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自动驾驶公交车影响的车辆换道行为研究
1
作者 赖元文 丘勋涛 +2 位作者 郭榕彬 王书易 张博深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7-187,共11页
针对城市道路上自动驾驶公交车与人工驾驶小汽车混合行驶交通流中跟驰、换道和停靠等行为的特殊性,以元胞自动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考虑自动驾驶公交车影响的车辆换道模型,研究含有自动驾驶公交车的混合交通流特征.针对自动驾驶车辆... 针对城市道路上自动驾驶公交车与人工驾驶小汽车混合行驶交通流中跟驰、换道和停靠等行为的特殊性,以元胞自动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考虑自动驾驶公交车影响的车辆换道模型,研究含有自动驾驶公交车的混合交通流特征.针对自动驾驶车辆行驶特性,并结合公交车在停靠站路段的行驶特征,对路段进行划分,分别构建自动驾驶公交车、常规公交车和小汽车的跟驰和换道规则,基于数值仿真实验对不同交通密度、公交车比例下的交通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的道路交通条件下,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对道路交通干扰较小,自动驾驶公交车的换道和停靠行为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小于常规公交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模型 公交停靠站 自动驾驶公交车 元胞自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力理论框架下基于综合竞争力的自动驾驶拟人换道决策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裴玉龙 傅博涵 +1 位作者 王子奇 张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80,共15页
为有效刻画城市快速路中自动驾驶环境下的车辆换道决策机理,考虑主车与周边车辆的位置属性、驾驶风格属性及车辆运动属性对主车换道行为的影响,建立基于综合竞争力的拟人换道决策模型。首先,以邻近前车间距、邻近前车速度差及驾驶风格这... 为有效刻画城市快速路中自动驾驶环境下的车辆换道决策机理,考虑主车与周边车辆的位置属性、驾驶风格属性及车辆运动属性对主车换道行为的影响,建立基于综合竞争力的拟人换道决策模型。首先,以邻近前车间距、邻近前车速度差及驾驶风格这3种因素作为自动驾驶车辆的拟人化换道意愿属性,量化表征主车的换道意愿;然后,基于人类决策中的悲观主义准则,分析换道过程中周边车辆与主车可能产生的竞争行为,利用车头间距比和驾驶风格差异提出潜在竞争强度概念;其次,考虑环境稳定性对驾驶舒适性的影响,提出“速度伪距”“加速度伪距”概念,衡量换道后的环境稳定性;最后,结合引力理论建立以车辆横向速度为求解目标的综合竞争力换道决策模型。在模型标定中,筛选Ubiquitous Traffic Eyes开源数据集,得到非强制换道片段数据,利用蚁群算法标定模型参数。采用随机排列交叉验证方法进行验证,以正确率为模型精度和泛化能力的评价指标,并将其与传统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将训练与验证比设置为72%∶28%、65%∶35%、57%∶43%和50%∶50%时,平均正确率区间为87.67%~90.34%,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可行性,相比于传统模型,本文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可为自动驾驶环境下车辆的车道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决策 综合竞争力 自动驾驶 横向速度 轨迹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场和多项式的智能车换道轨迹规划
3
作者 安政吉 范小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72,共8页
针对智能车在高速路换道场景中的安全性及舒适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安全势场和多项式换道模型的轨迹规划方法.首先,将车辆的运动在Frenet坐标系中解耦为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采用五次多项式与四次多项式分别生成车辆的横向d-t轨迹簇与纵向... 针对智能车在高速路换道场景中的安全性及舒适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安全势场和多项式换道模型的轨迹规划方法.首先,将车辆的运动在Frenet坐标系中解耦为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采用五次多项式与四次多项式分别生成车辆的横向d-t轨迹簇与纵向s-t轨迹簇;其次,为提升算法效率,根据车辆动力学特性设计了包含加速度、加速度变化率和曲率的轨迹评价指标,对轨迹簇进行初筛后得到候选轨迹;最后,基于安全势场理论结合行车最小安全距离的概念建立包含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效率的轨迹评价函数对候选轨迹筛选出最优轨迹并完成仿真验证.通过搭建高速双车道弯道模型并设计匀速车流和变速车流的不同换道场景对该算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换道过程中,自车与各障碍车之间的碰撞风险值始终小于碰撞风险临界值,保证了换道的安全性;在不同行驶工况下,自车的加速度、加速度变化率以及轨迹曲率均小于阈值,表明该换道轨迹规划算法在多种障碍车流中均能保证自车换道的舒适性与换道轨迹的平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驾驶 轨迹规划 安全势场 Frenet坐标系 多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专家模型的智能网联汽车换道决策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姚福星 孙超 +3 位作者 兰云港 卢兵 王博 于海洋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2-892,共11页
