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单元级损伤指标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分步正则化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1
作者 王昊 石庆贺 +3 位作者 杨颖 胡可军 段刘阳 马雨嘉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5,共9页
针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进行损伤识别,传统的损伤识别指标在描述其损伤时过于粗糙,而材料级损伤参数数量巨大难以识别,故引入了能反映层合板面内和面外损伤的单元级损伤指标。为提高损伤识别求解效率,提出了针对单元级损伤指标的两步正... 针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进行损伤识别,传统的损伤识别指标在描述其损伤时过于粗糙,而材料级损伤参数数量巨大难以识别,故引入了能反映层合板面内和面外损伤的单元级损伤指标。为提高损伤识别求解效率,提出了针对单元级损伤指标的两步正则化损伤识别方法。通过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进行渐进失效分析,基于刚度退化进行单元级损伤指标与材料级损伤指标等效,构建基于组合刚度系数的单元级损伤指标,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为后续损伤识别提供先验信息。再用分步正则化方法对损伤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即第一步利用L2正则化和相关性提供的先验信息提供初步的损伤识别结果,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利用L1正则化方法求解损伤变量,从而获得更精细的识别结果。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的分步正则化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复合材料层合板损伤识别,同时探究了噪声污染、模态阶次对识别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指标 正则化 损伤识别 复合材料层合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A的输电塔地震动强度指标与结构损伤指标研究
2
作者 黄颖婷 张齐 +2 位作者 林奇祥 谭景阳 谢礼立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10,共11页
以输电塔为研究对象,利用20条典型地震动时程,分别采用10个地震动强度指标(intensity measure,IM)和4个结构损伤指标(damage measure,DM)对输电塔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通过双对数线性回归建立了地震动... 以输电塔为研究对象,利用20条典型地震动时程,分别采用10个地震动强度指标(intensity measure,IM)和4个结构损伤指标(damage measure,DM)对输电塔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通过双对数线性回归建立了地震动强度指标与输电塔损伤指标的无量纲化关联模型,并对不同强度指标和损伤指标组合下关联模型的有效性、实用性和效益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针对输电塔结构,选取有效峰值加速度(effective peak acceleration,EPA)作为IM和节间位移角(inter-story drift ration,ISDR)作为DM进行组合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相关性;基于输电塔结构第一阶、第二阶反应谱的Sa_(avg)^(*)在指标关联性评价中的优势与EPA、Sa(T_(1))类似,而Sv*avg指标与有效峰值速度(effective peak velocity,EPV)、第一周期谱速度(Sv(T_(1)))指标相比,增强了与DM之间的关联性;构造的E(ad)作为结构总持时内的地震动能量输入指标与所有IM指标组合时,并不受输电塔对加速度型IM更敏感从而导致加速度型IM与DM组合时关联性更强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进一步提高输电塔结构抗震性能评价精度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动强度指标 结构损伤指标 输电塔结构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混合结构地震整体损伤指标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志华 吕西林 +1 位作者 周颖 卜一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0-177,共8页
首先基于模态参数,给出高层混合结构在四个损伤状态下的最终软化指标;然后用非线性分析软件CANNY对9个不同结构参数高层混合结构模型进行了近500次不同地震动作用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建立了最大层间位移角与最终软化指标及结构参数之间... 首先基于模态参数,给出高层混合结构在四个损伤状态下的最终软化指标;然后用非线性分析软件CANNY对9个不同结构参数高层混合结构模型进行了近500次不同地震动作用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建立了最大层间位移角与最终软化指标及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最大总位移角之间的关系;并结合Pushover分析,提出了高层混合结构基于变形和能量的双参数损伤指标,最后通过一高层混合结构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对建议的各损伤指标量化值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混合结构 整体损伤指标 最终软化指标 最大层间位移角 双参数损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抗氧化损伤指标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3
4
