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换乘枢纽处后建基坑设计及对周边环境影响分析
1
作者 孙波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69,共6页
[目的]针对换乘枢纽区域后续建设的基坑开挖工程,面临周边环境高度敏感、工程边界条件复杂、施工制约因素众多及既有结构保护难度显著等技术挑战,有必要深入分析换乘枢纽处后建基坑的设计方案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方法]以位于深厚粉... [目的]针对换乘枢纽区域后续建设的基坑开挖工程,面临周边环境高度敏感、工程边界条件复杂、施工制约因素众多及既有结构保护难度显著等技术挑战,有必要深入分析换乘枢纽处后建基坑的设计方案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方法]以位于深厚粉砂地层中的某高铁与地铁换乘枢纽处的明挖地下空间工程项目为例,阐述了基坑的总体设计方案。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该基坑施工的全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评估了地下空间施工活动对周边既有结构可能产生的影响。随后,将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并对设计过程中的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结果及结论]换乘枢纽区域的基坑工程需全面考量周边环境条件、各单体建筑的平面布局与开挖深度,协调各参建单位,优先采用共建方案,以缩减临时工程量,实现多方利益最大化。TRD(渠式切割水泥土连续墙)结合内插型钢支护体系,在止水方面表现出色,适用于基坑深度适中但透水层深厚、周边环境复杂且止水要求严苛,需将止水帷幕延伸至不透水层的基坑工程。此外,换乘枢纽处的后建基坑工程应充分考虑先建各单体的保护范围,通过科学的基坑分段与开挖顺序,有效减轻对既有结构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换乘枢纽 后建基坑工程 基坑共建 渠式切割水泥土连续墙+内插型钢支护 分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客流组织方案仿真评价
2
作者 吕慎 林均沛 张达奇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5年第1期74-81,共8页
为缓解大客流换乘枢纽站台拥堵,研究枢纽内客流组织方案有效评估方法,以提升乘客的换乘效率和安全。选取线路满载率高且客流量大的换乘枢纽为研究对象,以深圳上梅林轨道交通枢纽为例,针对站台拥堵问题提出经通道绕行站厅至站台换乘的客... 为缓解大客流换乘枢纽站台拥堵,研究枢纽内客流组织方案有效评估方法,以提升乘客的换乘效率和安全。选取线路满载率高且客流量大的换乘枢纽为研究对象,以深圳上梅林轨道交通枢纽为例,针对站台拥堵问题提出经通道绕行站厅至站台换乘的客流组织方案。分析乘客对节点设施的选择决策行为,应用Logit模型建立枢纽内关键节点设施选择模型,确定乘客对楼梯、扶梯和垂直电梯的选择概率,设定仿真平台行人行为模块。将Fruin设施服务水平划分标准和乘客平均换乘时间作为乘客安全和效率评估依据,基于MassMotion对该客流组织方案有效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客流组织方案不仅将站台拥挤最严重区域的服务水平由E级提升为C级,而且线路满载率大的方向平均换乘时间减少6.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客流组织方案 仿真评价 换乘枢纽 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深多线换乘枢纽交通空间无障碍建设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翁德耀 吴志珊 刘芳 《城市建筑》 2024年第3期42-46,共5页
多线换乘枢纽立体化发展和城市交通体系无障碍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新趋势。研究选取广深高密度城区两个新建多线换乘枢纽站点,系统归纳与辨析其交通空间流线组织的潜在障碍点,总结其无障碍通行、服务设施选址和数量差异。从广深轨道... 多线换乘枢纽立体化发展和城市交通体系无障碍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新趋势。研究选取广深高密度城区两个新建多线换乘枢纽站点,系统归纳与辨析其交通空间流线组织的潜在障碍点,总结其无障碍通行、服务设施选址和数量差异。从广深轨道交通无障碍建设实情出发,从用地基础条件、轨道交通与无障碍建设时序、空间流线组织、无障碍服务对象和无障碍地方性法规建设等角度挖掘和总结两地无障碍建设差异。为广深进一步完善地铁无障碍环境建设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线换乘枢纽 对比研究 无障碍设计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客运换乘枢纽规划及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葛亮 王炜 +1 位作者 邓卫 梁睿中 《规划师》 2004年第10期53-55,共3页
目前,我国城市换乘枢纽建设的问题有停车泊位不足、公交站点设置混乱及用地分配不合理等。城市内外交通换乘枢纽规划应实现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的无缝连接,公共客运换乘枢纽规划的关键是减少换乘步行距离、减少地面交通的相互干扰。
关键词 换乘枢纽 设计方法 规划 城市客运 停车泊位 站点设置 无缝连接 市内交通 对外交通 公共客运 相互干扰 地面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客运换乘枢纽设施布局效用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吕慎 李旭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24-1028,共5页
利用经济学中效用分析法,通过寻找枢纽内存在换乘的任何2种交通方式之间的关键路径,建立枢纽内设施不同布局方案的效用损失模型,以此评价和优化枢纽内设施布局方案.该效用损失函数充分考虑了居民换乘导致出行时间和费用的增加以及舒适... 利用经济学中效用分析法,通过寻找枢纽内存在换乘的任何2种交通方式之间的关键路径,建立枢纽内设施不同布局方案的效用损失模型,以此评价和优化枢纽内设施布局方案.该效用损失函数充分考虑了居民换乘导致出行时间和费用的增加以及舒适性和方便性的损失.并结合深圳市世界之窗换乘枢纽站设施布局方案,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铁站厅层设置为地铁接驳的室内公交站点能有效地提高枢纽的换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客运换乘枢纽 效用损失 设施布局方案 换乘效率 关键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客运换乘枢纽多目标灰关联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伟 王炜 +1 位作者 邓卫 吴蓉蓉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4年第4期5-9,39,共6页
