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波纹钢-混凝土板复合结构水下抗爆机理及损伤等级预测
1
作者 曹克磊 付乔峰 赵瑜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9,共17页
为探究不同波纹钢-混凝土板复合结构的水下抗爆机理,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与有限单元(FEM-SPH)耦合方法模拟混凝土板在水下接触爆炸下的损伤过程,并与试验结果对比,以验证数值方法的有效性;采用FEMSPH方法探究不同防护方案下墙面板毁... 为探究不同波纹钢-混凝土板复合结构的水下抗爆机理,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与有限单元(FEM-SPH)耦合方法模拟混凝土板在水下接触爆炸下的损伤过程,并与试验结果对比,以验证数值方法的有效性;采用FEMSPH方法探究不同防护方案下墙面板毁伤过程及失效模式,揭示其水下防爆机理,并构建出墙面板损伤等级预测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验证了模拟方法的有效性;在含12 mm厚波纹钢的复合结构(T-12)、含75°夹角的波纹钢复合结构(A-75)和含厚70 mm波纹钢的复合结构(WH-70)三种防护方案下,墙面板的毁伤范围较未加固墙面板最大降幅分别为83.0%、81.6%和82.5%;预测曲线可以直观评估出炸药量和复合结构中波纹钢波高变化对墙面板损伤等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钢-混凝土板复合结构 毁伤演化特征 水下抗爆机理 损伤等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备战场损伤等级评定系统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6
2
作者 曾拥华 严骏 +2 位作者 冯柯 凌海风 陈海松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1-534,共4页
根据装备战场损伤规律和战时装备保障仿真研究中对各功能状态评估及整装损伤等级评定的需要,利用层次分析法就作战仿真系统中的装备战场损伤等级评定的系统需求、系统结构和评估方法进行讨论,确立了融装备功能结构分析、损伤树分析和损... 根据装备战场损伤规律和战时装备保障仿真研究中对各功能状态评估及整装损伤等级评定的需要,利用层次分析法就作战仿真系统中的装备战场损伤等级评定的系统需求、系统结构和评估方法进行讨论,确立了融装备功能结构分析、损伤树分析和损伤等级评定为一体的战场损伤等级评估系统基本结构和部分流程,为战时装备保障指挥及维修仿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装备 损伤等级 评定 战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空导弹装备战场损伤等级的综合指标评判 被引量:5
3
作者 赵英俊 宋文焦 +1 位作者 段楠楠 王宏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8-110,117,共4页
全面考虑了影响地空导弹装备战场损伤等级评判的各种因素,对地空导弹装备战场损伤等级进行了划分,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的理论,建立了地空导弹装备战场损伤等级的二级综合指标评判模型,实现了地空导弹装备战场损伤等级的定量... 全面考虑了影响地空导弹装备战场损伤等级评判的各种因素,对地空导弹装备战场损伤等级进行了划分,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的理论,建立了地空导弹装备战场损伤等级的二级综合指标评判模型,实现了地空导弹装备战场损伤等级的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空导弹装备 综合指标评判 战场损伤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艇系统损伤等级模糊神经网络评估模型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晓洪 刘川 浦金云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4-88,共5页
在对舰艇系统损伤等级评估体系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舰艇系统损伤等级的模糊神经网络评估模型框架。设计了框架顶层模糊神经网络评估模型的模糊集合和训练样本,并对此模糊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训练。通过测试样本仿真,发现此模糊神经网络... 在对舰艇系统损伤等级评估体系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舰艇系统损伤等级的模糊神经网络评估模型框架。设计了框架顶层模糊神经网络评估模型的模糊集合和训练样本,并对此模糊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训练。通过测试样本仿真,发现此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评估精度。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的舰艇系统损伤等级评估方法克服了以往简单加权评估模型的不合理性,为舰艇系统损伤等级评估提出了一个新的评估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估体系 损伤等级 模糊神经网络 模糊集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火灾后衬砌损伤等级的模糊评判方法探讨 被引量:13
5
作者 彭立敏 王薇 王英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1-16,共6页
本文在对隧道衬砌材料与构件进行火损试验和检测的有关试验成果基础上,探讨了用模糊理论来评定隧道火灾后衬砌损伤等级的划分方法,并对几种不同温度量级和烧蚀恒温时间条件下衬砌的受损程度进行了综合评判.
