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损伤电流、起搏参数和电极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
4
1
作者
艾民
颜昌福
+2 位作者
贺剑
夏福纯
江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415-3417,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损伤电流(COI)、起搏阈值、R波感知阈值、电极阻抗和被植入电极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主动电极RVS起搏患者82例,术中或术后根据电极是否发生脱位分为A组(无脱位组)76例和B组(脱位组)6例,分别测...
目的探讨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损伤电流(COI)、起搏阈值、R波感知阈值、电极阻抗和被植入电极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主动电极RVS起搏患者82例,术中或术后根据电极是否发生脱位分为A组(无脱位组)76例和B组(脱位组)6例,分别测试电极固定即刻损伤电流(COI0 min)和10 min后损伤电流(COI10 min),测试电极固定术后10 min和3个月后起搏阈值、R波感知阈值和电极阻抗。结果术中A组COI0 min、COI10 min均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电极固定10 min后测试A组起搏阈值低于B组,A组R波感知阈值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主动电极RVS起搏植入术中损伤电流大、起搏阈值低、R波感知阈值高提示主动电极固定的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
主动电极
损伤电流
起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腔内损伤电流联合解剖定位指导心房扑动或颤动时心房起搏导线的植入
被引量:
3
2
作者
季小波
高永兴
+3 位作者
袁彬
薛勇
蒋敏勇
冯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42-1246,共5页
目的 :采用心腔内损伤电流联合解剖定位指导心房扑动或颤动时心房起搏导线的植入,评价此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病窦综合征需植入双腔起搏器且术中发生心房扑动或颤动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房扑或房颤未进行转复、采用心腔内损伤...
目的 :采用心腔内损伤电流联合解剖定位指导心房扑动或颤动时心房起搏导线的植入,评价此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病窦综合征需植入双腔起搏器且术中发生心房扑动或颤动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房扑或房颤未进行转复、采用心腔内损伤电流联合X线解剖定位指导心房起搏导线植入,定义为未转复组,术中使用多导电生理记录仪记录起搏导线的单极腔内心电图,观察损伤电流的振幅,X线提示起搏导线位于右心房前壁,术中未测定导线的感知和阈值,只测定导线阻抗,术后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另一组为先静脉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房扑或房颤为窦性节律后,按照常规方法植入心房起搏导线,定义为转复组,常规方法是指心房起搏导线固定于右心房前壁,且感知、阈值和阻抗等主要参数在正常范围,术后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比较两组植入方法的成功率和对术后1周和1个月起搏参数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2例患者,男6例,女6例,平均年龄(74.6±7.3)岁;未转复组和转复组各6例,均成功植入双腔起搏器。未转复组中房扑1例,房颤5例,术中可以清晰记录心房损伤电流,导线阻抗在正常范围内,平均(724±202)Ω,术后经静脉注射胺碘酮均成功转复。转复组全部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成功复律;术中感知、阈值和阻抗均在正常范围,平均分别为(3.9±1.4)m V、(0.7±0.3)V、(751±213)Ω。术后1周和1个月随访两组起搏导线均活动良好,固定牢靠,术后均为AAIR模式起搏,两组感知、阈值和阻抗均在正常范围,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腔内明显的损伤电流和良好的解剖定位可以指导术中发生心房扑动或颤动时心房起搏导线的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起搏导线植入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解剖定位
损伤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鼠电流损伤多器官c-Fos表达研究
被引量:
11
3
作者
王晔
廖志钢
+2 位作者
王世春
彭其毅
刘敏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71-173,176,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c-fos蛋白能否用于生前电击与死后电击的鉴别。方法建立大鼠生前与死后电流损伤模型。生前电击组大鼠于电击后即刻和1,2,4,8h处死;死后电击组大鼠于死后即刻和15、30min及1h电击大鼠,检测所有实验大鼠心、肝、脾、肺、肾、骨骼...
目的探讨c-fos蛋白能否用于生前电击与死后电击的鉴别。方法建立大鼠生前与死后电流损伤模型。生前电击组大鼠于电击后即刻和1,2,4,8h处死;死后电击组大鼠于死后即刻和15、30min及1h电击大鼠,检测所有实验大鼠心、肝、脾、肺、肾、骨骼肌、皮肤、脑等器官c-fos蛋白的表达情况,其结果经图像分析处理。结果生前电击各组大鼠心、肝、肺、肾、骨骼肌、脑c-fos蛋白呈强阳性表达,脾脏与皮肤呈阴性表达;而于死后电击各组大鼠中,仅死后即刻电击组大鼠心、肝、肺、肾、骨骼肌、脑c-fos蛋白呈很微弱的阳性表达,其余各组各器官均为阴性表达。结论检测各器官c-fos蛋白的表达情况,可以鉴别生前电击与死后电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
损伤
C-FOS
图像分析
大鼠
电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鼠电流损伤后心肌PEG-3表达的法医学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郝建文
万立华
李万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8期947-950,共4页
目的:探讨电击伤和电击死后心肌中PEG-3表达的时间相关性以及其能否用于生前电击和死后电击的鉴别。方法:建立大鼠电流损伤的模型。电击伤组于电击后0h、3h、6h、12h、24h、3d、6d、12d断颈处死取材;电击死组分别于死后0h、1h、3h、6h、...
