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BSRIA的测量系统动态精度损失分解与溯源
1
作者 蒋敏兰 汪晓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3-186,182,共5页
利用单子带信号重构改进算法在信号分解中的优势,实现了对测量系统动态精度损失信号的有效分解,得到测量系统各主要结构单元的频率成分,在此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所具有的输入到输出之间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完成求解各频率成分所包含的未知... 利用单子带信号重构改进算法在信号分解中的优势,实现了对测量系统动态精度损失信号的有效分解,得到测量系统各主要结构单元的频率成分,在此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所具有的输入到输出之间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完成求解各频率成分所包含的未知参数。同时根据测量系统内部各结构单元的误差特性完成分解信号的溯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单子带信号重构改进算法可以实现精度损失信号的可靠分解与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系统 单子带重构改进算法 动态精度损失分解与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向心透平流动损失分解及损失特性研究
2
作者 刘如一 刁安娜 +4 位作者 迟志男 张帅钊 邓清华 李军 丰镇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0期96-105,共10页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向心透平流动损失耦合机制不清晰以及优化方向不明确的问题,以循环输出功率为150 kW的SCO_(2)向心透平为对象,基于熵产理论,采用不同边界条件设置、多次数值模拟和涡量分析方法,开展了流动损失分解、损失来...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向心透平流动损失耦合机制不清晰以及优化方向不明确的问题,以循环输出功率为150 kW的SCO_(2)向心透平为对象,基于熵产理论,采用不同边界条件设置、多次数值模拟和涡量分析方法,开展了流动损失分解、损失来源定位以及损失特性分析。模拟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该向心透平的流动损失由大到小依次为泄漏损失、静叶损失、混合损失、动叶损失,分别占总损失的44.43%、31.82%、11.98%和11.77%;当偏离设计工况时,泄漏损失和静叶损失占比减小,混合损失占比增大,动叶损失占比变化不大;泄漏损失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动叶进口叶顶间隙相对较高,透平泄漏量较大,减小动叶叶顶间隙尺寸可显著减小透平的熵产和泄漏损失;静叶损失主要产生于通道中后区域,动叶损失在动叶中段位置处急剧增大。研究结果可为百千瓦级SCO_(2)动力循环向心透平的气动设计和型线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向心透平 流动损失分解 熵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J,J')-无损分解
3
作者 忻欣 冯纯伯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5-101,共7页
本文在状态空间中对基于共轭化理论的(J,J')-无损分解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无需G~(s)JG(s)中不存在零极点相消的这一假设,给出RL∞函数具有(J,J')-无损分解的由两个Riccati方程所表征的充要条件.本文... 本文在状态空间中对基于共轭化理论的(J,J')-无损分解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无需G~(s)JG(s)中不存在零极点相消的这一假设,给出RL∞函数具有(J,J')-无损分解的由两个Riccati方程所表征的充要条件.本文还通过一个H∞控制问题求解的例子,验证了上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J')-无损失分解 共轭化 H_∞控制 RICCATI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信用损失分布的蒙特卡洛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孙云龙 陈伶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38,共4页
组合损失分布的确定是测量各种组合信用风险的一个先决条件.本文通过对信用风险损失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阐述了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组合信用损失的原理和方法,并基于Matlab语言结合实际问题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拟方法... 组合损失分布的确定是测量各种组合信用风险的一个先决条件.本文通过对信用风险损失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阐述了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组合信用损失的原理和方法,并基于Matlab语言结合实际问题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拟方法能较好地反映组合信用损失的分布特征,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风险度量 信用损失分布 蒙特卡洛模拟 Cholesky分解 Matlab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通道生成对抗网络的城市用电负荷缺失数据补全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志坚 陶韵旭 +2 位作者 刘航 罗灵琳 李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61-170,共10页
用电负荷数据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在负荷预测等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缺失数据补全方法缺乏对用电负荷和多种外部时空关联信息的挖掘,难以获得高精度的补全结果。文中提出了一种双通道生成对抗网络,对缺失的负荷数据进行补全。首先,... 用电负荷数据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在负荷预测等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缺失数据补全方法缺乏对用电负荷和多种外部时空关联信息的挖掘,难以获得高精度的补全结果。文中提出了一种双通道生成对抗网络,对缺失的负荷数据进行补全。首先,根据负荷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和时空关联性构建三阶负荷张量,并将影响负荷变化的多种外部因素构建为三阶辅助信息张量。然后,为满足两种张量的双输入需求,在生成对抗网络的输入层引入双通道机制,通过卷积与反卷积运算提取张量的特征;为提升网络对张量数据的训练效果和补全精度,将张量分解损失引入原始损失函数,并采用改进的混沌映射粒子群优化算法联合优化超参数和网络。最后,在真实负荷数据集上开展数据补全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对随机缺失率不超过50%、连续缺失不超过3天的负荷数据进行准确补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数据缺失 负荷预测 三阶张量 生成对抗网络 分解损失 混沌映射粒子群优化算法 补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水共用涡轮机气动设计与数值仿真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瀚伟 罗凯 +1 位作者 黄闯 秦侃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151-3161,共11页
跨介质航行器是一种具备远程快速打击、重复出入水以及高效突防能力的新概念航行器,而其中涡轮发动机在跨介质航行器不同航行阶段的工作参数差别很大。为解决水下、空中及起飞工况下的空水共用涡轮机的气动设计,结合损失模型的方法提出... 跨介质航行器是一种具备远程快速打击、重复出入水以及高效突防能力的新概念航行器,而其中涡轮发动机在跨介质航行器不同航行阶段的工作参数差别很大。为解决水下、空中及起飞工况下的空水共用涡轮机的气动设计,结合损失模型的方法提出一种空水共用涡轮机设计方法,通过数值仿真方法验证气动设计方法的合理性以及起飞工况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下,数值仿真结果与一维气动设计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在2%以内;使用数值损失分解方法进一步分析了涡轮机的各部分损失,发现叶型损失为空水共用涡轮机的主要损失;水下工况时流场内存在激波和分离涡,部分进气度很小,损失较大;空中工况则流动更为均匀,损失较小;起飞工况时涡轮机工作在非设计点,此时主要依靠水下喷管做功,空中喷管则会产生负功率。该方法可为空水共用涡轮机的优化设计和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水共用涡轮机 跨界质航行器 部分进气 设计方法 损失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