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5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激光超声技术的运动损伤组织自动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熊熠 刘昊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68,共4页
当前运动损伤组织检测存在误差大等问题,为了提高运动损伤组织检测效果,提出基于激光超声技术的运动损伤组织自动检测方法。首先分析运动损伤组织检测的研究现状,找到当前运动损伤组织检测效果差的原因,然后采集运动损伤组织的激光超声... 当前运动损伤组织检测存在误差大等问题,为了提高运动损伤组织检测效果,提出基于激光超声技术的运动损伤组织自动检测方法。首先分析运动损伤组织检测的研究现状,找到当前运动损伤组织检测效果差的原因,然后采集运动损伤组织的激光超声图像,采用主成分分析确认目标位置,双边滤波方法去除超声图像的噪声,最后运动损伤组织进行自动检测,并进行了运动损伤组织检测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的运动损伤组织图像的信噪比高,可以消除了噪声,运动损伤组织区域检测平均准确度为98.63%,运动损伤组织检测均方误差的平均值约为0.0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超声技术 运动损伤组织 主成分分析 图像去噪 双边滤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是实现损伤组织完美修复与再生的重要手段——第662次香山科学会议聚焦再生医学新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潘锋(文/图) 姜玉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6期1-3,共3页
再生医学不仅是医学问题,同时还涉及基础医学、材料学、免疫学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科学等,呈现多学科交叉特点,这也使得再生医学成为国际上生物学医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和难点。良好的组织再生生理微环境是任何途径实现完美修复再生的基础和核... 再生医学不仅是医学问题,同时还涉及基础医学、材料学、免疫学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科学等,呈现多学科交叉特点,这也使得再生医学成为国际上生物学医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和难点。良好的组织再生生理微环境是任何途径实现完美修复再生的基础和核心,构建和改善组织再生微环境是实现完美修复与再生的难点和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山科学会议 医学新技术 再生医学 损伤组织 生物医学工程科 修复再生 组织再生 多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片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3
作者 吕英楠 李瑞吉 +7 位作者 戴桂丰 田颖颖 刘闯 赵新月 李依林 左泽平 毕玉春 王志斌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1期88-97,共10页
目的:探讨三七片对急性软组织损伤(ASTI)大鼠的治疗途径及作用靶点。方法:以重物击打致ASTI的大鼠为研究对象,经三七片干预后,在不同时间节点通过组织损伤评分、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软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 目的:探讨三七片对急性软组织损伤(ASTI)大鼠的治疗途径及作用靶点。方法:以重物击打致ASTI的大鼠为研究对象,经三七片干预后,在不同时间节点通过组织损伤评分、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软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_(2)(PGE_(2))和环氧合酶-2(COX-2)的含量,考察三七片对ASTI大鼠损伤的治疗效果;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软组织中COX-2和PGE_(2)蛋白质表达水平及COX-2/前列腺素E受体2(EP2)通路相关蛋白质的表达量,探究三七片治疗ASTI大鼠的作用靶点及机制。结果:三七片能有效降低ASTI大鼠血清中的IL-1β和TNF-α含量,抑制炎症反应,起到较好的抗炎作用。对大鼠血清中COX-2、PGE_(2)的定量检测及对炎症通路中COX-2、PGE_(2)和EP2表达的半定量检测结果显示,三七片能降低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COX-2含量。结论:三七片通过降低ASTI模型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COX-2和PGE_(2)的含量,抑制组织中COX-2、PGE_(2)及EP2表达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片 组织损伤 环氧合酶-2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对嵌顿疝伴肠组织损伤患者自噬基因Beclin1 mRNA表达情况与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武建斌 武国强 +1 位作者 赵志英 杨冬花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6期42-44,共3页
目的:分析盐酸戊乙奎醚对嵌顿疝伴肠组织损伤患者自噬基因Beclin1 mRNA表达情况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自嗜嵌顿疝伴肠组织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分析盐酸戊乙奎醚对嵌顿疝伴肠组织损伤患者自噬基因Beclin1 mRNA表达情况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自嗜嵌顿疝伴肠组织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观察组静脉推注盐酸戊乙奎醚,对照组静脉推注生理盐水。比较两组自噬基因Beclin1 mRNA表达情况及血清LDH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自噬基因Beclin1 mRNA、LD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自噬基因Beclin1 mRNA、LDH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能够抑制嵌顿疝伴肠组织损伤患者自噬基因Beclin1 mRNA表达,降低血清LDH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嵌顿疝 组织损伤 自噬基因Beclin1 mRNA 血清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素对肺结核大鼠肺组织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璐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66-472,共7页