目的:探讨电击伤和电击死后心肌中PEG-3表达的时间相关性以及其能否用于生前电击和死后电击的鉴别。方法:建立大鼠电流损伤的模型。电击伤组于电击后0h、3h、6h、12h、24h、3d、6d、12d断颈处死取材;电击死组分别于死后0h、1h、3h、6h、12h取材;死后电击组分别于断颈处死后的0h、0.5h、1h、3h电击后取材;阴性对照组直接断颈处死后分别于0h、0.5h、1h、3h、6h、12h取材,取材的部位均为左心室前壁中央部,取材后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所有大鼠心肌PEG-3的表达情况,其结果经图象分析处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电击伤(死)组在电损伤早期PEG-3即表达增加,且不同时间的表达有一定的规律,故可用于推断心肌电击伤(死)的时间。而在死后电击及阴性对照组只有弱表达,根据这点可以将死后电击和电击致死进行区分。结论:心肌电损伤后PEG-3的表达有一定的时间相关性,可以用于对电击伤(死)的诊断;心肌电损伤后PEG-3的表达情况可以鉴别生前电击和死后电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电流
损伤
PEG-3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流损伤的病理生理学及发生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
11
5
作者
董利
陈玉川
胡丙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2-55,共4页
探讨电流损伤的发生机制及病理生理学改变,阐述电流的热效应与非热效应引起机体各器官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变化,揭示非热效应的选择性决定了远离触电点的脏器损伤,而临床上和法医实践中见到的损伤则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给临床清创带...
探讨电流损伤的发生机制及病理生理学改变,阐述电流的热效应与非热效应引起机体各器官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变化,揭示非热效应的选择性决定了远离触电点的脏器损伤,而临床上和法医实践中见到的损伤则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给临床清创带来困难,法医学实践中无电流斑的死因推断也无从下手,由此阐明电流损伤的病理生理学和发生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
损伤
病理生理学
发生机制
法医鉴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轴电流损伤的伺服电机轴承加速寿命试验装置设计
6
作者
王嘉
陈清强
+2 位作者
张子贤
赵一卓
张露予
《工程设计学报》
2025年第4期562-568,共7页
针对当前轴承加速寿命试验装置难以准确还原伺服电机轴承在服役工况下受轴电流损伤、摩擦磨损等因素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考虑轴电流损伤的伺服电机轴承加速寿命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可以模拟伺服电机轴承在轴电流损伤、摩擦磨损等因...
针对当前轴承加速寿命试验装置难以准确还原伺服电机轴承在服役工况下受轴电流损伤、摩擦磨损等因素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考虑轴电流损伤的伺服电机轴承加速寿命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可以模拟伺服电机轴承在轴电流损伤、摩擦磨损等因素影响下的性能退化过程,同时实时采集并分析相关监测数据,实现对伺服电机轴承性能退化过程的可视化表征。利用该试验装置开展轴电流对轴承的损伤分析试验和基于服役工况的轴承加速寿命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试验装置具备准确模拟伺服电机轴承服役工况的功能,可为该类轴承的可靠性研究提供设备支撑与试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寿命试验装置
轴
电流
损伤
轴承
性能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次雷击造成3人死亡的法医学鉴定
7
作者
郑冬律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18-219,共2页
1案例 1.1简要案情 某年8月某日,某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称:某茶山顶的一个凉亭内发现了3具尸体。案发地当日为雷雨天气,有过暴雨和雷鸣闪电。 1.2现场情况案发现场位于一茶山顶的凉亭内,现场可见3具新鲜成年男性尸体及...
