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环境侵权损害填补责任的社会化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郝慧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2-24,29,共4页
从环境侵权特点出发,指出传统侵权救济的缺陷,阐述损害填补责任社会化的必要性,从现代侵权法的发展趋势、利益衡平的需要及公众参与环境决策三个角度分析了损害填补责任社会化的理论根据,阐明了责任社会化的必然性。笔者主张在现有基础... 从环境侵权特点出发,指出传统侵权救济的缺陷,阐述损害填补责任社会化的必要性,从现代侵权法的发展趋势、利益衡平的需要及公众参与环境决策三个角度分析了损害填补责任社会化的理论根据,阐明了责任社会化的必然性。笔者主张在现有基础上,构建我国的环境损害填补社会化责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侵权 损害填补 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损害的社会化救济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诸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6-129,共4页
在风险越来越大的当代社会,生态损害无疑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加剧风险程度的不利因素。完整的生态损害不仅包括通过环境对某些权利主体造成的人身或财产损害,还包括生态环境本身遭受到的损害。对此,仅仅依靠传统的民事侵权赔偿手段已经... 在风险越来越大的当代社会,生态损害无疑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加剧风险程度的不利因素。完整的生态损害不仅包括通过环境对某些权利主体造成的人身或财产损害,还包括生态环境本身遭受到的损害。对此,仅仅依靠传统的民事侵权赔偿手段已经不能充分予以救济,必须借鉴国外的经验,综合采用环境责任保险、生态损害填补基金和财务保证等社会化救济方式进行有效赔偿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损害 社会化救济 环境责任保险 生态损害填补基金 财务保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社会化”趋势 被引量:4
3
作者 彭俊瑜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64-69,共6页
对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社会化”趋势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环境侵权作为现代社会新型侵权行为主一,往往属于严重的社会性权益侵害对象。传统侵权行为损害赔偿理论囿于过失责任、个人责任的窠臼,难以合理、有效地填补环境侵权所发... 对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社会化”趋势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环境侵权作为现代社会新型侵权行为主一,往往属于严重的社会性权益侵害对象。传统侵权行为损害赔偿理论囿于过失责任、个人责任的窠臼,难以合理、有效地填补环境侵权所发生的损害。于是,现代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一般发展趋势为损害赔偿责任的社会化,其主要表现为无过失责任原则的兴起、损害填补保障制度的建立等。结合国外的情况对以上原则和制度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提出了些许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侵权 社会化 无过失责任 损害填补保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损害赔偿中完全赔偿原则的实质及其必要性 被引量:36
4
作者 徐建刚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9-161,共13页
完全赔偿原则的实质是为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提供基本的出发点。完全赔偿原则并不排斥对损害赔偿范围的限制,肯定完全赔偿原则并不会使得赔偿范围无限扩大。在完全赔偿原则下,确定损害范围的弹性空间依然存在。完全赔偿原则背后隐含的是... 完全赔偿原则的实质是为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提供基本的出发点。完全赔偿原则并不排斥对损害赔偿范围的限制,肯定完全赔偿原则并不会使得赔偿范围无限扩大。在完全赔偿原则下,确定损害范围的弹性空间依然存在。完全赔偿原则背后隐含的是对损害的认识,其既是差额说得以成立的理论基础,也是个案中对差额假说进行修正的理论依据。作为损害赔偿法填补目的与功能的重要表达,对完全赔偿原则的否定,将导致对损害赔偿填补功能的否定,使得损害赔偿法失去基本价值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赔偿原则 损害赔偿范围 损害填补 差额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险利益原则:从绝对走向缓和,抑或最终消解? 被引量:16
5
作者 马宁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5-127,共13页
保险利益原则虽有助于区分、限制赌博,防范道德风险,却也诱发了逆向道德风险,并有碍于保险制度风险移转功能的实现。在补偿保险中,由于法定保险利益并非区分赌博与保险的必要条件,加之损害填补原则可以替代实现道德风险的防范功能,故应... 保险利益原则虽有助于区分、限制赌博,防范道德风险,却也诱发了逆向道德风险,并有碍于保险制度风险移转功能的实现。在补偿保险中,由于法定保险利益并非区分赌博与保险的必要条件,加之损害填补原则可以替代实现道德风险的防范功能,故应废除保险利益原则。对于一般性给付保险,可以被保险人的同意替代保险利益原则,以体现和强化对人格利益的尊重与保护。在道德风险后果极其严重的死亡给付保险中,可通过被保险人同意与保险利益原则的双重要件来限制道德风险,但保险利益主体应是受益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利益 赌博 道德风险 损害填补原则 被保险人的同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事责任险的本土适法困境及解决路径 被引量:8
6
作者 郑观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9-159,共11页
我国以强化董事责任为基本理念,将董事职务行为的违法违章性作为董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以及董事责任险的排外范畴,从而导致董事责任险在我国的适法困境。相关解决方案应从董事责任条款的立法目的入手,对董事责任险进行适法性制度设计,确保... 我国以强化董事责任为基本理念,将董事职务行为的违法违章性作为董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以及董事责任险的排外范畴,从而导致董事责任险在我国的适法困境。相关解决方案应从董事责任条款的立法目的入手,对董事责任险进行适法性制度设计,确保董事责任的损害填补、违法阻却功能不因董事责任险而受到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责任险 董事责任 适法性困境 损害填补 违法阻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立我国的环境受害行政补偿制度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立琴 孙琼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5期89-92,共4页
