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室传热水道与土壤换热强度影响的数值分析
1
作者 甄琦 杜嘉玮 +2 位作者 塔娜 闫彩霞 孙云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7-263,共7页
以呼和浩特市某日光温室铺设的传热水道为研究对象,为提供传热水道在土壤中铺设间距、深度的准确依据,利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传热水道在不同供水温度(30、40、50℃)、不同埋管深度(30、40、50cm)、不同管道间距(20、40、50cm)的情况时... 以呼和浩特市某日光温室铺设的传热水道为研究对象,为提供传热水道在土壤中铺设间距、深度的准确依据,利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传热水道在不同供水温度(30、40、50℃)、不同埋管深度(30、40、50cm)、不同管道间距(20、40、50cm)的情况时对温室土壤的换热强度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埋管深度越深对土壤地面温度影响越小,管道间距越宽则土壤的温度分布越分散,使土壤不容易达到温度扩散的饱和值,管温越高对管道以下的土壤影响越大,造成资源浪费;当埋管深度为30cm、管间距为20cm时,土壤的换热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可为温室传热水道对土壤加热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计算流体力学 传热水道 换热强度 日光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直U形地埋管流速与换热强度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倞 刘秋新 +1 位作者 席洋 包阔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6-109,91,共5页
在2个实际工程现场钻取测试井,采用常见的竖直U形地埋管形式,设定不同的管内流速,测得模拟冬、夏季工况下的进出口水温,计算出单位井深换热量,分析了管内流速对地埋管换热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6~O.9m/s的流速范围内,地... 在2个实际工程现场钻取测试井,采用常见的竖直U形地埋管形式,设定不同的管内流速,测得模拟冬、夏季工况下的进出口水温,计算出单位井深换热量,分析了管内流速对地埋管换热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6~O.9m/s的流速范围内,地埋管换热强度随流速的增大而增大,超出这一范围,增大流速会导致换热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直U形地埋管 管内流速 换热强度 实验测试 单位井深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蒸发空冷器换热强度的深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尚立新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年第30期20-24,共5页
文章研究了水平管束逆流形式的蒸发空冷器结构和换热基理,通过对喷淋水与空气交换的分析,适当地增加水与空气间的接触表面,增大进入蒸发空冷器的空气湿度,从而降低空气入口温度,达到增大对数平均温差的作用,整体上提高了蒸发空冷器的换... 文章研究了水平管束逆流形式的蒸发空冷器结构和换热基理,通过对喷淋水与空气交换的分析,适当地增加水与空气间的接触表面,增大进入蒸发空冷器的空气湿度,从而降低空气入口温度,达到增大对数平均温差的作用,整体上提高了蒸发空冷器的换热强度。通过实验验证了增加表面积在淋水环境下对蒸发空冷器的风阻的影响程度,控制最佳喷水量,达到风阻降到最低的效果,在实际运行中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从而提高了设备的节能、降耗、减排、环保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空冷器 换热强度 风阻对数 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型条缝喷嘴切割比对速冻机钢带表面换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王金锋 李文俊 +4 位作者 谢晶 杨大章 柳雨嫣 陆卫华 杨晓燕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4-98,共5页
以冲击式速冻机的V型条缝喷嘴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切割比(在V型条缝喷嘴喉部区域,喷嘴边缘被切割高度T与喷嘴纵向中心处高度K的比值,其中K=30 mm)下,改变钢带与喷嘴出口间距H与条缝宽度S之比Hs对速冻机冻结区域表面换热特性的影响。结... 以冲击式速冻机的V型条缝喷嘴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切割比(在V型条缝喷嘴喉部区域,喷嘴边缘被切割高度T与喷嘴纵向中心处高度K的比值,其中K=30 mm)下,改变钢带与喷嘴出口间距H与条缝宽度S之比Hs对速冻机冻结区域表面换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s<10,切割比Ψ=0时,沿速冻机宽度方向即X方向钢带表面换热强度存在明显差异,X/S(速冻机宽度方向坐标与喷嘴宽度S之比)=0处的钢带表面Nu数明显大于X/S=150处的;当Hs<10,随着切割比Ψ增加,沿X方向钢带表面换热强度差异性逐渐降低,到达临界切割比Ψ0之后继续增加Ψ,钢带表面换热强度出现逆增长;临界切割比Ψ0曲线随Hs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Hs>10,沿X方向钢带表面不同位置处换热均匀性较强,调整切割比反而降低了钢带表面换热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冻机 V型条缝喷嘴 切割比 换热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套管深埋管换热器不同埋深的综合换热能力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棋升 王军 +4 位作者 王宁刚 李磊 李超 王硕 官燕玲 《工业加热》 CAS 2020年第5期12-17,24,共7页
