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路径规划的集装箱码头AGV充换电方案研究
1
作者 王瑞华 封学军 +1 位作者 张艳 马赛 《中国港湾建设》 2025年第3期82-90,共9页
自动导引车(AGV)的电池续航能力及充电方式和效率对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运营有重要意义。基于AGV工作特点,构建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拓扑地图,引入惩罚函数改进A^(*)算法,由AnyLogic仿真软件实现AGV动态路径规划;建立了针对AGV无线充电... 自动导引车(AGV)的电池续航能力及充电方式和效率对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运营有重要意义。基于AGV工作特点,构建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拓扑地图,引入惩罚函数改进A^(*)算法,由AnyLogic仿真软件实现AGV动态路径规划;建立了针对AGV无线充电和换电站充电方案的成本模型,分析充换电方式的最优选择并量化其效益。案例结果表明:改进的A^(*)算法能减少AGV行驶过程中的拐弯次数,动态路径规划算法有效地规避了AGV冲突;AGV无线充电方案建设成本远大于换电站方案建设成本,但单次作业无线充电方案成本相比换电方案节约19.26元,计算临界工作量为50.464万次。通过比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实际工作量与临界工作量,可为集装箱码头选择合适的充电方案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AGV 电方式选择 改进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快速路互通交织区车辆的换道持续距离选择
2
作者 赵顗 安醇 +2 位作者 李铭浩 马健霄 怀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5-212,共8页
以城市快速路互通交织区换道行为为对象,研究换道过程中换道持续距离的选择行为.以实测车行轨迹数据为基础,利用因果推断理论识别影响换道持续距离选择的主要因素:目标车辆换道前后的速度和换道持续时间、当前车道和目标车道前后车的间... 以城市快速路互通交织区换道行为为对象,研究换道过程中换道持续距离的选择行为.以实测车行轨迹数据为基础,利用因果推断理论识别影响换道持续距离选择的主要因素:目标车辆换道前后的速度和换道持续时间、当前车道和目标车道前后车的间距.分别利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和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换道持续距离选择行为建模,检验换道持续距离选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经筛选后的影响因素提高了行为选择模型的预测速度以及深度学习模型的预测精度;支持向量模型虽然预测速度更快,但预测精度不如深度学习模型.对典型换道行为进行特征分析,为城市快速路互通交织区管理方案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是对换道过程行为特征研究的有效补充,精确刻画了换道行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快速路互通交织区 道持续距离 因果推断 支持向量机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QN的快速路合流区CAV换道决策方法
3
作者 程国柱 王文志 +1 位作者 陈永胜 徐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09,共12页
为解决快速路合流区的交通拥堵和安全问题,保障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CAV)在快速路合流区高效、安全、舒适、稳定地行驶,采用深度强化学习方法之DQN(deep q-network)算法,综合考虑车辆行驶安全性、高效性与舒... 为解决快速路合流区的交通拥堵和安全问题,保障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CAV)在快速路合流区高效、安全、舒适、稳定地行驶,采用深度强化学习方法之DQN(deep q-network)算法,综合考虑车辆行驶安全性、高效性与舒适性等因素,建立了用于神经网络训练的奖励函数模型,提出了快速路合流区CAV换道决策方法。应用开源自动驾驶仿真场景highway-env,搭建快速路合流区仿真环境,对其主线路段及匝道进行仿真试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智能驾驶人模型(intelligent driver model,IDM)和highway-env中换道决策方法,采用所提出的快速路合流区CAV换道决策方法时,CAV能够快速达到22.22 m/s行驶的稳定状态,同时避免频繁换道及加减速行为,并优化了车头时距,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交通流运行效率和乘车舒适性。研究成果在智能交通领域中,可为智能网联环境下城市快速路合流区的车辆通行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为未来智能网联车辆的换道提供了决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CAV道决策方法 DQN 智能网联车辆 深度强化学习 快速路合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雨水泵站结构特征的基坑换撑优化设计