关键词 隧道火灾 衬砌 损伤等级 模糊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巨-子结构隔震体系地震损伤等级预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祥秀 宋笑彦 +2 位作者 李小军 李易 刘爱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40-47,68,共9页
建立了巨-子结构隔震体系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20条实际地震动记录进行调幅,在此基础上对考虑不同锈蚀状态下的巨-子结构隔震体系进行增量动力时程分析,得到了240组地震响应样本,探讨了钢材锈蚀对巨-子结构隔震体系... 建立了巨-子结构隔震体系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20条实际地震动记录进行调幅,在此基础上对考虑不同锈蚀状态下的巨-子结构隔震体系进行增量动力时程分析,得到了240组地震响应样本,探讨了钢材锈蚀对巨-子结构隔震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将结构信息、地震动信息与结构的损伤等级相关联,给出了6种机器学习算法对巨-子结构隔震体系损伤等级的预测结果:极端梯度提升树、梯度提升树、随机森林、决策树的总体预测准确率均达到80%以上,其中极端梯度提升树算法表现最佳,准确率为86.6%且对不同损伤状态的预测精度也较高,支持向量机算法的总体预测准确率最低为6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子结构隔震体系 机器学习 损伤等级 锈蚀 抗震性能 增量动力分析(I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破损进水过程中的不沉能力损伤等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侯岳 陈林根 李其修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4年第6期1312-1316,共5页
目前,国内外对于破损舰船剩余不沉能力的研究,主要以破损进水后的最终状态为判断依据.然而,该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考虑进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状态.文中在分析美海军不沉能力损伤等级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 目前,国内外对于破损舰船剩余不沉能力的研究,主要以破损进水后的最终状态为判断依据.然而,该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考虑进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状态.文中在分析美海军不沉能力损伤等级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计算,建立了舰船破损进水过程中的不沉能力损伤等级评估算法,对破损进水过程中的沉没危险性进行了量化分析,并通过案例计算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水过程 不沉能力 损伤等级 层次分析法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据理论的潜艇损伤等级评估模型 被引量:9
8
作者 胡涛 魏军 +1 位作者 狄鹏 漆昌伟 《中国修船》 2004年第6期22-24,共3页
根据潜艇损伤评估影响因素的特点,提出基于证据理论进行潜艇损伤等级评估的方法,通过分析和示例计算,表明该法能有效的应用于潜艇损伤等级的评估。
关键词 潜艇 损伤等级 证据理论 示例 评估模型 损伤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算法的潜艇鱼雷武器系统损伤等级评估 被引量:4
9
作者 左浩 马亮 《鱼雷技术》 2008年第1期48-51,共4页
损伤等级评估研究对于潜艇维修计划的制定,抢修任务的分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武器系统指标体系和损伤评估影响因素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多属性决策ER算法的损伤等级评估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够组合多个损伤因子的评估问题,而且能... 损伤等级评估研究对于潜艇维修计划的制定,抢修任务的分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武器系统指标体系和损伤评估影响因素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多属性决策ER算法的损伤等级评估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够组合多个损伤因子的评估问题,而且能够处理由不确定信息产生的不确定性,并给出未知信息的信任度,是潜艇战场损伤等级评估的有效工具。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综合考虑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信息,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武器系统损伤处理决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雷武器系统 损伤等级 ER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伤机理的雷达装备战场损伤等级评定
10
作者 刘飞 杨江平 王东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1-24,共4页
通过对雷达装备生存威胁因素和战场损伤机理的分析,研究了战场损伤的主要因素爆轰波和碎片的杀伤机理,以及雷达装备受损情况与作战性能的关系,提出一种利用损伤机理快速评定雷达装备战场损伤等级的方法。通过实例应用分析表明,该方法可... 通过对雷达装备生存威胁因素和战场损伤机理的分析,研究了战场损伤的主要因素爆轰波和碎片的杀伤机理,以及雷达装备受损情况与作战性能的关系,提出一种利用损伤机理快速评定雷达装备战场损伤等级的方法。通过实例应用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为雷达装备战场损伤评估工作提供非常有益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机理 战场损伤等级 评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钢单缝式和模数式伸缩缝损伤等级划分及养护对策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朵 黄青松 +1 位作者 江流声 张建东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5-119,共5页