高速公路换道决策问题场景复杂、不确定性强、实时性要求高,是国内外自动驾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具有良好的决策实时性和面向复杂场景的适应性,然而,在训练样本与成本有限的条件下学... 高速公路换道决策问题场景复杂、不确定性强、实时性要求高,是国内外自动驾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具有良好的决策实时性和面向复杂场景的适应性,然而,在训练样本与成本有限的条件下学习效果有限,其难以保证最优的驾驶效率和完全的行驶安全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RL的混合专家模型(DRL-mixture of expert,DRL-MOE)换道决策方法。首先,模型的上层分类器根据输入状态特征动态地决定下层DRL专家或启发式专家的激活状态。为提高DRL专家的学习效果,本方法通过行为克隆(behavior cloning,BC)对神经网络参数进行初始化,对传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进行了改进。将智能驾驶员模型和最小化换道引起的总制动策略设计为启发式专家,以确保行驶安全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DRL-MOE模型方法与非混合专家型DRL方法相比,在驾驶效率方面提高了15.04%,并确保了零碰撞和零出界,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更优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高速决策 深度强化学习 混合专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驾驶风格和驾驶员不满度的换道决策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郭烈 卫立任 +1 位作者 秦增科 胥林立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7-505,共9页
针对现有的驾驶员不满度模型未考虑驾驶风格而导致换道决策难以适应不同类型驾驶员的问题,改进基于前车车速的驾驶员不满度模型,并结合基于椭圆车辆模型的最小安全距离模型,建立基于驾驶风格和驾驶员不满度的换道决策模型.选取15个问题... 针对现有的驾驶员不满度模型未考虑驾驶风格而导致换道决策难以适应不同类型驾驶员的问题,改进基于前车车速的驾驶员不满度模型,并结合基于椭圆车辆模型的最小安全距离模型,建立基于驾驶风格和驾驶员不满度的换道决策模型.选取15个问题作为驾驶员行为问卷(driver behavior questionnaire, DBQ)调查内容,利用主成分分析和K-means聚类将驾驶风格分为激进型、谨慎型和普通型3类.设计驾驶模拟器试验,采集不同驾驶风格的驾驶员换道数据,得到不同驾驶风格的驾驶员不满度阈值.通过MATLAB/Simulink和Carsim仿真平台验证换道决策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换道决策模型可根据驾驶员不满度正确产生换道意图,保证换道过程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适应不同驾驶风格的驾驶员,使基于驾驶员不满度的换道决策模型更符合驾驶员的实际驾驶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模型 驾驶员不满度 驾驶风格 驾驶模拟器 最小安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轨迹规划的自动驾驶车辆协同换道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淼淼 刘晓晨 +7 位作者 朱明月 魏泽平 邓辉 姚民坤 吴思霖 李昂 石赞 龚筱萸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8,共14页
传统的多车协同缺乏对目标队列和换道车辆信息的有效利用,为考虑动态信息变化对换道过程的影响,本文提出基于动态轨迹规划的自动驾驶车辆协同换道控制方法。首先,针对自动驾驶环境下单车进入车辆队列的研究场景,提出基于实时动态信息的... 传统的多车协同缺乏对目标队列和换道车辆信息的有效利用,为考虑动态信息变化对换道过程的影响,本文提出基于动态轨迹规划的自动驾驶车辆协同换道控制方法。首先,针对自动驾驶环境下单车进入车辆队列的研究场景,提出基于实时动态信息的协同换道控制框架,在考虑换道车辆与目标队列车辆的合作以及换道行为给目标队列带来影响的基础上,构建非换道期间和换道期间的纵向协同控制模型;之后,在换道车辆发出换道请求并满足换道触发条件后,考虑队列纵向协同目标,根据纵向速度变化动态规划每一时刻的期望轨迹,提出基于正弦曲线的动态换道轨迹规划方法,得到安全和可靠的轨迹曲线,并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的轨迹跟踪控制算法,实现实时轨迹跟踪;最后,通过搭建Prescan-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设计多组不同速度工况下的仿真实验,以及设置传统基于前车—跟随策略的控制算法与本文的控制策略进行对比,综合分析换道触发时间、队列稳定时间和速度波动幅度这3项指标,验证本文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协同换道控制策略和传统方法相比,队列的平均稳定时间缩短了34%,队列的速度波动幅度保持稳定,并在不同相对速度的工况下,均能够实现车辆安全和高效地换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协同 动态轨迹规划 网联自动驾驶车辆 协同控制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车辆渗透环境下多车道瓶颈路段行驶策略仿真
7