4
作者 黄学刚 赵伟 马军英 《岩土工程技术》 2025年第2期232-238,共7页
某雨水泵站基坑深16.16 m,采用支护桩+4道钢管内支撑支护。泵站地下二层高8.9 m,原设计方案第三道支撑拆撑未设置有效换撑,第三道支撑拆除后将导致地下二层侧墙处于悬臂状态,严重影响基坑和泵站结构的安全。结合雨水泵站的结构特征,采... 某雨水泵站基坑深16.16 m,采用支护桩+4道钢管内支撑支护。泵站地下二层高8.9 m,原设计方案第三道支撑拆撑未设置有效换撑,第三道支撑拆除后将导致地下二层侧墙处于悬臂状态,严重影响基坑和泵站结构的安全。结合雨水泵站的结构特征,采用永临结合的换撑方案,在(2)—(5)轴侧墙第三道支撑下1 m处设置暗梁和永久混凝土梁作为换撑,既解决了基坑的换撑问题,又不影响泵站的使用功能,避免了有限空间内拆换撑的安全风险。结合基坑开挖阶段的监测数据,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建立基坑施工过程的三维数值模型,从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钢支撑轴力及立柱沉降等方面对三维数值模型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再利用验证后的模型对基坑拆撑工况进行模拟,预测基坑变形。分析结果表明基坑换撑优化设计方案安全可靠、合理可行,可为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优化设计 数值分析 监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施工电梯布置及高空基础托换技术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朝阳 《建筑施工》 2025年第1期116-119,共4页
垂直运输作为超高层建筑建造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其体系的设计关乎整个项目的运行,施工电梯又是垂直运输体系不可或缺的工具。结合宁波中心大厦项目特点及施工工况,介绍了超高层建筑施工电梯布置要点、高空转换体系的设计方案及优... 垂直运输作为超高层建筑建造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其体系的设计关乎整个项目的运行,施工电梯又是垂直运输体系不可或缺的工具。结合宁波中心大厦项目特点及施工工况,介绍了超高层建筑施工电梯布置要点、高空转换体系的设计方案及优化措施,利用转换体系实现上下结构分段施工,以提高结构补缺效率及保证项目整体施工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施工电梯 高空基础托 分段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MPC的自主车辆队列转向换道协同控制系统设计
6
作者 杨立柱 李冰 《电子设计工程》 2025年第3期53-57,62,共6页
传统的自主车辆队列控制方法主要依赖于简单的规则和传感器信息,在复杂场景下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稳定性和实时性。为提高自主车辆队列在不同工况下执行转向换道时的行驶稳定性和实时性,提出基于模糊模型预测控制(Model-based Predictive... 传统的自主车辆队列控制方法主要依赖于简单的规则和传感器信息,在复杂场景下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稳定性和实时性。为提高自主车辆队列在不同工况下执行转向换道时的行驶稳定性和实时性,提出基于模糊模型预测控制(Model-based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自主车辆队列转向换道协同控制系统设计。该系统的硬件结构包括电源管理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传感器采集模块以及通信模块等。基于硬件结构建立自主车辆队列数学模型,获取自主车辆队列的行驶特性。在MPC控制器中引入模糊控制策略完成系统的软件设计,实现自主车辆队列转向换道的协同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控制精度和实时性高,且能够有效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采集 车辆队列模型 MPC 模糊控制策略 转向道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V2G的重卡换电站电池热模型
7
作者 彭夏泠 韩松 +1 位作者 刘勋川 贺国刚 《南方能源建设》 2025年第2期104-115,共12页