作者 张庆勇 陈燕萍 +1 位作者 刘芬 陈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Rg1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抗氧化损伤指标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g1 5 mg/kg组和人参皂苷Rg1 10 mg/kg组,腹腔注射给药两周后...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Rg1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抗氧化损伤指标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g1 5 mg/kg组和人参皂苷Rg1 10 mg/kg组,腹腔注射给药两周后取材。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变化,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g1 5mg/kg组和人参皂苷Rg1 10 mg/kg组可明显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心肌组织损伤,人参皂苷Rg1 10 mg/kg可明显提高大鼠血清SOD和GSH-Px活性,降低丙二醛的含量。结论 :人参皂苷Rg1对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抗氧化损伤作用是其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心肌缺血 抗氧化损伤指标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荷载下混凝土梁弯曲损伤指标的探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易成 朱红光 +1 位作者 王青 范永魁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5,共5页
混凝土疲劳损伤的计算方法比较复杂,本文经推导及实验验证得出了混凝土的割线模量损伤与塑性应变呈直线关系,同时证明了使用切线模量与割线模量计算得到的损伤是相同的,由此定义了随塑性应变而变化的混凝土弹性模量的疲劳损伤指标为简... 混凝土疲劳损伤的计算方法比较复杂,本文经推导及实验验证得出了混凝土的割线模量损伤与塑性应变呈直线关系,同时证明了使用切线模量与割线模量计算得到的损伤是相同的,由此定义了随塑性应变而变化的混凝土弹性模量的疲劳损伤指标为简单的直线方程。将此损伤指标应用于混凝土梁,推导了疲劳荷载下弯曲损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指标 疲劳荷载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重力坝的耐震时程损伤指标分析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徐强 徐舒桐 +1 位作者 陈健云 李静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2-461,共10页
为了获得混凝土重力坝在强地震动作用下的损伤情况,基于耐震时程法提出了一种损伤指标分析方法.耐震时程分析(ETA)法表征了耐震时程与峰值加速度的线性增长关系,可以获得坝体在不同峰值加速度下的动力响应.依据耐震时程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为了获得混凝土重力坝在强地震动作用下的损伤情况,基于耐震时程法提出了一种损伤指标分析方法.耐震时程分析(ETA)法表征了耐震时程与峰值加速度的线性增长关系,可以获得坝体在不同峰值加速度下的动力响应.依据耐震时程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合成了一组耐震时程加速度曲线;建立KOYNA混凝土重力坝有限元模型,以耐震时程加速度曲线作为坝体基底输入,通过谐响应分析方法得到了KOYNA混凝土重力坝在ETA激励下响应随峰值加速度变化的频谱曲线;采用坝体顶部中点和下游折坡点作为主要特征点,分析主要特征点的不同指标(位移、应变、加速度响应、固有周期)与耗散能、损伤体积的拟合关系,提出了可以宏观刻画坝体损伤扩展情况的损伤指标--响应频谱差面积.研究结果表明,坝体顶部中点位移频谱差面积和一阶频率的固有周期可以很好地表征坝体的损伤情况,且具有良好的精度,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重力坝 损伤指标 耐震时程法 谐响应分析 固有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生化及氧化损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振常 毛德文 +1 位作者 黄彬 李益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0-392,共3页
目的:探讨慢乙肝患者生化、氧化损伤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381例慢乙肝患者进行辨证分型,以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清生化及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结果:①... 目的:探讨慢乙肝患者生化、氧化损伤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381例慢乙肝患者进行辨证分型,以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清生化及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结果:①AST、ALT、GGT、NO、MDA在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证中较其它证型显著升高(P<0.01或P<0.05);②GLO、LPO、aPOA-1/aPOB在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证中高于其它证型而ALB、A/G比值较低(P<0.01);③TBA、CHE、aPOA-1、aPOB在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证中明显低(P<0.01)。结论:生化及氧化损伤指标可为慢乙肝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乙肝 生化 氧化损伤指标 中医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捏拢效应与P-Δ效应对地震延性需求和损伤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余波 刘陶钧 洪汉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4-105,共12页
