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骚》“女媭”为女星宿名的文化诠释 被引量:4
1
作者 戴伟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共9页
《离骚》中的人物性质争议最多的是"女媭",王逸认为女媭是屈原姊。后世承王说者,往往加以附会以证成其说。一是以文物遗存来附会,以《水经注》及其所引袁崧说为代表;二是从文字音训来附会,以洪兴祖《楚辞补注》为代表。游国... 《离骚》中的人物性质争议最多的是"女媭",王逸认为女媭是屈原姊。后世承王说者,往往加以附会以证成其说。一是以文物遗存来附会,以《水经注》及其所引袁崧说为代表;二是从文字音训来附会,以洪兴祖《楚辞补注》为代表。游国恩肯定了张凤翼"妇女之通称"的说法。袁崧《宜都记》所载文物遗存是真实的,其附会女媭庙为屈姊庙,使材料自身存在矛盾,在秭归境内无屈原庙(祠)而有女媭庙,于理难通。女媭庙中"捣衣石犹存"揭示了女媭的身份,秭归之女媭庙、捣衣石的文化遗存,证明其是纪念"媭女"星的,而非屈原姊。媭(婺)女,是二十八宿之一。《离骚》中的"女媭"为二十八宿之一的"女"星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媭 媭女 星宿 捣衣石 文化诠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