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脊髓损伤后修复的管见 被引量:1
1
作者 胥少汀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B07期5-6,共2页
关键词 损伤后修复 脊髓损伤 轴突再生 再生能力 损伤脊髓 脊髓神经 脊髓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脏选择性基质金属蛋白酶9抑制能消除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促进肝脏再生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永康 谢智钦 唐才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56-2256,共1页
【据《Hepatology》2018年7月报道】题:大鼠肝脏选择性基质金属蛋白酶9抑制能消除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促进肝脏再生(作者Wang X等)通过VEGF-sdf1信号转导从骨髓中募集肝血窦内皮祖细胞(也叫做骨髓基质细胞),促进肝脏损伤后修复及... 【据《Hepatology》2018年7月报道】题:大鼠肝脏选择性基质金属蛋白酶9抑制能消除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促进肝脏再生(作者Wang X等)通过VEGF-sdf1信号转导从骨髓中募集肝血窦内皮祖细胞(也叫做骨髓基质细胞),促进肝脏损伤后修复及肝再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能通过蛋白水解切割VEGF抑制祖细胞的募集,但是系统性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可以阻止骨髓中祖细胞的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脏再生 大鼠肝脏 HEPATOLOGY 骨髓基质细胞 内皮祖细胞 损伤后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冬梅 何援利 +7 位作者 蔡慧华 李慧娟 陈红 黄晓东 陈思萍 黄睿淳 孙冬华 宋开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3-844,共2页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亦称Asherman综合征,是指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后修复障碍引起的宫腔部分或全部粘连闭塞,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少或闭经、周期性腹痛、复发性流产、不孕等。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子宫内膜 孕激素受体 ASHERMAN综合征 患者 损伤后修复 复发性流产 月经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感神经系统与肝纤维化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娜 张晓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89-391,共3页
关键词 交感神经系统 肝纤维化 慢性肝病 功能调节 肝脏疾病 损伤后修复 病理改变 致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重症监护室内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龙 胡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7-159,共3页
神经损伤后修复困难是难以攻克的世界难题.特别是神经危重症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严重脑水肿.导致脑疝等不可逆神经损伤.因此早期发现脑损伤。早干预.早治疗.预防不可逆神经损伤,是神经重症监护室需要强调的方向。加强神... 神经损伤后修复困难是难以攻克的世界难题.特别是神经危重症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严重脑水肿.导致脑疝等不可逆神经损伤.因此早期发现脑损伤。早干预.早治疗.预防不可逆神经损伤,是神经重症监护室需要强调的方向。加强神经的监护至关重要。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监护技术及治疗手段日新月异.对于神经危重症患者,有了很多新的检测手段,特别是床旁监测既有利于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又可避免反复搬动患者带来不便。本文就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内常用床旁检测方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 监测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技术 危重症患者 室内 床旁检测 神经损伤 损伤后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预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蔡慧华 刘木彪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30-733,共4页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是指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后修复障碍所致的宫腔部分或全部粘连闭塞。IUA常引起月经过少、闭经、不孕及反复流产等生殖问题,严重影响了无数育龄女性的生育能力、生活质量甚至家庭和谐。目前,宫...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是指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后修复障碍所致的宫腔部分或全部粘连闭塞。IUA常引起月经过少、闭经、不孕及反复流产等生殖问题,严重影响了无数育龄女性的生育能力、生活质量甚至家庭和谐。目前,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作为治疗IUA的标准术式,可以即时恢复宫腔解剖学形态及改善IUA相关症状。然而,术后宫腔再粘连和后续的不孕问题使得IUA的治疗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预防 宫腔粘连 术后 损伤后修复 粘连分离术 解剖学形态 IUA 子宫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通过分泌IL-23促进黑色素瘤脑转移 被引量:4
7
作者 Klein A Schwartz H +2 位作者 Sagi-Assif O 陈达阳 王行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91-1291,共1页
黑色素瘤是最主要皮肤致死性恶性肿瘤,黑色素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远处转移,常为脑转移。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和转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为了治疗或预防转移,必须阐明播散的肿瘤细胞与转移性器官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大脑间... 黑色素瘤是最主要皮肤致死性恶性肿瘤,黑色素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远处转移,常为脑转移。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和转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为了治疗或预防转移,必须阐明播散的肿瘤细胞与转移性器官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大脑间质细胞在促进转移性生长中的作用却知之甚少。星形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大脑损伤后修复和形成胶质瘢痕,部分因为通过介导神经炎症,但是星形胶质细胞在黑色素瘤脑转移中的作用却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黑色素瘤 脑转移 IL-23 分泌 恶性肿瘤 损伤后修复 远处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