[目的]重卡换电站能解决换电重卡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短等痛点,但其动力电池存在容量大、使用频率高、热失控风险高等问题。[方法]为解决以上问题,文章建立了耦合双向充电机的电池热-电耦合模型,对电动重卡动力电池热特性进行研究,应用C... [目的]重卡换电站能解决换电重卡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短等痛点,但其动力电池存在容量大、使用频率高、热失控风险高等问题。[方法]为解决以上问题,文章建立了耦合双向充电机的电池热-电耦合模型,对电动重卡动力电池热特性进行研究,应用COMSOL-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耦合模型,可以有效控制电池车辆到电网(Vehicle to Grid,V2G)工况下的电压电流。在V2G工况前期,最大电流密度在负极与负极极耳的交界处,最小电流密度在正极与正极极耳的交界处,正极极耳温度比负极极耳高4.1℃;在V2G工况后期,最大局部电流密度从极耳向电池下端转移,底部区域因浓度的影响有利于电化学反应,电芯温度高于极耳温度;热滥用工况下,副反应发生顺序为SEI膜分解、负极分解、正极与电解液反应,其中,电极副反应生热是导致电池进入无法返回的热失控的主要原因,SEI膜的分解反应是电池开始热失控的标志。[结论]所提外电路-热电耦合模型能有效反映在重卡换电站双向充电机激励下,电池热电耦合模型的温度分布与热失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卡电站 双向充电机 外电路-热电耦合模型 V2G 热失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换道场景下角模块车辆的多项式位姿轨迹规划研究
8
作者 祝军军 庞锦涛 周华鹏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6-247,268,共13页
角模块车辆的侧向/纵向/横摆运动可以相对独立地规划并控制,然而传统的轨迹规划思路未能充分考虑轨迹对车辆横摆运动造成的影响。本文以角模块车辆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多项式位姿轨迹规划方法。首先,建立基于五次多项式的位姿轨迹参... 角模块车辆的侧向/纵向/横摆运动可以相对独立地规划并控制,然而传统的轨迹规划思路未能充分考虑轨迹对车辆横摆运动造成的影响。本文以角模块车辆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多项式位姿轨迹规划方法。首先,建立基于五次多项式的位姿轨迹参数模型,并生成位姿轨迹簇;其次,考虑路面附着状态约束、运动学模型约束、质心侧偏角约束,建立包括换道效率、侧向性能、横摆角偏差、横摆性能的评价函数,生成最优多项式位姿轨迹以及最优传统位置轨迹;最后,在高速换道场景下,将两种最优轨迹进行对比,并利用MATLAB/Simulink与CarSim联合仿真,验证了多项式位姿轨迹的可跟踪性。仿真结果表明:多项式位姿轨迹可以提高换道效率,并大幅改善车辆的横摆舒适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规划 角模块车辆 位姿轨迹 横摆性能 高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纱筒智能更换方法
9
作者 陈芙蓉 张周强 +1 位作者 李成 崔芳斌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1,共9页
为实现纤维纱筒的智能更换,以碳纤维纱筒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检测和机械臂协同操作的自动换筒方法。首先,利用工业相机采集纱筒图像,经过预处理后,结合优化的霍夫圆检测算法,精确定位纱筒的位置。其次,通过多层感知器改进手眼标... 为实现纤维纱筒的智能更换,以碳纤维纱筒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检测和机械臂协同操作的自动换筒方法。首先,利用工业相机采集纱筒图像,经过预处理后,结合优化的霍夫圆检测算法,精确定位纱筒的位置。其次,通过多层感知器改进手眼标定算法,准确获取相机与机械臂之间的转换关系。最后,借助机械臂完成纤维纱筒的更换操作。结果显示:改进的霍夫圆检测算法能够更准确地定位纱筒位置;与随机森林和K近邻算法相比,多层感知器在X/Y/Z三轴上表现出最佳的精确度,均方差误差控制在1.77 mm^(2)以内。该方法在机器视觉与机械臂协同作业中所展示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可为智能更换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多层感知器 霍夫圆检测 自动 手眼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的自动驾驶车辆协同换道分析
10
作者 陈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1期42-46,共5页
