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锈胀裂缝宽度的损伤混凝土梁可靠度分析
1
作者 柏玉良 金伟良 +1 位作者 余一凡 金康成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147,共8页
为了探究损伤混凝土梁的耐久性能退化规律,通过引入疲劳损伤因子和徐变损伤因子,建立含疲劳和徐变损伤混凝土梁保护层锈胀开裂后钢筋锈蚀深度的计算模型,并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建立由锈胀裂缝宽度控制的耐久性极限状态方... 为了探究损伤混凝土梁的耐久性能退化规律,通过引入疲劳损伤因子和徐变损伤因子,建立含疲劳和徐变损伤混凝土梁保护层锈胀开裂后钢筋锈蚀深度的计算模型,并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建立由锈胀裂缝宽度控制的耐久性极限状态方程。运用Monte-Carlo数值模拟方法计算6根混凝土试验梁在裂缝宽度限值范围内的可靠度;采用验算点法计算腐蚀电流密度、混凝土抗压强度、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等4项参数的灵敏度。结果表明:随着锈蚀时间的增加,可靠度从0.9下降到0.1,并且在60%疲劳寿命次数的循环荷载作用后,持荷时间增加3个月对梁的可靠度影响较小;保护层厚度的增加和钢筋直径的减小均能提高梁的可靠度,减缓结构可靠度在钢筋锈蚀前期的下降速度,8 mm的钢筋直径可以作为损伤混凝土梁耐久性设计的参照值;腐蚀电流密度、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3个参数的灵敏度较大,因此,这3个参数是耐久性极限状态可靠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混凝土 锈胀裂缝宽度 极限状态方程 可靠度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混凝土含水率对超声波测试结果影响的试验研究
2
作者 丁云飞 毛江鸿 +4 位作者 金立兵 刘阳 李林桑 罗彬 张荣华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42,共6页
利用超声波波速变化来检测材料损伤情况的方法应用广泛,现有研究中常忽略混凝土含水量的变化。研究了含水率对混凝土超声波测试结果的影响,通过试验跟踪监测混凝土自然表干、饱水状态和干燥状态下的超声波声时变化,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 利用超声波波速变化来检测材料损伤情况的方法应用广泛,现有研究中常忽略混凝土含水量的变化。研究了含水率对混凝土超声波测试结果的影响,通过试验跟踪监测混凝土自然表干、饱水状态和干燥状态下的超声波声时变化,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提出了基于声时修正的误差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含水率对无损混凝土的超声波测试结果几乎没有影响,饱水状态比自然表干状态声速加快了约0.5%~1.6%,含水率对损伤混凝土的超声波测试结果影响较大,饱水状态比自然表干状态声速加快了约7.2%~10.6%。提出了基于声时分析的误差修正模型,可提高超声波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为工程实践提供计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损伤 超声波检测 含水率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荷载作用下碳纤维布约束损伤混凝土能量耗散试验研究
3
作者 张正亚 王志博 孙明明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88,共8页
本文对碳纤维布约束损伤混凝土在轴向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开展试验研究。设计了混凝土损伤度、碳纤维布层数及碳纤维布缠绕角度三种变量,通过试验结果分析了三种变量对碳纤维布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力、耗能效果及机械损伤... 本文对碳纤维布约束损伤混凝土在轴向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开展试验研究。设计了混凝土损伤度、碳纤维布层数及碳纤维布缠绕角度三种变量,通过试验结果分析了三种变量对碳纤维布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力、耗能效果及机械损伤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未损伤试件,0.4σm(σm为未损伤混凝土试件单轴抗压强度)、0.5σm、0.6σm、0.7σm应力幅值损伤下素混凝土损伤度均值分别为7.24%、14.86%、25.31%、36.66%,损伤度与损伤应力幅值间指数函数呈现良好的正相关。碳纤维布的约束作用增强试件峰值应力及延性,0.4σm损伤应力作用后,相较于未粘贴碳纤维布试件,粘贴1,2,3层碳纤维布试件峰值应力增幅分别为34.99%、55.16%、64.42%,碳纤维布粘贴层数与峰值应力间指数函数呈负相关,过量的纤维布使试件应力增幅不再明显。碳纤维布缠绕角度的增大使试件单位体积耗散能线性降低,缠绕角度的增大降低了荷载作用下试件的承载效果。应力损伤幅值的增大使试件机械损伤度降低,碳纤维布层数的增加使试件机械损伤度增加,纤维布的约束保护作用极大提升了试件的耗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混凝土 碳纤维布 损伤 峰值应力 耗能密度 机械损伤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下损伤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模型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树鑫 庞森 +1 位作者 刁波 叶英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26,30,共4页
