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9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激光超声技术的运动损伤组织自动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熊熠 刘昊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68,共4页
当前运动损伤组织检测存在误差大等问题,为了提高运动损伤组织检测效果,提出基于激光超声技术的运动损伤组织自动检测方法。首先分析运动损伤组织检测的研究现状,找到当前运动损伤组织检测效果差的原因,然后采集运动损伤组织的激光超声... 当前运动损伤组织检测存在误差大等问题,为了提高运动损伤组织检测效果,提出基于激光超声技术的运动损伤组织自动检测方法。首先分析运动损伤组织检测的研究现状,找到当前运动损伤组织检测效果差的原因,然后采集运动损伤组织的激光超声图像,采用主成分分析确认目标位置,双边滤波方法去除超声图像的噪声,最后运动损伤组织进行自动检测,并进行了运动损伤组织检测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的运动损伤组织图像的信噪比高,可以消除了噪声,运动损伤组织区域检测平均准确度为98.63%,运动损伤组织检测均方误差的平均值约为0.0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超声技术 运动损伤组织 主成分分析 图像去噪 双边滤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组织出血细胞自溶的特殊染色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吕俊耀 于晓军 +1 位作者 庄健鸿 徐广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46-446,共1页
在法医病理学鉴定工作中,常遇到死亡时间较长的组织创伤案件,由于组织中红细胞自溶碎裂后与胶原纤维等混杂.用常规HE组织切片染色难以判别系出血、生前伤或死后伤。本研究借用区别胶原纤维、红细胞和肌肉组织的染色法(Ponceau—Vict... 在法医病理学鉴定工作中,常遇到死亡时间较长的组织创伤案件,由于组织中红细胞自溶碎裂后与胶原纤维等混杂.用常规HE组织切片染色难以判别系出血、生前伤或死后伤。本研究借用区别胶原纤维、红细胞和肌肉组织的染色法(Ponceau—Victoria blue B染色,P—V染色法)解决这一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损伤组织 细胞自溶 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ELISA检测脑损伤组织提取液中bFGF含量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汪春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3-46,共4页
本文研究目的是了解成年大鼠大脑皮质损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损伤区含量的变化。切除成年雄性大鼠一小块大脑顶叶皮质,在术后1、3、5、7、10、14天取损伤边缘4mm范围内的大脑皮质,制备脑损伤组织提取液,用间接酶... 本文研究目的是了解成年大鼠大脑皮质损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损伤区含量的变化。切除成年雄性大鼠一小块大脑顶叶皮质,在术后1、3、5、7、10、14天取损伤边缘4mm范围内的大脑皮质,制备脑损伤组织提取液,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此提取液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损伤后初期的脑损伤组织提取液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1~3天略有下降,从第5天开始逐渐升高,于第10天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为探索成年哺乳类动物大脑皮质损伤后存在自我修复的一些因素提供有意义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GF ELISA 颅脑损伤 损伤组织 提取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损伤组织萃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诱导分化作用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成娜 刘大伟 +3 位作者 刘芳 向锦 杨迪 赵国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01-2105,共5页
目的:观察肝损伤组织萃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影响,探讨肿瘤诱导分化治疗的新途径。方法:以肝损伤模型动物的肝组织萃取物为诱导剂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进行诱导分化,动态观察肝癌细胞形态特点、MTT生长曲线以及细胞周期分布... 目的:观察肝损伤组织萃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影响,探讨肿瘤诱导分化治疗的新途径。方法:以肝损伤模型动物的肝组织萃取物为诱导剂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进行诱导分化,动态观察肝癌细胞形态特点、MTT生长曲线以及细胞周期分布等生物学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在肝损伤组织萃取物的影响下,肝癌细胞增殖及生长速度减慢,G0/G1期细胞数增加,S期细胞数下降,增殖指数(PI)降低。结论:肝损伤组织萃取物可以影响肝癌细胞BEL-7402的分化状态,促进细胞分化,降低肿瘤特性,显示出作为肿瘤诱导分化剂的重要潜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组织萃取物 BEL-7402细胞 诱导分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物质诱导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损伤组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方潇 纪世召 夏照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961-3964,共4页