环境侵权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形式,适用一般的民事赔偿会导致受害人得不到有效的救济。为弥补传统侵权行为法的不足,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环境受害行政补偿制度。本文分析了该制度的含义、性质,建立的理论基础和具体运作情况,并对建立我国... 环境侵权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形式,适用一般的民事赔偿会导致受害人得不到有效的救济。为弥补传统侵权行为法的不足,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环境受害行政补偿制度。本文分析了该制度的含义、性质,建立的理论基础和具体运作情况,并对建立我国的环境受害行政补偿制度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侵权 损害填补 行政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超值重复保险的赔偿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群 杨月斌 赵朋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2-95,共4页
超值重复保险制度在《保险法》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以贯彻财产保险的损害补偿原则为根本出发点,但其功能和意义又远不止防止被保险人获得超额利益、避免道德风险的发生。在实践中,它还有利于分散风险、增加安全保障。我国《保险法... 超值重复保险制度在《保险法》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以贯彻财产保险的损害补偿原则为根本出发点,但其功能和意义又远不止防止被保险人获得超额利益、避免道德风险的发生。在实践中,它还有利于分散风险、增加安全保障。我国《保险法》第41条对超值重复保险作了规定,但有关各保险人的赔偿问题确有些缺陷,不利于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针对上述问题,参考已有资料,结合我国《保险法》和国外保险法制的有关规定,提出了对《保险法》的修改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理赔 超值重复保险 损害填补原则 责任承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充分条件之客观关联共同侵权责任研究——《民法典》第1172条的解释论考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梁清华 张亦铭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47,共8页
《民法典》第1172条适用按份责任的规范思路,削弱了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客观关联,不利于侵权法损害填补功能的发挥。它不仅影响了我国数人侵权体系的严密性,还窒碍了条文理解适用与司法裁判统一。相较而言,适用连带责任具有多重维度的正当... 《民法典》第1172条适用按份责任的规范思路,削弱了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客观关联,不利于侵权法损害填补功能的发挥。它不仅影响了我国数人侵权体系的严密性,还窒碍了条文理解适用与司法裁判统一。相较而言,适用连带责任具有多重维度的正当性与合理性。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以“关联共同性”为理论基础,能够充分救济受害人所受损害,顺应了大陆法系各国的立法潮流,并且能够修正现行规定之不足。鉴于此,应当依托“客观关联共同说”对《民法典》第1172条予以解释完善。对于造成同一不可分损害的非充分条件之客观关联共同侵权,以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为原则。在内部关系中,已经承担全部损害赔偿责任的侵权人,可以按照责任大小进行追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关联共同侵权 关联共同性 损害填补 连带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责任保险与侵权行为法的关系 被引量:10
10
作者 肖刚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3-36,共4页
责任保险以被保险人对他人的民事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当被保险人侵犯他人合法民事权利时,保险人便承担了本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侵权赔偿责任。侵权行为的后果表现为对受害人财产或人身的不利益,法律为填补受害人的损害,便责令侵权人承担... 责任保险以被保险人对他人的民事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当被保险人侵犯他人合法民事权利时,保险人便承担了本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侵权赔偿责任。侵权行为的后果表现为对受害人财产或人身的不利益,法律为填补受害人的损害,便责令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一定程度上,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互补关系,共同承担着损害填补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保险 侵权行为法 责任承担 损害填补 保险标的 赔偿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狭义共同侵权规则中“共同实施”的解释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道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5-43,共9页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中共同侵权规则体系的建构虽已完成,但对相关一些条文的争议仍未停止,其中尤以《民法典》第1168条中“共同”是否包括共同过失、是否包括故意与过失相结合的情形之争论为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数人侵权形态日益多...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中共同侵权规则体系的建构虽已完成,但对相关一些条文的争议仍未停止,其中尤以《民法典》第1168条中“共同”是否包括共同过失、是否包括故意与过失相结合的情形之争论为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数人侵权形态日益多样,狭义共同侵权中“共同实施”含义的科学、正确理解,对于保障司法裁判统一性、确定性、公正性至关重要。“共同过错说”遵循了弥补被侵权人损害的基本要求,符合条文解释的体系性要求,能够实现规则之间的协调,同时也能够对接域外各国侵权法相关立法规则的理念和思路。在对《民法典》第1168条的解释与适用中,应当以填补受害人所受损害为根本出发点、以救济私权为核心,这样才能够实现共同侵权规则的科学性、体系性和逻辑性的内在统一,促进规则的效率提升,回应司法实践现状与时代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侵权 共同过失 损害填补 连带责任 体系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