荷载损伤混凝土在海水干湿交替作用下,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规律是研究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内容。基于海水干湿循环下氯离子传输机理,将水分和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迁移分别表示为水分扩散和氯离子对流-扩散两种形式,得出相应的扩散... 荷载损伤混凝土在海水干湿交替作用下,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规律是研究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内容。基于海水干湿循环下氯离子传输机理,将水分和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迁移分别表示为水分扩散和氯离子对流-扩散两种形式,得出相应的扩散方程,然后考虑混凝土损伤微裂缝的影响,得出海水干湿循环下损伤混凝土的氯离子传输模型。利用所得到的氯离子传输模型,用有限元法模拟计算海水干湿交替作用下氯离子在损伤混凝土中的迁移过程,得到的氯离子的侵蚀深度和浓度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循环 氯离子传输 损伤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盐环境下钢筋锈蚀损伤混凝土应力应变本构模型 被引量:7
5
作者 钟小平 戴仁礼 +2 位作者 袁承斌 夏晋 彭蓝鸽 《建筑材料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88-793,共6页
采用加速腐蚀试验,对氯盐环境下钢筋锈蚀损伤混凝土棱柱体试件的破坏形态、应力应变全曲线、峰值应力、峰值应变、极限应变及弹性模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钢筋锈蚀损伤混凝土试件的破坏多为微柱失稳破坏,大致平行于受力方向的锈胀... 采用加速腐蚀试验,对氯盐环境下钢筋锈蚀损伤混凝土棱柱体试件的破坏形态、应力应变全曲线、峰值应力、峰值应变、极限应变及弹性模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钢筋锈蚀损伤混凝土试件的破坏多为微柱失稳破坏,大致平行于受力方向的锈胀裂缝是主要的破裂面;钢筋锈蚀损伤混凝土实测应力应变全曲线与未锈蚀损伤混凝土相似,但是随着钢筋锈蚀率的增加,其应力应变全曲线上升段的斜率逐渐减小,峰值应变增大;钢筋锈蚀率越大的试件,脆性越明显;钢筋锈蚀损伤混凝土试件的峰值应力均低于未锈蚀损伤试件,峰值应变、极限应变随钢筋锈蚀率增加而增大,弹性模量随钢筋锈蚀率增加而减小;建立了钢筋锈蚀损伤混凝土应力应变本构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盐环境 钢筋锈蚀 损伤混凝土 力学性能 应力应变全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在局部损伤混凝土介质中的传播 被引量:6
6
作者 罗松南 程红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23,57,共5页
对弹性波在损伤介质中的传播理论进行研究 .利用弹性动力学基本原理和损伤力学模型建立了损伤介质中的波动方程 .求得了波动方程的基本解 ,并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 .由于损伤的存在 ,结构的波动响应在波形、波幅、传播时间等各方面都产生... 对弹性波在损伤介质中的传播理论进行研究 .利用弹性动力学基本原理和损伤力学模型建立了损伤介质中的波动方程 .求得了波动方程的基本解 ,并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 .由于损伤的存在 ,结构的波动响应在波形、波幅、传播时间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 损伤介质 波幅 传播时间 损伤力学 弹性动力学 波动方程 局部损伤混凝土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纤维布和角钢复合加固损伤混凝土柱抗震试验设计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灿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7-160,共4页
随着建筑物在使用年限内持续使用,某些混凝土柱由于各种原因已经受到不同形式的破坏而损伤,需要进行加固处理才能继续使用。从混凝土抗震性能的角度去研究碳纤维布和角钢结合的方式加固混凝土柱,在试验过程当中我们采用4个已经损伤的混... 随着建筑物在使用年限内持续使用,某些混凝土柱由于各种原因已经受到不同形式的破坏而损伤,需要进行加固处理才能继续使用。从混凝土抗震性能的角度去研究碳纤维布和角钢结合的方式加固混凝土柱,在试验过程当中我们采用4个已经损伤的混凝土柱和梁进行模拟试验,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对碳纤维的使用量和角钢的使用量进行不同的变量控制,进行多次模拟抗震指标试验,最后绘制构建的荷载-应变图形,通过分析该图形来了解加固材料碳纤维布和角钢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布 角钢复合加固 损伤混凝土 抗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损伤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永敢 康子豪 +2 位作者 詹炳根 余其俊 熊焰来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55-1261,共7页