随着胚胎发育、人体稳态、干细胞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再生医学近几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研究发现,在人体形态发育、器官形成、正常组织结构维持以及损伤修复过程中,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迁移发挥着十分重要... 随着胚胎发育、人体稳态、干细胞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再生医学近几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研究发现,在人体形态发育、器官形成、正常组织结构维持以及损伤修复过程中,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迁移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如何有效集中MSC到达损伤部位是实现组织再生治疗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损伤组织 干细胞修复 物质 趋化 CELLS 胚胎发育 再生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光治疗对大鼠局部损伤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和PGE2的影响 被引量:33
6
作者 杨雅丽 郑宝森 +1 位作者 李清敏 刘靖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观察红光照射对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大鼠损伤组织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nkin-1β,IL-1β)、前列腺素E2(postaglandin E2,PGE2)的浓度和机械痛敏的影响,评价其对肌肉损伤后炎症和疼痛治疗的作用。方法:健康的雄性Wistar大... 目的:观察红光照射对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大鼠损伤组织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nkin-1β,IL-1β)、前列腺素E2(postaglandin E2,PGE2)的浓度和机械痛敏的影响,评价其对肌肉损伤后炎症和疼痛治疗的作用。方法:健康的雄性Wistar大鼠6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自然愈合组(n=30)和红光照射组(n=30)。采用自制的"重物自由落体"打击装置通过单次撞击建立大鼠急性腓肠肌损伤模型。造模前和造模后第1,2,3,5和7天分别用von Frey细丝测量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的变化;并于造模后第1,2,3,5和7天通过ELISA测定受损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和PGE2的含量。结果:自然愈合组大鼠损伤后各时间点MWT与红光照射组MWT相比均下降更明显(P<0.01);损伤后第1,2,3,5和7天,自然愈合组大鼠损伤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和PGE2的表达量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红光照射组大鼠(P<0.01,P<0.05)。结论:红光照射治疗明显降低了损伤组织中促炎和致痛细胞因子IL-1β、PGE2的表达,从而证明其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光 组织损伤 细胞因子 IL-1Β PG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克大学的人工心脏补片有望修复心脏损伤组织
7
作者 李鹏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7年第6期385-385,共1页
杜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将人多能细胞注射在支持结构上定向培养。
关键词 心脏补片 损伤组织 修复 人工 定向培养 细胞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质干细胞归巢至损伤组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姚琳 林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7-180,共4页
骨髓间质干细胞(BMMSC)归巢至损伤的心肌组织,可恢复心肌丧失的功能。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和半胱氨酸-X-半胱氨酸趋化因子受体(CXCR)4是刺激修复细胞迁移至受损心肌的关键性趋化因子,BMMSC会沿着SDF1质量浓度梯度定向迁移至靶器官。B... 骨髓间质干细胞(BMMSC)归巢至损伤的心肌组织,可恢复心肌丧失的功能。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和半胱氨酸-X-半胱氨酸趋化因子受体(CXCR)4是刺激修复细胞迁移至受损心肌的关键性趋化因子,BMMSC会沿着SDF1质量浓度梯度定向迁移至靶器官。BMMSC在冠状动脉和心内膜注入定植率较高,而心内膜注入更为安全且不良反应少。BMMSC释放的神经生长因子、干细胞生长因子和脑衍生神经营养因子等可明显改善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元损伤,是组织修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免疫调节剂。BMMSC可调控肿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CXCR4等趋化因子的表达,从而控制肿瘤细胞的增殖。BMMSC亦是牙周组织工程学中理想的种子细胞,而冷冻后的BMMSC可保持其新鲜的特性,归巢数量有所增加。把BMMSC引入牙周损伤组织中,将为牙周损伤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提供新的思路和楔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骨髓 组织损伤 归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厚朴酚改善肺炎支原体肺炎大鼠炎症、氧化应激和肺组织损伤的作用机制
9
作者 刘鑫 张宏蕊 +2 位作者 沈颖 刁玉巧 樊涛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0-356,共7页