作者 张建旭 吴春箱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81,共13页
为探索多车道临时瓶颈路段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AV)渗透环境下的通行效率和交通特性,本文基于连续元胞自动机模型设计了适用于人工驾驶车辆(HV)和CAV的跟驰及换道规则;考虑HV慢启动建立了跟驰模型,基于HV换道动机建立了自由换道、... 为探索多车道临时瓶颈路段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AV)渗透环境下的通行效率和交通特性,本文基于连续元胞自动机模型设计了适用于人工驾驶车辆(HV)和CAV的跟驰及换道规则;考虑HV慢启动建立了跟驰模型,基于HV换道动机建立了自由换道、倾向换道和强制换道规则;针对CAV设计了促成车队的主动换道(ALC-FP)策略,中间车道CAV可向外侧车道协同换道,一方面为内侧车道运行车辆提供换道空间,另一方面促成外侧车道形成CAV车队。为验证该策略在临时瓶颈场景下对交通流的影响,设置无策略对照实验,分析不同CAV渗透率和流量水平下瓶颈路段的交通效率。仿真结果表明:与无策略相比,ALC-FP策略减少HV和CAV强制性换道分别可达75%和94.45%;CAV车队强度最大可提升50%,促成了CAV形成车队通过瓶颈路段;车辆通过瓶颈点的平均速度提升可达1倍,车辆平均延误降低明显,最高可达8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协同 元胞自动机模型 混合交通流 CAV车队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车变道决策规划系统的预期功能安全研究
8
作者 罗石 李灵恩 +2 位作者 丁华 吴承航 过永强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4,共13页
随着智能驾驶汽车快速发展,预期功能安全(safety of the intended functionality,SOTIF)愈发凸显其重要性。自动变道控制系统作为自动驾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决策规划层面存在SOTIF不足的风险。基于ISO21448和系统过程理论(system-th... 随着智能驾驶汽车快速发展,预期功能安全(safety of the intended functionality,SOTIF)愈发凸显其重要性。自动变道控制系统作为自动驾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决策规划层面存在SOTIF不足的风险。基于ISO21448和系统过程理论(system-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STPA),对车辆变道决策规划系统的预期功能安全进行分析,找到潜在的危害触发事件并得到相应的安全目标。针对安全目标进行算法改进,综合考虑车型、车速、路面状况等行驶因素,利用高斯过程回归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得出目标车辆加速度用以评估当前变道安全性。结合最小变道时间及变道终点确定最优变道轨迹,并在变道过程中实时更新周围车辆行驶状态,利用提出的安全系数判断本车当前的安全状态并采取不同的变道措施,以保证车辆安全变道或在紧急情况无法完成变道时可以安全返回。建立验证场景,对不同场景下功能改进前后系统的风险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功能改进后系统的风险显著降低,变道过程中的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驾驶 预期功能安全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C的智能车辆换道重规划研究
9
作者 李耀华 种国臣 +2 位作者 范吉康 翟登旺 兰奋龙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27,共8页
为解决智能车辆换道过程中,由于其他车辆的行驶状态发生改变导致碰撞风险的问题,需对主车进行实时局部路径规划。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提出换道轨迹重规划策略,根据碰撞风险将其划分为换道轨迹修正策略、换道折返策略及前向主动避撞策... 为解决智能车辆换道过程中,由于其他车辆的行驶状态发生改变导致碰撞风险的问题,需对主车进行实时局部路径规划。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提出换道轨迹重规划策略,根据碰撞风险将其划分为换道轨迹修正策略、换道折返策略及前向主动避撞策略,建立基于MPC的横向控制和基于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PID)的纵向控制,并以纵向车速为联合点的横纵向综合轨迹跟踪控制器。将轨迹规划模块、轨迹重规划模块及轨迹跟踪模块分层集成,对换道轨迹重规划策略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MPC的换道轨迹重规划和轨迹跟踪控制可在不同场景下实现车辆安全避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辆 重规划 模型预测控制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驾驶辅助系统的换道安全性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倪捷 刘志强 +1 位作者 涂孝军 董非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100,共6页