通过调研某省高速公路桥梁伸缩缝的使用情况,针对量大面广的异形钢单缝式伸缩缝和模数式伸缩缝,分析了其常见的损伤类别及其产生的原因;并考虑高速公路的养护环境特点,从一线养护人员的可操作性和便捷性出发,对混凝土破损、橡胶条损坏... 通过调研某省高速公路桥梁伸缩缝的使用情况,针对量大面广的异形钢单缝式伸缩缝和模数式伸缩缝,分析了其常见的损伤类别及其产生的原因;并考虑高速公路的养护环境特点,从一线养护人员的可操作性和便捷性出发,对混凝土破损、橡胶条损坏、缝隙宽度异常、支撑系统损伤、位移控制系统失效和中梁型钢变形或断裂等典型病害,对其损伤程度进行了等级划分,规定了相应的量化评价指标,并提出了对应的养护措施和维修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缩缝 病害 损伤等级 量化指标 养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时桥梁损伤等级的初步评定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静 李聚轩 谢远堃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07年第3期38-39,43,共3页
战时桥梁保障任务繁重,对遭袭损伤桥梁的保障步骤是:评定损伤等级、制定抢修或抢建方案、实施方案和验收通行,而对于如何"评定桥梁损伤等级"这一环节,并无评定规范或标准,使战时桥梁保障方案的选取与制定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战时桥梁保障任务繁重,对遭袭损伤桥梁的保障步骤是:评定损伤等级、制定抢修或抢建方案、实施方案和验收通行,而对于如何"评定桥梁损伤等级"这一环节,并无评定规范或标准,使战时桥梁保障方案的选取与制定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桥梁保障也就无法适应现代高技术条件下战争的需要。根据现有工程的验收评定方法并结合战争中桥梁快速保障的特点,初步进行战时桥梁损伤等级的划分,拟订了评定方法和评定过程,为实现评定的自动化打下了初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时桥梁 损伤等级 评定 标准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战时桥梁损伤等级评定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万银忠 江克斌 +2 位作者 邵飞 冯奎 王正凡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12年第1期47-50,共4页
应用了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评估法对桥梁损伤等级的评定进行了研究。首先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了桥梁评估的数学模型,并用损伤度来衡量桥梁结构或构件的损伤程度;然后采用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逐级评定的方法对整座桥梁... 应用了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评估法对桥梁损伤等级的评定进行了研究。首先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了桥梁评估的数学模型,并用损伤度来衡量桥梁结构或构件的损伤程度;然后采用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逐级评定的方法对整座桥梁损伤等级进行评定;最后通过对一座受损桥梁进行损伤等级综合评定说明这种方法的适用性。利用模型评价结果,可针对性采取措施,提高战时桥梁抢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评价损伤等级 结构损伤 模糊层次分析法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料装备战场损伤等级评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后栋 马振利 《舰船电子工程》 2018年第8期133-136,150,共5页
进行损伤等级评定的目的是,根据油料装备战场损伤情况,合理规划抢修实施地域并安排抢修力量,为确保抢修活动顺利开展提供科学指导。通过对各种装备战场损伤等级划分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同时以抢修力量设置和抢修时间计划为约束条件的油... 进行损伤等级评定的目的是,根据油料装备战场损伤情况,合理规划抢修实施地域并安排抢修力量,为确保抢修活动顺利开展提供科学指导。通过对各种装备战场损伤等级划分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同时以抢修力量设置和抢修时间计划为约束条件的油料装备战场损伤等级划分方法。利用蒙特卡洛仿真对装备基本功能项目维修作业时间进行统计,运用时间转移矩阵计算不同抢修力量下的整个装备的战场抢修时间,实现了油料装备战场损伤等级的定量评定。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料装备 蒙特卡洛 损伤等级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火灾后衬砌结构力学特性与损伤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彭立敏 刘宝琛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6-139,共4页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n China, fire accidents frequently happen in railway tunnels. Fire accidents that happened in railway tunnels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fire accid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n China, fire accidents frequently happen in railway tunnels. Fire accidents that happened in railway tunnels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fire accidents of passenger trains; those of freight trains; and those of oil tank trains. The most inflammable and dangerous among them is the fire accidents of oil tank trains, since oil has extremely great danger--it keeps burning long and extensively