通过外观形貌、抗压强度损失率、硫酸根离子含量的变化,系统研究了干湿循环与硫酸盐耦合作用下初始损伤混凝土的劣化规律,建立了混凝土累积损伤模型;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X-CT)揭示了混凝... 通过外观形貌、抗压强度损失率、硫酸根离子含量的变化,系统研究了干湿循环与硫酸盐耦合作用下初始损伤混凝土的劣化规律,建立了混凝土累积损伤模型;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X-CT)揭示了混凝土的劣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损伤度的增大,试件破坏等级明显加剧;当干湿循环270次时,初始损伤程度为0%、10%和20%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损失率分别达到34.6%、48.6%、67.5%,其表观硫酸根离子含量分别为1.87%、2.63%和3.83%;混凝土损伤速率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且初始损伤混凝土的损伤速率增长幅度明显大于完整混凝土;干湿循环与硫酸盐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劣化表现为物理侵蚀和化学侵蚀,其中物理侵蚀为硫酸钠晶体的结晶析出,化学侵蚀为在孔隙及微裂缝中生成腐蚀产物而产生的膨胀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混凝土 干湿循环 硫酸盐侵蚀 损伤模型 劣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纹损伤混凝土力学性质试验与PFC模拟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戎虎仁 王海龙 +6 位作者 曹海云 赵岩 张旭恒 穆柏林 王占盛 冯梅梅 王子河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12,共5页
通过室内试验对恒定倾角(45°)裂纹损伤试件裂纹长度差异对混凝土力学性研究,并结合PFC颗粒流数值模拟软件分析结果裂纹扩展规律,进一步阐述其破坏形态及机理。研究表明:(1)裂纹损伤试件强度随着裂纹长度增大逐渐降低,降低速率先减... 通过室内试验对恒定倾角(45°)裂纹损伤试件裂纹长度差异对混凝土力学性研究,并结合PFC颗粒流数值模拟软件分析结果裂纹扩展规律,进一步阐述其破坏形态及机理。研究表明:(1)裂纹损伤试件强度随着裂纹长度增大逐渐降低,降低速率先减小后增大;弹性模量随着裂纹长度增大逐渐降低,其中降低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再降低。(2)裂纹长度为10 mm时,试件破坏形态为整体破坏;裂纹长度为20~30 mm时,试件破坏沿着初始裂纹扩展方向破坏,部分沿着初始裂纹反方向破坏,表现出裂纹部分影响破坏形态;裂纹长度≥40 mm,试件完全沿着初始裂纹扩展方向破坏,无反向裂纹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混凝土 力学性质 裂纹长度 PFC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超声技术的热损伤混凝土微裂纹检测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许颖 张何勇 王青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6-135,共10页
混凝土结构在受热或者火灾作用后其内部极易形成微裂纹,这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强度等特性。基于非线性声场调制理论,提出边带峰计数法及损伤指标概念,以评估热损伤混凝土微裂纹的发展。通过高温制备热损伤混凝土,对热损伤混凝土... 混凝土结构在受热或者火灾作用后其内部极易形成微裂纹,这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强度等特性。基于非线性声场调制理论,提出边带峰计数法及损伤指标概念,以评估热损伤混凝土微裂纹的发展。通过高温制备热损伤混凝土,对热损伤混凝土微裂纹的检测结果表明,损伤指标会随微裂纹的发展而增大,与理论研究吻合。证明了非线性声场调制法的可行性,并引入非线性声场共振法进行对比实验,分析了调制法的优越性。并对不同水灰比、骨料比与升温速率的热损伤混凝土微裂纹的检测实验发现,损伤指标峰值会随混凝土水灰比或骨料比的增大而增大,缓慢升温方式对混凝土的损伤较快速升温方式大,并建立起了残余强度与损伤指标峰值之间的关系,为混凝土材料的热损伤评估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非线性声场调制 非线性声场共振 损伤混凝土 微裂纹 残余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布加固损伤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相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4-120,86,共8页