城市客运换乘枢纽是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效率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入手,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客运换乘枢纽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多目标灰关联评价模型,对城市客运换乘枢纽... 城市客运换乘枢纽是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效率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入手,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客运换乘枢纽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多目标灰关联评价模型,对城市客运换乘枢纽的服务效率进行了有效性评价分析,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及对比,可对换乘枢纽的规划、布局、换乘衔接、交通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通过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表明,该模型在评价客运换乘枢纽效率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乘枢纽 多目标灰关联 服务效率 评价指标 城市交通 客运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级交通网络的换乘枢纽空间布局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阎利军 左志 +1 位作者 杨忠振 康海贵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44-1346,共3页
利用交通规划理论与超级交通网络,优化城市交通换乘枢纽的数量、空间位置以及规模.依据样本城市的超级交通网络和OD出行矩阵,建立换乘枢纽选址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追求交通系统社会效益最大和换乘枢纽建设费用最小,下层模型是超级... 利用交通规划理论与超级交通网络,优化城市交通换乘枢纽的数量、空间位置以及规模.依据样本城市的超级交通网络和OD出行矩阵,建立换乘枢纽选址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追求交通系统社会效益最大和换乘枢纽建设费用最小,下层模型是超级交通网络上全方式OD交通量的用户平衡分配模型.通过引入改进的禁忌搜索算法实现上下层模型之间的循环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交通网络 换乘枢纽 双层规划模型 禁忌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城市公共交通综合换乘枢纽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靖阳 李林波 王珺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6年第3期99-101,共3页
城市公共交通综合换乘枢纽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关键,文章通过深入的剖析,在借鉴国外换乘枢纽建设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换乘枢纽的功能定位和作用进行了重新思考,提出了一些城市综合换乘枢纽建设新理念,并对其建设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公共交通 换乘枢纽 网络 有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换乘枢纽的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协调度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胡华 刘志钢 高云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9-52,70,共5页
枢纽换乘是影响多模式公共交通网络运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针对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现状,从运输管理层面提出了换乘枢纽的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协调调度管理模式。基于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运营调度协调的内涵、模式及换乘时空过程解... 枢纽换乘是影响多模式公共交通网络运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针对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现状,从运输管理层面提出了换乘枢纽的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协调调度管理模式。基于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运营调度协调的内涵、模式及换乘时空过程解析,提出了实现换乘枢纽内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运营调度协调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设置相同或成整数倍的发车间隔、合理的到达和出发时间间隔以及离站松弛时间,可以提高换乘枢纽内轨道交通和道路公交间的换乘协调概率,确保乘客换乘时间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乘枢纽 轨道交通 道路公交 运营调度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运营协调效率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铭 吴彦颖 《都市快轨交通》 2009年第5期24-27,31,共5页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换乘协调特征及其差异性的基础上,提出将换乘枢纽视为投入产出系统,衡量协调组织的相对有效性。