1案例 1.1简要案情 某年8月某日,某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称:某茶山顶的一个凉亭内发现了3具尸体。案发地当日为雷雨天气,有过暴雨和雷鸣闪电。 1.2现场情况案发现场位于一茶山顶的凉亭内,现场可见3具新鲜成年男性尸体及损坏的手机、金属手电筒、钳子和数条香烟等物,3具尸体间相距数米,地面上可见凉亭檐上掉落的碎石块,周边树木可见烧焦的痕迹及狂风暴雨过后的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电流
损伤
雷击死
雷电击纹
意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损伤电流、起搏参数和电极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
4
1
作者
艾民
颜昌福
贺剑
夏福纯
江军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附属攀钢集团总医院心内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415-3417,共3页
基金
四川省医学科研课题(编号:S17045)
文摘
目的探讨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损伤电流(COI)、起搏阈值、R波感知阈值、电极阻抗和被植入电极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主动电极RVS起搏患者82例,术中或术后根据电极是否发生脱位分为A组(无脱位组)76例和B组(脱位组)6例,分别测试电极固定即刻损伤电流(COI0 min)和10 min后损伤电流(COI10 min),测试电极固定术后10 min和3个月后起搏阈值、R波感知阈值和电极阻抗。结果术中A组COI0 min、COI10 min均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电极固定10 min后测试A组起搏阈值低于B组,A组R波感知阈值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主动电极RVS起搏植入术中损伤电流大、起搏阈值低、R波感知阈值高提示主动电极固定的稳定性好。
关键词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
主动电极
损伤电流
起搏参数
Keywords
right ventricular septum pacing
active fixation lead
current of injury
pacing parameters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腔内损伤电流联合解剖定位指导心房扑动或颤动时心房起搏导线的植入
被引量:
3
2
作者
季小波
高永兴
袁彬
薛勇
蒋敏勇
冯凯
机构
江阴市中医院心脏科
出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42-1246,共5页
基金
无锡市科技局项目(ZXM0801)
文摘
目的 :采用心腔内损伤电流联合解剖定位指导心房扑动或颤动时心房起搏导线的植入,评价此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病窦综合征需植入双腔起搏器且术中发生心房扑动或颤动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房扑或房颤未进行转复、采用心腔内损伤电流联合X线解剖定位指导心房起搏导线植入,定义为未转复组,术中使用多导电生理记录仪记录起搏导线的单极腔内心电图,观察损伤电流的振幅,X线提示起搏导线位于右心房前壁,术中未测定导线的感知和阈值,只测定导线阻抗,术后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另一组为先静脉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房扑或房颤为窦性节律后,按照常规方法植入心房起搏导线,定义为转复组,常规方法是指心房起搏导线固定于右心房前壁,且感知、阈值和阻抗等主要参数在正常范围,术后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比较两组植入方法的成功率和对术后1周和1个月起搏参数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2例患者,男6例,女6例,平均年龄(74.6±7.3)岁;未转复组和转复组各6例,均成功植入双腔起搏器。未转复组中房扑1例,房颤5例,术中可以清晰记录心房损伤电流,导线阻抗在正常范围内,平均(724±202)Ω,术后经静脉注射胺碘酮均成功转复。转复组全部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成功复律;术中感知、阈值和阻抗均在正常范围,平均分别为(3.9±1.4)m V、(0.7±0.3)V、(751±213)Ω。术后1周和1个月随访两组起搏导线均活动良好,固定牢靠,术后均为AAIR模式起搏,两组感知、阈值和阻抗均在正常范围,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腔内明显的损伤电流和良好的解剖定位可以指导术中发生心房扑动或颤动时心房起搏导线的植入。
关键词
心房起搏导线植入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解剖定位
损伤电流
分类号
R514.74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鼠电流损伤多器官c-Fos表达研究
被引量:
11
3
作者
王晔
廖志钢
王世春
彭其毅
刘敏
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出处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71-173,176,F0003,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c-fos蛋白能否用于生前电击与死后电击的鉴别。方法建立大鼠生前与死后电流损伤模型。生前电击组大鼠于电击后即刻和1,2,4,8h处死;死后电击组大鼠于死后即刻和15、30min及1h电击大鼠,检测所有实验大鼠心、肝、脾、肺、肾、骨骼肌、皮肤、脑等器官c-fos蛋白的表达情况,其结果经图像分析处理。结果生前电击各组大鼠心、肝、肺、肾、骨骼肌、脑c-fos蛋白呈强阳性表达,脾脏与皮肤呈阴性表达;而于死后电击各组大鼠中,仅死后即刻电击组大鼠心、肝、肺、肾、骨骼肌、脑c-fos蛋白呈很微弱的阳性表达,其余各组各器官均为阴性表达。结论检测各器官c-fos蛋白的表达情况,可以鉴别生前电击与死后电击。
关键词
电流
损伤
C-FOS
图像分析
大鼠
电击
Keywords
electrical injury
c-fos
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
image analysis
rat
分类号
D919 [医药卫生—法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鼠电流损伤后心肌PEG-3表达的法医学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郝建文
万立华
李万军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