after it catches fire and the temperature rises fast with a highest temperature of the central flame over 1 000℃ and in some part the temperature goes as high as 1 200℃-1 600℃, which makes it rather difficult to extinguish fire, and thus leads to great damage to tunnel lining. From 1976 to 1998, there have been 8 serious tank train fires accident happened in railway tunnel in China, train traffic had been held up for 2 500 hours and more than 300 person injured (115 person died). As a result, the direct economic loss exceeded RMB30 million and the indirect economic loss was inestimable. Aimed at existing problems in research of fire accident in railway tunnel at present in China, in this paper, following contents have been focused on: 1 The Test and Study of Damage Degree of Tunnel Lining under Different Burning Temperature Grades Adopting the experimental means of really burning down for concrete material and members of tunnel lining under different fire temperature and different ablating time, the rule of change of mechanics behavior and damage degree of lining structure after withstanding high temperature is analyzed, and the empirical curves are obtained. The contents include: (1)The test method, measuring process, and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used. (2)The variety regulation of damage degree (thickness of burn, loosen, shelling) of lining concrete under different fire temperature and different ablating time. (3)The rule of change of compress strength of lining concrete under different fire temperature and different ablating time, as well as the different rules of change and relation of corresponding compress strength between surface burnt and surface borne. (4)The rule of change of tensile strength of lining concrete under different fire temperatures and different ablating time, as well as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 between compress strength and tensile strength. (5)Based on the result of the above research, a divide standard of damage classification of lining structure under different burning temperature grade is presented and enduring fire critical time of the tunnel lining caused by fire accident is discussed. 2 Detection Test of Fire Damage Degree of Lining Members The relation between physical mechanical change and ultrasonic wave velocity after the tunnel lining structure damage due to high fire temperature are analyz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ultrasonic detection technology. Also discussed is the tunnel fire damage. The relatio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1)The change of rule of ultrasonic wave velocity under different fire temperature field with different detection means. (2)The relation between remained compress strength and ultrasonic wave velocity of the damaged tunnel lining concrete after high temperature. (3)The relation between remained tensile strength and ultrasonic wave velocity of the damaged tunnel lining concrete after high temperature. (4)The relation between damage deepness and ultrasonic wave velocity of the damaged tunnel lining concrete after high temperature. (5)According to change of ultrasonic wave velocity,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depth of the fire damage to lining structure and its practicality are also presented. 