为使换道辅助系统适应动态的道路交通条件,以模拟驾驶试验数据为依据,提出以目标车道后车的最大减速度和平均减速度为衡量指标,分析换道行为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程度.通过换道影响的K-means聚类分析结果将换道数据分为危险、安全、舒适... 为使换道辅助系统适应动态的道路交通条件,以模拟驾驶试验数据为依据,提出以目标车道后车的最大减速度和平均减速度为衡量指标,分析换道行为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程度.通过换道影响的K-means聚类分析结果将换道数据分为危险、安全、舒适等3类,对3类换道数据中的运行参数进行对比检验,发现自车速度、速度差、车间距、纵向加速度具有显著差异性;以自车速度、速度差、车间距、纵向加速度为输入特征量,以换道影响的聚类结果为输出特征量,运用支持向量机(SVM)理论建立换道安全性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对危险换道行为的预测准确率可以达到91.1%,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安全性预测 SVM 驾驶辅助系统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驾驶员类型的车辆换道模型 被引量:12
11
作者 许伦辉 胡三根 +1 位作者 罗强 周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4-111,共8页
由于传统最小安全距离的换道模型忽视驾驶员个体差异,使其缺乏安全性和灵活性.文中首先对与换道相关联的车辆的运动状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车辆与关联车辆之间各种可能的碰撞形式.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司机在不同换道环境下的... 由于传统最小安全距离的换道模型忽视驾驶员个体差异,使其缺乏安全性和灵活性.文中首先对与换道相关联的车辆的运动状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车辆与关联车辆之间各种可能的碰撞形式.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司机在不同换道环境下的驾驶特性,结合车辆运动学理论,建立基于不同行驶状态及不同司机类型的椭圆最小安全距离换道模型,能够较好地解决传统换道模型存在的缺陷.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对比发现,文中提出的模型由于考虑驾驶员因素,仿真结果与实际交通更为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驾驶特性 椭圆模型 智能车辆 最小安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的高速公路出口区换道风险模型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兰芳 王淑丽 +2 位作者 陈程 杨旻皓 折欣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46-1453,共8页
依托上海自然驾驶实验数据,提取高速公路出口区的交通流特性数据和驾驶行为样本.以单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出口为例,考虑不同道路交通环境和出匝换道路径因素,基于比例优势模型构建高速公路出口区换道风险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生成换道风险图... 依托上海自然驾驶实验数据,提取高速公路出口区的交通流特性数据和驾驶行为样本.以单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出口为例,考虑不同道路交通环境和出匝换道路径因素,基于比例优势模型构建高速公路出口区换道风险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生成换道风险图谱,解析高速公路出口区换道风险分布特征,为车流控制管理提供理论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驾驶 高速公路出口区 比例优势模型 风险模型 风险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的高速公路出口换道决策模型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兰芳 陈程 +2 位作者 张佳妍 方守恩 郭静秋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8-325,333,共9页
为研究高速公路出口换道行为特性,分析驾驶员换道决策机理,依托上海自然驾驶实验所采集的驾驶行为样本和车辆运行参数,采用Google Earth标定行驶路径及高速公路出口范围以筛选出口样本,并根据车道偏移参数和方向盘转角识别换道行为;以单... 为研究高速公路出口换道行为特性,分析驾驶员换道决策机理,依托上海自然驾驶实验所采集的驾驶行为样本和车辆运行参数,采用Google Earth标定行驶路径及高速公路出口范围以筛选出口样本,并根据车道偏移参数和方向盘转角识别换道行为;以单向4车道高速公路为例,综合考虑行驶路径信息和交通流环境,基于随机效用理论,采用Binary Logit(BL)模型拟合构建换道决策模型,得到车道效用函数;基于效用函数作出高速公路出口范围内在自由流、稳定流和拥挤流水平下的分车道效用分布图,并进行同质性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换道决策模型准确率达到86.21%,各变量影响均可得到合理解释;根据效用分析,出匝车辆的换道行为是出匝意愿与通行环境改善需求两方面平衡的结果,兼有强制性换道与自由性换道的行为特性,且随着交通流状态由自由流过渡到拥挤流,后者影响逐渐增强,表现为上游向左换道行为趋于活跃、下游向右换道位置接近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决策模型 随机效用理论 高速公路出口 自然驾驶 效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驾驶风格的熵权法多属性换道决策模型 被引量:16
14
作者 冯焕焕 邓建华 葛婷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9-144,共6页
