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好太王碑发现140周年的捶拓与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耿铁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118,共7页
1877年(光绪三年)怀仁设县,书启关月山在通沟的荒烟蔓草中发现了好太王碑,迄今正好140周年。好太王碑发现后,经过火焚除苔,捶拓出完整拓本,传入京师和域外,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期间对于碑石发现与火焚除苔的时间,完整拓本的出现以及拓...
1877年(光绪三年)怀仁设县,书启关月山在通沟的荒烟蔓草中发现了好太王碑,迄今正好140周年。好太王碑发现后,经过火焚除苔,捶拓出完整拓本,传入京师和域外,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期间对于碑石发现与火焚除苔的时间,完整拓本的出现以及拓本的类型、保存、研究等诸多问题还存在着不同说法和意见。本文根据文献资料,结合调查研究所得,对140年来好太王碑的捶拓、拓本分类、状况进行梳理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太王碑
捶拓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拓印溯源
被引量:
5
2
作者
赵力光
《文博》
1987年第5期61-63,共3页
拓印,也称捶拓,传拓,是用纸和墨将碑刻、铜器、砖瓦、货币等器物上的文字,花纹印制下来的一项技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拓印对古代文化的保存、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研究金石、书法、碑帖、版本等提供了资料。即使在今天的文物、...
拓印,也称捶拓,传拓,是用纸和墨将碑刻、铜器、砖瓦、货币等器物上的文字,花纹印制下来的一项技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拓印对古代文化的保存、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研究金石、书法、碑帖、版本等提供了资料。即使在今天的文物、考古、工艺、美术工作中仍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那么,拓印技术究竟起源于何时呢?同我国许多传统技艺一样千百年来,拓印只是通过实际操作中的口授身教而流传,很少有系统的文字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捶拓
传
拓
石经
美术工作
古代文化
熹平
王壮弘
郑覃
李楷洛
唐太宗李世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好太王碑的保护与现状
3
作者
耿铁华
《文博》
1990年第2期64-70,55,共8页
好太王碑是高句丽第二十代长寿王为其父“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树立的纪功碑,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四一四年)立于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县城)东北四公里处。经历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风风雨雨,至今已在那里矗立了一千五百七十多年。它被重...
好太王碑是高句丽第二十代长寿王为其父“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树立的纪功碑,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四一四年)立于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县城)东北四公里处。经历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风风雨雨,至今已在那里矗立了一千五百七十多年。它被重新发现、捶拓和研究,亦有一个世纪了。许多中外学者、专家十分关注好太王碑的保护与现状,因此,我们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太王碑
集安县
长寿王
捶拓
句丽
国内城
纪功碑
碑面
土境
晋安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好太王碑发现140周年的捶拓与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耿铁华
机构
通化师范学院高句丽研究院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118,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15@ZH007)
文摘
1877年(光绪三年)怀仁设县,书启关月山在通沟的荒烟蔓草中发现了好太王碑,迄今正好140周年。好太王碑发现后,经过火焚除苔,捶拓出完整拓本,传入京师和域外,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期间对于碑石发现与火焚除苔的时间,完整拓本的出现以及拓本的类型、保存、研究等诸多问题还存在着不同说法和意见。本文根据文献资料,结合调查研究所得,对140年来好太王碑的捶拓、拓本分类、状况进行梳理和研究。
关键词
好太王碑
捶拓
研究
Keywords
King Haotai Stone Tablet
Rubbing
Researeh
分类号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拓印溯源
被引量:
5
2
作者
赵力光
出处
《文博》
1987年第5期61-63,共3页
文摘
拓印,也称捶拓,传拓,是用纸和墨将碑刻、铜器、砖瓦、货币等器物上的文字,花纹印制下来的一项技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拓印对古代文化的保存、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研究金石、书法、碑帖、版本等提供了资料。即使在今天的文物、考古、工艺、美术工作中仍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那么,拓印技术究竟起源于何时呢?同我国许多传统技艺一样千百年来,拓印只是通过实际操作中的口授身教而流传,很少有系统的文字记载。
关键词
捶拓
传
拓
石经
美术工作
古代文化
熹平
王壮弘
郑覃
李楷洛
唐太宗李世民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好太王碑的保护与现状
3
作者
耿铁华
出处
《文博》
1990年第2期64-70,55,共8页
文摘
好太王碑是高句丽第二十代长寿王为其父“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树立的纪功碑,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四一四年)立于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县城)东北四公里处。经历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风风雨雨,至今已在那里矗立了一千五百七十多年。它被重新发现、捶拓和研究,亦有一个世纪了。许多中外学者、专家十分关注好太王碑的保护与现状,因此,我们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
好太王碑
集安县
长寿王
捶拓
句丽
国内城
纪功碑
碑面
土境
晋安帝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好太王碑发现140周年的捶拓与研究
耿铁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拓印溯源
赵力光
《文博》
198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好太王碑的保护与现状
耿铁华
《文博》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