瓣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利用多目标进化算法,先通过对整个扫描波束空间进行空间采样并形成空间采样点的天线辐射方向图,然后引入两个多目标函数对这些空间采样点的天线辐射方向图进行低副瓣约束,可获得指定扫描空间内任意角度的低副瓣波束形成。通过多目标进化算法优化子阵结构及其激励能够有效抑制辐射方向图副瓣电平。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波束形成 多目标进化算法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雷达导引头速度信息辅助捷联惯导的组合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马卫华 袁建平 罗建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主动雷达导引头 ( ARS)在飞行中段向地面开机 ,可利用多普勒效应得到沿导引头波束方向的速度测量值 ,具有辅助惯导的潜力。文中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 ,建立了导引头波束速度信息辅助惯导的模型。研究表明 ,利用该测速信息可辅助捷联惯性... 主动雷达导引头 ( ARS)在飞行中段向地面开机 ,可利用多普勒效应得到沿导引头波束方向的速度测量值 ,具有辅助惯导的潜力。文中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 ,建立了导引头波束速度信息辅助惯导的模型。研究表明 ,利用该测速信息可辅助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 SINS) ,构建主动雷达 /捷联惯导系统 ,在不增加导航设备的基础上 ,可提高纯惯导系统的精度。该系统能给出米级精度的速度信息 ,明显抑制了惯导位置误差的增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雷达 捷联 速度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综述 被引量:21
10
作者 汤晓云 樊小景 李朝伟 《航空兵器》 2013年第3期25-30,共6页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是一种采用先进相控阵天线技术的全新雷达导引头,其具有传统雷达导引头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本文阐述了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的发展历程和世界各国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技术特点和存在的技术难点,讨论了其发...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是一种采用先进相控阵天线技术的全新雷达导引头,其具有传统雷达导引头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本文阐述了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的发展历程和世界各国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技术特点和存在的技术难点,讨论了其发展方向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雷达 阵列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动目标跟踪的相控阵雷达导引头一体化制导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学平 孟江浩 +1 位作者 许涛 杨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5-700,共6页
针对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在空空导弹制导系统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动目标跟踪的新型一体化制导技术。采用基于"当前"统计模型的滤波算法实现机动目标跟踪,获取制导信息;采用最优导引律生成导引指令实现高精度制... 针对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在空空导弹制导系统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动目标跟踪的新型一体化制导技术。采用基于"当前"统计模型的滤波算法实现机动目标跟踪,获取制导信息;采用最优导引律生成导引指令实现高精度制导;同时利用制导信息生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的跟踪信号,实现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在窄波束条件下的快速跟踪。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以实现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制导信息高精度提取及波束快速跟踪的一体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机动目标跟踪 “当前”统计模型 一体化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共形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的阵列稀布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齐飞林 刘峥 +1 位作者 杨雪亚 张守宏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869-2875,共7页
该文针对毫米波共形相控阵天线阵列稀布引起的栅瓣问题,提出了一种最优极化(交叉极化电平最小)条件下的阵列稀布优化准则。该方法首先建立毫米波共形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极化辐射方向图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圆极化和线极化两种极化方式下交叉... 该文针对毫米波共形相控阵天线阵列稀布引起的栅瓣问题,提出了一种最优极化(交叉极化电平最小)条件下的阵列稀布优化准则。该方法首先建立毫米波共形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极化辐射方向图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圆极化和线极化两种极化方式下交叉极化电平的比较,选取最优极化方式,选定阵列稀布优化的两组基本参数,然后利用改进的粒子群进化(MPSO)算法优化两组参数条件下的阵元分布,对比阵元分布优化后的天线方向图确定阵列稀布优化的基本准则,来有效抑制由于阵列单元稀布而引发的栅瓣效应。仿真试验证明该准则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极化 阵列优化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与SLAM的全捷联导引头定位研究
13
作者 王嘉楠 彭晓乐 王之昊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4-141,共8页
针对全捷联导引头探测器和IMU传递函数的需要进行相位匹配的问题,利用在线学习的RBF神经网络进行相位匹配算法设计,利用Z变换进行离散化处理;针对全捷联单模和多模导引头的相位匹配算法进行了设计与分析,并通过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 针对全捷联导引头探测器和IMU传递函数的需要进行相位匹配的问题,利用在线学习的RBF神经网络进行相位匹配算法设计,利用Z变换进行离散化处理;针对全捷联单模和多模导引头的相位匹配算法进行了设计与分析,并通过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效果。同时,结合SLAM系统进行同时定位矫正,提升导弹的定位精度与全捷联导引头的导引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 相位匹配 RBF神经网络 在线学习 SLAM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导引头捷联去耦方法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曲圣杰 陶利 郑陶冶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4-258,264,共6页