目的探究柚皮素(NAR)对肺结核(PTB)大鼠肺组织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2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PTB)、柚皮素低[25 mg/(kg·d)]、中[50 mg/(kg·d)]、高剂量[100 mg/(kg·d)]组和柚皮素高剂量+Colivelin[信... 目的探究柚皮素(NAR)对肺结核(PTB)大鼠肺组织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2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PTB)、柚皮素低[25 mg/(kg·d)]、中[50 mg/(kg·d)]、高剂量[100 mg/(kg·d)]组和柚皮素高剂量+Colivelin[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激活剂]组(NAR-H+Colivelin),每组20只。计算肺组织湿重/干重(W/D)比值;ELISA法检测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L-6和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PTB组肺组织损伤严重,肺泡结构紊乱、塌陷,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间质充血增厚;W/D比值、IL-6、IL-1β、TNF-α和IFN-γ、MDA水平及α-SMA、IL-6表达和STAT3磷酸化水平均增加(P<0.05),SOD和GSH-Px水平均降低(P<0.05)。与PTB组相比,NAR-L组、NAR-M组和NAR-H组大鼠肺组织损伤程度及炎症细胞浸润减轻;W/D比值、IL-6、IL-1β、TNF-α和IFN-γ、MDA水平及α-SMA、IL-6表达和STAT3磷酸化水平剂量依赖性降低(均P<0.05),SOD和GSH-Px水平剂量依赖性增加(均P<0.05)。Colivelin逆转了柚皮素对PTB大鼠肺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柚皮素可能通过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激活,改善肺结核大鼠肺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 肺结核 组织损伤 氧化应激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骨超声检查对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郝云 门永忠 马新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检查对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疑似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206例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超声检查诊...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检查对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疑似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206例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超声检查诊断结果及其安全性与准确性、超声检查声像图特点。结果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超声检查与MRI检查两种方式对诊断效能、损伤类型及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RI检查对半月板撕裂检出率高于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神经损伤患者超声检查可见受压部位横断面减小,回声逐渐降低,彩色多普勒检查可探及少量血流信号;19例实性肿块患者声像图可见形态不规则回声区,边缘模糊,多普勒探查无血流信号;28例囊性肿块患者声像图可见部分液性暗区或无回声区,部分可探及血流信号,边缘清晰;24例韧带撕裂患者声像图可见患侧韧带弥漫性增厚且回声减低、结构紊乱,并可见血流信号;15例肌腱损伤患者声像图可见呈条带状低回声,且有连续性中断伴裂隙样低回声,断端可见血流信号;61例半月板撕裂患者声像图显示半月板连续性中断伴内部不均匀回声,彩色多普勒检查可探及血流信号。结论肌骨超声检查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检查中,可有效鉴别损伤类型及其范围,准确率较高,可作为患者初步筛查手段,且具有无创、安全及可重复性等优点,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 超声检查 声像图特点 安全性 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及频次冷冻对组织损伤的影响
7
作者 陶欣欣 叶贤伟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732-735,共4页
冷冻疗法是一种利用低温冷冻技术来破坏病损组织的方法,已应用于多个临床科室。冷冻治疗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已运用冷冻技术来控制炎症、创伤和减轻疼痛。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弯曲冷冻探头的出现以及经皮穿刺技术、超声... 冷冻疗法是一种利用低温冷冻技术来破坏病损组织的方法,已应用于多个临床科室。冷冻治疗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已运用冷冻技术来控制炎症、创伤和减轻疼痛。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弯曲冷冻探头的出现以及经皮穿刺技术、超声波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检测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冷冻技术不仅能在支气管腔内和体表进行冻融治疗,还能针对病损组织进行切除治疗[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组织 不同组织损伤 冷冻频次 冷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对大口黑鲈幼鱼不同组织结构及SOD、AKP酶活性的影响