文中定量地分析了捏拢效应和P-Δ效应对非弹性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延性需求和Park-Ang地震损伤指标的概率统计特征的影响。采用Bouc-W en模型描述具有P-Δ效应、捏拢效应、强度退化、刚度退化等典型特性的恢复力-位移滞回曲线;根据非弹... 文中定量地分析了捏拢效应和P-Δ效应对非弹性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延性需求和Park-Ang地震损伤指标的概率统计特征的影响。采用Bouc-W en模型描述具有P-Δ效应、捏拢效应、强度退化、刚度退化等典型特性的恢复力-位移滞回曲线;根据非弹性单自由度体系在69条强震记录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定量地分析了捏拢效应和P-Δ效应对地震延性需求和Park-Ang地震损伤指标的均值和变异系数的影响,并建立了地震延性需求的概率预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捏拢效应和由重力引起的P-Δ效应对地震延性需求的影响较大,而由竖向地震激励引起的P-Δ效应对地震延性需求的影响很小;对于短周期体系,建议采用对数正态或Frechet分布来描述地震延性需求的概率分布;对于长周期体系,采用Frechet分布则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捏拢效应 P-Δ效应 地震延性需求 Park-Ang地震损伤指标 BOUC-WE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地震损伤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蒋庆 叶献国 +2 位作者 连星 常磊 王德才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90-894,899,共6页
文章基于小波变换原理,提出了一个基于小波变换的损伤指标计算模型,并用此指标对4个2种不同边缘约束措施的叠合板式剪力墙和2个普通剪力墙模型的破损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与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该指标不仅反映了试件不同... 文章基于小波变换原理,提出了一个基于小波变换的损伤指标计算模型,并用此指标对4个2种不同边缘约束措施的叠合板式剪力墙和2个普通剪力墙模型的破损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与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该指标不仅反映了试件不同加载阶段的损伤程度,还为判断结构何时屈服提供一定的依据。文章分析结果为编制《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的地方行业标准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多分辨率分析 损伤指标 叠合板式剪力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跨连续刚构桥梁地震易损性损伤指标计算方法 被引量:12
10
作者 梁岩 闫佳磊 +1 位作者 班亚云 陈淮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66-1475,共10页
以多跨连续刚构桥梁为例,考虑刚构墩顶约束建立有限元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进行损伤指标计算方法研究及其不确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可采用基于柔度法的纤维单元模拟桥墩、非线性连接单元模拟球型支座以及零长度单元模拟桥台;选取相对... 以多跨连续刚构桥梁为例,考虑刚构墩顶约束建立有限元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进行损伤指标计算方法研究及其不确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可采用基于柔度法的纤维单元模拟桥墩、非线性连接单元模拟球型支座以及零长度单元模拟桥台;选取相对位移延性比及相对位移量定义桥墩、支座及桥台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状态及对应损伤指标。建立一种基于桥墩弯矩-曲率分析确定不同构件破坏状态、量化其损伤指标并综合考虑地震动和损伤指标不确定性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为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损伤指标 不确定性 地震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环境激励下基于应变测试的结构损伤指标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细荣 路新瀛 +1 位作者 隋允康 陈肇元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9-453,共5页
在线结构监测的损伤识别指标须对结构局部损伤敏感且计算量小以适合在线数据处理的需求.应用自然激励技术及数理统计理论,建立了基于环境激励下结构应变测试数据的损伤指标。算例比较表明,基于应变测试数据建立的损伤指标比基于位移及... 在线结构监测的损伤识别指标须对结构局部损伤敏感且计算量小以适合在线数据处理的需求.应用自然激励技术及数理统计理论,建立了基于环境激励下结构应变测试数据的损伤指标。算例比较表明,基于应变测试数据建立的损伤指标比基于位移及模态频率的指标对结构局部损伤更为敏感,依据应变测试数据的损伤指标可以很好地检测损伤的发生并大致确定损伤发生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激励 损伤指标 脉冲响应 应变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式窑洞在地震作用下损伤指标的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飞剑 刘如山 马朝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81-286,共6页
定量地评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是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重点,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已被广泛用于建筑结构地震易损性评估,而结构损伤指标是定量评估结构损伤情况的重要参数。山西北部农村地区的独立式土坯窑洞是一种拱受力结构体系,为研究... 定量地评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是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重点,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已被广泛用于建筑结构地震易损性评估,而结构损伤指标是定量评估结构损伤情况的重要参数。山西北部农村地区的独立式土坯窑洞是一种拱受力结构体系,为研究拱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特征并确立结构损伤指标,结合实际震害与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窑洞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特征,对比了窑洞结构的顶点水平位移和拱顶竖向位移在不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下与结构损伤情况的对应关系,发现窑洞拱顶竖向位移与窑洞拱矢高比作为窑洞损伤指标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窑洞结构 地震作用 损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动态响应统计特征的损伤指标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晓明 刘海卿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6-172,共7页
