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体管中子损伤常数的测量以及不确定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白小燕 林东生 +4 位作者 杨善潮 李达 刘岩 金晓明 王桂珍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86,共4页
在西安脉冲反应堆上,利用自建的晶体管放大倍数在线测试系统测量了型号为2N2222A的晶体管放大倍数,获得了放大倍数随中子注量的变化曲线。晶体管放大倍数的倒数和中子注量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最小二乘法对该线性关系进行拟合,得... 在西安脉冲反应堆上,利用自建的晶体管放大倍数在线测试系统测量了型号为2N2222A的晶体管放大倍数,获得了放大倍数随中子注量的变化曲线。晶体管放大倍数的倒数和中子注量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最小二乘法对该线性关系进行拟合,得到晶体管的中子损伤常数。重点在于对损伤常数不确定度的评定。详细给出了不确定度评定的过程,分析了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度来源并对它们逐一进行了计算。不确定度评定的难点在于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损伤常数过程中如何同时考虑自变量和因变量的不确定度。这个问题在实际问题中很少被碰到。并引入迭代的思想,在现有的数据处理工具基础上简单有效地解决了该问题,避免了复杂运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损伤常数 迭代法 西安脉冲反应堆 自变量 因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子位移损伤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邹德慧 高辉 +1 位作者 鲁艺 艾自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9期472-475,共4页
利用硅双极晶体管直流增益倒数与中子注量具有线性关系的特点,将其作为位移损伤监测器以获取不同中子辐射场的损伤特性。采用两种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分别得到了两种位移损伤监测器阵列的相对损伤常数。研究结果为在现有的实验条件和测... 利用硅双极晶体管直流增益倒数与中子注量具有线性关系的特点,将其作为位移损伤监测器以获取不同中子辐射场的损伤特性。采用两种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分别得到了两种位移损伤监测器阵列的相对损伤常数。研究结果为在现有的实验条件和测试手段基础上选择位移损伤监测器和分析监测结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损伤 能谱 硅双极晶体管 损伤常数 数据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分析法对顶煤压裂损伤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靳钟铭 弓培林 魏锦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27-330,共4页
运用弹塑性耦合有限元数值分析正交试验法 ,系统研究了放顶煤开采中顶煤压裂的损伤变量 D随开采深度 H,煤的强度 Rc 和煤层厚度的变化规律 ,得出开采深度和煤的强度是影响顶煤损伤参数的主要因素 。
关键词 顶煤压裂 损伤变量 损伤常数 损伤指数 损伤起始点 数据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晶体管中子辐照后的高温退火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邹德慧 荣茹 +4 位作者 邱东 艾自辉 鲁艺 吕学阳 范晓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9-183,共5页
利用硅双极晶体管在线监测中子注量,其直流增益和损伤常数是作为探测器指标的重要参数。高温退火可使受到中子辐照的双极晶体管性能部分恢复,进而可以重复使用。开展高温退火特性研究,分析双极晶体管直流增益的恢复程度以及损伤常数的... 利用硅双极晶体管在线监测中子注量,其直流增益和损伤常数是作为探测器指标的重要参数。高温退火可使受到中子辐照的双极晶体管性能部分恢复,进而可以重复使用。开展高温退火特性研究,分析双极晶体管直流增益的恢复程度以及损伤常数的重复性。在快中子脉冲堆上对贴片型3DG121C双极晶体管进行三轮中子辐照,每轮辐照累计注量2.64×10^(13)cm^(-2)。经过第一轮中子辐照后,双极晶体管直流增益下降至辐照前的40%,经过180℃连续24 h的高温退火后,直流增益恢复至辐照前的67%;经过第二轮辐照后,直流增益下降至第二轮辐照前的50%,在相同条件下退火后,直流增益恢复至第二轮辐照前的73%;经过第三轮辐照后,直流增益下降至第三轮辐照前的58%,在相同条件下退火后,其直流增益恢复至第三轮辐照前的87%。三轮实验结果表明:双极晶体管直流增益倒数随辐照中子注量变化的线性关系基本一致,具体表现为其损伤常数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利用该高温退火特性,将双极晶体管作为中子注量探测器应用于快中子脉冲堆中子注量在线监测,监测结果与活化箔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晶体管 中子注量 高温退火 直流增益 损伤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晶体管中子注量探测器的标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冯加明 邹德慧 +5 位作者 范晓强 葛良全 吴琨霖 罗军益 孙文清 艾自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4-159,共6页
双极晶体管经中子辐照后会引起直流增益退化,在109~1016cm-2的注量范围内,其直流增益倒数变化与辐照中子注量呈线性关系。对直流增益退化的双极晶体管进行高温退火,能使受到辐射损伤的双极晶体管性能恢复。鉴于此,将双极晶体管进行逆向... 双极晶体管经中子辐照后会引起直流增益退化,在109~1016cm-2的注量范围内,其直流增益倒数变化与辐照中子注量呈线性关系。对直流增益退化的双极晶体管进行高温退火,能使受到辐射损伤的双极晶体管性能恢复。鉴于此,将双极晶体管进行逆向工程应用,制作成中子注量探测器,经标定后,可实现对中子注量的监测。对探测器的装配结构进行设计后,依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快中子脉冲堆(CFBR-Ⅱ),在1012~1013cm-2的注量范围对3DK2222A型探测器和在1013cm-2的注量范围对3DG121C型探测器进行标定。在得到探测器损伤常数K的分散性存在较小和较大的两种情况下,确定了分散性较小时的有效取值和应用方法,以及在分散性较大时,采取标定的损伤常数K只能应用在同只探测器上的方案,并通过高温退火实验证实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晶体管 中子注量探测器 损伤常数 高温退火 标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