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运行及换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亮国
苏前华
+5 位作者
郝陈玉
余健明
孟祥飞
吴小航
卢冬华
朱峰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2-539,共8页
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ASP)系统是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厂应对全厂断电事故的重要措施。以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厂ASP系统为原型,基于比例模化方法设计建造了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试验装置(ASPTF)。在ASPTF装置开展了ASP系统运行特...
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ASP)系统是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厂应对全厂断电事故的重要措施。以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厂ASP系统为原型,基于比例模化方法设计建造了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试验装置(ASPTF)。在ASPTF装置开展了ASP系统运行特性及换热特性试验。稳态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水箱水温条件下,ASP系统换热能力随着系统压力的升高而升高;相同系统压力条件下,ASP系统换热能力随着水箱水温的降低而升高,系统压力相对水箱水温对ASP系统换热特性影响较大;ASP系统换热能力随换热管的裸露而降低。瞬态试验结果表明,在3 h内,ASP系统可建立稳定的自然循环,并有效带走堆芯模拟体产生的热量;在3 h后,ASP系统流量随着换热管裸露而出现不稳定,但当向换热水箱注水后,ASP系统自然循环可恢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运行特性
换热
特性
换热管裸露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运行及换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亮国
苏前华
郝陈玉
余健明
孟祥飞
吴小航
卢冬华
朱峰
机构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出处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2-539,共8页
文摘
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ASP)系统是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厂应对全厂断电事故的重要措施。以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厂ASP系统为原型,基于比例模化方法设计建造了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试验装置(ASPTF)。在ASPTF装置开展了ASP系统运行特性及换热特性试验。稳态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水箱水温条件下,ASP系统换热能力随着系统压力的升高而升高;相同系统压力条件下,ASP系统换热能力随着水箱水温的降低而升高,系统压力相对水箱水温对ASP系统换热特性影响较大;ASP系统换热能力随换热管的裸露而降低。瞬态试验结果表明,在3 h内,ASP系统可建立稳定的自然循环,并有效带走堆芯模拟体产生的热量;在3 h后,ASP系统流量随着换热管裸露而出现不稳定,但当向换热水箱注水后,ASP系统自然循环可恢复稳定。
关键词
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运行特性
换热
特性
换热管裸露
试验研究
Keywords
Advanced Secondary Passive Residual Heat Removal System
Operation Performanc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Baring of Heat Exchange Tub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分类号
TL33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运行及换热特性研究
李亮国
苏前华
郝陈玉
余健明
孟祥飞
吴小航
卢冬华
朱峰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