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Ⅲ假人、GHBMC人体模型以及中国人体模型的正碰损伤差异 被引量:5
1
作者 黎和俊 杨震 +3 位作者 周大永 张海洋 王波 张金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836-1843,共8页
基于清华大学汽车碰撞试验室关于中国参数化人体有限元模型的研究,根据中国50百分位人体的参数生成了可用于碰撞仿真的中国50百分位人体模型,通过相同车型同一工况下的碰撞仿真分析,使用损伤响应分析和损伤风险曲线两种不同的评价方式... 基于清华大学汽车碰撞试验室关于中国参数化人体有限元模型的研究,根据中国50百分位人体的参数生成了可用于碰撞仿真的中国50百分位人体模型,通过相同车型同一工况下的碰撞仿真分析,使用损伤响应分析和损伤风险曲线两种不同的评价方式研究了HybridⅢ假人、GHBMC有限元人体模型以及中国50百分位人体模型损伤响应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相比中国50百分位人体模型,HybridⅢ50百分位假人模型的颈部和胸部损伤风险更高,而GHBMC 50百分位人体模型的大腿损伤风险更低,分析结果揭示了两种乘员评价工具在评价基于保护中国人体而设计的乘员约束系统时的差异性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体模型 正面碰撞 损伤响应 损伤风险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