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自然灾害风险可保性分析及其损失分散机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朱铭来
柴化敏
-
机构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4-29,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自然灾害保险制度安排与实施路径研究"(2011&ZD053子课题)
-
文摘
自然灾害风险不符合传统精算理论上的可保风险,然而市场—社会效用意义上的可保风险标准拓展了自然灾害风险的可保性。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上,文章探讨了如何构建自然灾害保险意义上的整体性、多层次的自然灾害损失分散机制。从直接保险、共同保险、再保险到资本市场和政府的最终保障,居民、保险市场、再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是市场化的自然灾害保险损失分散主体,而政府财政救助不应再是"第一保险人"的角色,反之应是承担较高层次的自然灾害损失——"最后再保险人"角色,并以此达到有效的将自然灾害损失分摊到不同主体和个人,最终实现最大限度的损失补偿,为我国的自然灾害保险制度的构建与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
关键词
自然灾害风险
可保性
自然灾害保险
损失分散
-
Keywords
natural catastrophe risk
insurability
catastrophe insurance
costs sharing
-
分类号
F840.64
[经济管理—保险]
-
-
题名广东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朱伟忠
吴茜
陈敬元
-
机构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
-
出处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86,共15页
-
基金
广东金融学会2014-2015年度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成果
-
文摘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商业保险为平台,以多层次风险分担为保障,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广东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灾害造成的巨大影响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面临重大风险敞口,建立符合广东实际的巨灾保险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探讨广东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设计广东巨灾保险制度的总体框架,指出广东巨灾保险应以台风、洪涝、地震灾害及其次生灾害为保障对象,以指数保险为基础,建立巨灾保险、再保险、巨灾基金等相结合的多层次损失分散补偿机制,更好地发挥保险在灾害应急救助中的积极作用。
-
关键词
巨灾保险
巨灾再保险
巨灾基金
指数保险
多层次损失分散补偿机制
-
分类号
F842.64
[经济管理—保险]
D922.284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
-
题名无过错责任原则:风险社会中保护个人生命健康的盾牌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方恩升
-
机构
上海电机学院社科系
-
出处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5-150,共6页
-
基金
2004年度"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课题(04YQHB171)
-
文摘
在当代风险社会中,对于保护个人法益的一个重要法律途径,西方发达国家,实行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即不以行为人的过错为要件,只要该行为造成损害由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引起的,行为人就要承担民事责任;在我国,为了侧重保障个人的生命健康,已经对工伤事故、汽车交通事故、产品责任采取了无过错责任。但在今后,我国的无过错责任适用范围还应该包括物造成的损害、机动车和其他高速交通工具致人损害等。
-
关键词
无过错责任原则
社会连带说
风险兼公平说
损失分散说
侵权法的功能
-
分类号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湿法炼锌综合回收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8
- 4
-
-
作者
马永涛
-
机构
赤峰中色锌业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4年第1期52-55,共4页
-
文摘
锌精矿中伴生的银在湿法炼锌过程中最终都富集于以浸出渣为主的各种渣中。本文叙述了国内湿法炼锌中银的来源及回收现状,分析了湿法炼锌综合回收银存在的回收比例低、浸出渣浮选银回收率低、生产工艺过程中银损失等问题以及铁矾对银回收的危害,提出了应对措施及发展方向。
-
关键词
湿法炼锌
高浸渣
银回收比例
银挥发损失
银铁矾
银分散损失
-
Keywords
zinc hydrometallurgy
high-acid leaching residues
silver recovery proportion
volatilization loss
silver jarosite
scatter loss
-
分类号
TF813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