目的探究和厚朴酚(HNK)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对肺炎支原体(MP)肺炎大鼠炎症、氧化应激和肺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经鼻反复感染MP构建MP肺炎大鼠模型,60只MP肺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HNK低(1... 目的探究和厚朴酚(HNK)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对肺炎支原体(MP)肺炎大鼠炎症、氧化应激和肺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经鼻反复感染MP构建MP肺炎大鼠模型,60只MP肺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HNK低(12.5mg/kg)、中(25mg/kg)、高(50mg/kg)剂量组,HNK高剂量+HIF-1α过表达组(50mg/kg的HNK+10μg的pcDNA3.1-HIF-1α重组质粒),12只/组。另选择12只健康大鼠鼻滴150μL的培养基作为对照组。各组进行相应干预7d。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并进行肺组织损伤评分;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染色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肺组织HIF-1α、NLRP3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泡松散,伴有充血出血、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壁增厚,血清IgM、TNF-α、IL-6、丙二醛、肺组织损伤评分、肺组织细胞凋亡率、HIF-1α、NLRP3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SOD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HNK低、中、高剂量组肺泡结构损伤、出血、充血、中性粒细胞浸润较少,血清IgM、TNF-α、IL-6、丙二醛、肺组织损伤评分、肺组织细胞凋亡率、HIF-1α、NLRP3 mRNA和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降低,SOD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升高(P<0.01);HIF-1α过表达可部分逆转高剂量HNK对MP肺炎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和上述指标的改善效果(P<0.01)。结论HNK可能通过抑制HIF-1α/NLRP3信号通路,改善MP肺炎大鼠炎症、氧化应激、肺组织损伤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厚朴酚 缺氧诱导因子-1Α Nod样受体蛋白3 肺炎支原体肺炎 组织损伤 组织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对鱼类氧化应激、免疫应答及组织损伤影响与氨氮胁迫的营养调控策略研究进展
10
作者 寇毅涵 么宝兰 +3 位作者 闫子豪 刘佳 焦雪 李月红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4-169,共6页
集约化养殖模式下,水体中氨氮含量升高,这会对鱼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氨氮环境,会诱导鱼类体内活性氧过量积累,引发氧化应激,导致抗氧化防御系统失衡,进而影响鱼类的正常生理功能。氨氮过量还会抑制免疫反应,增加鱼... 集约化养殖模式下,水体中氨氮含量升高,这会对鱼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氨氮环境,会诱导鱼类体内活性氧过量积累,引发氧化应激,导致抗氧化防御系统失衡,进而影响鱼类的正常生理功能。氨氮过量还会抑制免疫反应,增加鱼类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导致鱼类产生鳃丝肿胀、肝脏脂肪变性、肾脏损伤等组织病理学变化。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可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和添加饲料添加剂等,提高鱼体的耐氨氮能力。文章综述了氨氮对鱼类氧化应激、免疫应答和组织损伤的影响及氨氮胁迫的营养调控策略,旨在为提高鱼类耐氨氮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鱼类 氧化应激 免疫应答 组织损伤 营养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AP1/ACSL4/LPCAT3信号通路探讨槲皮素对LPS诱导的急性肺组织损伤小鼠铁死亡的抑制作用
11
作者 杨昊若 袁果 +2 位作者 任军华 樊茂蓉 杨斌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5-1320,共6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LPS诱导的急性肺组织损伤(ALI)小鼠铁死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5 mg/kg)及槲皮素高、低剂量组(100、10 mg/kg),每组10只,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LPS诱导的急性肺组织损伤(ALI)小鼠铁死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5 mg/kg)及槲皮素高、低剂量组(100、10 mg/kg),每组10只,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1 d。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经鼻滴法给予LPS(50μg)构建ALI模型。测定双肺组织湿/干重比(W/D),细胞计数仪计数BALF炎性细胞总数,ELISA法检测BALF中TNF-α、IL-1β、IL-6、IL-10水平,生化比色法及TBA法检测肺组织Fe^(2+)、MDA、4-HNE、GSH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普鲁士蓝染色检测肺组织Fe^(2+)沉积,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组织ROS水平,免疫组化法及RT-qPCR法检测YAP1、ACSL4、LPCAT3、GPX4蛋白、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水肿严重,肺泡肿胀、变性,肺泡壁增厚,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BALF炎症细胞总数及上清TNF-α、IL-1β、IL-6水平升高(P<0.01),IL-10水平降低(P<0.01),肺组织MDA、4-HNE、ROS、Fe^(2+)水平升高(P<0.01),GSH水平降低(P<0.01),ACSL4、LPCAT3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