文中基于两方博弈思想建立自动驾驶车辆换道决策模型.依据车辆行驶状态确定具备换道动机的博弈对象,选取安全距离、速度收益、行驶自由性作为博弈换道综合收益,寻求最优行驶条件的车道,并基于两方博弈思想建立自动驾驶车辆换道博弈决策... 文中基于两方博弈思想建立自动驾驶车辆换道决策模型.依据车辆行驶状态确定具备换道动机的博弈对象,选取安全距离、速度收益、行驶自由性作为博弈换道综合收益,寻求最优行驶条件的车道,并基于两方博弈思想建立自动驾驶车辆换道博弈决策模型并求解换道概率,基于SUMO软件并选取不同交通流密度下的车辆平均速度、车均损失时间以及车辆通过数作为评价指标将传统LC2013换道模型与博弈换道决策模型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换道博弈决策模型下整体车流运行效益优于传统换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道行为 协同 博弈论 SU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不同行为风格驾驶员换道特性分析
11
作者 杨雪琦 周扬 《人类工效学》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目的换道作为一种复杂驾驶行为,其操作难度及风险远高于跟车。探讨不同行为风格驾驶员换道特性有助于为个性化驾驶服务系统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基于UAH-DriveSet数据集,采用Kalman滤波算法对换道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最近时间原则,重构... 目的换道作为一种复杂驾驶行为,其操作难度及风险远高于跟车。探讨不同行为风格驾驶员换道特性有助于为个性化驾驶服务系统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基于UAH-DriveSet数据集,采用Kalman滤波算法对换道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最近时间原则,重构不同行为风格数据集。选取纵向加速度等7个特征参数,分析不同行为风格下的驾驶特征参数。基于选取的差异性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并确定主成分数分别为4、4、5,以此作为机器学习输入变量,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及决策树算法建立换道行为识别模型,并对比识别准确率。结果支持向量机对三种不同行为风格的意图识别精度更高。正常驾驶、冒进驾驶、昏昏欲睡驾驶测试精度分别为98.79%、97.95%及97.59%。结论根据降维结果,构建基于网格搜索的支持向量机和决策树模型,识别不同驾驶风格下的行驶状态,实现个性化换道预警,以改善道路行车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驾驶行为 行为风格 道行为特性 主成分分析 机器学习 道意图识别 事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贵州区域作为典型案例研究换电站与大功率快充充电桩对于电动重卡优劣势分析
12
作者 杨迪亮 《时代汽车》 2025年第2期136-138,共3页
本文围绕换电站与大功率快充充电桩在贵州电动重卡应用中的情况展开研究。首先阐述研究背景、目的和方法,包括数据收集、调研和理论分析。接着分别分析换电站和大功率快充充电桩的优劣势,换电站在占地面积、换电效率、对电网和电池友好... 本文围绕换电站与大功率快充充电桩在贵州电动重卡应用中的情况展开研究。首先阐述研究背景、目的和方法,包括数据收集、调研和理论分析。接着分别分析换电站和大功率快充充电桩的优劣势,换电站在占地面积、换电效率、对电网和电池友好等方面有优势,但前期建设成本高、运营管理复杂、服务范围有限;大功率快充充电桩占地面积小、技术成熟兼容性好、建设成本低、适用范围广,但对电网影响大、损害电池、充电效率受环境和车辆因素影响。最后根据不同区域(火电及煤炭行业集中地区、物流行业集中区域、矿山企业区域)提出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重卡 电站 快充充电桩 电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元突破一道二元最值强基题
13
作者 王怡凡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5年第1期52-54,共3页
“换元”是高中数学解题中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其核心是等量代换.在强基测试中,二元条件最值问题因其形式变化多、综合性强,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一直备受强基命题者的青睐,而换元法则是求解这类问题的最为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换元”是高中数学解题中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其核心是等量代换.在强基测试中,二元条件最值问题因其形式变化多、综合性强,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一直备受强基命题者的青睐,而换元法则是求解这类问题的最为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 二元 最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元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14