建立运营协调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根据指标的特性,计算评估各关键要素对协调的贡献与亏空情...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换乘协调特征及其差异性的基础上,提出将换乘枢纽视为投入产出系统,衡量协调组织的相对有效性。建立运营协调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根据指标的特性,计算评估各关键要素对协调的贡献与亏空情况。选取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进行实例评判,探寻改善的途径,用于辅助决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换乘枢纽 协调 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综合换乘枢纽的出租车合乘调度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明明 徐洪峰 左忠义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6,共6页
分析了城市综合换乘枢纽实施出租车合乘的必要性.初步构建了面向城市综合换乘枢纽的出租车合乘组织模式.将出站乘客合乘的组织调度描述为静态一点对多点出租车合乘匹配问题,以出租车数量最小、总费用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混合整数规划... 分析了城市综合换乘枢纽实施出租车合乘的必要性.初步构建了面向城市综合换乘枢纽的出租车合乘组织模式.将出站乘客合乘的组织调度描述为静态一点对多点出租车合乘匹配问题,以出租车数量最小、总费用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利用基于遗传算法和单纯形法的启发式算法求解该模型.算例分析表明,有效组织综合换乘枢纽处的出租车合乘可以明显减少进入枢纽站的出租车辆,降低出租车辆行驶的总里程,显著提高出租车司机单次出行收入,同时明显降低乘客平均支出费用,能够体现出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出租车合乘 启发式算法 城市综合换乘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的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灰色聚类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喜成 汪江洪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51,共3页
评价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的布局优劣、运营状况、服务水平,进而优化规划方案,给出5项评价指标,运用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权系数确定方法,建立关系数据模型,通过计算灰色聚类分析模型的权系数的方法对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进行评价,并结合实例说明... 评价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的布局优劣、运营状况、服务水平,进而优化规划方案,给出5项评价指标,运用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权系数确定方法,建立关系数据模型,通过计算灰色聚类分析模型的权系数的方法对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进行评价,并结合实例说明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换乘枢纽 粗糙集 权重系数 灰色聚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系统换乘枢纽形式选择的定量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幼林 杨扬 杨春兰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5年第3期56-57,60,共3页
针对交通规划和轨道路网建设中经常遇到枢纽车站换乘形式的选择问题,运用AHP方法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增强了决策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轨道交通系统 定量化研究 形式选择 换乘枢纽 AHP方法 操作步骤 选择问题 路网建设 交通规划 可操作性 科学性 客观性 车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团城市换乘枢纽选址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其亮 王坤 孙丰瑞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30,43,共7页
针对一元解析法和多元最优化方法用于组团城市换乘枢纽选址时,结果可能集中个别组团的问题,以路网总成本最小、组团间联系强度最大为上层模型,以用户均衡交通量分配模型为下层模型,构建了组团城市换乘枢纽的双层规划选址模型,设计了求... 针对一元解析法和多元最优化方法用于组团城市换乘枢纽选址时,结果可能集中个别组团的问题,以路网总成本最小、组团间联系强度最大为上层模型,以用户均衡交通量分配模型为下层模型,构建了组团城市换乘枢纽的双层规划选址模型,设计了求解该模型的遗传算法.算例表明,用于4个组团、20个节点的组团城市换乘枢纽选址时,在每个组团最多只布设1个换乘枢纽的约束下,遗传算法比SAB算法收敛速度快50 s,稳定性高9%,验证了该模型在描述问题时的正确性及求解问题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双层规划 遗传算法 组团城市 换乘枢纽 半定型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颗粒的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其刚 刘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8年第11期21-23,58,共4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大,换乘枢纽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成为影响轨道交通效率和服务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换乘枢纽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指标信息数据的不完备性,利用模糊聚类对不完备信息表进行完备化,并引入经典粗糙集理论阐释...