本试验采用5根钢筋混凝土梁,其中1根对比梁加载至破坏,其余4根梁加载至最大裂缝宽度达到0.2mm^0.3mm后卸载采用碳纤维布进行加固且用U形箍锚固,然后进行抗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U形箍锚固措施对损伤钢筋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有不同程... 本试验采用5根钢筋混凝土梁,其中1根对比梁加载至破坏,其余4根梁加载至最大裂缝宽度达到0.2mm^0.3mm后卸载采用碳纤维布进行加固且用U形箍锚固,然后进行抗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U形箍锚固措施对损伤钢筋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基础上对碳纤维布加固损伤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损伤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折减系数;并对加固损伤钢筋混凝土梁挠度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钢筋混凝土 碳纤维布 加固 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受冻损伤混凝土应力-应变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连海东 田青青 +1 位作者 徐存东 高懿伟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26-2033,共8页
北方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过程,新浇筑混凝土容易因突然降温而遭受早期损伤。为研究早期受冻对混凝土单轴受压状态下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冻结温度(-5℃、-10℃)、不同起冻时刻(1.0 h、3.5 h、8.0 h、24.0 h)养护条件下的混凝土进行... 北方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过程,新浇筑混凝土容易因突然降温而遭受早期损伤。为研究早期受冻对混凝土单轴受压状态下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冻结温度(-5℃、-10℃)、不同起冻时刻(1.0 h、3.5 h、8.0 h、24.0 h)养护条件下的混凝土进行单轴受压试验,获得了应力-应变全曲线,拟合得到了适用于早期受冻混凝土的单轴受压本构方程。结果表明:早期受冻后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在下降段更为陡峭,延性和塑性变形能力降低;冻结温度对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影响不明显;随起冻时刻的延后,峰值应力先下降后上升,峰值应变先上升后下降,初凝后至终凝前受冻混凝土力学性能损伤最为严重;基于过镇海教授模型拟合得到的早期受冻后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方程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对早期受冻混凝土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及延性和塑性变形能力最不利的起冻时刻均在养护4 h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受冻 起冻时刻 冻结温度 应力-应变全曲线 本构模型 混凝土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期间压应力对基于波速混凝土损伤值的影响
13
作者 刘恒 杨予 +2 位作者 徐佳慧 周强兵 孔世超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6-722,共7页
研究了混凝土轴压柱测量期间压应力状态对其超声波速及基于波速损伤值的影响,并提出了对应损伤值修正方法。首先,从机理上分析了压应力状态对裂缝形态和波速测量结果的影响;其次,通过混凝土柱轴压试验,测量了不同压应力状态下超声波速... 研究了混凝土轴压柱测量期间压应力状态对其超声波速及基于波速损伤值的影响,并提出了对应损伤值修正方法。首先,从机理上分析了压应力状态对裂缝形态和波速测量结果的影响;其次,通过混凝土柱轴压试验,测量了不同压应力状态下超声波速并对比其对损伤计算结果的影响;最后,给出了一种可修正测量期间压应力状态影响的实用损伤计算方法。结果表明:轴压方向波速受测量期间压应力状态影响较大,基于不同压应力状态下波速测量值计算出的试件损伤值相对误差最大可达66.2%,采用修正方法可将该误差减少到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计量 混凝土损伤 压应力 柱轴压试验 测量期间 超声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的裂缝缺陷拱损伤演化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岳 田仲初 +2 位作者 戴业 史洪涛 王贵波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200,共10页