1),YAP1、GPX4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各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肺组织水肿及肺组织细胞变性、坏死程度减轻,炎细胞浸润减少,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BALF炎症细胞总数及上清TNF-α、IL-1β、IL-6水平降低(P<0.05),IL-10水平升高(P<0.05),肺组织MDA、4-HNE、Fe^(2+)、ROS水平均降低(P<0.05),GSH水平升高(P<0.05),ACSL4、LPCAT3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5),YAP1、GPX4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槲皮素可抑制LPS诱导的急性肺组织损伤小鼠铁死亡,进而缓解肺组织病理损伤,修复肺组织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控YAP1/ACSL4/LPC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急性肺组织损伤 铁死亡 炎症 YAP1/ACSL4/LPC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诊断膝关节创伤后隐匿病变及软组织损伤的临床价值
12
作者 赵澎 王植 +2 位作者 孟祥虹 仲玉侨 郑慧锋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2-445,共4页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对膝关节创伤后隐匿病变及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02例疑似膝关节隐匿骨折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关节镜检查,分析关节镜及64层螺旋CT对膝关节创伤后隐匿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的检...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对膝关节创伤后隐匿病变及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02例疑似膝关节隐匿骨折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关节镜检查,分析关节镜及64层螺旋CT对膝关节创伤后隐匿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的检出情况,分析64层螺旋CT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效能。结果:关节镜检查结果显示,102例患者中有25例(24.51%)为胫骨平台内侧骨折,23例(22.55%)为胫骨平台后侧骨折,29例(28.43%)为股骨远端骨折,15例(14.71%)为髌骨骨折,阳性率为90.20%,10例(9.80%)为非隐匿骨折,均为膝关节软组织损伤;64层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102例患者中有24例(23.53%)为胫骨平台内侧骨折,22例(21.57%)为胫骨平台后侧骨折,29例(28.43%)为股骨远端骨折,14例(13.73%)为髌骨骨折,阳性率87.25%,13例(12.75%)为非隐匿骨折,均为膝关节软组织损伤。64层螺旋CT、关节镜检查对软组织损伤的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64层螺旋CT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48%、70.00%、91.18%。结论:64层螺旋CT对膝关节创伤后隐匿性骨折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可用于鉴别诊断膝关节创伤后隐匿性骨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创伤和损伤 组织损伤 骨折 闭合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缓解镉引起的成年斑马鱼脑、鳃、肌肉氧化损伤及组织形态改变
13
作者 宁静 黄智琳 +2 位作者 王淳 卢莞玲 韦露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4-543,共10页
重金属镉(cadmium,Cd)是广泛存在的环境污染物,长期镉暴露会引起生物体氧化及组织病理损伤。褪黑素(melatonin,MT)作为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抗氧化剂,可以减轻因氧化应激和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为探究褪黑素对镉引起的斑马鱼脑、鳃、肌肉... 重金属镉(cadmium,Cd)是广泛存在的环境污染物,长期镉暴露会引起生物体氧化及组织病理损伤。褪黑素(melatonin,MT)作为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抗氧化剂,可以减轻因氧化应激和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为探究褪黑素对镉引起的斑马鱼脑、鳃、肌肉氧化及组织损伤的影响,将240条成年斑马鱼随机分为4组,包括脱氯自来水Con组、200μg·L^(-1)镉处理组(Cd组)、100 nmol·L^(-1)褪黑素处理组(MT组)、200μg·L^(-1)镉和100 nmol·L^(-1)褪黑素共处理组(Cd+MT组),每组设置3个平行,每个平行20条鱼。暴露30 d后剖取斑马鱼脑、鳃、肌肉组织,测定各组织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并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织显微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①镉暴露导致MDA和H_(2)O_(2)含量在斑马鱼脑、鳃、肌肉组织中均显著上升(P<0.05),GSH-PX和SOD活性在3种组织中均显著下降(P<0.05),而在Cd+MT组的共暴露处理下,H_(2)O_(2)和MDA在相应组织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GSH-PX和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在3个组织中,MT组和Con组的4种氧化应激指标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Cd+MT组和Con组相比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②镉暴露导致斑马鱼脑、鳃、肌肉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脑组织细胞核聚集,空泡化、坏死;鳃丝紊乱,鳃小片断裂脱落、部分黏连,上皮细胞增生、肿胀;肌肉纤维断裂、溶解、碎片化,聚集成团,而Cd+MT组中3种组织的病理现象均得到一定程度缓解。研究显示,镉暴露导致成年斑马鱼脑、鳃、肌肉等组织氧化损伤及病理变化,添加褪黑素可改善镉造成的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氧化应激 褪黑素 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定膏干预NLRP3/NF-κB/Caspase-1通路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作用机制
