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式多片换档离合器带排转矩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志刚 周晓军 +2 位作者 李永军 沈路 杨富春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8-713,共6页
为了研究湿式多片换档离合器带排转矩的形成机理,建立湿式离合器的带排转矩预测模型.根据黏性流体力学中层流理论的Navier-Stokes方程,考虑到分离间隙中冷却润滑油膜的离心惯性作用,推导油膜的径向速度模型.通过对径向速度的仿真分析,... 为了研究湿式多片换档离合器带排转矩的形成机理,建立湿式离合器的带排转矩预测模型.根据黏性流体力学中层流理论的Navier-Stokes方程,考虑到分离间隙中冷却润滑油膜的离心惯性作用,推导油膜的径向速度模型.通过对径向速度的仿真分析,揭示离心惯性力会使油膜产生收缩的现象.为了描述这一现象引入等效外径的概念,利用油膜的表面张力作用求出等效外径.将等效外径应用于牛顿内摩擦定律推导新的预测模型,通过试验数据和传统模型验证了新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多片换档离合器 带排转矩 预测模型 离心惯性力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换档离合器充/放油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冯能莲 郑慕侨 马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8-71,共4页
为研究动力换档离合器换档过程中的充油和放油特性 ,基于动力换档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建立了动力换档离合器充油和放油两个过程的动态特性数学模型。应用动态仿真软件 ,将充 /放油过程的动态特性以统一的仿真模型描述。通过仿真得到了对... 为研究动力换档离合器换档过程中的充油和放油特性 ,基于动力换档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建立了动力换档离合器充油和放油两个过程的动态特性数学模型。应用动态仿真软件 ,将充 /放油过程的动态特性以统一的仿真模型描述。通过仿真得到了对动力换档离合器充 /放油过程的动态特性影响最大的离合器结构参数是充油油道直径。摩擦片间隙 (离合器活塞行程 )主要影响充 /放油时间 ,而卸压孔直径的影响程度随着其值的增加而加大。在进行离合器设计、液压系统设计以及电控系统设计时 ,必须充分考虑油液温度的影响。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方法及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换档离合器 充/放油特性 动态仿真 充油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综合传动换档离合器结合过程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马彪 刘影 陈建文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91-694,共4页
针对某综合传动装置 ,建立了换档离合器在结合过程中的动态模型 ,采用 MATLAB中 SIMU LINK进行动态特性仿真。通过试验 ,验证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和仿真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关键词 综合传动 换档离合器 动态仿真 结合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档离合器液压缓冲阀设计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马彪 孙宪林 +1 位作者 陈建文 叶明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3-15,共3页
本文针对应用于重型车辆自动换档变速箱换档控制液压缓冲阀的设计与实验结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离合器 车辆 换档离合器 汽车 液压缓冲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换档离合器摩擦片摩擦磨损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立勇 马彪 +1 位作者 李和言 郑长松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48,共3页
介绍了综合传动湿式换档离合器工作原理,基于离合器摩擦片的结构与材料成分特征,分析了转速、载荷和温度对摩擦片摩擦特性的影响;通过搭建的离合器摩擦片摩擦磨损试验台,验证了摩擦片摩擦因数随滑磨转速增大而减小,随结合油压升高而降... 介绍了综合传动湿式换档离合器工作原理,基于离合器摩擦片的结构与材料成分特征,分析了转速、载荷和温度对摩擦片摩擦特性的影响;通过搭建的离合器摩擦片摩擦磨损试验台,验证了摩擦片摩擦因数随滑磨转速增大而减小,随结合油压升高而降低的规律;通过温度测试发现了结合过程中摩擦片中部温度较高,内外边缘处温度较低,多次结合试验后内齿摩擦片中部靠外部分磨损比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换档离合器 摩擦片 摩擦因数 磨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档离合器电控液压缓冲阀的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龚鹏 陈慧岩 王娟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0-22,共3页
机械液压缓冲阀具有单一的液压缓冲特性,在分析液压缓冲阀原理的基础上,采用高速响应电磁阀作为液压缓冲阀的先导阀,可以得到不同的油压缓冲特性,以满足不同工况下各个换档离合器的换档油压的需要。
关键词 液压缓冲阀 高速响应电磁阀 换档离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比例阀在车辆换档离合器缓冲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林峰 刘影 陈漫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4-787,共4页
采用电液比例减压阀,实现车辆传动装置中换档离合器的电液比例缓冲闭环控制,建立电液比例减压阀的动态数学模型,结合仿真研究和实验研究,探讨采用PID控制和动态矩阵控制(DMC)的电液比例缓冲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车辆传动 换档离合器 缓冲控制 电液比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机快速并车过程的冲击载荷特性分析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昊 周瑞平 +2 位作者 樊红 雷俊松 周少伟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8-205,共8页
[目的]为了获取燃燃联合动力(COGAG)装置在快速并车解列过程中的冲击载荷及轴系动态响应,提出一种理论计算方法。[方法]根据同步自动换挡(SSS)离合器啮合过程中各部件的力学关系,建立离合器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并开展燃燃联合动力装置并... [目的]为了获取燃燃联合动力(COGAG)装置在快速并车解列过程中的冲击载荷及轴系动态响应,提出一种理论计算方法。[方法]根据同步自动换挡(SSS)离合器啮合过程中各部件的力学关系,建立离合器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并开展燃燃联合动力装置并车过程的动力学仿真和台架实验。[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在阻尼油腔作用的时刻,离合器螺旋花键上产生了明显的扭矩冲击,同时使离合器两端轴系产生了很强的扭矩动态响应;离合器棘轮棘爪位置的随机性将导致扭矩冲击峰值和轴系动态响应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台架实验验证了并车冲击载荷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其最大和最小扭矩的响应幅值与理论计算偏差分别为3.56%和8.86%。[结论]对于燃机快速并车过程中的扭矩冲击影响,研究成果可为燃燃联合动力装置的运行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燃联合动力装置 快速并车 同步自换档离合器 冲击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clutch to clutch gear shift technology for a new automatic transmission 被引量:5
9
作者 鲁曦 王书翰 +1 位作者 刘艳芳 徐向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0期2788-2796,共9页
For the purpose of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for a new 8-step 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a simplified dynamic model for this gearbox was established and key parameters which affected the shift quality were analyzed.Ai... For the purpose of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for a new 8-step 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a simplified dynamic model for this gearbox was established and key parameters which affected the shift quality were analyzed.Aiming at four different shift types,the ideal characteristics of shift clutch and engine control were set up.By using torque estimation method,PI slip control algorithm and engine coordinated control principle,the control model and transmission controller were well developed for three shift phases which included rapid-fill phase,torque phase and inertia phase.The testing environment on the rig and prototype vehicle level was built and the testing results obtained in ultimate condition could verify the accuracy and feasibility of this shift control strategy.The peak jerk during shift process was controlled within ±2 g/s where the smooth gearshift was obtained.The development proposal and algorithm have a high value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hift clutch shift strategy vehicle testing peak jerk gearshift control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