作者 宋慧钦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5年第5期24-26,共3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强化学生理解能力、运算技能为基础,体会数学思想与方法,积累数学学习经验.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对换元问题常常束手无措.基于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运用数学知识,变化研究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强化学生理解能力、运算技能为基础,体会数学思想与方法,积累数学学习经验.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对换元问题常常束手无措.基于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运用数学知识,变化研究主体,使非标准数学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不断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为此,本文探究换元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元法 应用 解题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M的TBM盾构施工滚刀更换周期预测
15
作者 王华桢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5年第1期9-14,共6页
滚刀作为TBM的重要部件,其磨损严重影响掘进效率和安全性,准确预测更换周期至关重要,然而传统方法主要依赖经验判断和简单数学模型,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效果欠佳。为此提出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智能算法,结合实际工程数据,包括地质条件、推... 滚刀作为TBM的重要部件,其磨损严重影响掘进效率和安全性,准确预测更换周期至关重要,然而传统方法主要依赖经验判断和简单数学模型,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效果欠佳。为此提出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智能算法,结合实际工程数据,包括地质条件、推力、扭矩、转速等,建立滚刀更换周期的预测模型。重点分析了影响滚刀磨损的主要因素,并选择了线性、多项式和径向基函数(RBF)3种SVM核函数进行模型优化。研究数据来源包含13 080个样本,按80%用于训练,20%用于测试。结果显示,径向基函数SVM核函数模型在不同地层条件下预测准确率均超过80%,优于其他核函数。模型的准确率、精度和误分类率进一步验证了其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可靠性。基于SVM的预测模型能捕捉掘进过程中复杂非线性关系,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盾构 支持向量机 机器学习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基主动托换后盾构截桩施工技术分析
16
作者 吕利 《河南建材》 2025年第3期87-90,共4页
使用暗挖法洞内托换方法进行施工很容易出现工期延误,并且这种方法会大量消耗人力。同时,暗挖技术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难以控制建筑物地表沉降。为了解决传统盾构下穿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物,需寻求开发安全高效、造价低、工程适应性强的... 使用暗挖法洞内托换方法进行施工很容易出现工期延误,并且这种方法会大量消耗人力。同时,暗挖技术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难以控制建筑物地表沉降。为了解决传统盾构下穿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物,需寻求开发安全高效、造价低、工程适应性强的下穿建构物施工工艺。文章对桩基主动托换后盾构截桩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施工步骤具体包括扩大承台施工、钢管桩施工、主动托换施工、主动托换施工、封桩及截桩、盾构切桩通过、盾构掘进出渣、水平垂直运输、同步注浆、管片拼装、二次注浆等,旨在提高建筑施工水平,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截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地锚式斜拉桥换索方案研究
17
作者 高志朋 《交通科技》 2025年第2期59-64,共6页