14
作者 王玉娟 贾永龙 +5 位作者 刘婧 许宏斌 强胜林 黄凯 陈环环 赵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8-334,共7页
目的探讨消定膏通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核因子κB(NF-κB)/半胱天冬酶1(Caspase-1)通路抑制细胞焦亡,对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使... 目的探讨消定膏通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核因子κB(NF-κB)/半胱天冬酶1(Caspase-1)通路抑制细胞焦亡,对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使用奇正消痛贴膏)和消定膏组(外用敷贴)。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组在制备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后,进行相应干预,治疗周期为7 d。通过损伤症状评分评估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腿部肌肉组织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1β、TNF-α水平。TUNEL染色观察细胞焦亡情况。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分析NLRP3、NF-κB、p65、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评估消定膏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消定膏组大鼠的肿胀程度、外观变化、活动情况及疼痛行为明显改善(均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肌纤维排列趋于正常;血清炎症因子IL-1β、TNF-α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焦亡阳性细胞数及焦亡阳性率明显下降(均P<0.05);NLRP3、NF-κB、p65及Caspase-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消定膏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及NF-κB信号通路,阻断Caspase-1依赖性细胞焦亡进程,减少IL-1β、TNF-α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减轻急性软组织损伤后的炎症反应,促进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定膏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细胞焦亡 NLRP3炎症小体 NF-ΚB信号通路 CASPASE-1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毒蛇咬伤致局部组织损伤的治疗新靶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玉梅 杨悦 +3 位作者 易军 严张仁 王万春 董德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4-1330,共7页
毒蛇咬伤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迅速、致残率及死亡率高等特点。毒素螯入对人体的影响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毒化作用,目前抗蛇毒血清的普及大大降低了毒蛇咬伤的死亡率,但局部组织损伤及遗留的永久性功能障碍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 毒蛇咬伤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迅速、致残率及死亡率高等特点。毒素螯入对人体的影响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毒化作用,目前抗蛇毒血清的普及大大降低了毒蛇咬伤的死亡率,但局部组织损伤及遗留的永久性功能障碍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蛇毒金属蛋白酶、透明质酸酶、磷脂酶等毒素通过干扰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和重塑参与多种局部病理效应的发生。本文对ECM与毒蛇咬伤局部组织损伤发展过程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为毒蛇咬伤所致局部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蛇咬伤 细胞外基质 局部组织损伤 出血 肌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伤科一号方治疗膝关节软组织损伤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玉福 蒋臻 +2 位作者 王小菲 高凯 郑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伤科一号方治疗膝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膝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临床随机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伤科一号组和对... 