开展悬浇拱施工期可开裂思想的后续研究,探明悬浇拱桥施工期初始裂缝缺陷下的拱桥结构受力情况。通过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对打磨滩桥缩尺试验拱进行仿真模拟,并验证模型结果合理性;根据裂缝受力状态的不同,设置相应的裂缝缺口建立方式,... 开展悬浇拱施工期可开裂思想的后续研究,探明悬浇拱桥施工期初始裂缝缺陷下的拱桥结构受力情况。通过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对打磨滩桥缩尺试验拱进行仿真模拟,并验证模型结果合理性;根据裂缝受力状态的不同,设置相应的裂缝缺口建立方式,分析不同位置、宽度、高度下的模型结构响应。在偏载作用下,近加载处拱脚下缘裂缝对于结构刚度影响较小,最大位移差值百分比小于2%;裂缝高度越接近于钢筋,则裂缝尖端混凝土更多表现为脆性受拉破坏;当裂缝宽度达到1 mm时,裂缝尖端损伤与高度无明显相关性。裂缝高度小于保护层厚度,宽度小于0.2 mm规范限制,其存在不影响结构初始破坏的发展,对于最终破坏形式影响也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悬浇拱施工期控制技术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拱桥 试验拱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裂缝缺陷 损伤演化 结构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锈蚀及疲劳损伤后钢筋混凝土梁寿命预测及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金伟良 余一凡 柏玉良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0-267,共8页
为了探究锈蚀和疲劳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梁的长期性能,基于试验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梁含初始损伤的长期性能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建立了锈蚀及疲劳损伤后钢筋混凝土梁的极限状态方程,采用蒙特卡洛模拟研究了梁长期性能的时变可靠度并进行了寿... 为了探究锈蚀和疲劳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梁的长期性能,基于试验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梁含初始损伤的长期性能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建立了锈蚀及疲劳损伤后钢筋混凝土梁的极限状态方程,采用蒙特卡洛模拟研究了梁长期性能的时变可靠度并进行了寿命预测,分析了设计参数和初始损伤对梁使用寿命的影响,研究了试验梁满足100 a使用寿命的临界服役条件.结果表明,锈蚀和疲劳作用会严重削弱钢筋混凝土梁的长期性能,仅含4%锈蚀率和15%疲劳损伤梁的长期性能难以满足服役要求.增加梁的截面高度和钢筋截面面积可以有效地提高梁的长期性能,增大梁的截面宽度只能改善初始损伤小的梁的长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钢筋混凝土 刚度计算模型 寿命预测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的弯曲损伤RC/PC桥梁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志为 施宇 张尧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0-61,共12页
基于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带有弯曲损伤的RC/PC桥梁动力学特性的退化情况.首先,提出了适用于RC/PC桥梁非线性振动分析的数值模型构建方法.其次,通过RC简支梁受弯破坏试验,将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数... 基于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带有弯曲损伤的RC/PC桥梁动力学特性的退化情况.首先,提出了适用于RC/PC桥梁非线性振动分析的数值模型构建方法.其次,通过RC简支梁受弯破坏试验,将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基于厦门快速公交系统中某一联三跨PC连续梁桥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其在不同弯曲损伤程度下前三阶频率和振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带有弯曲损伤的RC/PC桥梁的动力学特性会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加而呈现不同程度的改变.带有混凝土裂缝的桥梁的微幅振动仍然是线性的,然而随着振幅的增大频率开始降低,使振动呈现出非线性.此外,当裂缝闭合时,前三阶自振频率与振型变化不明显,难以用于识别弯曲损伤;当裂缝张开时,前三阶自振频率与振型出现明显变化,可作为损伤检测指标来识别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PC桥梁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裂缝开合效应 有限元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型钢纤维对盐-冻融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损伤的影响
17
作者 丁一宁 葛茂林 +1 位作者 刘倩文 朱昊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66,共8页