为研究大跨度斜拉桥合理的换索方案,结合郧县汉江公路大桥全桥换索工程,分析换索前现状索力检测数据,显示现状总索力与原设计成桥索力偏差不大,基于现状索力将全桥换索划分为三段,每段提出2种换索方案,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有限... 为研究大跨度斜拉桥合理的换索方案,结合郧县汉江公路大桥全桥换索工程,分析换索前现状索力检测数据,显示现状总索力与原设计成桥索力偏差不大,基于现状索力将全桥换索划分为三段,每段提出2种换索方案,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换索过程中斜拉索索力、主梁竖向位移及内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索区采用单塔对称换2根索方案,中长索区采用单塔对称、双塔斜对称换4根索方案,短索区采用单塔对称换4根,双塔先后换索方案,换索过程中各项指标均能满足要求,换索方案可行,且长、短索区换索方案组合施工能极大缩短换索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锚式斜拉桥 斜拉索 索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压平衡盾构机单楔块式与轴向拉紧式滚刀刀箱换装技术研究
18
作者 黄春来 马壮 谢李钊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5年第1期72-77,91,共7页
针对土压平衡盾构机刀盘安装的单楔块式中心滚刀在复合地层掘进中易出现滚刀螺栓断裂、刀具掉落问题,比较分析单楔块式和轴向拉紧式两种常用滚刀安装方式下刀具-刀箱的结构和刀具-刀箱-刀盘传力路径差异,依托工程应用,开展刀盘单楔块式... 针对土压平衡盾构机刀盘安装的单楔块式中心滚刀在复合地层掘进中易出现滚刀螺栓断裂、刀具掉落问题,比较分析单楔块式和轴向拉紧式两种常用滚刀安装方式下刀具-刀箱的结构和刀具-刀箱-刀盘传力路径差异,依托工程应用,开展刀盘单楔块式滚刀刀箱换装同尺寸轴向拉紧式滚刀刀箱技术研究。在刀盘同开口尺寸条件下,通过优化刀箱结构满足轴向拉紧式滚刀安装空间需求,优化刀具设计,保证刀具轨迹线、滚刀刀高与原设计一致进而保证刀盘的破岩效果。通过有限元分析不同工况下优化后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计算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可行。研究依托刀箱结构换装后掘进168m基岩凸起地层实例展开实践验证,期间盾构掘进参数正常,开仓检查未发现滚刀螺栓松动、断裂、脱落等异常现象,刀箱-刀具结构整体性完好。实际工程中的成功应用表明:在不改变既有盾构刀盘主体结构的情况下通过优化刀箱、刀具结构设计,同尺寸滚刀安装形式由单楔块式换装为轴向拉紧式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复合地层 刀盘 滚刀刀箱 装技术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SOAP的车站CTC数据一键换装系统的研究
19
作者 罗忠辉 马虬 王圣根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5年第4期39-44,50,共7页
铁路调度集中系统(CTC)产品的施工改造具有施工影响面大和天窗点时间短的特点,车站CTC数据的换装主要是通过人工方式借助第三方工具进行远程拷贝,传输效率低。针对上述情况,研制一种基于gSOAP(开源C/C++库)的车站CTC数据一键换装系统,... 铁路调度集中系统(CTC)产品的施工改造具有施工影响面大和天窗点时间短的特点,车站CTC数据的换装主要是通过人工方式借助第三方工具进行远程拷贝,传输效率低。针对上述情况,研制一种基于gSOAP(开源C/C++库)的车站CTC数据一键换装系统,详细介绍系统的架构设计、功能组成和实现方法。通过实验测试,验证结果满足设计需求,尤其是在多个车站CTC数据换装时更能体现出其优势,从技术层面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大幅度地提高现场施工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调度集中系统 GSOAP 完整性 智慧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塑加工中快速换模技术运用分析
20
作者 许守培 《消费电子》 2025年第4期38-40,共3页
制造行业中注塑车间极为重要,属于最常见的生产车间之一。注塑车间在进行生产时需要完成多个模具的更换,模具更换的效率与质量,是决定车间生产能力的关键因素。传统模具更换较为费时,并且要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这无疑会增加车间的生产成... 制造行业中注塑车间极为重要,属于最常见的生产车间之一。注塑车间在进行生产时需要完成多个模具的更换,模具更换的效率与质量,是决定车间生产能力的关键因素。传统模具更换较为费时,并且要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这无疑会增加车间的生产成本,影响产品的交货周期。为改善车间生产现状,提高注塑换模的效率,合理降低车间运行的成本,需要积极应用创新的快速换模技术,借此满足注塑加工车间的生产需求。为此,本文将基于注塑加工车间的生产实际,深入探讨快速换模技术手段,了解其技术原理、换模操作步骤等,全面发挥快速换模技术优势,助力注塑加工行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应用 注塑加工 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