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侧向冲击作用下圆形双钢管混凝土柱损伤评估模型研究
1
作者 阳霞 王久元 +2 位作者 吴杰 陈誉 陈娟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9,共9页
基于落锤冲击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侧向冲击下圆形双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double-tube, CFDT)柱的损伤模式;以弯矩-转角关系作为评估指标,建立了圆形CFDT柱的冲击质量-冲击速度、冲击能量-冲击质量损伤评估模型;讨论了冲击位置... 基于落锤冲击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侧向冲击下圆形双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double-tube, CFDT)柱的损伤模式;以弯矩-转角关系作为评估指标,建立了圆形CFDT柱的冲击质量-冲击速度、冲击能量-冲击质量损伤评估模型;讨论了冲击位置、外钢管强度、内钢管径厚比和轴压比等参数对损伤评估模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冲击能量不变的情况下,圆形CFDT柱的损伤程度随冲击质量与冲击速度比值的增大而显著增加。圆形CFDT柱的临界冲击能量曲线随冲击质量的增大逐渐下降后趋于平缓,收敛于水平渐近线;不同损伤程度对应的临界冲击能量间存在显著差别。当冲击质量恒定时,增大内钢管径厚比、外钢管强度以及冲击点距自由端距离,可以提高圆形CFDT柱的临界冲击能量;增大轴压比则会使临界冲击能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各参数对临界冲击质量的影响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其中外钢管强度对损伤评估模型的影响最大,轴压比和冲击位置次之,内钢管径厚比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双钢管混凝土(CFDT)柱 损伤评估模型 有限元分析 冲击性能 弯矩-转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ark-Ang模型的RC桥墩地震动损伤及滞回耗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江辉 慎丹 +2 位作者 刘夏润 杨庆山 朱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7-105,共9页
桥梁结构尤其是桥墩在强震作用下的地震动损伤、滞回耗能及其分布,是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重要基础。本文引入改进的Park-Ang双参数损伤评估模型,以某靠近活动断层的高速公路RC梁式桥等效单墩模型为对象,深入分析了加速度峰值(PGA)、频谱... 桥梁结构尤其是桥墩在强震作用下的地震动损伤、滞回耗能及其分布,是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重要基础。本文引入改进的Park-Ang双参数损伤评估模型,以某靠近活动断层的高速公路RC梁式桥等效单墩模型为对象,深入分析了加速度峰值(PGA)、频谱、持时等三个地震动要素对损伤、滞回耗能及其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损伤及累积滞回耗能沿桥墩竖向自下而上显著减小,随着PGA的增大,墩底及附近截面的损伤指标明显增大,损伤高度不断扩大,损伤参与系数分布基本稳定,墩底损伤一般占桥墩总损伤的30%~40%。累积滞回耗能所致损伤可达总损伤的20%~80%,不容忽略。地震动频谱特性影响显著,当地震波卓越周期与结构自振周期接近时,会导致各项指标的显著增加。持时对损伤分布比例没有明显影响,但强震持时对于截面损伤值存在累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抗震设计 桥梁 桥墩 滞回耗能 损伤 分布 损伤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力相互作用的变电站数值模拟和损伤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文波 张路 +1 位作者 牛荻涛 杨党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9-47,共9页
基于主-子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机理、隐式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及振动台试验,对考虑主-子结构相互作用的变电站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及破坏模式开展了系统研究,分别从内力、位移、加速度等多方面进行了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得到了电气设备... 基于主-子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机理、隐式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及振动台试验,对考虑主-子结构相互作用的变电站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及破坏模式开展了系统研究,分别从内力、位移、加速度等多方面进行了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得到了电气设备与主体结构的相互作用机理及电气设备的动力放大系数,并定量分析了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值;提出了主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基于位移修正系数法建立了变电站主体结构的层损伤评估模型和整体损伤评估模型,并通过振动台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损伤评估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对同类生命线工程和具有复杂设备工业建筑的抗震设计和震损评估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结构体系 动力相互作用 数值模拟 振动台试验 损伤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疲劳损伤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清远 Pidaparti R M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5-292,共8页
和所有人造的结构材料一样,骨在重复载荷作用下也会发生疲劳断裂.近年来,在骨疲劳损伤领域的研究已取得较大发展.本文综述了骨疲劳损伤的一些共同性研究课题,重点包括骨疲劳损伤的特性,基于骨疲劳微裂纹的损伤评估模型及骨疲劳行为的... 和所有人造的结构材料一样,骨在重复载荷作用下也会发生疲劳断裂.近年来,在骨疲劳损伤领域的研究已取得较大发展.本文综述了骨疲劳损伤的一些共同性研究课题,重点包括骨疲劳损伤的特性,基于骨疲劳微裂纹的损伤评估模型及骨疲劳行为的实验研究结果等.最后提出要更好理解骨疲劳损伤,修复和再生行为仍然有大量的研究工作需要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损伤 微裂纹 损伤 损伤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