目的探讨中医伤科一号方治疗膝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膝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临床随机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伤科一号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的基础治疗为患肢制动、抬高患肢,伤科一号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中医药方伤科一号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予扶他林软膏治疗,疗程均为1周,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膝关节屈曲功能、膝关节周径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伤科一号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膝关节肿胀、疼痛、压痛及功能障碍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周的治疗,两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伤科一号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前,伤科一号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膝关节屈曲功能、膝关节周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周的治疗,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屈曲功能较本组治疗前均呈明显改善,膝关节周径测量值则明显降低(P<0.05),伤科一号组患者的膝关节屈曲功能优于对照组,膝关节周径测量值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1周的治疗,伤科一号组达到痊愈的有34例、好转的有16例,对照组痊愈24例、好转24例、无效2例,伤科一号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伤科一号方治疗膝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能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伤科一号方 膝关节 组织损伤 中药塌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rP)对雌性食蚊鱼的组织损伤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美莎 李钰静 +4 位作者 梁延鹏 马雲 王海琴 车佳祥 宋晓红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3-386,共14页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ropylparaben,PrP)作为防腐剂,广泛添加于食品、药品和个人护理品中,其大量使用对水环境构成了潜在威胁。本研究以野生来源的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雌鱼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浓度PrP(0.15、6.0和240.0μg·L^...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ropylparaben,PrP)作为防腐剂,广泛添加于食品、药品和个人护理品中,其大量使用对水环境构成了潜在威胁。本研究以野生来源的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雌鱼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浓度PrP(0.15、6.0和240.0μg·L^(-1))的4 d和16 d暴露实验,以鱼体大脑、鱼鳃和肝脏的组织切片为毒性效应指标,分析了食蚊鱼抗氧化与内分泌功能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暴露时间PrP对食蚊鱼的鱼鳃、肝脏组织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随着暴露时间延长,大脑的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量上调,但鱼鳃的抗氧化相关基因和肝脏的cat、cyp4501a基因表达量下调,氧化应激反应逐渐减弱。PrP暴露4 d后,随暴露剂量的增加,大脑组织的内分泌相关基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暴露16 d后,大脑组织的内分泌相关基因相对于对照组呈现升高的趋势。PrP暴露4 d后,与对照组相比,肝脏组织的内分泌相关基因中,低浓度处理组(0.15μg·L^(-1)PrP)vtgB基因和高浓度处理组(240.0μg·L^(-1)PrP)的arβ基因表达量有显著差异,其他处理组无显著变化;暴露时间延长至16 d时,各处理组肝脏组织样品的erα、erβ、arα、arβ、vtgC和vtgB基因的表达量上调,表明PrP对食蚊鱼具有雌激素效应。本研究从鱼体组织损伤和关键功能基因mRNA表达变化,揭示PrP对食蚊鱼的毒性损伤、氧化应激和内分泌干扰作用,为PrP的潜在健康风险评估和安全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食蚊鱼 内分泌干扰 雌鱼 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没软膏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大鼠的抗炎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永宏 李彦强 +2 位作者 梁亚龙 李红专 许伟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18-2426,共9页
目的:研究乳没软膏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60只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6只备用),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模型对照组)、C组(青鹏软膏组)、D组(乳没软膏高剂量组)、E组(乳没软膏中剂量组)、F组(乳没软膏... 目的:研究乳没软膏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60只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6只备用),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模型对照组)、C组(青鹏软膏组)、D组(乳没软膏高剂量组)、E组(乳没软膏中剂量组)、F组(乳没软膏低剂量组);通过建立SD大鼠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模型,检测受损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2(PGE-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镜下观察受损组织形态学变化及组织中碱性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变化。