相控阵导引头全捷联安装在弹体上,波束指向易受弹体姿态扰动影响,从而影响探测性能。需采取相应的捷联去耦措施,隔离弹体扰动,实现波束在惯性空间的指向稳定。分析了弹载相控阵导引头捷联去耦的特性,给出一种实用的相控阵导引头捷联去... 相控阵导引头全捷联安装在弹体上,波束指向易受弹体姿态扰动影响,从而影响探测性能。需采取相应的捷联去耦措施,隔离弹体扰动,实现波束在惯性空间的指向稳定。分析了弹载相控阵导引头捷联去耦的特性,给出一种实用的相控阵导引头捷联去耦方法,通过仿真试验对导致相控阵导引头不完全解耦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满足弹载环境去耦系数需求时,对部分雷达参数设计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 雷达 去耦 数学稳定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被动雷达导引头信源数估计方法
15
作者 王资 李槟槟 +2 位作者 时满红 赵宏涛 江平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随着雷达反摧毁技术的发展,被动雷达导引头面临着在雷达和诱饵形成的不完全重合信号中进行超分辨测向的挑战,需要单快拍测向技术。现有测向技术大多假设信源数已知,而传统的信源数估计方法在单快拍时性能大幅下降甚至失效。为解决这一问... 随着雷达反摧毁技术的发展,被动雷达导引头面临着在雷达和诱饵形成的不完全重合信号中进行超分辨测向的挑战,需要单快拍测向技术。现有测向技术大多假设信源数已知,而传统的信源数估计方法在单快拍时性能大幅下降甚至失效。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单快拍信源数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被动雷达导引头阵列测向模型稀疏表示,其次通过子空间算法和压缩感知算法相结合进行降阶和解相干处理,然后提出一种改进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研究残差的变化规律,最后构造目标函数估计信源数。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单快拍、阵元数少、信号相干的极端情况下估计成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雷达 信源数估计 压缩感知 单快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赵鸿燕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17,共7页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是当今世界上最前沿、最复杂的雷达导引头之一。本文介绍了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印度、韩国、以色列等国家的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技术研究应用情况,通过对国外发展情况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一些有利于雷达导引头研制的...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是当今世界上最前沿、最复杂的雷达导引头之一。本文介绍了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印度、韩国、以色列等国家的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技术研究应用情况,通过对国外发展情况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一些有利于雷达导引头研制的启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有源相控阵 氮化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总体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秋生 《兵工自动化》 2007年第1期3-4,共2页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具有波束扫描灵活、空间功率和时间资源分配可控等优点,具有有源/无源相控阵列组成形式。前者每个天线单元用1个接收机和发射功率放大器,后者共用1个或几个发射机和接收机,采用时需综合考虑。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的组...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具有波束扫描灵活、空间功率和时间资源分配可控等优点,具有有源/无源相控阵列组成形式。前者每个天线单元用1个接收机和发射功率放大器,后者共用1个或几个发射机和接收机,采用时需综合考虑。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的组成有相控阵天线、波束控制计算机、T/R组件、激励器、功率分配器、波束形成网络、接收机、信号处理、数据处理、中央控制计算机等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 雷达 总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收发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丁武伟 《航空兵器》 2010年第1期44-47,51,共5页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是未来雷达导引头的发展方向,而小型化收发系统是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的关键技术。本文讨论了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给出了满足系统要求的收发系统设计方案和仿真结果。
关键词 相控阵 雷达 毫米波 收发系统 馈电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环路滤波的相控阵导引头捷联解耦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兵兵 盛卫星 +2 位作者 张仁李 韩玉兵 马晓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45-854,共10页
针对相控阵导引头中波束指向受弹体扰动影响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环路滤波的捷联解耦方法(strapdown decoupling method based on loop filter,SDMLF)。此方法将补偿后波束指向与初始波束指向的差值送入环路滤波器,利用指向误差滤波值修正... 针对相控阵导引头中波束指向受弹体扰动影响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环路滤波的捷联解耦方法(strapdown decoupling method based on loop filter,SDMLF)。此方法将补偿后波束指向与初始波束指向的差值送入环路滤波器,利用指向误差滤波值修正补偿后的波束指向,如此构成环路,完成对被扰动波束指向的闭环控制。为提高SDMLF对更多弹体扰动场景的适用性及解耦性能,在SDMLF中增加对环路滤波器中等效环路噪声带宽的自适应计算,得到了基于自适应环路滤波的捷联解耦方法,增加了所设计解耦环路的可靠性。计算机仿真与半实物系统实测结果验证了所提解耦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 捷联解耦 姿态解算 角度补偿 环路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真实场景杂波快速仿真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尹璨玮 韩晓东 +2 位作者 孙清洋 舒汀 郁文贤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8-82,87,共6页
针对真实的地形数字高程图,提出了一种利用高性能图形处理单元(GPU)对相控阵雷达导引头进行多通道杂波仿真的方法。通过分析雷达回波信号模型,给出了相控阵体制雷达杂波仿真的方法;并利用高性能GPU的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并行算法实... 针对真实的地形数字高程图,提出了一种利用高性能图形处理单元(GPU)对相控阵雷达导引头进行多通道杂波仿真的方法。通过分析雷达回波信号模型,给出了相控阵体制雷达杂波仿真的方法;并利用高性能GPU的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并行算法实现了此仿真算法,并给出仿真结果。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能较精确地反映出真实复杂地形的杂波特性,并且与传统的基于中央处理器的杂波模拟方法相比,大大地提升了运算速度。该研究结果也适用于其他体制雷达的杂波仿真,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支撑基于知识辅助的雷达空时自适应处理技术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波仿真 统一计算设备架构算法 相控阵雷达 图形处理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