基于西安地区某个深度为4 000 m的钻井地质地温资料,建立了深度分别为2 000、2 500、3 000和3 500 m四种深埋同轴套管的耦合管内外换热的全尺寸数值计算模型,并结合青岛某个埋深为2 605 m的同轴套管深埋管换热系统运行参数,对模型进行... 基于西安地区某个深度为4 000 m的钻井地质地温资料,建立了深度分别为2 000、2 500、3 000和3 500 m四种深埋同轴套管的耦合管内外换热的全尺寸数值计算模型,并结合青岛某个埋深为2 605 m的同轴套管深埋管换热系统运行参数,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对其所建立的4种埋深模型计算运行240 h的换热特性,研究深埋管综合换热能力与埋深之间的变化规律。得到这四种深度的埋管,在恒定进口流率及入口温度的计算条件下,埋管运行240 h的时均综合换热强度与埋管埋深呈线性正相关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管换热 换热强度 数值模拟 全尺寸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干机冷阱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邓东泉 徐烈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15,共4页
对影响冻干机冷阱传热性能的两个因素 (冷阱盘管壁面温度和结霜厚度 )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表明冷阱壁面温度越低则冷阱捕集效率越高 ;随着霜层厚度的不断增加 ,传热性能将不断下降。对影响冷阱传热的另一个因素—真空度 ,进行了理... 对影响冻干机冷阱传热性能的两个因素 (冷阱盘管壁面温度和结霜厚度 )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表明冷阱壁面温度越低则冷阱捕集效率越高 ;随着霜层厚度的不断增加 ,传热性能将不断下降。对影响冷阱传热的另一个因素—真空度 ,进行了理论分析 ,认为随着冷阱真空度的提高 ,换热强度不断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干机 冷阱 传热性能 壁面温度 结霜厚度 真空度 换热强度 热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单裂隙渗流传热特性试验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正伟 张延军 +1 位作者 张驰 许天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261-3269,共9页
基于岩石裂隙渗流传热试验系统,以蒸馏水为换热工质,针对预制平滑裂隙与粗糙裂隙的花岗岩岩样,开展不同试验温度与水流条件下的单裂隙对流换热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同一温度水平下,对流换热系数的量值与流量呈正相关关系,但... 基于岩石裂隙渗流传热试验系统,以蒸馏水为换热工质,针对预制平滑裂隙与粗糙裂隙的花岗岩岩样,开展不同试验温度与水流条件下的单裂隙对流换热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同一温度水平下,对流换热系数的量值与流量呈正相关关系,但对流换热系数的增幅大于流量的增幅,随岩石基质温度的升高,相同流量水平下的对流换热系数呈增大趋势;(2)与平滑裂隙试验结果相比,粗糙裂隙面的对流换热强度有所提高,但增幅不大;(3)沿渗流路径,裂隙面局部对流换热强度的演化呈现多波峰的非线性特征,其中粗糙裂隙的非线性更加强烈。但二者均存在由进水口至出水口,换热强度逐渐减弱的特征。(4)努塞尔数与普朗特数1/3次方的商与雷诺数较好地满足幂指数关系,随着试验温度的升高,这种关系逐渐向线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换热 岩石裂隙 节理粗糙度 传热关联式 局部换热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泡沫铜/石蜡复合相变材料融化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田东东 王会 +1 位作者 刁永发 周颖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8-196,共9页
为了探究不同厚度的金属泡沫铜对石蜡融化过程的影响,设计搭建了可视化相变蓄热实验台,制备了不同厚度的金属泡沫铜复合相变材料,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纯相变材料和添加不同厚度金属泡沫铜的复合相变材料的融化界面变化和内部温度分布,分... 为了探究不同厚度的金属泡沫铜对石蜡融化过程的影响,设计搭建了可视化相变蓄热实验台,制备了不同厚度的金属泡沫铜复合相变材料,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纯相变材料和添加不同厚度金属泡沫铜的复合相变材料的融化界面变化和内部温度分布,分析了不同厚度的金属泡沫铜对换热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纯相变材料融化过程中自然对流起主导作用,5mm厚的金属泡沫铜促进了上部的石蜡自然对流,10、15、20mm的金属泡沫铜抑制了石蜡的自然对流;金属泡沫铜的厚度越大,导热换热强度越大;对流换热强度和导热换热强度二者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当金属泡沫铜厚度为14mm时,导热换热强度和对流换热强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 金属泡沫 可视化实验 换热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