为改善AHP换道模型需要主观赋权的问题,在分析换道决策机理及换道决策属性的基础上,提出引入驾驶风格的熵权法多属性换道决策模型.在不同空间占有率D下对模型进行仿真,获得不同驾驶风格、多种车道分隔方式下的平均换道动机概率和平均换... 为改善AHP换道模型需要主观赋权的问题,在分析换道决策机理及换道决策属性的基础上,提出引入驾驶风格的熵权法多属性换道决策模型.在不同空间占有率D下对模型进行仿真,获得不同驾驶风格、多种车道分隔方式下的平均换道动机概率和平均换道成功概率.分析发现,驾驶风格对平均换道动机概率和平均换道成功概率产生显著影响的空间占有率分别为(0.10, 0.85)和(0.30, 0.85),其中,激进驾驶风格的概率最大,保守的概率最小.说明该模型能响应驾驶风格偏好的影响,熵权法在多车道元胞自动机换道决策模型中的适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多车元胞自动机 决策 熵权法 驾驶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推理的驾驶员换道模型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娟 曲大义 +2 位作者 刘聪 刘冬梅 贾彦峰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8-413,共6页
以换道过程中目标车道跟随车为研究对象,对跟随车与换道车之间的交互行为进行分析,采用模糊推理技术进行建模;选取相对间距、相对速度、最迟换道距离、驾驶员性格等作为模糊推理系统输入变量,换道支持度为输出,构造3类不同换道方式的模... 以换道过程中目标车道跟随车为研究对象,对跟随车与换道车之间的交互行为进行分析,采用模糊推理技术进行建模;选取相对间距、相对速度、最迟换道距离、驾驶员性格等作为模糊推理系统输入变量,换道支持度为输出,构造3类不同换道方式的模糊规则,建立基于模糊推理的车辆换道模型。结果表明:根据模糊推理的特点设计的换道模型能够反映车辆驾驶行为的自主特性;通过改变交通流密度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发现,相比于强制换道和对称双车道元胞自动机模型,协作换道模糊推理模型提高了整个路段的交通流平均速度,减少了路段交通拥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规则 模糊推理 模型 驾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联自动驾驶环境下改进的加权MOBIL自主性换道决策模型 被引量:7
16
作者 潘义勇 王松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52,101,共8页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运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改进了传统的MOBIL自主性换道决策模型。在网联自动驾驶的环境中考虑车辆换道后对原车道与目标车道多辆后随车制动影响程度的不同,构建权重因子表达式。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运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改进了传统的MOBIL自主性换道决策模型。在网联自动驾驶的环境中考虑车辆换道后对原车道与目标车道多辆后随车制动影响程度的不同,构建权重因子表达式。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实验,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将提出的加权MOBIL自主性换道决策模型与传统模型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换道模型相比,加权MOBIL换道决策模型能提高交通流的平均速度,减少延误以及减少整体的制动幅度。因此,提出的改进加权MOBIL自主性换道决策模型能提高交通流的运行效率以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网联自动驾驶 模型 MOBIL模型 权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换道博弈的驾驶风格在线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云超 黄建玲 +3 位作者 李永行 陈艳艳 杨安安 张永男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7,共12页
驾驶风格是驾驶行为的外在表达,激进风格的驾驶员容易进行更为频繁的危险驾驶操作,加剧车辆之间的交互作用,影响换道安全。在换道动作执行前识别驾驶员的驾驶风格,可以通过个性化预警信息有效约束驾驶员行为。文中提出了一种网联环境下... 驾驶风格是驾驶行为的外在表达,激进风格的驾驶员容易进行更为频繁的危险驾驶操作,加剧车辆之间的交互作用,影响换道安全。在换道动作执行前识别驾驶员的驾驶风格,可以通过个性化预警信息有效约束驾驶员行为。文中提出了一种网联环境下考虑换道博弈的驾驶风格在线识别方法SHAP-XGBoost,以期在换道意图期间完成驾驶风格的识别。首先,将换道意图期间换道车辆及其周围车辆的个体行为和博弈行为的波动程度作为输入特征变量,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4种不同聚类方法对驾驶风格进行标记;然后,利用提出的SHAP-XGBoost模型选择关键特征,以训练驾驶风格识别模型,并通过滑动窗口完成在线识别;最后,采用HighD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质心距离、连通性、密度分布的聚类方法相比,基于图论原理的谱聚类可以更好地根据输入特征变量的形态标记驾驶风格;利用SHAP-XGBoost模型及14个关键特征进行驾驶风格识别,可以在不损失准确率的同时提高在线识别效率,驾驶风格识别准确率高达99%;同时将个体特征和博弈特征作为模型的输入时,可以提升驾驶风格标记和识别的准确率。此研究成果可为个性化换道决策和预警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驾驶风格识别 极端梯度提升树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量产的高速公路智能换道系统决策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一超 寇胜杰 +2 位作者 田贺 李昊 芦勇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8-430,共13页