3 Damage Mechanism of Tunnel Lining after the Ac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On the basis of electron scanning microscope observation for lining material before and after being burnt down, the rule of change of microstructure of tunnel lining concrete effected by high temperature is analyzed, and damage mechanism of lining structure under different fire temperatures is discussed. Furtherm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衬砌结构 损伤机理 模糊评判 可靠度评估 铁路隧道 力学特性 损伤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非接触爆炸作用下舰船结构损伤评估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志辉 刘辉 +1 位作者 李其修 吴向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0-44,共5页
由于水下爆炸和舰船结构动态响应的复杂性,水下非接触爆炸作用下舰船结构损伤研究主要来自于对试验现象或试验数据的分析。传统对水下爆炸作用下舰船结构损伤研究的理论分析和计算过程主要考虑水下爆炸冲击波和2次压力波。本文提出了气... 由于水下爆炸和舰船结构动态响应的复杂性,水下非接触爆炸作用下舰船结构损伤研究主要来自于对试验现象或试验数据的分析。传统对水下爆炸作用下舰船结构损伤研究的理论分析和计算过程主要考虑水下爆炸冲击波和2次压力波。本文提出了气泡脉动对舰船结构的冲击,明确了气泡脉动对舰船结构损伤的关系;在综合研究水下非接触爆炸作用下舰船结构损伤模型基础上,建立了舰船结构的损伤等级,确定了等级评估标准;举例与模拟试验情况下舰船结构损伤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爆炸 冲击波 舰船结构 损伤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元贝叶斯网的舰船战损等级评定研究
17
作者 王鹏 王树宗 周厚顺 《船海工程》 2009年第5期186-189,共4页
在分析了物元理论和贝叶斯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结合主观概率信息和客观状态信息的物元贝叶斯网模型,并给出物元贝叶斯网在损伤等级评定中的推理算法。舰船战场损伤等级评定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地描述战损装备的状态信息,使... 在分析了物元理论和贝叶斯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结合主观概率信息和客观状态信息的物元贝叶斯网模型,并给出物元贝叶斯网在损伤等级评定中的推理算法。舰船战场损伤等级评定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地描述战损装备的状态信息,使战损等级评定结果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元贝叶斯网络 贝叶斯网络 物元理论 舰船战场损伤等级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损伤神经网络评估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雪光 魏华 李清富 《河南建材》 2003年第4期30-31,27,共3页
利用BP网络的高精度模拟特性,以评估因素的评分值作为输入建立了混凝土结构损伤评估的神经网络模型,从而得出结构损伤的评估结果;然后根据给定的标准,确定结构的损伤等级,并可据此采取相应的工程对策。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神经网络 评估 损伤等级 结构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塑性铰性能的高桩码头地震损伤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春龙 陶桂兰 费达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5-101,112,共8页
以高桩码头为研究对象,从塑性铰性能角度对码头的损伤特性进行分析,并根据2个实际码头结构建立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结构的24种工况进行Pushover分析,研究码头结构在不同等级地震下的损伤情况,建立了基于塑性铰的码头损伤等级... 以高桩码头为研究对象,从塑性铰性能角度对码头的损伤特性进行分析,并根据2个实际码头结构建立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结构的24种工况进行Pushover分析,研究码头结构在不同等级地震下的损伤情况,建立了基于塑性铰的码头损伤等级和位移延性损伤指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烈度地震下,码头的破坏形式主要为桩基塑性铰的产生和桩顶发生一定侧向位移,上部结构从开始到最终破坏并未出现塑性铰;高烈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纵向的码头桩基塑性铰发展程度和位移延性损伤指数均大于横向的各对应指标,表明码头纵向刚度较小,更容易发生破坏;通过码头桩基塑性铰的性能将码头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分为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倒塌5个等级,其对应的位移延性损伤指数分别为0~0.1、0.1~0.35、0.35~0.6、0.6~0.8、>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桩码头 塑性铰 损伤等级 位移延性损伤指数 PUSHOVER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装备部件战斗损伤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健 孙冀辉 米双山 《航空兵器》 2005年第4期6-9,共4页
指出部件战斗操作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贝叶斯网络来评估具体装备部件损伤状态的方法。在给出部件战斗损伤评估等级标准和深入分析损伤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贝叶斯网络评估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部件战斗损伤评估 贝叶斯网络 损伤评估等级 损伤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