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培养方式及换水频率对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自由丝状体生长及藻胆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丁兰平 颜泽伟 +2 位作者 张全亮 徐佩杭 黄冰心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4-119,共6页
本实验以坛紫菜自由丝状体为材料,研究不同培养方式(静置、摇床、通气)和换水频率(5 d、7 d、10 d、20 d)对丝状体生长及藻胆蛋白(PE、PC)含量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坛紫菜自由丝状体在摇床培养条件下生长较好,特定生长速... 本实验以坛紫菜自由丝状体为材料,研究不同培养方式(静置、摇床、通气)和换水频率(5 d、7 d、10 d、20 d)对丝状体生长及藻胆蛋白(PE、PC)含量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坛紫菜自由丝状体在摇床培养条件下生长较好,特定生长速率可达10.8327%10.8915%;摇床培养下的丝状体 PE 含量相对静置培养的较高一些,通气培养的相对较低,最高为36.8168 mg/g;静置条件下培养的丝状体PC 含量最高,摇床培养次之,通气培养最低,最低为1.0824 mg/g。相同培养方式下,换水频率对丝状体特定生长速率影响不大;除通气培养外,换水频率20 d 其 PE、PC 含量较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的培养方式及换水频率对丝状体特定生长速率大小、PE 和 PC 含量不存在交互作用。本文实验结果对坛紫菜自由丝状体产业化应用于食品加工、色素提取等产业提供了实验理论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体 特定生长率 藻红蛋白 藻蓝蛋白 培养方式 换水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养殖换水目的和水质状态对换水频率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丁惠明 沈彩娟 +4 位作者 陈雯 何捷 梁爽 张俊彪 蔡春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1-786,共6页
通过在江苏各地2015—2018年7—8月间的调查走访获得57位养殖者关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养殖池塘的换水信息,将调查期间养殖者作出换水决策的首要目的分为补偿蒸发(无排水)、防止缺氧、日常管理、病害防控和改善水质5类,占... 通过在江苏各地2015—2018年7—8月间的调查走访获得57位养殖者关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养殖池塘的换水信息,将调查期间养殖者作出换水决策的首要目的分为补偿蒸发(无排水)、防止缺氧、日常管理、病害防控和改善水质5类,占比分别为47%、16%、11%、11%和16%。发现19%的养殖者换水作业(有排水)与水质状态无关。当换水目的是防止缺氧和改善水质时换水频率(FWE)显著高于其他3种情况(P<0.05),而FWE与增氧机使用强度呈负相关关系(r=-0.177,P<0.1)。在苏州市和盐城市通过实地监测获得64个常规鱼类养殖池塘111个水质监测数据,结果显示平均ρ(DO)、pH值、ρ(TN)、ρ(NH4^+-N)、ρ(TP)、ρ(PO4^3--P)、CODMn和ρ(叶绿素a)分别为(8.3±2.7)mg·L^-1、8.1±0.5、(4.3±2.2)mg·L^-1、(1.0±1.0)mg·L^-1、(0.56±0.56)mg·L^-1、(0.29±0.37)mg·L^-1、(12±5)mg·L^-1和(133±12)μg·L^-1,平均FWE为(0.87±2.10)次·月^-1,不同池塘间水质及FWE差异较大。FWE与ρ(DO)、pH值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水温、ρ(NH4+?N)、ρ(TP)和ρ(PO4^3--P)呈显著正相关(P<0.01)。上述结果表明换水目的和水质状态都影响FWE,加强人工增氧可降低FW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水频率 水质 池塘养殖 中华绒螯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密度和换水量及频率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马贵范 郭文学 +2 位作者 王玲玲 刘晓燕 刘振华 《渔业现代化》 2018年第4期21-26,48,共7页
在26℃下,将体长(2.089±0.021)cm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饲养在15 L聚乙烯圆形水桶中,设置400尾/m^3和800尾/m^32个密度和5个换水条件(不换水、日换水量20%、日换水量50%、3 d全量换水、5 d全量换水)双因素处理,研究... 在26℃下,将体长(2.089±0.021)cm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饲养在15 L聚乙烯圆形水桶中,设置400尾/m^3和800尾/m^32个密度和5个换水条件(不换水、日换水量20%、日换水量50%、3 d全量换水、5 d全量换水)双因素处理,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和日换水条件对水质和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的影响,并根据养殖密度、日换水量及养殖天数对自污染因子的影响,建立了各污染指标与养殖密度、日换水量及养殖天数的回归关系模型。结果显示:养殖密度和日换水量对水体p H无显著性影响(P>0.05);水中NO_2^--N、NH_4^+-N及COD浓度均随换水量增大而降低,其中日换水量50%组累积量最低,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3 d全量换水和5 d全量换水试验组中,NO_2^--N、NH_4^+-N及COD浓度在换水前达峰值,在换水次日骤降至最低值,然后逐渐升高,如此循环,但仍低于对照组;相同换水条件下,密度400尾/m^3时自污染因子浓度均低于800尾/m^3组;NO_2^--N(Y_1)、NH_4^+-N(Y_2)和COD(Y_3)浓度指标与养殖密度(X_1)、日换水量(X_2)及养殖天数(X_3)的回归关系模型分别为:Y_1=0.048-0.002X_2-0.001X_3;Y_2=0.163+0.04X_1-0.018X_2+0.01X_3;Y_3=4.85+0.429X_1-0.199X_2。研究表明:在养殖密度400尾/m^3、换水率50%的养殖条件下,可以保证水体自污染程度最低,凡纳滨对虾生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养殖密度 换水频率 自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