8
作者 巩佳乐 李胜杰 +4 位作者 连总强 王旭军 王彩雯 吴旭东 刘哲 《淡水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94,共10页
为研究用Cu^(2+)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消毒所造成其组织结构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使用不同Cu^(2+)浓度(0、0.13、0.25、0.50、0.70、1.00 mg/L)的水饲养平均体质量为(3.3±0.2)g大口黑鲈幼鱼28 d,再在清水中... 为研究用Cu^(2+)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消毒所造成其组织结构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使用不同Cu^(2+)浓度(0、0.13、0.25、0.50、0.70、1.00 mg/L)的水饲养平均体质量为(3.3±0.2)g大口黑鲈幼鱼28 d,再在清水中恢复28 d。通过HE染色观察恢复前后幼鱼的肝、肠、鳃和肌肉组织的结构变化,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肠、鳃和肌肉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显示:饲养第28 d时,0.70mg/L和1.00 mg/L组幼鱼的大部分肝细胞出现空泡,细胞排列紊乱,肝脏局部细胞坏死;同时发现幼鱼鳃组织结构破坏严重,大量鳃小片呼吸上皮细胞脱落,部分鳃小片毛细血管肿胀充血、出血;肠道和肌肉组织结构基本无影响。恢复28 d后,1.00 mg/L组幼鱼肝脏仍存在细胞空泡化和坏死现象;0.70 mg/L和1.00 mg/L组鳃组织有所恢复,但还存在小片呼吸上皮细胞脱落,部分鳃小片毛细血管肿胀充血、出血。恢复第7 d时,1.00 mg/L组肝脏和肠道中SOD活性显著降低,第14 d时0.70 mg/L组肝脏SOD活性显著降低,1.00 mg/L组幼鱼肝脏AKP活性也显著降低,恢复21 d时,1.00 mg/L组幼鱼鳃SOD活性和肠道AKP活性均显著降低,恢复28 d后,除1.00 mg/L组幼鱼鳃、肝、肠和肌肉组织SOD活性未能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其余处理组的SOD和AKP活性基本均恢复到对照水平。综上,低浓度(0~0.50 mg/L)的Cu^(2+)在短期内导致幼鱼肝、肠、鳃和肌肉中的SOD、AKP活性升高,高浓度(0.70和1.00 mg/L)的Cu^(2+)会对大口黑鲈幼鱼的鳃和肝脏造成组织损伤且28 d内不能恢复,抑制肝和鳃中SOD、AKP活性,恢复28 d肝和鳃中SOD、AKP活性基本恢复至对照水平。在实际生产中,建议使用0.5 mg/L Cu^(2+)对大口黑鲈幼鱼进行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铜离子 酶活性 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类浅刺针法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聂子然 李盈 +1 位作者 薛琨 刘颖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4期107-110,共4页
近年来,软组织损伤的发病率日益增高,浅刺针法在治疗软组织损伤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该文总结近年来浅刺针法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相关文献,以期为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与针刺技术的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思路。
关键词 组织损伤 筋针 腕踝针 皮内针 尺胫针 浮针 皮三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迪教授团队揭示巨噬-干细胞间代谢通信促进组织损伤修复的新机制
10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9-649,共1页
2024年9月11日,《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刊登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王迪教授与浙江大学研究员池哲勖的合作研究成果“Gasdermin D-mediated metabolic crosstalk promotes tissue repair”论文(DOI:10.1038/s41586-024-08022... 2024年9月11日,《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刊登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王迪教授与浙江大学研究员池哲勖的合作研究成果“Gasdermin D-mediated metabolic crosstalk promotes tissue repair”论文(DOI:10.1038/s41586-024-08022-7)。该研究发现“超活化”巨噬细胞通过GSDMD释放脂质代谢物11,12-EET,介导了巨噬-干细胞间代谢通信,从而促进组织损伤后修复。组织损伤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是临床治疗力求解决的重大难题。研究首先利用经典的自限性肌肉损伤模型,揭示了GSDMD可通过影响肌肉干细胞来促进组织损伤后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迪 肌肉损伤 浙江大学医学院 邵逸夫医院 组织损伤 自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诊断不同下颌髁突骨折类型、骨骼移位类型和软组织损伤的效能分析
11
作者 赵梓杨 张玲娟 +2 位作者 王云肖 代福月 董欣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80-185,共6页