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大,换乘枢纽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成为影响轨道交通效率和服务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换乘枢纽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指标信息数据的不完备性,利用模糊聚类对不完备信息表进行完备化,并引入经典粗糙集理论阐释了信息颗粒的含义,构造了信息颗粒;提出了基于粗糙信息颗粒的属性约简算法,建立了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评价模型。通过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给出了基于给定阈值的置信度评价规则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换乘枢纽 评价模型 模糊聚类 粗糙集 信息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法优化换乘枢纽布局 被引量:2
16
作者 姚锦宝 姚宝珍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0年第1期76-79,共4页
研究了公交-公交换乘枢纽选址与布局的优化问题,并提出了一种以总换乘费用最小为目标的换乘枢纽选址模型.虽然对此类问题穷举法可以得到全局最优解,但是实际问题中,为了找到更合理的枢纽布局,通常备选枢纽位置会很多,穷举法在有限的时... 研究了公交-公交换乘枢纽选址与布局的优化问题,并提出了一种以总换乘费用最小为目标的换乘枢纽选址模型.虽然对此类问题穷举法可以得到全局最优解,但是实际问题中,为了找到更合理的枢纽布局,通常备选枢纽位置会很多,穷举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找到最优解.因此,提出一种迭代法来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实例对该模型及算法进行了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换乘枢纽 选址模型 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地空间理论在地铁换乘枢纽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娜 韩宝明 +1 位作者 鲁放 李得伟 《都市快轨交通》 2010年第3期56-59,共4页
从地铁换乘枢纽设施的组成、分类方面,将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空间理论引入换乘枢纽的平面布置设计,提出按照换乘枢纽流线组织,将设施分为高级中心、次级中心、低级中心,并结合影响服务区进行布局的方法,以北京南站换乘枢纽为例,验证中心地... 从地铁换乘枢纽设施的组成、分类方面,将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空间理论引入换乘枢纽的平面布置设计,提出按照换乘枢纽流线组织,将设施分为高级中心、次级中心、低级中心,并结合影响服务区进行布局的方法,以北京南站换乘枢纽为例,验证中心地空间理论在地铁换乘枢纽设施布置设计方面应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换乘枢纽 设施布置 中心地空间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互通式免费公交换乘枢纽规划与设置 被引量:1
18
作者 葛宏伟 陈学武 王炜 《规划师》 2004年第4期85-87,共3页
公交线网存在不同等级的公交线路不能有效合理衔接的缺陷。设置地下互通式免费公交换乘枢纽,可提高公交运行效率、消除交叉口人车相互干扰、降低管理和运营成本。
关键词 换乘枢纽 互通式 设置 免费 地下 规划 公交线路 公交线网 运行效率 相互干扰 运营成本 交叉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组合评价在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汪江洪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5-58,共4页
在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规划的主客观评价一致的组合评价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这种方法的合理性。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换乘枢纽 多目标规划 组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城市公交换乘枢纽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祎 范运超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4期68-71,76,共5页
公交换乘枢纽是公共交通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公交换乘枢纽的系统分析,分别从硬件设施、运营管理及信息化程度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了能有效反映城市公交换乘枢纽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度加权法的城市公交换乘枢纽运... 公交换乘枢纽是公共交通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公交换乘枢纽的系统分析,分别从硬件设施、运营管理及信息化程度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了能有效反映城市公交换乘枢纽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度加权法的城市公交换乘枢纽运行效率评价模型;最后,以成都3个大型公交换乘枢纽为例,计算了枢纽的各项指标的评价值并进行综合排序,实例证实了该模型的可操作性和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公交换乘枢纽 灰色关联度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