汉中市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8期947-950,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电击伤和电击死后心肌中PEG-3表达的时间相关性以及其能否用于生前电击和死后电击的鉴别。方法:建立大鼠电流损伤的模型。电击伤组于电击后0h、3h、6h、12h、24h、3d、6d、12d断颈处死取材;电击死组分别于死后0h、1h、3h、6h、12h取材;死后电击组分别于断颈处死后的0h、0.5h、1h、3h电击后取材;阴性对照组直接断颈处死后分别于0h、0.5h、1h、3h、6h、12h取材,取材的部位均为左心室前壁中央部,取材后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所有大鼠心肌PEG-3的表达情况,其结果经图象分析处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电击伤(死)组在电损伤早期PEG-3即表达增加,且不同时间的表达有一定的规律,故可用于推断心肌电击伤(死)的时间。而在死后电击及阴性对照组只有弱表达,根据这点可以将死后电击和电击致死进行区分。结论:心肌电损伤后PEG-3的表达有一定的时间相关性,可以用于对电击伤(死)的诊断;心肌电损伤后PEG-3的表达情况可以鉴别生前电击和死后电击。
关键词
心肌
电流
损伤
PEG-3
图像分析
Keywords
Cardiac muscle
Electrical injury
PEG-3
Image analysis
分类号
R89 [医药卫生—法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流损伤的病理生理学及发生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
11
5
作者
董利
陈玉川
胡丙杰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法医病理教研室
出处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2-55,共4页
文摘
探讨电流损伤的发生机制及病理生理学改变,阐述电流的热效应与非热效应引起机体各器官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变化,揭示非热效应的选择性决定了远离触电点的脏器损伤,而临床上和法医实践中见到的损伤则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给临床清创带来困难,法医学实践中无电流斑的死因推断也无从下手,由此阐明电流损伤的病理生理学和发生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电流
损伤
病理生理学
发生机制
法医鉴定学
Keywords
electrical injury
electroporation
pathophsiology
pathogenesis
分类号
D919.4 [医药卫生—法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轴电流损伤的伺服电机轴承加速寿命试验装置设计
6
作者
王嘉
陈清强
张子贤
赵一卓
张露予
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智能配用电装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出处
《工程设计学报》
2025年第4期562-568,共7页
基金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23GJJG035)。
文摘
针对当前轴承加速寿命试验装置难以准确还原伺服电机轴承在服役工况下受轴电流损伤、摩擦磨损等因素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考虑轴电流损伤的伺服电机轴承加速寿命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可以模拟伺服电机轴承在轴电流损伤、摩擦磨损等因素影响下的性能退化过程,同时实时采集并分析相关监测数据,实现对伺服电机轴承性能退化过程的可视化表征。利用该试验装置开展轴电流对轴承的损伤分析试验和基于服役工况的轴承加速寿命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试验装置具备准确模拟伺服电机轴承服役工况的功能,可为该类轴承的可靠性研究提供设备支撑与试验条件。
关键词
加速寿命试验装置
轴
电流
损伤
轴承
性能退化
Keywords
accelerated life test device
shaft current damage
bearing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分类号
TH39 [机械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次雷击造成3人死亡的法医学鉴定
7
作者
郑冬律
机构
金华市磐安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
出处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18-219,共2页
文摘
1案例 1.1简要案情 某年8月某日,某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称:某茶山顶的一个凉亭内发现了3具尸体。案发地当日为雷雨天气,有过暴雨和雷鸣闪电。 1.2现场情况案发现场位于一茶山顶的凉亭内,现场可见3具新鲜成年男性尸体及损坏的手机、金属手电筒、钳子和数条香烟等物,3具尸体间相距数米,地面上可见凉亭檐上掉落的碎石块,周边树木可见烧焦的痕迹及狂风暴雨过后的迹象.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电流
损伤
雷击死
雷电击纹
意外
分类号
DF795.4 [医药卫生—法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损伤电流、起搏参数和电极稳定性的关系
艾民
颜昌福
贺剑
夏福纯
江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心腔内损伤电流联合解剖定位指导心房扑动或颤动时心房起搏导线的植入
季小波
高永兴
袁彬
薛勇
蒋敏勇
冯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鼠电流损伤多器官c-Fos表达研究
王晔
廖志钢
王世春
彭其毅
刘敏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鼠电流损伤后心肌PEG-3表达的法医学研究
郝建文
万立华
李万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电流损伤的病理生理学及发生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董利
陈玉川
胡丙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考虑轴电流损伤的伺服电机轴承加速寿命试验装置设计
王嘉
陈清强
张子贤
赵一卓
张露予
《工程设计学报》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一次雷击造成3人死亡的法医学鉴定
郑冬律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