目的 探讨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对不同下颌髁突骨折类型、骨骼移位类型和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于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下颌髁突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40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35.54岁;损伤... 目的 探讨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对不同下颌髁突骨折类型、骨骼移位类型和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于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下颌髁突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40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35.54岁;损伤原因,意外摔伤23例,交通事故致伤35例,打击致伤22例。全部患者均完善CT联合三维重建和MRI检查。以术中诊断作为评定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下颌髁突骨折类型、骨骼移位类型和软组织损伤的检出率,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和MRI检查对髁突头骨折、髁突颈部骨折、髁突下骨折和Ⅰ型、Ⅱ型、Ⅲ型骨折及关节腔积液的检出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MRI对韧带撕裂和髁突表面软组织损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81.25%vs 56.25%、78.75%vs 52.50%。均P <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RI和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对髁突骨折类型、关节腔积液和髁突骨折移位情况的诊断效能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MRI对韧带撕裂和髁突表面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效能优于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结论 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和MRI检查对髁突骨折类型、骨折移位情况和关节腔积液的诊断效能相当,其中MRI对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平扫 三维重建 下颌髁突骨折 骨骼移位类型 组织损伤 效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蛇藤素调节HMGB1-RAGE信号通路对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损伤的影响
12
作者 潘漩 徐正茂 +2 位作者 向国林 夏诗迪 金松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27-833,共7页
目的:探究南蛇藤素(Celastrol,Cel)调节高迁移率组框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信号通路对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牙周炎大... 目的:探究南蛇藤素(Celastrol,Cel)调节高迁移率组框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信号通路对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牙周炎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南蛇藤素低、中、高剂量组[Cel-L组,1 mg/(kg·d)Cel,Cel-M组,2 mg/(kg·d)Cel和Cel-H组,4 mg/(kg·d)Cel]和Cel-H+HMGB1重组蛋白[4 mg/(kg·d)Cel-H+R-HMGB1]。评定牙周组织炎症情况;微计算机断层扫描观察牙槽骨吸收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分别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变化和破骨细胞数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Westernblot检测HMGB1、RAGE蛋白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大鼠牙龈乳头部分缺失和牙龈上皮侵蚀或溃疡,牙龈上皮和固有层发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牙周胶原束排列不规则,部分胶原纤维溶解变性,牙槽骨吸收明显;大鼠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釉牙骨质界到牙槽嵴顶的距离值、牙周组织破骨细胞数、血清IL-6、TNF-α和IFN-γ水平、牙周组织MDA、ROS、NO和PGE2水平及HMGB1和RAGE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牙周组织SOD和CA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Model组相比,Cel-L组、Cel-M组和Cel-H组大鼠牙槽骨损伤和炎症侵蚀减轻,大鼠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CEJ-ABC值、牙周组织破骨细胞数、血清IL-6、TNF-α和IFN-γ水平、牙周组织MDA、ROS、NO和PGE2水平及HMGB1和RAGE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牙周组织SOD和CAT水平显著增加(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HMGB1重组蛋白可逆转南蛇藤素对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损伤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南蛇藤素通过抑制HMGB1-RAGE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蛇藤素 高迁移率组框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信号通路 牙周炎 牙周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筋膜蒂皮瓣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效果
13
