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首条跨省城市轨道交通无感换乘线路开通
1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7-117,共1页
2023年6月24日上午11时,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开通运行,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无感换乘启动。这是国内首条跨省对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首条全自动运行的市域轨道交通线路、县级市首条全城穿越的城市轨道交通。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基础设施... 2023年6月24日上午11时,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开通运行,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无感换乘启动。这是国内首条跨省对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首条全自动运行的市域轨道交通线路、县级市首条全城穿越的城市轨道交通。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示范工程,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全长41.25 km, 设站28座。该线西起苏州工业园区唯亭站,与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换乘;东至昆山花桥站,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换乘,可直抵上海徐家汇、迪士尼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苏州轨道交通 市域轨道交通 换乘线路 苏州工业园区 迪士尼 长三角一体化 上海徐家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内地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换乘系数统计分析——基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数据分析的研究报告之八 被引量:6
2
作者 何彬 顾保南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14,共6页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提供的2015-2017年中国内地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数据,将纳入统计的123条线路分为非环线和环线,并对非环线根据线位与中心区的关系再次分类。分别统计分析了各类线路2015-2017年的换乘系数及其变化量;给出...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提供的2015-2017年中国内地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数据,将纳入统计的123条线路分为非环线和环线,并对非环线根据线位与中心区的关系再次分类。分别统计分析了各类线路2015-2017年的换乘系数及其变化量;给出了2015-2017年各年度各类线路的换乘系数主要波动范围和逐年变化量的波动范围;分析了各类线路换乘系数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 线路换乘系数 线路分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公交网络的数学规划模型与算法
3
作者 徐勇 李杰 +2 位作者 安利平 王平 CHU Chao-Hsien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共6页
大规模时变公交网络中最短路径精确查询的算法是公交网络寻径问题的研究难点之一,近似搜索算法的求解满意度不高,而精确搜索算法的效率又较低。针对公交网络的时变特性与不确定性,建立了时变公交网络模型。将公交最优路径选择问题分解... 大规模时变公交网络中最短路径精确查询的算法是公交网络寻径问题的研究难点之一,近似搜索算法的求解满意度不高,而精确搜索算法的效率又较低。针对公交网络的时变特性与不确定性,建立了时变公交网络模型。将公交最优路径选择问题分解为换乘次数与换乘线路的查询问题,给出了基于线路影射网络的换乘次数的查询算法和基于站点影射网络的换乘站点和乘车距离、乘车时间的计算方法,两种算法都是多项式算法,最后给出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网络 换乘次数 换乘线路 影射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可达性计算方法 被引量:17
4
作者 魏攀一 黄建玲 +4 位作者 陈艳艳 陈宁 吴克寒 孙继洋 王振报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共6页
轨道交通是城市客运系统的骨干,可达性是公共交通合理性评价的重要指标,客观准确评价轨道交通可达性,对轨道-常规公交换乘衔接调整、轨道站点周边用地规划等均起到重要的决策支撑作用。通过对传统可达性概念的总结,结合轨道交通系统自... 轨道交通是城市客运系统的骨干,可达性是公共交通合理性评价的重要指标,客观准确评价轨道交通可达性,对轨道-常规公交换乘衔接调整、轨道站点周边用地规划等均起到重要的决策支撑作用。通过对传统可达性概念的总结,结合轨道交通系统自身特点,对轨道交通可达性进行了定义。从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便利性和轨道交通自身站点间通达便利性考虑,建立了轨道交通可达性计算模型。借助ArcGIS、TransCAD等工具,以北京市轨道交通为例,计算了北京市轨道交通可达性分布状况,对比分析了北京地铁14号线中段开通前后轨道系统可达性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客观准确地计算轨道交通可达性值,可以很好地应用在轨道交通可达性评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城市交通 轨道交通 可达性 公交接驳 线路换乘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