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胶囊粒径对水工自修复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袁金峰 张丽梅 +2 位作者 王忠 董广昊 王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200,共8页
微胶囊自修复技术是解决混凝土劣化、提升耐久性的有效方法,近年来研究者对毫米级和百微米级自修复微胶囊的研究揭示了微胶囊的自修复作用,但都造成了基体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减低。通过控制搅拌速率等措施合成了粒径40μm和粒径8μm的微胶... 微胶囊自修复技术是解决混凝土劣化、提升耐久性的有效方法,近年来研究者对毫米级和百微米级自修复微胶囊的研究揭示了微胶囊的自修复作用,但都造成了基体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减低。通过控制搅拌速率等措施合成了粒径40μm和粒径8μm的微胶囊,并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粒径微胶囊化学结构稳定,热稳定性较好,加入混凝土在搅拌后大粒径微胶囊有破碎现象,小粒径微胶囊表面变得粗糙。当混凝土受损出现裂缝时,微胶囊会及时破裂,囊芯材物质会流出对混凝土进行修复。(2)40μm的微胶囊掺入混凝土后,均造成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下降;8μm的微胶囊掺入混凝土后,在4%以下掺量时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逐渐上升,超过4%以后开始下降。(3)40μm和8μm的微胶囊均对混凝土抗压和抗折造成的损伤具有修复作用,40μm的微胶囊混凝土最大抗压、抗折强度恢复率为110.2%、113.0%,8μm的微胶囊混凝土最大抗压、抗折强度恢复率为115.6%、114.7%。但当掺量增加到一定量时会到达拐点,然后修复效果开始降低。水工混凝土应用可通过控制微胶囊粒径,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能,且在混凝土受到破坏损伤时及时自我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级微胶囊 自修复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损伤恢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损伤自愈合试验
2
作者 鲍文博 付云鹏 王东旭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3-707,共5页
针对环保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TCC)损伤后自愈合效果问题,利用共振频率检测技术和损伤理论建立了ETCC损伤因子和损伤恢复率,对ETCC的损伤程度及其自愈合状态进行了评价,研究了损伤龄期、自愈合龄期和养护条件等因素对ETCC损伤恢复效果... 针对环保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TCC)损伤后自愈合效果问题,利用共振频率检测技术和损伤理论建立了ETCC损伤因子和损伤恢复率,对ETCC的损伤程度及其自愈合状态进行了评价,研究了损伤龄期、自愈合龄期和养护条件等因素对ETCC损伤恢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损伤龄期越大,损伤恢复率越小;损伤恢复率随着自愈合龄期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养护环境下,水中养护的损伤恢复率最大,干湿循环养护下损伤恢复率次之,干燥空气中养护损伤恢复率最小,自愈合几乎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 韧性 水泥基复合材料 自愈合 损伤恢复率 共振频 损伤龄期 自愈合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