作者 叶芝赛 张思平 +4 位作者 郑进财 刘坤 王骥 梁仕辉 张树荣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5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筋膜蒂皮瓣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东莞市清溪医院收治的80例手指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腹部带蒂皮瓣修复。为研究组... 目的:探讨筋膜蒂皮瓣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东莞市清溪医院收治的80例手指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腹部带蒂皮瓣修复。为研究组患者实施筋膜蒂皮瓣修复。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心理状况、手指功能及感觉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心理健康量表中抑郁评定量表(BDI)和焦虑评定量表(BAI)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中手指屈伸功能正常、耐磨情况良好患者的占比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两点辨别实验结果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感觉恢复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促进其心理健康、手指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皮肤软组织损伤 筋膜蒂皮瓣修复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醇外渗致局部组织损伤后干预的再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汪小华 田利 +5 位作者 王丽红 王玫玲 许静 贾程芳 詹静晔 盛晓蓓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甘露醇外渗引起组织损伤的干预措施。方法给兔四肢脱毛备皮 ,局部消毒后每个肢体 (易观察处 )注射 2 0 %甘露醇 15ml,并对局部肿胀的范围作好标记。建立甘露醇渗漏模型。将 10只兔子随机分成 5组 ,A组用热水袋热敷 ,30min/次 ,2... 目的探讨甘露醇外渗引起组织损伤的干预措施。方法给兔四肢脱毛备皮 ,局部消毒后每个肢体 (易观察处 )注射 2 0 %甘露醇 15ml,并对局部肿胀的范围作好标记。建立甘露醇渗漏模型。将 10只兔子随机分成 5组 ,A组用热水袋热敷 ,30min/次 ,2次 /d ;B组一次性注射 0 5 %利多卡因 5ml在肿胀组织周围 ;C组用“六味醇”中药湿敷 1h/次 ,2次 /d ;D组用未加温的 5 0 %硫酸镁湿敷 ,1h/次 ,2次 /d ;E组不干预。干预期间每天观察局部皮肤颜色及肿胀情况 ,并测量肿胀面积 ,第 5天取局部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论甘露醇外渗引起的组织损伤可首选中药湿敷和热敷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 外渗 组织损伤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药物外渗致组织损伤的治疗护理进展 被引量:21
15
作者 谌永毅 曾元丽 钟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17-618,共2页
关键词 化疗药物 静脉输液 组织损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正消痛贴膏对兔耳软组织损伤影响的活体观察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永志 董福慧 +1 位作者 钟红刚 张万强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5期356-358,共3页
目的:观察奇正消痛贴膏对活体兔耳软组织微循环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0只,制作兔耳软组织损伤模型,在第1、2、3周分为3组,每组10只兔耳,空白给药组和实验组兔耳外敷奇正消痛贴膏提取液,模型组外用生理盐水... 目的:观察奇正消痛贴膏对活体兔耳软组织微循环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0只,制作兔耳软组织损伤模型,在第1、2、3周分为3组,每组10只兔耳,空白给药组和实验组兔耳外敷奇正消痛贴膏提取液,模型组外用生理盐水。采用显微放大、数字采集系统,红外测温仪及测厚仪等对用药后0、0.5、3、5h的兔耳软组织局部微循环血流速度、温度的变化进行观察,同时观察第1~5天的兔耳局部肿胀程度。结果:空白给药组3h的血流速度加快,5h恢复正常。模型组3、5h的速度持续加快。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5h血流速度明显慢,兔耳损伤部位肿胀程度于3、4、5h明显缩小。结论:奇正消痛贴的应用能明显减轻损伤急性期微循环血流速度的加快,防止进一步水肿及出血。在慢性期,能够有效地减小兔耳损伤部位肿胀程度,与急性期比较,明显发挥消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正消痛贴 组织损伤 外治法 微循环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重金属离子对半滑舌鳎组织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徐永江 柳学周 +2 位作者 于志刚 张士璀 马爱军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16,共6页
实验室条件下,1龄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G櫣nther)暴露在浓度为0·1×10-6mg/L的Pb^(2+)、Zn^(2+)、Cd^(2+)、Cu^(2+)溶液中。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半滑舌鳎的行为发生一定的变化:Cd^(2+)、Cu^(2+)组的鱼行动缓慢,应激... 实验室条件下,1龄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G櫣nther)暴露在浓度为0·1×10-6mg/L的Pb^(2+)、Zn^(2+)、Cd^(2+)、Cu^(2+)溶液中。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半滑舌鳎的行为发生一定的变化:Cd^(2+)、Cu^(2+)组的鱼行动缓慢,应激性很差,偶尔还出现不协调的颤抖性游泳行为,试验结束时几乎不摄食;Pb^(2+)和Zn^(2+)组的鱼游动积极,与实验前无大差别。利用常规组织切片法检查Pb^(2+)、Zn^(2+)、Cd^(2+)、Cu^(2+)对半滑舌鳎鳃、肝脏、肾脏、脾脏、脑的组织损伤情况。结果显示,Cd^(2+)、Cu^(2+)对鳃、肝脏和肾脏的损伤最为严重,引起了次鳃小瓣结构的崩溃;肝脏细胞脂肪颗粒的变形和大量堆积,造血组织坏死;肾小球结构溃解和管细胞肥大。Pb^(2+)、Zn^(2+)组鱼次鳃小瓣基部上皮呈空泡状,粘液细胞数量减少,氯细胞肥大增生;肝脏脂肪颗粒堆积,肝细胞肥大增生;肾脏血细胞坏死,肾小管形态溃解和管细胞增生。对脾脏和脑的损伤未观察到。