高速公路智能换道是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的重要功能,现阶段算法难以在低算力硬件资源条件下兼顾换道安全性和平顺性。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速公路智能换道系统决策规划方法。通过分级危险区域,检测碰撞风险做出换道决策,进而... 高速公路智能换道是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的重要功能,现阶段算法难以在低算力硬件资源条件下兼顾换道安全性和平顺性。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速公路智能换道系统决策规划方法。通过分级危险区域,检测碰撞风险做出换道决策,进而实施横纵向解耦规划。在横向规划中,设计两阶段五次多项式换道轨迹规划,提升换道途中安全性和平顺性。在纵向规划中,巡航工况采用类PID算法,可提升规划实时性,而跟车工况采用基于同步预测时域的模型预测控制(MPC)算法,通过关联横纵向规划时间可提升换道平顺性,并设计代价函数降低求解复杂度可满足低资源占用要求。通过实车对比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在高速公路换道多场景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平顺性和体验感。此外,算法占用的静态区存储和栈区峰值存储测试对比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具有较低的硬件资源占用率,可满足低算力控制器对资源占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系统 解耦规划 两阶段 模型预测控制 同步时域 面向量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主换道控制模型
19
作者 孙腾超 陈焕明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4期30-34,共5页
为解决自动驾驶汽车快速安全换道问题,提出并改进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主换道控制模型。首先建立车辆动力学运动模型,其次使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更新模型,最后通过MATLAB/CarSim对学习到的控制策略进行联合仿真验证。... 为解决自动驾驶汽车快速安全换道问题,提出并改进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主换道控制模型。首先建立车辆动力学运动模型,其次使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更新模型,最后通过MATLAB/CarSim对学习到的控制策略进行联合仿真验证。为了使模型更真实可靠,提出将CarSim融入智能体的训练,同时为解决传统模型在换道后期控制效果不理想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采样时间的方向盘转角输出模型。结果表明:在60、80 km/h车速下,提出的模型从换道开始到稳定行驶的过程相比于改进前更平顺、快速,验证了模型能够实现一般车速下的自主换道控制,为车辆的自主换道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自主模型 深度强化学习 轨迹规划跟踪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交通流环境下基于MSIF-DRL的网联自动驾驶车辆换道决策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磊 张轮 郭为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8-161,共14页
现有的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s,CAV)换道决策模型鲁棒性较差,存在安全隐患,且单纯依赖自车信息、较小范围内的感知信息,难以在CAV与人工驾驶车辆(Human-Driven Vehicles,HDV)混行的环境中推断出最优动作.综... 现有的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s,CAV)换道决策模型鲁棒性较差,存在安全隐患,且单纯依赖自车信息、较小范围内的感知信息,难以在CAV与人工驾驶车辆(Human-Driven Vehicles,HDV)混行的环境中推断出最优动作.综合考虑感知信息、自车以及车-车通信(Vehicle-to-Vehicle,V2V)范围内上、下游CAV信息,提出一种混合交通流环境下集成多源信息融合的深度强化学习(Multi-Source Information Fusion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MSIF-DRL)端到端网联自动驾驶换道决策模型.首先,构建含有多源信息的状态空间,并为不同信息分配权重;其次,通过编码网络将各种动态信息编码到高维特征空间,进行信息融合得到特征图;然后,将其扁平化送入拥有优先经验回放机制的竞争双深度Q网络中,进行动作的选择和评估;最后,分别设计适用于主线、匝道CAV的奖励函数引导所提MSIF-DRL模型解决高速公路合流区驾驶场景中CAV的自由以及强制换道问题.基于SUMO软件在各种仿真条件下进行实验,将所提出的MSIF-DRL换道决策模型与现有换道模型进行比较,验证其有效性和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模型,所提MSIF-DRL模型在各种仿真条件下均拥有最高的奖励值、换道成功率、合流成功率、平均行车速度、舒适性以及最低的碰撞风险,其中换道成功率、合流成功率、平均行车速度最大分别提升了29.17%、27.71%、17.43%;随着渗透率的提高,该模型在处理混合交通流环境下CAV的换道决策问题时拥有更强的性能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网联自动驾驶 深度强化学习 决策模型 多源信息融合 混合交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