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损伤扰动的土体本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迟世春 相彪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9-144,共6页
邓肯E-B模型无法描述软化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土体的剪胀效应;采用抛物线型体应变曲线的南水模型破坏时的剪胀率趋于定值,与实际土体不符。但南水模型适合描述应力应变峰值点前或最大剪胀率前土体的本构关系,邓肯模型适合描述的应变... 邓肯E-B模型无法描述软化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土体的剪胀效应;采用抛物线型体应变曲线的南水模型破坏时的剪胀率趋于定值,与实际土体不符。但南水模型适合描述应力应变峰值点前或最大剪胀率前土体的本构关系,邓肯模型适合描述的应变范围更小。因此,若要进行土工结构渐进破坏的分析计算,则需要建立一个适合于描述直至破坏的更大应变范围的土体本构关系。采用损伤扰动概念,将变形过程中的土体视为“相对完整”的未损伤土体和“完全调整”扰动土体的混合体,其应力应变关系可根据损伤扰动程度,由各自的应力应变关系组合确定。并根据试验提出了确定损伤扰动函数的计算公式。对体应变曲线,则采用抛物线加双曲线的形式加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本构关系 损伤扰动 软化 剪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蠕变扰动作用下含瓦斯煤岩损伤模型研究
2
作者 王波 马世纪 +7 位作者 田志银 任永政 高翔宇 孙宏旭 季渤 于克祥 王军 黄万朋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7-200,共14页
为研究不同应力状态下蠕变煤岩在开采扰动下的瓦斯渗流变化规律,采用自主研发的RRTS-IV型岩石蠕变扰动效应试验系统,开展三轴蠕变扰动渗流试验,基于扰动损伤影响下的Burgers蠕变模型和改进的加速蠕变元件,建立煤岩蠕变模型,并进一步推... 为研究不同应力状态下蠕变煤岩在开采扰动下的瓦斯渗流变化规律,采用自主研发的RRTS-IV型岩石蠕变扰动效应试验系统,开展三轴蠕变扰动渗流试验,基于扰动损伤影响下的Burgers蠕变模型和改进的加速蠕变元件,建立煤岩蠕变模型,并进一步推导应力−渗透率关系公式。试验结果表明:①瓦斯压力不变时,围压增大使渗透率降低,轴压超过应力阈值后渗透率迅速增大,该阈值介于稳定与加速蠕变阶段之间,低于长期强度;②围压不变时,随着初始瓦斯压力增大,煤样初始渗透率降低,此时应力对渗透率的影响弱于煤样的解吸、吸附对煤样内部膨胀变形的作用,但随着有效应力的增大,有效应力的作用将会占据主导作用;③静态应力不变时,持续扰动引起煤岩损伤并最终破坏,并经历减速蠕变、稳定蠕变、加速蠕变3个阶段,且静载应力水平影响初始蠕变状态及抗扰动能力;④基于蠕变扰动试验,将Burgers体模型与改进的加速蠕变模型元件串联,考虑扰动损伤,联立渗透率−应变关系,建立了一种包含损伤的应力−渗透率模型(蠕变模型),通过拟合数据对比R^(2)均在0.9以上,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灾害 含瓦斯煤岩 渗流性质 扰动损伤 蠕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变扰动条件下红砂岩敏感邻域范围试验
3
作者 王波 田志银 +5 位作者 马世纪 任永政 高翔宇 孙宏旭 黄万朋 王军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7-929,共13页
在扰动载荷作用下,处于“敏感邻域”内的流变岩体容易发生变形破坏,为深入研究围压对扰动“敏感邻域”范围的影响规律,以红砂岩为研究对象,使用RRTS-Ⅳ型岩石流变扰动效应试验系统,对不同围压和轴压作用下的流变岩体进行扰动冲击试验,... 在扰动载荷作用下,处于“敏感邻域”内的流变岩体容易发生变形破坏,为深入研究围压对扰动“敏感邻域”范围的影响规律,以红砂岩为研究对象,使用RRTS-Ⅳ型岩石流变扰动效应试验系统,对不同围压和轴压作用下的流变岩体进行扰动冲击试验,观察轴向扰动应变随轴压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不同围压条件下“敏感邻域”的变化情况,利用核磁共振分析系统,对比分析流变岩体在不同围压条件下,处于敏感区和非敏感区的流变岩体在扰动前后的孔隙率、T_(2)谱曲线、谱峰面积和孔径分布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围压保持恒定,轴向扰动应变值随轴压的增大呈现出先降后升的非线性趋势,且当作用于流变岩体上的轴压越接近于该围压条件下的长期强度时,动态扰动所产生的轴向扰动应变值越大。处于不同围压条件下流变岩体,会存在一个敏感过渡点(σ_(m)),它决定了流变岩体对动态扰动的敏感程度。当σ_(1)<σ_(m)时,流变岩体的敏感程度随轴压的增大而减小,当σ_(1)≥σ_(m)时,流变岩体的敏感程度随轴压的增大而增大,并根据流变岩体的敏感程度不同划分出3个敏感区域:R_(1)非敏感区、R_(2)敏感区和R_(3)蠕变破坏区。确定了敏感邻域的范围(△_(σ))应介于长期强度(σ_(p))与敏感过渡点强度(σ_(m))两者之间,并通过计算不同围压条件下“敏域比”的变化情况,发现围压对岩体内部裂纹扩展的抑制作用和损伤阈值的提高并非线性增加的,而是呈现出一种减速增长的趋势。当流变岩体处于敏感区时,外部扰动冲击会导致岩体内部产生新的微小孔隙,且在扰动冲击的作用下岩体内部的微小孔隙会逐渐贯通、扩展为新的大孔径孔隙,使得岩体内部的孔隙数量增大,同时外部扰动冲击对岩体内部孔隙发育的影响也会随着围压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当流变岩体处于非敏感区时,外部扰动冲击会使得岩体内部的大孔隙发生闭合,致使岩体内部的总孔隙数量减少,同时,岩体内部新生微小孔隙的形成速率和大孔隙的闭合速率都会随着围压的增大而逐渐降低。研究成果对于丰富三轴岩石流变扰动效应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流变扰动试验 扰动应变 敏感邻域 扰动损伤 孔隙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隧道爆破开挖诱发围岩损伤与扰动效应数值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余浪浪 王志亮 +1 位作者 汪书敏 李松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7-123,共7页
现阶段,不同地应力条件下深部岩体受爆破作用的损伤破坏分析尚显不足。为了研究深部隧道围岩爆破开挖损伤破坏规律,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采用Riedel-Hiermaier-Thoma本构模型,对不同地应力环境下隧道爆破效果影响因素、围岩扰... 现阶段,不同地应力条件下深部岩体受爆破作用的损伤破坏分析尚显不足。为了研究深部隧道围岩爆破开挖损伤破坏规律,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采用Riedel-Hiermaier-Thoma本构模型,对不同地应力环境下隧道爆破效果影响因素、围岩扰动范围等问题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双向等压隧道的断面损伤程度与地应力水平呈负相关;随着地应力上升,地应力对隧道底板的损伤抑制作用渐为明显;隧道腰部围岩受爆破扰动较为突出,其应力和振动速度均随侧压力系数增大而大幅升高,且振动速度增幅超过40%,明显高于顶部围岩;在垂直应力20 MPa条件下,腰部测点应力、振动速度幅值随侧压力系数增加而增大的趋势较缓;当垂直应力升高至60 MPa时,侧压力系数对围岩扰动的影响较大。相关结论对实际工程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监测与支护参数优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隧道 爆破开挖 围岩 扰动损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