将行为学变化和生理损伤结合可以对在人工养殖过程中重金属的污染及早提出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半滑舌鳎 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低负压吸引在四肢软组织损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许鑫 胡三莲 +2 位作者 陆颖 张璟 孙雅妮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16-18,22,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低负压吸引应用于四肢软组织损伤清创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行四肢软组织缺损清创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术后3d内的患者129例。2009年1-10月间患者41例采用传统间... 目的探讨持续低负压吸引应用于四肢软组织损伤清创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行四肢软组织缺损清创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术后3d内的患者129例。2009年1-10月间患者41例采用传统间断式吸引方式即间断吸引组,上肢、下肢损伤患者负压吸引压力分别为200~300kPa、330~450kPa之间;2009年11月至2011年1月间患者88例采用持续低负压吸引方式即持续吸引组,上肢、下肢损伤患者负压吸引压力分别为126~210kPa、250~330kPa之间。比较两组患者在疼痛、管道堵塞及通管次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初始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但持续吸引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疼痛程度均轻于间断吸引组(均P<0.01),且术后72h内管道堵塞、通管次数以及负压调控次数均低于间断吸引组(均P<0.01)。结论对于四肢软组织损伤清创术后患者,在保证有效吸引的同时选取持续低负压吸引,可以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疼痛程度,减少护理工时,促进伤口的良好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负压封闭引流 创面 组织损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茶氨酸改善热应激引起的小鼠组织损伤和氧化逆境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晨 刘林峰 +3 位作者 向奕 罗莉 林玲 肖文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4,共8页
以SPF级Slca/KM雄性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在恒温恒湿模拟气候箱进行热处理,灌喂干预不同剂量L-茶氨酸,考察L-茶氨酸对小鼠采食量、体重变化、空肠切片病理情况、器官指数、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与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 以SPF级Slca/KM雄性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在恒温恒湿模拟气候箱进行热处理,灌喂干预不同剂量L-茶氨酸,考察L-茶氨酸对小鼠采食量、体重变化、空肠切片病理情况、器官指数、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与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以探讨L-茶氨酸改善热处理引起的小鼠组织损伤和氧化逆境作用。结果表明,L-茶氨酸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热处理小鼠采食量和体重的增加,降低肝脏和脾脏器官指数,降低血清ALT、AST酶活性,抑制血清炎症介质TNF-α、IL-6、IFN-γ的含量,降低肝组织MDA含量,提高SOD、GSH-Px、CAT酶活性,减轻热处理对空肠及肝脏组织的损伤,且以L-茶氨酸中剂量处理效果较好。说明L-茶氨酸具有改善热处理引起的小鼠组织损伤和氧化逆境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提高小鼠营养物质吸收能力、减少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以及降低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茶氨酸 热处理 组织损伤 氧化逆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骨散对实验性损伤局部软组织炎性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齐越峰 卢建秋 +1 位作者 赵兴玮 韩静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10期774-775,共2页
目的:探讨正骨散在细胞水平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修复机制。方法: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采用重锤打击法建立急性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正常组(A),模型组(B),赋形剂(凡士林)组(C),正骨散组(D)。造模24h后损伤局部涂药,每日1次,... 目的:探讨正骨散在细胞水平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修复机制。方法: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采用重锤打击法建立急性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正常组(A),模型组(B),赋形剂(凡士林)组(C),正骨散组(D)。造模24h后损伤局部涂药,每日1次,用药4d后损伤部位取材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栓素(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结果:A组肌组织结构正常,横纹清晰;B组与C组肌纤维肿胀、断裂或明显坏死,间质中度或重度出血、瘀血、水肿和大量炎细胞浸润;D组肌纤维肿胀、间质出血、瘀血、水肿、炎细胞浸润则明显减轻,可见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D组IL-1β、TNFα、TXB2以及TXB2/6-keto-PGF1α比值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6-keto-PGF1α显著高于B组和C组;各组IL-6无明显变化。结论:正骨散可促进炎症的吸收与炎性细胞因子的稀释和转运,并能迅速地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其抗炎镇痛作用与IL-6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损伤 中草药 外用药 炎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