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采沉陷对耕地的损害指标理论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宏贞 查剑峰 殷铁成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6-118,共3页
通过理论分析开采沉陷在地表所形成的连续的地表移动变形(下沉、倾斜、曲率、水平移动、水平变形等)或非连续变形(裂缝及台阶、塌陷坑)对耕地的影响,提出了以耕地灌溉的允许坡度、地下水位、积水、非连续变形作为开采沉陷对耕地损害的... 通过理论分析开采沉陷在地表所形成的连续的地表移动变形(下沉、倾斜、曲率、水平移动、水平变形等)或非连续变形(裂缝及台阶、塌陷坑)对耕地的影响,提出了以耕地灌溉的允许坡度、地下水位、积水、非连续变形作为开采沉陷对耕地损害的评定指标,为进一步研究矿区耕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耕地 损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氏丹参片对糖尿病肾病肾损害实验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吕勇 赵莉 任克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5-337,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损害实验指标的影响。方法:本实验按照Mogensen糖尿病肾病分期方案,将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丹参片合降糖西药对早期和临床期肾病进行了观察,并与单纯降糖西药治疗组作对照,共观察16周... 目的:观察丹参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损害实验指标的影响。方法:本实验按照Mogensen糖尿病肾病分期方案,将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丹参片合降糖西药对早期和临床期肾病进行了观察,并与单纯降糖西药治疗组作对照,共观察16周,检测24h尿蛋白定量、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尿α1-微球蛋白(α1-MG)、血一氧化氮(NO)、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等肾损害实验指标。结果:丹参片治疗组尿UAE、尿α1-MG、尿NAG酶、血β2-MG、血肌酐治疗后均较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0.01或P<0.05),肌酐清除率(Ccr)和尿NO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丹参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各项肾损害实验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雷氏丹参片 损害实验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矿区居民混合金属暴露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晓斌 杨轶男 +2 位作者 李巧娥 马执彬 白亚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57-2368,共12页
为揭示某矿区居民镉、铜、锰、钼、铬、铝、钴、钒、铅、砷、锌、镍12种金属暴露现状,进而分析混合金属暴露与早期肾功能损害指标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之间的关联,按照分层整群抽样选取矿区636名居... 为揭示某矿区居民镉、铜、锰、钼、铬、铝、钴、钒、铅、砷、锌、镍12种金属暴露现状,进而分析混合金属暴露与早期肾功能损害指标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之间的关联,按照分层整群抽样选取矿区636名居民为研究对象,使用ICP-MS检测研究对象尿金属浓度,分别使用胶乳免疫比浊法和比色法测定研究对象尿β2-MG和NAG水平,然后并使用加权量化和回(WQS回归)模型评估混合金属暴露对尿β2-MG和NAG的综合效应与单个金属的权重.结果显示,尿液金属水平分布差异较大的是镉、钼、铜、铝、锌、钒;尿β2-MG分布范围为0.19(0.14,0.29)mg/L;尿NAG分布范围在7.00(3.30,11.90)U/L;WQS回归结果显示金属WQS指数与尿β2-MG异常风险增加、尿NAG异常风险降低有关.使尿β2-MG异常风险增加的金属WQS指数权重最高的是铜(0.493)、铬(0.120)、镉(0.116),不同年龄组中权重相对较高的金属包括钼、锰、锌(<60岁组);铜、镉、钼(≥60岁组).使尿NAG异常风险降低的金属WQS指数权重最高的是锌(0.328)、钼(0.167)、铬(0.144)、镍(0.138)、锰(0.108),不同年龄组中权重相对较高的金属包括铝、钼、锌(<60岁组);钴、铬、钼(≥60岁组).因此,该矿区人群尿镉、钼、铜、铝、锌、钒水平分布在中等偏上范围,暴露于混合金属与尿β2-MG异常风险增加和尿NAG异常风险降低之间存在关联,引起β2-MG异常权重较高金属有铜、铬、镉,减少NAG异常权重较高金属有锌、钼、铬、镍、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金属 早期肾功能损害指标 相关性 WQS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肾病肾损害实验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吕勇 王亿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肾损害实验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口服降糖西药加服六味地黄丸,对照组41 例,单服降糖西药。共观察16周,检测24h尿蛋白定量、尿微白蛋白排泄...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肾损害实验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口服降糖西药加服六味地黄丸,对照组41 例,单服降糖西药。共观察16周,检测24h尿蛋白定量、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尿α1-微球蛋白 (α1-MG)、血一氧化氮(NO),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等肾损害实验指标。结果六味地黄丸治疗组尿UAE,尿仅α1-MG,尿NAG酶、血β2-MG、血肌酐治疗后均较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肌酐清除率(Ccr)和尿。NO有明显上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各项肾损害实验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六味地黄丸 损害实验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被引量:3
5
作者 华琦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47-150,共4页
2004年指南将正常血压定为<16.0/10.6 kPa(120/80 mmHg)。心血管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指标增加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腹型肥胖(腰围)、C反应蛋白、微量白蛋白尿以及颈动脉壁内膜中层增厚(IMT≥0.9 mm)。指南确... 2004年指南将正常血压定为<16.0/10.6 kPa(120/80 mmHg)。心血管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指标增加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腹型肥胖(腰围)、C反应蛋白、微量白蛋白尿以及颈动脉壁内膜中层增厚(IMT≥0.9 mm)。指南确定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目标是18. 6/12. 0 kPa(140/90 mmHg)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17.3/10.6 kPa(130/80 mmHg)以下,调整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降压目标值为20.0/12.0 kPa(150/90 mmHg)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4年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血压患者 解读 微量白蛋白尿 危险因素及 C反应蛋白 降压目标值 正常血压 损害指标 腹型肥胖 内膜中层 颈动脉壁 治疗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