为了提高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识别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动态响应统计特征的损伤指标,并对其可行性进行研究。文中首先在结构随机振动理论基础上推导出结构动态响应(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统计特征(包括均值和方差)与... 为了提高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识别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动态响应统计特征的损伤指标,并对其可行性进行研究。文中首先在结构随机振动理论基础上推导出结构动态响应(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统计特征(包括均值和方差)与结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以结构位移的方差作为结构损伤识别的损伤指标;最后,数值模拟一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白噪声激励下的动态响应,观察在不同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下结构动态位移方差的变化,从而对选择结构位移的方差作为损伤指标的可行性进行评估。研究得出结论,使用结构动态响应的统计特征作为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识别的损伤指标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结构 损伤识别 损伤指标 统计特征 动态响应 损伤位置 损伤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框架结构损伤指标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维涛 鞠杨 应惠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4-207,共4页
为了对地震力下框架结构损伤程度进行定量描述,从框架结构刚度退化入手,提出了构件层次上的损伤指标.借助于构件层次上的损伤指标和线性加权的方法进而建立了整个框架结构的损伤模型.采用建立的框架结构损伤模型对一框架结构在地震力下... 为了对地震力下框架结构损伤程度进行定量描述,从框架结构刚度退化入手,提出了构件层次上的损伤指标.借助于构件层次上的损伤指标和线性加权的方法进而建立了整个框架结构的损伤模型.采用建立的框架结构损伤模型对一框架结构在地震力下损伤情况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地震力下框架结构损伤发展趋势.本文所提出的损伤模型可以对地震力下框架结构损伤情况进行定量描述,为框架结构损伤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指标 损伤模型 刚度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轴压比影响的钢筋混凝土圆形桥墩位移角地震损伤指标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广俊 吴炳延 李鸿晶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2-311,共10页
桥墩的抗震性能对于整个桥梁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其损伤状态进行合理评估是桥梁地震损伤评估的一个关键问题。首先,选取桥墩位移角作为桥墩地震损伤的评估指标,通过对来自不同试验数据库的混凝土圆形桥墩抗震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桥墩的抗震性能对于整个桥梁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其损伤状态进行合理评估是桥梁地震损伤评估的一个关键问题。首先,选取桥墩位移角作为桥墩地震损伤的评估指标,通过对来自不同试验数据库的混凝土圆形桥墩抗震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分布拟合,确定不同损伤状态下的桥墩位移角限值。其次,考虑轴压比的影响,对桥墩位移角损伤指标进行修正。最后,选取高烈度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桥墩进行循环荷载下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并采用未用于统计分析的试验结果,对所给出的桥墩位移角损伤指标取值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混凝土圆形桥墩地震损伤评估指标合理,相比于其他非位移角指标,采用考虑轴压比修正的桥墩位移角作为评估指标可以方便且更合理地评价桥墩在地震中的损伤情况,为评估桥梁整体地震损伤状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桥梁 桥墩 地震 损伤指标 桥墩位移角 轴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剪跨比剪力墙地震损伤指标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仲伟 孙景江 杜轲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3-119,共7页
建立结构损伤指标是用一个合理的反应量来定量反应结构的损伤,是建立结构易损性的基础性工作。此前的结构地震损伤指标研究主要集中于框架梁柱,极少有研究涉及剪力墙的地震损伤指标。考虑到高层结构中高剪跨比的剪力墙应用较广,为了研... 建立结构损伤指标是用一个合理的反应量来定量反应结构的损伤,是建立结构易损性的基础性工作。此前的结构地震损伤指标研究主要集中于框架梁柱,极少有研究涉及剪力墙的地震损伤指标。考虑到高层结构中高剪跨比的剪力墙应用较广,为了研究高层结构的地震易损性,需要建立高剪跨比剪力墙的地震损伤指标。本文根据高剪跨比剪力墙的拟静力实验资料,建立了高剪跨比剪力墙的地震损伤指标,确立了剪力墙破坏程度与损伤指标值之间的关系,并对各个损伤指标的使用范围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地震易损性 损伤指标 剪力墙 剪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地震易损性中一种考虑动轴力的损伤指标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人达 赵凌志 +1 位作者 占玉林 张磊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61,共8页
