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水方式对矩形养殖舱内流场及适渔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琛 刘晃 +1 位作者 张成林 张帆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31,共11页
为提高鱼类适养性水平,对不同进水方式下养殖舱内流场的水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构建了30万吨养殖工船鱼舱数值模型,并验证数值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流速分布、流体... 为提高鱼类适养性水平,对不同进水方式下养殖舱内流场的水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构建了30万吨养殖工船鱼舱数值模型,并验证数值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流速分布、流体均匀性、阻力系数等养殖舱的水动力特性,并综合评估适渔流速区域占比与底部流场状态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适养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换水次数的改变对养殖舱内流速幅值的变化影响较明显,随着日换水次数由16次减少到10次,养殖舱内的平均流速下降了46.7%;而进水口数量的改变对舱内水体的流动均匀性影响较大,随着进水口数量由16个减少到4个,舱内的流体均匀性指数下降了18.4%。当改变进水口的布设位置时,需要特别注意进水射流之间的相互作用。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在16次日换水条件下,将16个进水口均匀地布置在矩形养殖舱的切角处,最有利于大黄鱼的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养殖舱 养殖工船 换水次数 进水口数量 进水口位置 适渔性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蟹培育如何减少早熟幼蟹的形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卫 海波 《水产养殖》 CAS 2006年第2期14-14,共1页
影响幼蟹性早熟的原因主要有:遗传、放养密度、池水有效积温、饵料营养及换水次数等。控制这些因素,可有效地减少幼蟹培育中早熟幼蟹的形成。
关键词 早熟幼蟹 幼蟹培育 放养密度 有效积温 换水次数 饵料营养 遗传 池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素对鱼类生长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管士成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10期229-229,共1页
环境是水产动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其每一项指标都影响到生长速度。1水温鱼类生长速度一般规律是随着水温上升而速度加快,在25~28℃生长最快,但当水温〉30℃时生长速度反而减慢。处于一样的大气候条件下,有的塘口速度快,有些慢。如... 环境是水产动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其每一项指标都影响到生长速度。1水温鱼类生长速度一般规律是随着水温上升而速度加快,在25~28℃生长最快,但当水温〉30℃时生长速度反而减慢。处于一样的大气候条件下,有的塘口速度快,有些慢。如早春、气温较低,水层浅,水温提温快,生长速度快;水层深的塘口,高温期应是水层深长势快于水层浅的。如果池塘水层一样深,还和换水次数以及换水方法有关,如果在夜间换水和换水次数较多,池塘水温低1~2℃,所以生长速度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速度 环境因素 鱼类 换水次数 水产动物 气候条件 水温 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养植物,盛夏清凉
4
作者 禅儿 《林业与生态》 2017年第7期41-42,共2页
水培养护1.刚插的时候,隔一天换一次水,根系长出后,秋冬季每月换水一次,夏季适当增加换水次数,保持水质清澈。
关键词 植物 水养 盛夏 换水次数 一次水 秋冬季 水培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青虾过度秋繁的几条措施
5
作者 王丽珍 《水产科技情报》 2001年第2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青虾 过度秋繁 控制措施 虾苗选购 池水温度 换水次数 放养时间 水质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常换冷却水好吗
6
作者 王宝平 《河北农机》 2002年第1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农用柴油机 机手 冷却水 换水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养肉鸡防高温措施
7
《湖北畜牧兽医》 2009年第8期42-42,共1页
(1)供给清凉的饮水。井水能有效降低炎热造成的肉鸡应激。肉鸡21日龄以后,可用自流式水槽或乳头式饮水器供水,让水管末端保持长流水状态。如果用传统的真空式饮水器,可增加换水次数,加入饮水器的水应是刚刚抽出的深井水。
关键词 肉鸡 乳头式饮水器 防高温 真空式饮水器 换水次数 鸡应激 自流式 水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蟹须防纤毛虫病
8
作者 董明华 《农村百事通》 2011年第17期52-52,共1页
纤毛虫病是秋季河蟹常发生的一种寄生虫病.病原体是由累枝虫、钟形虫、斜管虫等纤毛虫类虫体寄生于河蟹体表、附肢、鳃部等部位所引起。该病多发生于秋季鱼蟹混养塘,幼蟹、成蟹都能感染。由于鱼蟹放养密度大、夏季投饵施肥过多、排泄... 纤毛虫病是秋季河蟹常发生的一种寄生虫病.病原体是由累枝虫、钟形虫、斜管虫等纤毛虫类虫体寄生于河蟹体表、附肢、鳃部等部位所引起。该病多发生于秋季鱼蟹混养塘,幼蟹、成蟹都能感染。由于鱼蟹放养密度大、夏季投饵施肥过多、排泄物长期积累、换水次数少等原因.导致水过肥、有机质含量过高.从而诱发此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毛虫病 河蟹 寄生虫病 鱼蟹混养 换水次数 有机质含量 纤毛虫类 放养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蟹须防纤毛虫病
9
作者 徐承旭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5年第9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纤毛虫病 河蟹 寄生虫病 鱼蟹混养 换水次数 有机质含量 纤毛虫类 放养密度 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