结果:造模药物干预后,造模组大鼠损伤组织TNF-α、IL-1β、PGE-2含量逐渐下降,其中以C组、D组下降最为明显,B组下降最为缓慢;SOD含量以C组、D组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B组上升最为缓慢。造模后第2天,各组bFGF蛋白平均光密度值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7天、第14天,各组bFGF蛋白平均光密度值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没软膏高剂量组与青鹏软膏在抗炎镇痛方面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没软膏 青鹏软膏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大鼠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前列腺素2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处理原则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冰颖 张霄瀚 +3 位作者 钱驿 唐文博 高奉 周敬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8-835,共8页
本文主要综述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处理原则的研究进展,梳理了4个主要阶段(RICE原则、PRICE原则、POLICE原则、PEACE&LOVE原则)的理念保留和更新。传统的加压抬高和休息保护仍有保留的价值,但随着康复理念的进步,早期主动康复在组... 本文主要综述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处理原则的研究进展,梳理了4个主要阶段(RICE原则、PRICE原则、POLICE原则、PEACE&LOVE原则)的理念保留和更新。传统的加压抬高和休息保护仍有保留的价值,但随着康复理念的进步,早期主动康复在组织愈合过程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传统的冷疗仍有益处,因此无须完全放弃。非甾体抗炎药在缓解软组织急性疼痛、肿胀和改善功能方面有积极的作用,患者及医务人员使用偏好高,故临床应用利大于弊。最后,现代医学模式已经开始融入更多的社会心理因素,关注个体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同时引导个体主动参与康复过程,可加速康复进程,改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软组织损伤 运动损伤 处理原则 运动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Rv2647蛋白对肺组织损伤效应的初步研究
20
作者 金霄 陈晓林 +4 位作者 姚静 杜兴冉 颜海豪 李国莉 冯旰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17-1524,共8页
目的:通过噬菌体重组技术分别构建结核分枝杆菌Rv2647基因的敲除株和回补株以及过表达Rv2647的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Ms),评估结核分枝杆菌Rv2647蛋白对模型鼠肺组织的损伤效应。方法:构建同源交换位点并整合到结核分... 目的:通过噬菌体重组技术分别构建结核分枝杆菌Rv2647基因的敲除株和回补株以及过表达Rv2647的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Ms),评估结核分枝杆菌Rv2647蛋白对模型鼠肺组织的损伤效应。方法:构建同源交换位点并整合到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基因组,获取噬菌粒并将其导入Ms,构建具有同源交换位点的重组噬菌体。体外扩增获得高滴度重组噬菌体并转染结核分枝杆菌(H37Rv),37℃静置培养28 d,挑取单克隆进行PCR验证,获得Rv2647基因敲除株(H37RvΔRv2647)。PCR扩增Rv2647基因并通过无缝克隆分别将其整合到载体pMV361和pMV261多克隆位点处,获得阳性质粒后分别电转化H37RvΔRv2647和Ms,获得结核分枝杆菌回补株(H37RvΔRv2647::Rv2647)及过表达Rv2647的耻垢分枝杆菌(Ms::Rv2647)。分别以H37Rv、H37RvΔRv2647、H37RvΔRv2647::Rv2647、Ms及Ms::Rv2647的菌液经气管攻击C57BL/6小鼠,分别比较H37Rv(30 d)与Ms(7 d)模型鼠的存活率、肺组织细菌负荷及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结果:PCR结果显示,H37RvΔRv2647中Rv2647基因缺失,而H37RvΔRv2647::Rv2647及Ms::Rv2647中Rv2647基因皆存在。H37RvΔRv2647、H37Rv及H37RvΔRv2647::Rv2647组模型鼠30 d存活率分别为100.00%、83.33%及83.33%;Ms和Ms::Rv2647组模型鼠的7 d存活率分别为100.00%和83.33%;H37RvΔRv2647组模型鼠肺组织细菌负荷(lgCFU)为(3.40±0.18),显著低于H37Rv组(3.86±0.15,P<0.001)和H37RvΔRv2647::Rv2647组(3.80±0.16,P<0.01);H37RvΔRv2647组模型鼠肺组织炎症面积(%)为(4.37±3.06),显著低于H37Rv组(62.76±14.24,P<0.001)和H37RvΔRv2647::Rv2647组(67.37±0.45,P<0.001);Ms组模型鼠肺组织lgCFU为(2.53±0.16),显著低于Ms::Rv2647组(2.81±0.13,P<0.01);Ms组模型鼠肺组织炎症面积(%)为(5.71±1.29),显著低于Ms::Rv2647组(33.13±13.84,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结核分枝杆菌Rv2647基因敲除株(H37RvΔRv2647)及回补株(H37RvΔRv2647::Rv2647)以及过表达Rv2647的耻垢分枝杆菌(Ms::Rv2647)。Rv2647蛋白可能通过抑制宿主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清除,加重了模型鼠肺组织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差异区域 Rv2647蛋白 噬菌体重组技术 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