在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时,针对水平向地震作用下存在动轴力的钢筋混凝土桥墩,探讨了各种损伤指标的适用性,并提出了一种考虑动轴力效应且可对地震需求和地震动强度参数进行回归拟合的单一损伤指标,即约束混凝土外缘的压应变延性比指标,... 在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时,针对水平向地震作用下存在动轴力的钢筋混凝土桥墩,探讨了各种损伤指标的适用性,并提出了一种考虑动轴力效应且可对地震需求和地震动强度参数进行回归拟合的单一损伤指标,即约束混凝土外缘的压应变延性比指标,并给出了损伤状态的划分和该指标的适用条件及相应的分析方法。通过实例分析阐明了该指标用于存在动轴力的钢筋混凝土桥墩地震易损分析的合理性和高效性,避免了使用其他可以考虑动轴力效应但需要使用频数统计法生成易损性曲线的损伤指标的繁琐,且约束混凝土发生最大压应变时的轴力范围越小,使用该指标得到的易损性曲线越理想。该应变指标对于存在动轴力的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地震易损性 动轴力 损伤指标 钢筋混凝土桥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响应识别结构内部缺陷的损伤指标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杜成斌 金立成 吴志勤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41-1855,共15页
结构振动响应对于检测结构内部损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距离缺陷不同位置处传感器实测响应与无损结构响应之间的差异,定义各传感器的不同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结构不同位置处的损伤指标.研究中运用动力扩展有限元法结合水平集法描述结构内... 结构振动响应对于检测结构内部损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距离缺陷不同位置处传感器实测响应与无损结构响应之间的差异,定义各传感器的不同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结构不同位置处的损伤指标.研究中运用动力扩展有限元法结合水平集法描述结构内部缺陷以避免迭代计算中的网格重划分.首先,在得到不同位置的传感器权重后,利用阈值函数使原来呈线性的权重转换为非线性权重,即对不同位置处权重大小进行放缩,并通过引入双三次插值得到结构的损伤指标及其分布,结合插值成像技术识别缺陷数目及其所在的大致区域;最后,在利用智能算法进行反演的过程中,先剔除不必要的传感器,再引入加权系数改进目标函数进行精确反演.若干算例的分析表明:损伤指标法能够在缺陷数目未知的情况下通过正向建模快速得出缺陷具体数目及位置初步信息,引入加权系数的目标函数反分析方法相较于以往智能算法可以更快达到收敛,更加高效地得出缺陷精确位置.为了进一步证明该模型的可行性及工程应用前景,运用本文建立的模型对含圆形孔洞缺陷的钢筋混凝土板进行了缺陷检测,得到了较好的反演结果,证明提出的模型切实可行且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扩展有限元 传感器敏感性 加权目标函数 损伤指标 插值成像技术 缺陷数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桥墩复合损伤指标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申彦利 陈伟湖 魏博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87-1000,共14页
为更准确描述钢筋混凝土矩形空心桥墩的损伤情况,提出一种综合考虑位移和能量的复合损伤指标。基于9个空心桥墩试件的振动台试验结果,分别计算出各试件的位移损伤指标、弹塑性耗能差率损伤指标以及复合损伤指标,通过对三种损伤指标结果... 为更准确描述钢筋混凝土矩形空心桥墩的损伤情况,提出一种综合考虑位移和能量的复合损伤指标。基于9个空心桥墩试件的振动台试验结果,分别计算出各试件的位移损伤指标、弹塑性耗能差率损伤指标以及复合损伤指标,通过对三种损伤指标结果对比以及多地震波作用下结果的统计分析,验证了复合损伤指标的适用性;进一步应用复合损伤指标考察了桥墩配箍率、轴压比、配筋率三种参数的变化对空心桥墩损伤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损伤指标值介于位移和弹塑性耗能差率损伤指标值之间,且与单一损伤指标相比,复合损伤指标的离散程度较小;应用复合损伤指标对空心桥墩的损伤进行参数分析可知,当轴压比、配筋率一定时,桥墩的损伤程度随配箍率的增大而降低;当配箍率、配筋率一定时,损伤程度随轴压比的增大而提高;当轴压比、配箍率一定时,损伤程度随配筋率的增大而降低。由此说明,复合损伤指标能够反映参数变化对桥墩损伤性能的影响,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空心桥墩 振动台试验 复合损伤指标 适用性 损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易损性的RC桥墩复合损伤指标适用性分析
20
作者 申彦利 魏博 陈伟湖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52,共7页
为克服以墩顶位移或控制截面曲率作为损伤参数进行桥墩易损性分析的不足,基于墩顶位移和弹塑性耗能差率构建复合损伤指标,用于桥墩的易损性分析中。为验证此损伤参数的有效性,采用OpenSees建立RC桥墩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性增量动力分析... 为克服以墩顶位移或控制截面曲率作为损伤参数进行桥墩易损性分析的不足,基于墩顶位移和弹塑性耗能差率构建复合损伤指标,用于桥墩的易损性分析中。为验证此损伤参数的有效性,采用OpenSees建立RC桥墩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性增量动力分析,分别利用复合损伤指标、基于弹塑性耗能差率的损伤指标和基于墩顶位移的损伤指标对比验证,并进行易损性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损伤指标可以同时考虑墩顶位移和滞回耗能的影响,利用复合损伤指标作为损伤指标的拟合效果更好,其标准差的波动范围小,该指标具有适用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为钢筋混凝土桥墩易损性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桥墩 增量动力分析 复合损伤指标 适用性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