为探究钢纤维在氯盐侵蚀与冻融循环耦合作用下对混凝土损伤的影响,对多组不同钢纤维掺量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快速盐-冻融循环试验。利用超声波法和激光扫描法分析不同掺量盐-冻融后混凝土损伤的效应,通过分析超声波速变化得到混凝土的盐-... 为探究钢纤维在氯盐侵蚀与冻融循环耦合作用下对混凝土损伤的影响,对多组不同钢纤维掺量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快速盐-冻融循环试验。利用超声波法和激光扫描法分析不同掺量盐-冻融后混凝土损伤的效应,通过分析超声波速变化得到混凝土的盐-冻融损伤度D,并建立D与盐-冻融循环次数n之间的韦布尔分布;利用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表征混凝土表面损伤,并研究了不同掺量钢纤维混凝土试件表面在盐-冻融循环作用后粗糙度变化率ΔR的作用,以及ΔR与D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混凝土盐-冻融损伤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减小;基于超声波法建立的损伤度D与盐-冻融循环次数之间较好地满足两参数韦布尔分布,决定系数大于0.95;混凝土试件损伤度D随粗糙度变化率ΔR的变化规律满足指数函数关系,决定系数大于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盐-冻融循环 混凝土损伤 超声波法 损伤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UHPC加固损伤梁抗弯性能参数分析与优化布设研究
18
作者 黄颖 王黎园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10,共9页
为优化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加固层布设并提升其性能,采用数值模拟及试验对比方法,分别利用无配筋UHPC、普通配筋UHPC、预应力UHPC加固损伤RC空心板梁,研究不同加固状态下梁体的受力性能及加固层厚度、长度、预应力对梁体加固效果的影... 为优化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加固层布设并提升其性能,采用数值模拟及试验对比方法,分别利用无配筋UHPC、普通配筋UHPC、预应力UHPC加固损伤RC空心板梁,研究不同加固状态下梁体的受力性能及加固层厚度、长度、预应力对梁体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配筋UHPC加固相比,预应力UHPC加固能改善梁体应力状态,有效地约束裂缝的发展,极大地提高被加固空心板梁的承载力和刚度,梁体的开裂载荷、屈服载荷和抗弯极限承载力均提升显著,加固防护更加高效耐久;对比分析加固层厚度、长度、预应力等参数变化,提出加固层优化建议。研究结果可为UHPC加固损伤梁体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超高性能混凝土 混凝土损伤模型 加固技术 抗弯性能 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技术的混凝土受压损伤特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琛 杨金沙 李巧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8-613,626,共7页
为研究混凝土在受压过程中的损伤演化特征,开展多种强度混凝土试块受压全过程声发射动态检测。根据声发射撞击数“两峰值、三阶段”的演化特性和波形信号频谱特征,分别对应混凝土在初始压密阶段、裂缝开展阶段、裂缝贯穿阶段的损伤特征... 为研究混凝土在受压过程中的损伤演化特征,开展多种强度混凝土试块受压全过程声发射动态检测。根据声发射撞击数“两峰值、三阶段”的演化特性和波形信号频谱特征,分别对应混凝土在初始压密阶段、裂缝开展阶段、裂缝贯穿阶段的损伤特征,并基于声发射速率过程理论和损伤力学建立以声发射累积撞击数表征的混凝土损伤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各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受压全过程中低频能量稳定在区间30 kHz~50 kHz内;当能量密集出现在高频区间时代表混凝土进入裂缝开展阶段,受载后期高频信号能量的明显衰减是混凝土破坏的前兆信息;基于累积撞击数所建立的损伤指标能较好地反映混凝土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频谱分析 速率过程理论 混凝土受压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布加固损伤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新玲 范建伟 王华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9-123,共5页
将用碳纤维布加固的损伤混凝土框架结构试件,进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现象和数据,分析了碳纤维布加固损伤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模拟地震作用下,裂缝及塑性铰出现的顺序和位置;绘出了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结果... 将用碳纤维布加固的损伤混凝土框架结构试件,进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现象和数据,分析了碳纤维布加固损伤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模拟地震作用下,裂缝及塑性铰出现的顺序和位置;绘出了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结果表明碳纤维布加固损伤框架结构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延性系数达到4.5;其耗能机制是"梁端和柱端均屈服的混合机制",建议CFRP布横向加固至柱和基础连接处的根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混凝土框架结构 碳纤维布加固 试验研究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